55年授衔,毛主席笑着问陈赓:跟毛泽东干,比跟着蒋介石有出息吧

1933年春,在江西南昌国民党总部的地牢里,关着一位血迹斑斑的男人,面对敌人送来的饭菜他一口也没动,背直挺挺地坐在墙边闭目。

突然,门口来了一位年轻小伙子压低声音对地牢的男人说:“陈赓同志,您还好吗?组织派我来接帮助你,快逃吧。”

名叫陈赓的男人听到动静立刻起身,抓着栏杆看着小伙说:“我很好,外面一切都安排妥当了?”

“是的,蒋介石出门办事了,现在是他们守备最松的时刻,组织得到消息后就立刻来救你了,快跟我走。”小伙一边说一边开锁。

两人出逃的路上东躲西藏,逃到街上坐上小船,很是顺利地逃回了党组织的怀抱。

一、陈赓与蒋介石的恩怨

说起陈赓,他和蒋介石两人的瓜葛可是数都数不清。

陈赓的个人战斗经历相当丰富,1903年出生于湖南湘乡市,也算得上是将门世家,其爷爷陈翼琼曾是湘军将领。1916年,年仅13岁的陈赓就选择跟随父辈进湘军当兵,参加过讨伐吴佩孚,驱逐张敬尧、赵恒惕,湘鄂之役等战役。

1922年,陈赓进入毛泽东同志倡导开办的自修大学,和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的革命团体有了较密切的接触,开始参加革命活动;在学习时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受震撼,1922年12月就选择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到了1924年5月,经过努力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在招生考试时,蒋介石作为校长,对每位学生进行面试考核。

当陈赓走进考场的时候,蒋介石说:“请你介绍一下自己。”

陈赓听到后便开始说道:“我14岁离开家行军当兵,加入湘军当到二等兵,长达四年,因为实在不服内部的管理,便跑了出来当铁路职工。”

“哦?你当过湘军,你可知湘军的创始人?”蒋介石反问道,看得出蒋介石校长对眼前的新学生提起了兴趣。

陈赓大声说:“当然知道,曾国藩。不仅我知道,我爸爸,我爷爷都知道,我们全家都知道。”

蒋介石听完觉得不错,可是,看了看陈赓瘦小的身板,又摇了摇头觉得有一丝可惜。

陈赓见蒋介石摇了摇头以为对自己不满意,怕被落选,急急忙忙说:“校长别摇头啊,我会的可多了,不信我给你打一套武术拳……”说完就要开始展示。

蒋介石被逗得一乐,挥手示意不用,机灵活泼的性格和参军的经历给蒋介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决定录取陈赓。

陈赓得知消息后开心地跳了起来,立刻展现出他那“活宝”的性格。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他不仅学习思想觉悟更上一层楼,业余生活也十分丰富。

有一天,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决定来突击视察一下新生的日常情况,来到学生宿舍时,发现大家逗聚在一间宿舍,门口也挤满了人,时不时传出大笑声。

周恩来感到好奇。决定凑过去看看,只见坐在一个学生凳子上,正在给大家表演小品《吃面》,他端着一个并不存在的“大碗”,往嘴里吸面条,还发出“簌簌”的吸面条的声音。表情十分生动,时不时捧着“大碗”大笑,过一会又捂着肚子皱眉,看来是吃撑了。

大伙们就看着他面条越吸越长,身子也跟着面条伸长,好像还是不够长,直接站到板凳上,还是不行,又站到了桌子上,仰着头使劲吸面条。

可能是太高了,想吃面条并不顺利,突然,他掐着自己脖子,不断地往下顺顺,似乎面条卡住了喉咙,他神情一下变得紧张,最后,“嗝”一声,陈赓瞪大双眼,身体直挺挺向后倒去结束了表演。

周围同学看了陈赓的表演都被逗乐,哄堂大笑起来,不断鼓掌叫好说:“再表演一个,再来一个!”

陈赓也对自己的表演和观众们的反应感到得意,突然,人群中响起了掌声和浑厚的笑声,大家转头一看,原来是周恩来走了进来,大家伙都赶紧整理一下衣服,纷纷立正敬礼。

周恩来笑着对陈赓说:“你很有表演的天赋啊,我之前也有表演过,但是,没有你表演得好。这次视察我可是看到了一个好苗子。”

没想到,陈赓与周恩来第一次见面是这样欢乐的场面,真是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

到了1925年10月,广州国民党军为了彻底消灭残留在广东省的军阀势力,统一革命根据地,组织决定进行讨伐陈炯明叛军的第二次东征。

蒋介石和周恩来被任命为此次东征的总指挥。起初,东征进行得很顺利,然而,第三师师长谭曙卿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冒然指挥着部队继续前进进攻,结果在惠州城被陈炯明的主力团团围住,也许是临死前的反抗,蒋介石带领的军队竟然被击溃。

蒋介石不相信,便来到前线督战鼓舞士气,只可惜最后也无力回天,战士们短暂地激起战斗热情之后,还是抵挡不住敌人的进攻。等蒋介石发现伤亡超出了他的预算,想要撤退已经来不及。

此时,东征军第3纵队已经深陷入了敌军林虎部队的包围,蒋介石立刻说:“陈赓,我现在命令你为第三师代理师长,去前线传达不准撤退的命令,坚持站起来战斗。如果有贪生怕死之徒,直接就地枪毙。”

然而,陈赓接过命令到达前线后,发现战争势态已经无法扭转,就算要战斗,估计也坚持不了多久,更甚者可能会全军覆灭。

时间刻不容缓,敌人近在眼前,还是赶紧撤退为好。陈赓转头想回去跟蒋介石报告,发现已经有敌人快杀到蒋介石面前,陈赓迅速反应,扛起蒋介石就跑,不断走位来躲避子弹。

一直跑到荒无人烟的山下后,陈赓才把蒋介石放了下来,蒋介石一脸挫败地说:“我不能就这样逃走,堂堂总指挥沦落至此,我没有脸再回去见江东父老。”

这时,蒋介石看着身边仅存几个灰头土脸的学生,倔强地说了一席话,说完欲拔枪自我了却。

这时,陈赓立刻拿走了蒋介石的枪,劝他说:“校长,这次失利,只不过损失了一个师。你是总指挥,要是你出事了会对战争造成更大的影响,我们先离开这里,日后再卷土重来。”说罢,陈赓不管蒋介石的态度,直接背着蒋介石开始撤退。

撤退路上可不好走,为了安全起见选择走小路,一路的泥泞、杂草、凹凸不平的石子路,陈赓背着蒋介石一走走了好几里,到达一条河边才放下他。

然而,敌人还是追来,陈赓命剩余卫兵们在小河一边隐藏一边阻击敌人,而自己带着蒋介石上了过了河准备商讨接下里的计划,他们来到一件破旧农房,虽然已经过河,仍在敌军势力范围之内,敌军随时会打过来。

蒋介石觉得这样也不安全,思来想去说:“此地不可久留,我们想要获救就要跟其他师取得联系,现在这种情况,你们谁愿意去送信?”

几个学生军沉默不语,陈赓看这样的场景便自告奋勇:“我去。”

蒋介石拍了拍陈赓肩膀说:“辛苦你了,你是个好学生,你一定要活着回来 。”

这一路上可谓是杀机四伏,陈赓一路东躲西藏,夜以继日的赶路,总算有惊无险的把信送到了与时任一师总指挥周恩手上,周恩来得知后立刻派援兵接应,最终,蒋介石安全获救。

救命之恩让蒋介石对陈赓十分欣赏器重,甚至把陈赓直接提拔到自己身边。除此之外,蒋介石还给陈赓出了“什么是黄埔精神?陈赓就是黄埔精神”的高评价。

经此一役,陈赓在黄埔军校可是出了名。

当然,也有人提醒蒋介石说,陈赓早在已1922年已经加入共产党。对此,当时的蒋介石反驳说道:“我不管他是共产党员,还是国民党员,只要是有才能,我就会重用。”

二、与蒋介石分道扬镳

1927年,随着蒋介石在北伐战争顺利发展,不断勾结帝国主义和大资产阶级,陈赓越发不满这样拉帮结派的行为。

很快,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陈赓意识到已经不再是之前的国共合作,便直接退出,说明自己是共产党的身份与蒋介石决裂,选择跟随周恩来参加南昌起义。

1927年8月24日,陈赓在战斗中左腿负伤,只好暂时退出,以便养伤。1933年,陈赓觉得腿伤痊愈,便准备返回部队,却没想到却被国民党发现了并抓捕起来。

得知陈赓被捕,蒋介石非常高兴,即刻命人将陈赓押至南昌。蒋介石感念陈赓多年前对自己的救命之恩,便想要亲自劝他重新跟随自己。

蒋介石来到牢狱,看见他说的第一句话便是:“陈赓,你瘦了。”

陈赓回复道:“瘦吾貌而肥天下,校长也瘦了。”

“国家现状,我寝食难安啊。”蒋校长说道。

陈赓嘲笑一声说:“校长瘦而天下更瘦,这是为何?”

蒋介石尴尬了,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过了一会说:“陈赓,你救过我一次,你是校长的好学生,我还是希望你能选择正确的道路,给你一次机会。”

“我的选择没有错。既然今天落到你手里了,要杀要剐随意,不要对我有什么不切实际的想法。”陈赓的回复很坚决。

蒋介石听到此话生气地说:“朽木不可雕也,我不管你了。”说罢,直接转身离开。

在牢房里,陈赓被用鞭子毒打,用电刑逼供,都没有撬开陈赓的嘴 ,后来,在我党地下工作者的帮助下,陈赓从南京顺利逃了出来。

至此,陈赓和蒋介石也算是真正的分道扬镳。

三、陈赓和毛泽东

毛泽东与陈赓算是老乡,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长征中认识,陈赓担任红军干部团团长。

1935年遵义战役后,大部队已经损失一半,并且还面临着十万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紧急关头,中共中央接到毛泽东指挥的抢夺皎平渡的任务,夺取渡口是夺下金沙江的第一步,若无法渡江红军很可能面临全军覆面的处境。敌军在后面追赶,不容思考,但是,在金沙江边,敌人早已经先把船只销毁。

在这种情况下,陈赓看着大江陷入沉思,去哪里找船只,在江边勘查到一条敌军送探子来南岸探查情况的船。只有一条小船可不够,陈赓找来当地的农民问道:“老乡,请问这附近还有多余的船只吗?”

当地农民摇摇头说:“都没了都被国民党销毁喽,估计水里头还有破船残骸。”

陈赓不愿意放弃一丝希望,叫战士们开始打捞,终于,又获得一条小船。

随后,陈赓带领一些战士乔装乘坐这两条小船偷偷地渡到金沙江北岸。敌人却误以为探子回来,并没有在意。

陈赓等人抓住机会,直接袭击,一举成功拿下皎平渡两岸渡口。

在对面渡口又找到5条小船,江宽水急根本不能像乌江那样架桥,红军只有7条小船可用。

渡江是必须的,他们只好依靠这七只小船来回接送战士们,终于经过几天不眠不休的时间,红军战士们巧妙地渡过金沙江。等敌人追来时,红军早就消失了踪迹。

四、授衔仪式

1955年9月23日,为了表彰我军将士在抗战中的英勇顽强,决定举行授衔仪式,在北京天安门举行。

毛泽东看着眼前陈赓开玩笑说:“怎么样,跟我毛泽东干,比跟着蒋介石更有出息吧?”

陈赓听后不慌不忙佩戴军衔,然后向毛泽东敬礼说道:“我的大将军衔可不是你给的,是李聚奎给我的。”

毛泽东一脸不解说:“哦?此话怎讲?”

陈赓笑着做了一个鬼脸说:“主席,等有时间再向你慢慢讲。”

事情其实是这样的,授衔之前,陈赓遇到过李聚奎一回,两个人顺势聊起授衔的事情,李聚奎对陈赓说:“以你的资历,大将肯定有你的份。”

陈赓平日里老是开玩笑,看着老实的李聚奎便开起玩笑说:“大将我还不够格,我在红军期间没有当到师长,老李啊,老徐要是找你谈话,你就说我当过师长,是接替你的。”

李聚奎是个老实人,觉得按照陈赓有资历和功劳,评大将绰绰有余,于是,便把陈赓的玩笑话当了真。

过了几天,徐立清果然找李聚奎谈话,当问完他的经历后,李聚奎想起了陈赓,于是又开口替陈赓说话:“陈赓是接我的师长一职。”

徐立清当场就有些迷茫,陈赓同志在红四方面军不是担任师长,而且,什么时候接李聚奎的师长了?不过,转念一想他也猜到了,大概又是陈赓这个活宝在开玩笑,便没有多说什么。

后来,陈赓知道了这件事,没想到一句玩笑话对方却当了真,觉得老实的李聚奎真是好兄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黄埔军校   蒋介石   周恩来   湘军   师长   小船   面条   红军   出息   校长   敌人   毛泽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