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蒋介石

毛泽东;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

蒋介石;

  蒋介石(1887—1975),浙江奉化人。黄埔军校校长。1924年国共合作后,任黄埔军校中将校长。1926年通过“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成为广州国民政府的实际领导者。1927年“宁汉合流”之后短暂下野,1928年1月回到南京重掌政权,历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政府主席兼陆海空三军总司令等职。1935年被国民政府授予特级上将。1949年到台湾,一直连任中国国民党总裁和“中华民国”总统等职。曾任北伐军总司令、国民革命军上将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兼陆海空三军总司令、中国国民党委员长等职。1935年被国民政府授予特级上将。抗战期间,任中国战区最高统帅。1949年到台湾,连任中国国民党总裁和中华民国总统。


实事求是地说,毛泽东是我们最伟大的领袖,而蒋介石也是最优秀的政治家。两人亦敌亦友、真真假假的关系,让外国人捉摸不透。两个人党派不同、政治利益不同、阶级立场不同,在他们一生中纠缠了一辈子,也斗争了一辈子;但在这三件事上却出奇的默契。

一、台湾问题的“神同步”

1949年败逃台湾后,这也是蒋介石一生中最为黑暗的时刻。当时的蒋介石非常的狼狈:军事上苟延残喘,经济上一片混乱,在政治上,因为解放军马上就会解放台湾;美国自古以来的本性,就是为了自己而不管他人死活,看到蒋介石这般落魄。杜鲁门不但没有伸出援手,反而丢下了一句话:||(:等待尘埃落定,任其自生自灭。)

没想到没过多久,朝鲜战争爆发了。在做出抗美援朝的决定前,毛主席他老人家曾十天十夜都没睡好觉,除了担心战争的不利因素之外,他最放心不下的还是美国趁机在台湾搞事情。对蒋介石而言,这简直就是一根救命稻草,因为中美一旦交战,台湾的地位立马凸显出来,他老蒋也有了用武之地。


果不其然,终于被他老人家言中了。1950年6月27日,杜鲁门命令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止解放军收复台湾。看到美国政府出兵保护,蒋介石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但随即杜鲁门的一则声明,让蒋介石坐立难安。因为杜鲁门在声明中说:(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和约签订或经由联合国后考虑。)

而蒋介石看到杜鲁明的声明后,反应异常激烈,他立马向美国政府声明:(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开罗会议已明确台湾是中国领土的地位,从来不存在地位未定一说)

毛主席不害怕老蒋再次投入美国的怀抱,就害怕他被别人卖了还替人家数钱。当反对的声音不绝于耳时,毛主席最终还是拍板:必须抗美援朝。

因为他老人家相信,虽然跟蒋介石斗争了大半辈子,但他相信蒋介石一定会从民族大义出发,不会做出卖国求荣的勾当。

后来美国还阴险地想把“台湾地位未定论”拿到联合国大会上讨论,结果遭到中国政府和台湾当局的强烈反对,老蒋还正告杜鲁门:台湾问题属中国内政,联合国无权讨论。

因为毛主席和蒋介石在台湾问题上的“神同步”,美国的阴谋最终没有得逞

二、炮击金门的“神配合”

1953年艾森豪威尔上台后,由于在抗美援朝中被中国人狂揍一顿后,美国人在世界上颜面扫地,这一战是中国的立国之战,也是美国走下神坛的一战。为了达到遏制中国的目的,名义上是在保护台湾,实际上是想拿台湾当挡箭牌。美台签署了《共同防御条约》。

因为吃了抗美援朝的亏,别看艾森豪威尔嘴上强硬,其实心虚着。他绝不会为了台湾问题再次卷入中美战争,所以他要求蒋介石放弃金门马祖等沿海岛屿。蒋介石清楚地知道从这两个地方撤兵意味着什么,因为金门和马祖是他和大陆联系的唯一纽带,如果失去了金门和马祖,他老蒋就是历史上的千古罪人。金门和马祖就在福建的家门口,却距离台湾百里之遥,蒋介石一旦从金门马祖撤兵,就会中了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的圈套。

老蒋愁得整天在房间里团团转,蒋介石坚决拒绝了艾森豪威尔的要求,可毕竟老蒋是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在经济上靠美国援助,在政治上依赖美国,老蒋抵得了一时,却架不住美国佬的逼迫;他不想失去美国这个靠山,但也不想成为历史的罪人。怎么办呢?


于是老蒋把希望寄托在毛主席身上,他想与毛主席唱一段“双簧”,然后命令国民党军队不停地在大陆岛屿周围骚扰和破坏,目的就是激起解放军的反击,好解了他这个“珍珑棋局”。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毛主席,早已洞察了蒋介石的心思,他知道蒋介石所面临的困境,也知道他不想做分裂祖国的罪人。

由于国际形势复杂,时机还不成熟,解放军暂时还没有能力收复台湾,把金门和马祖留给老蒋,不但能挫败美国的阴谋,而且还能维持领土的完整。

于是在1958年8月23日,毛主席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大小金门进行炮击。



看到对岸解放军的大炮打来,蒋介石脸上的愁容烟消云散,而且还连续叫了三声“好!好!好!”。没人能理解老蒋当时的心情,只有他自己知道,最懂他的人是毛主席。

正是毛主席与蒋介石的“神配合”,才打消了美国企图“划峡而治”的阴谋。




三、西沙海战的“神默契”

1974年1月15日,南越政权膨胀的不知道自己是谁,竟然侵犯我西沙群岛,毛主席当即下令进行西沙自卫还击战,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

当时南海舰队司令员张元培给中央军委报告,敌方舰艇吨位较大,请求东海舰队进行支援。中央军委和海军紧急调动505号昆明舰、506号成都舰和508号衡阳舰三艘导弹护卫舰前去增援。可是走什么路线却难倒了众人。直接过台湾海峡当然是最快速,也是最好的办法,但海军从来没有这样走过,况且在台海关系还紧张的时刻,能不能安全通过,谁的心里都没底。

因为平常我们的军舰从东海进入南海,一般都是绕道太平洋,然后从巴士海峡穿过去。可现在前线战事吃紧,如果还这么走的话,估计还没走到仗就打完了。

西沙海战告急,没有时间给大家犹豫,海军立即把这个情况汇报给毛主席,毛主席当即批示:直接过台湾海峡。


1月20日,三艘导弹护卫舰从舟山基地出发,准备穿越台湾海峡赶往西沙增援。在经过国民党控制的东引岛海域时,南海舰队作战处处长心里默念:不怕三艘导弹护卫舰战死在战场,就怕战士们牺牲在台湾海峡。

在穿越台湾海峡之前,作战处处长为了以防外一,要求三艘战舰全部炮弹上膛,全体士兵进入战备状态,并且实行灯火管制,不准使用无线电和雷达,电报只抄收不发出。

没想到三艘战舰全部顺利地驶出台湾海峡时,大海上风平浪静,没有发现任何动静。

其实在三艘战舰进入台湾海峡之前,老蒋的海军就已经发现我方军舰,当他们把这件事向蒋介石汇报时,蒋介石只说了六个字:只监视,不打扰。

然后三艘军舰在第一时间前去增援,狠狠地揍了一顿南越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白眼狼”。

毛主席虽然和蒋介石斗争了一辈子,但是在民族大义面前,两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团结一致。两人虽然政见不同,但有一点却出奇的一致:那就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艾森豪威尔   杜鲁门   马祖   西沙   蒋介石   金门   台湾海峡   国民政府   台湾   美国   毛泽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