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刘松林去世:李敏李讷无法到场送别,毛主席后代前来吊唁

文|知心录

编辑|知心录

2022年1月,92岁高龄的刘松林在北京去世,她的四个孩子杨小英、杨东梅、杨密、杨钧在母亲的葬礼上哭成了泪人。

就在众多宾客中,毛主席的后人也罕见出席。

主席的两个女儿李敏和李讷,因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不能亲自到场表示哀悼,就让晚辈代替自己出席了她的葬礼。

毛新宇、孔东梅、孔继宁、王效芝全都出席了刘松林的葬礼。

那么,这位刘松林到底是谁?

为什么毛主席的后人全都来参加她的葬礼呢?

-壹-

英雄父母

刘松林,原名刘思齐。毛主席和她的父母都是战友。

她的父亲刘谦初是山东人,曾经领导青岛日本纱厂罢工取得了一定的胜利。母亲张文秋也领导了多次农民起义运动,是位名副其实的巾帼英雄。

她的父母都是组织里的骨干人员。两人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即使长期两地分居也毫无怨言。

1929年由于工作调动,她的父母在山东团聚了。

可是,好景不长。

有一次,刘谦初在去上海向上级汇报工作的途中,遭人出卖,被敌人抓捕入狱。

没过多久,他的妻子张文秋也被抓捕。

刘谦初经受住了敌人的各种威逼利诱,始终都没有吐露秘密。

那时,张文秋怀有身孕。

两人已经为孩子取好了名字--“思齐”,寓意是“思念故土山东”。

不久后,组织营救出了张文秋。

之后,她就跟随组织辗转多地进行地下工作,然后生下了刘思齐。

张文秋成为了一位母亲,可是喜悦之情没能持续多久。

她的丈夫刘谦英勇就义了。

之后,她就一个人艰难地抚养孩子,但是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

又过了几年,战争爆发,组织就将她调回了延安工作。于是,她就带着女儿刘思齐来到了延安。

张文秋到延安后,彭老总看着他们孤儿寡母,生活很是艰难。

于是,他就向张文秋介绍了老部下陈振亚。

两人经过几次接触过后,觉得彼此非常适合,于是就决定结为夫妻,共同组建家庭。

不久,陈振亚被选为援疆干部。张文秋带着女儿刘思齐跟随丈夫去往新疆迪化。

在去往迪化的途中,陈振亚等援疆干部不幸被敌人杀害。

张文秋和刘思齐也被抓捕,关押了起来。就这样,她们在暗无天日的牢房中度过了五年。

五年后,在组织的营救下,她们离开了新疆,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延安。

而这次重回延安,刘思齐遇到了自己的爱人。

-贰-

情定毛岸英

这次回到延安,毛主席邀请她们到家中做客。

那时,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刚从苏联回国,被安排在解放区做事。

刘思齐也听说了这件事,她对毛岸英充满了好奇。她想象着从苏联回来的人,一定是西装搭配锃光瓦亮的皮鞋,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他是从国外回来的。

但是,当刘思齐去毛主席家见到毛岸英后才发现,毛岸英并不是她印象中留洋回来的公子形象。

只见毛岸英一身中山装,整个人显得既精神又干练,从头到尾都散发着朴素的气息。

哪里像一个刚从苏联回来的人。

毛岸英一下就注意到了人群中这个姑娘,立刻喜欢上了她。

这是刘思齐和毛岸英的第一次见面。

毛主席怜惜刘思齐年幼丧父,童年坎坷,就经常邀请她到家中做客。

就这样,她和毛岸英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毛岸英对她的感情也从刚开始的喜欢渐渐变成了爱慕。

他决定对刘思齐表白。

刘思齐也很喜欢毛岸英这个大哥哥。

但是,她的童年都是在牢房中度过的。她没怎么上过学,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而毛岸英可是从苏联留学回来的。

而且她认为他们俩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根本不可能。她担心两人相处时间长了,就会没有共同语言的。

毛岸英了解到刘思齐的想法后说道:

“你的爸爸因为革命牺牲了,我的妈妈因为革命牺牲了,我八岁就跟着妈妈一起坐监狱了,你十几岁也跟着妈妈坐监狱,我们是一根藤上的两个苦瓜,怎么会没有共同语言呢?”

就这样,毛岸英打动了刘思齐,两人建立了恋爱关系。

确立恋爱关系后,毛岸英高兴地向毛主席透露了这个消息,并表示要马上和刘思齐结婚。

但是遭到了毛主席的拒绝,他俩还因此大吵一架。

毛岸英不明白,他有了爱人,为什么父亲不仅不支持,还反对他俩结婚。

毛主席的顾虑有很多。

首先,当时有“干部不到三十不结婚”的惯例。

其次,刘思齐的年纪还小。当时她才16岁,应该以学业为重,多学习些知识,为以后的人生打好基础。

并且,他怕两个年轻人热血上头,只是一时冲动才想结婚。

他就劝毛岸英,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感情才是真情。他们可以先培养感情,等真正懂得婚姻的含义以后再结婚也不迟。

毛岸英觉得父亲说得非常有道理,只能先打消结婚这个念头,等时机成熟了再提这件事。

刘思齐认为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应该去上学好好提升自己。

毛岸英也非常赞同刘思齐能继续上学,去充实自己。

于是,刘思齐就进入中学,开始系统地学习。毛岸英就继续在解放区进行土改。

就这样,他们俩刚确立了恋爱关系,就被迫分开了。

虽然两人离得很远,但是距离并没有拉开两颗年轻的心。

他们经常通信往来,随着深入地了解,对彼此的感情也更加坚定了。

就这样,时间一晃到了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了!

毛岸英又想起了他和刘思齐的感情问题,国家都有了新的开始,他也要人生进入新阶段!

于是,他和刘思齐再三商量,向毛主席提出了结婚申请!

这些年两人的感情也被毛主席看在眼里,他俩对彼此的坚定选择也打动了毛主席。

在这样举国欢庆的日子里,他同意了两人的结婚申请。

于是,毛岸英和刘思齐在10月举办了婚礼。

他们的婚礼非常简单,只是邀请了亲近的亲友,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饭。

虽然一切从简,但是两人的心紧紧贴在一起,完全不在意这些形式,高高兴兴地过自己的小日子。

-叁-

分别竟是永别

结婚以后,刘思齐忙于学业,毛岸英也还有秘密任务要执行。

两人依旧聚少离多,但是每次的分离都让他们更加珍惜相聚的时光。他们两人彼此理解,相互支持,感情也越来越深厚。

就在他们以为能够这样相伴相知一生的时候,变故悄然来临。

1950年,美国攻打越南,美军直接越过了鸭绿江,进入我国的领土。于是,毛主席决定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去抗美援朝。

毛岸英作为一名热血青年,强烈要求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毛主席被他说服,同意了他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

在他离开的前一天,刘思齐生病住院了。他去看望刘思齐临走的时候,问她知不知道朝鲜半岛。

刘思齐没有想到丈夫更深的含义,只是问道:“那边现在在打仗,怎么想起问这个。”

毛岸英看着妻子提到打仗担忧不已的神情,把话咽了回去,没有告诉她去前线打仗的事情,只是笑着说想要考考她,看她的地理学得怎么样。

由于队伍马上就要出发了,他们俩就很快分别了。

没曾想,这一别竟是永别。

一个月后的一天,毛岸英在朝鲜的大榆洞司令部中整理资料。不料,敌军来袭,炮弹击中司令部,他没有逃出来,不幸牺牲了。

这时,他与刘思齐结婚才刚满一年。

毛主席接到这个消息后,沉默了许久,他忍住悲伤,对外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战争嘛,都是有伤亡的。”

但是晚上,他却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他知道,毛岸英的离世不仅让他这个做父亲的悲痛难当,更会令儿媳刘思齐伤心欲绝。

于是,他决定先不告诉刘思齐这个消息。

就这样,每当刘思齐和他提起毛岸英的时候,他只能强忍悲痛,和刘思齐共同思念毛岸英,畅聊毛岸英。

可是没多久,刘思齐就起了疑心。她已经很久没有收到过毛岸英的消息了,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情况。

于是,她决定去打听打听。她在中央摄影组那里得到了一张毛岸英身穿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服的照片。

刘思齐这才知道,毛岸英去了朝鲜战场。她知道事关战争,有很多机密,就再也没问过毛岸英的消息,只能在心中默默担忧。

她白天不能询问毛岸英的消息。

晚上,她却总是会被噩梦惊醒,然后一直坐到天亮。

然而,真相总有大白的一天!

-肆-

正视爱人离世

两年后,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了!志愿军们都陆陆续续返回家园。

刘思齐左等右等,等到军队已经完全从朝鲜撤军了,却还没等到毛岸英的身影。

她再也按捺不住,跑去问毛主席毛岸英的消息。

毛主席思虑再三,还是告诉了她毛岸英牺牲的消息。

刘思齐不能接受这个消息。

一时间,她悲痛得不能自已,脸色苍白,瘫软在地,嚎啕大哭。

直到毛主席握住了她的手。她才发现毛主席的那双手并没有温度,像冰一样,似乎不能言说的痛楚都藏在这双手的温度之中。

她一下子回了神,看着毛主席也是神情悲伤,双眼含泪,明白毛主席和她一样难过,只是强忍悲痛。

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在毛主席面前失态了。

可是,失去挚爱让她痛彻心扉,难以入眠。

当她再去看毛主席的时候,毛主席看着她那大大的黑眼圈,叹息着递给她三颗自己的安眠药。

原来,主席和刘思齐一样心情悲痛,只能靠药物入眠。

可是,不论毛主席和母亲张文秋怎样开导,她都无法从伤痛之中走出来,甚至还患上了神经性衰弱症,精神恍惚长达六年。

毛主席都看在眼里,然而毛岸英已经去世,刘思齐还要继续生活,不能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

毛岸英去世后,他更是把刘思齐看作自己的亲生女儿。

为了让刘思齐能走出伤痛,迎接新生活。毛主席决定送她出国深造。

她强烈要求去苏联。

她要去毛岸英曾经去过的学校上学,看一看他待过的地方,走一走他走过的路。

刘思齐出国以后,毛主席放心不下,经常和她通信,询问她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情况。

她也非常关心毛主席身体情况,两人就这样保持通信,父女之情也越来越深厚。

刘思齐学成归国那年,已经是毛岸英去世的第十个年头了。

可是刘思齐依旧没有走出伤痛。

她始终认为,没有看到毛岸英的遗体,他就还活着。

于是,1959年,毛主席安排刘思齐去朝鲜祭拜毛岸英。他希望刘思齐经过这次的祭拜,能走出困境,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在亲眼看到毛岸英的墓碑时,刘思齐才终于意识到他真的离开,去往另一个国度了。

这次回国后,刘思齐心里的支柱坍塌,大病了一场。毛主席明白她需要时间。

可是,毛岸英已经走了十年,刘思齐应该走出来了。

于是,毛主席鼓励刘思齐开始新的感情,建立新的家庭。他知道,只要刘思齐幸福,毛岸英一定会高兴的。

在毛主席的鼓励下,刘思齐改名为刘松林,表明自己开始新生活的决心。

-伍-

遗憾离世

后来,毛主席就主动为她介绍了一门婚事。

没多久,她就和杨茂之成婚了,还生了四个孩子。

为了纪念毛岸英,他们二人为大儿子取名叫杨小英。

2006年,76岁的刘思齐终于亲自来到了大榆洞,也就是毛岸英牺牲的地方,并将一抷黄土带回祖国,完成了毛主席的临终嘱托。

毛岸英牺牲后,刘思齐前前后后一共七次到朝鲜祭奠。

但是,每次她的身边都跟随着很多人,有记者还有朝鲜官员,从来没能单独去和毛岸英相处过。

她没有埋怨陪同的人。

但是,她最大的遗憾就是再也没能好好和毛岸英聊聊天,叙叙旧,一诉衷肠。

她想好好和毛岸英道个别,好弥补当年的匆匆离别。

2022年年初,92岁的刘松林,也就是刘思齐,在合家团圆的日子里带着这个遗憾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结语

刘思齐和毛岸英不仅是互相倾慕的恋人,更是革命年代的知己。

一年的婚姻,70年的挂念。这样的情谊即便相隔几十年,依旧能够打动人心。

如果真有轮回,他们定能相知相守,平淡幸福地走完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6

标签:司令部   延安   苏联   朝鲜   志愿军   葬礼   这个消息   悲痛   后代   感情   消息   李敏   刘松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