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伊拉克战争,萨达姆求普京出兵帮忙,俄罗斯为何见死不救?

2003年美国打伊拉克之前,萨达姆曾向俄罗斯求救,但为何俄方却不肯出兵帮忙?

要知道,自冷战开始以后,苏联和伊拉克就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双边关系,甚至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在经济、军事等重要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据公开资料显示,上世纪70年代,苏联承包了伊拉克国内60%以上的工程,而这些工程要么低息,要么半价乃至无偿,几乎是倒贴钱在援助。

当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大手一挥,免除了伊方欠下的全部巨额债务,连本带息总计120亿美元。

而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前,萨达姆不但出血本为俄提供400亿美元贸易大单,而且派遣二号人物亲自带着亲笔信,向俄罗斯求助。

面对如此巨大的利益,但俄方却始终不为所动,就是不出兵帮忙,坐看伊拉克被美国狂虐。

那么,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第一个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是当时俄罗斯自顾不暇,经济还没有缓过气,根本无力出兵帮助伊拉克。

众所周知,1991年苏联解体,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经济不支,而占据苏联76%国土的长子俄罗斯,不仅继承了国内极度恶化的市场环境,还得负责收回、偿付前苏联向各国援助、举借的大量外债。

一方面,苏联国内长期存在的经济体系趋于僵化,官商勾结、权贵腐败等问题层出不穷,地方经济活力得不到刺激和发展。

另一方面,为了和超级大国美国对抗,苏联还要维持数额庞大的军费和外援开支。特别是好大喜功的勃列日涅夫,一边不断加大军事科技研发投资,一边倾全力援助其他国家。

据统计,截止上世纪九十年代,苏联总计向61个国家,提供了多达858亿卢布的资金援助,换算为美元就是1490亿。

但是这些受援国家经济上十分依赖苏联,苏联解体后根本无力偿还债务。尤其是深入合作的伊拉克,把国家卖了可能都还不了,欠下的120亿美元和苏联此前的所有援助。

因此,与其说俄罗斯大手笔的免除了伊拉克的所有债务,还不如说他们不得不免除,只能“打肿脸充胖子”。

因为伊方给不了,俄方也总不能用武力讨债,否则只会让本就困难的经济雪上加霜。

而且苏联当时为了缓解国内的经济压力,曾向西方发达国家统共借了660亿美元,而这笔堪称天文数字的债务,还得靠俄罗斯来还。

并且鉴于经济问题越来越严重,自苏联后期开始,领导集团还多次尝试改革经济体制。然而无论是勃列日涅夫,还是戈尔巴乔夫,只能拆东墙补西墙。

接手这么一个烂摊子,任谁来都无力回天。实际上,俄罗斯直到今天都还没有缓过气来,还在解决苏联遗留的经济问题。

早在美国第一次攻打伊拉克的海湾战争,苏联就因为经济问题不敢出兵协助,到了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经济濒临崩溃的俄罗斯就更没有办法了。

要知道当时俄罗斯的经济,虽然在强力领导人的率领下有所改善,但总体上仍然不足美国的10%,金融寡头也在携巨额资金外逃。

而且在伊拉克战争爆发时,俄罗斯自身还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冲突问题,被拖入了战争的泥潭,经济、军事遭受双重打击,而这个问题也是自苏联遗留下来的。

1994年12月,俄罗斯人和车臣人的民族矛盾彻底爆发,双方展开了持续近两年的战争,最终俄罗斯因为损失过于巨大,加上国内经济不振,被迫和车臣共和国签订了和约。

1999年8月,不甘心失败的俄罗斯再次发起了车臣战争,不过这一次开战,可没有第一次那么容易结束。

实际上,当时的俄罗斯已经深陷车臣战争泥潭,直到2009年,俄方才正式宣布肃清当地势力。而在长期的治安战中,俄方先后投入的兵力已无法统计,财力更是不计其数,让本就艰难的经济更加困难。

因此,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时,俄罗斯也是自顾不暇,哪有时间去帮伊拉克?

而第二个原因,是俄罗斯明白美国的实力太强,不想和北约对抗。

正如之前所说,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之前,俄罗斯自身就陷入了车臣战争泥潭,而且国内经济长期不振、问题重重,整体经济实力只有美国的10%。

除了经济不行之外,俄方当时在军事上也比不过美国。

陆军方面,美国出动了2000辆坦克和5600辆装甲车,主战坦克为M1“艾布拉姆斯”系列,主要型号为M1A1和M1A2两种。

其中,作为当时世界上最新乃至最先进的坦克,M1A2的性能十分强悍,就连同期的伊拉克巴比伦之狮,和俄罗斯的T-90也无法比拟。

而M1A2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火力、装甲、信息化程度上。无论是我们所熟知的贫铀穿甲弹,还是第二代贫铀装甲,都碾压俄方T-90坦克的传统炮弹、装甲。

并且为了提升精准打击能力,该坦克上还加装了车长独立热成像观测仪、车辆互联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高端电子装置,当时俄军T-90更是比不过了。

而美军空中力量方面也不遑多让,美国派出1740架战机,包括40架B-52“同温层堡垒”轰炸机,以及59架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F-117“夜鹰”战斗机

B-52轰炸机自不用多说,当初伊拉克军队惨败的很大一个原因,是遭受了狂轰滥炸,最后受不了才投降。

2003年的美国攻打伊拉克,俄罗斯为啥不敢出兵帮忙?因为老美有一款大杀器,F-117隐形战机。

这款世界上首个完全以隐形技术设计的战机,在累积上千次行动中无一受损,而俄罗斯在同时期的战斗机,没有一个能与之抗衡。

在伊拉克战争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面:美军F-117隐身战斗机躲开伊军雷达监测,以不可能拦截的高速抵达目标上空,然后发射电子干扰信号和战斧巡航导弹,精准斩首扑克牌通缉令上的伊拉克高官!

抑或是这样的场面:美军M1A2坦克行驶在夜色中,凭借夜视器材、军用卫星和全球定位系统,巧妙地避开了伊军所有防线,然后依靠军用计算机得出最佳角度,发射装填了精确制导弹药的穿甲贫铀弹,将毫无防备的伊军一举击溃!

而美国最强的海军方面,美国调派了6支航母战斗群、300多枚战斧巡航导弹,分别部署在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和地中海地区,将伊拉克团团包围。

事实上,自海湾战争胜利之后,美国依托紧邻伊拉克的科威特,在中东地区建立了大大小小的军事基地,组成了对伊拉克的包围网。

伊拉克战争开始后,美军凭借这张密集的军事网络,也就是美国全球六大战区中的中央战区,源源不断地输送人力和武器装备,这才打赢了这场战争。

因此,面对老美强大的军事实力,无论是苏联还是俄罗斯,都不敢与其在正面战场,打一场大型热战争。

然后俄罗斯没有提供军事支持的第三个原因,是俄方已经在外交上有过努力,但以失败告终。

众所周知,在当今国际事务中,一个国家想要出兵攻打另一个国家,需要通过联合国安理会正当性投票,就连军事实力世界第一的老美也不例外。

实际上,在发起伊拉克战争之前,美国通过安理会和北约国家的支持,向伊拉克发送了十次裁军通牒,但是萨达姆没有同意。

一向骄狂的美国忍无可忍,在著名的第1441号决议投票大会上,出示了伊拉克拥有生化武器的证据,决定向其开战。

不过这个所谓的证据实在是没有说服力,而第一个不服的就是俄罗斯。

在此次联合国投票大会上,俄方公开反对美国使用武力,认为各国应该先派遣一支核查小组进入伊拉克调查,而不是相信美国用一管可笑的“洗衣粉”来栽赃伊拉克。

除了表示强烈抗议外,俄方还积极接触其他国家,共同为伊拉克提供支持。例如一直对老美不感冒的法国,就公开质疑美国使用的“严重后果”一词。

可以说,正是由于俄罗斯等不少国家反对,这场美英两国发起的安理会会议,历经了两个月的混乱讨论还没有出结果,而这也为伊拉克做出应对争取了不少时间。

然而让俄方没想到的是,就在他们计划使用一票否决权的时候,美国联合英国等其他北约国家,单方面绕开了联合国安理会,悍然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战争开始后,俄方也没有放弃对伊拉克的支持。他们一面继续声讨美国的不义之举,一面和美国接洽,希望通过外交努力使其停战。

但美国为了发起这场战争,已经精心准备了几年时间,怎么可能轻易停战?伊拉克很快就战败,俄方于是计划给萨达姆提供庇护,以待东山再起,但被其本人拒绝了。

因此,无论是在伊拉克战争打响之前,还是战中和战后,俄罗斯都为伊拉克这位好兄弟做了大量努力,只是美国为了石油,居然绕开安理会发起了战争。

而俄罗斯不出兵帮助伊拉克的第四点原因,是地理条件不允许,无法直接进入伊拉克。

俄罗斯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国家,虽然国土面积广阔,但与中东地区并不接壤。如果俄方想要派兵支援,最近的路就是先走高加索三国,然后通过土耳其或者伊朗进入伊拉克。

但事情难办的地方就在这里,当时俄罗斯和这几个国家的关系并不怎么好。历史上,沙皇俄国和这些国家都爆发过激烈冲突和战争,俄国甚至吞并了高加索地区。

到了冷战时代,苏联为了实现寻找印度洋出海口的美梦,先是制造与土耳其、伊朗的摩擦,之后又悍然攻打高加索三个加盟国和阿富汗。

阿富汗战争失败后,苏联进军中东、占据印度洋出海口的战略彻底破产,对该地区的影响力随之减弱,再也没有出兵中东的条件了。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这种恶劣的外交关系,与中东地区大多数国家的关系都不好。比如之前提到过的车臣战争,以及之后的格鲁吉亚战争等等。

而随着美国将目光转移到富含石油的中东地区,苏联和俄罗斯在当地的势力更是一天不如一天,而这也是美国敢两次攻打伊拉克的原因之一。

面对美国对伊拉克的封锁,除非俄罗斯敢主动寻求突破,发射战略核导弹打击美军中东军事基地,向美国宣战,否则俄方一颗子弹都运不进去。

然而,即使强大如苏联,拥有众多加盟国和小弟可以强行借道,都不敢轻易招惹美国,更何况是情况更加不堪的俄罗斯呢?

因此,俄罗斯是实在过不去中东这片死地,才没法派兵帮助伊拉克的。

其中第五点原因,是俄罗斯在中东的战略并非伊拉克,而是伊朗和叙利亚。

俄罗斯从苏联独立出来后,面对留下来的一片烂摊子,他们一改之前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作风,努力和中东地区国家搞好关系。

比如有过嫌隙的伊朗,俄方开始主动与其交好,虽然外交关系发展缓慢,但也不是没有回旋的余地。

此外,苏联曾经给叙利亚提供了98亿美元的援助,以及15.3%的投资占比,两国的关系可以说十分友好,俄方也将其保留了下来。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苏联当时援助了不少中东国家,为什么俄方的战略重心偏偏是伊朗和叙利亚,而不是伊拉克呢?只需从近年来俄方中东战略倒推,就能得出结论。

在叙利亚战争中,已经恢复了一些元气的俄罗斯果断下场,给铁杆盟友阿萨德政权提供了大量军事援助,包括图-160组成的轰炸机编队。

而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倒台后,伊朗又接过对抗美国的大旗,暗中派遣军事人员支持伊拉克地方武装,将老美拖入了治安战的泥潭。

在俄罗斯的支持下,伊朗和叙利亚一直屹立不倒,老美恨得牙痒痒,甚至直接派兵参战,但始终没能控制这两个地区。

从目前来看,俄罗斯的中东战略收到了初步成效,美国占领中东的步伐明显降速。从长远来看,随着俄方经济实力进一步恢复,中东的局势必定会再次改写。

因此,俄罗斯之所以不出兵帮助伊拉克,坐视美国发起伊拉克战争,其实是中东战略的一环,他们更加重视伊朗和叙利亚。

而且虽然美国达到了推翻萨达姆的目的,但老美长期陷入战争泥潭,占据中东的战略也因此受阻,很难说伊拉克战争是他们打赢了。

最后,俄罗斯不出兵帮助伊拉克的第六点原因,是不想违背国际主流意见,去帮倒行逆施的萨达姆。

当年萨达姆之所以能逐渐走上权力巅峰,依靠的是庞大的母族势力。他的舅舅们有的是军官,有的是行政官员,而远房叔父更是执政的高层。

但后来萨达姆在权力中迷失了自我,竟然发动政变,以武力逼迫提携自己的远房叔父下台,自己坐上了总统宝座。

一朝大权在握,萨达姆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一方面,他打压反对派、提拔亲族势力,两个儿子分别成为了国家二把手和三把手;另一方面,他以收归国有的名义,将国内私企划到了自己名下。

要知道,伊拉克地处贫瘠的中东沙漠地区,只能靠卖石油为生,而萨达姆将石油产业掌控在自己手里,其国内经济隐隐有崩盘之兆。

1968年的时候,伊拉克石油出口收入仅为4.76亿美元。而到了他上台的第二年,也就是1980年,该收入就猛增至260亿美元,其中有一大部分都进了萨达姆的腰包。

比如从1997年到2001年,他和长子在联合国“石油换食品”的援助计划中,通过吃回扣、托人走私等方式,获得了多达60亿美元的巨额赃款。

不仅如此,为了实现统一阿拉伯的野心,他先后入侵了伊朗和科威特。

1988年才结束、持续了八年之久的两伊战争,不仅摧毁了伊拉克沿边建设的工厂、港口等重要设施,还让伊拉克欠下了巨额外债,本就困难的经济雪上加霜。

如此倒行逆施的行径,自然引起了周边国家的不满。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埃及等国家先后加入反伊联盟,以降低石油国际价格的方式,对极度依赖石油的伊拉克实施经济制裁。

而在两伊战争中和伊拉克结下大梁子的伊朗,理所当然地见死不救,甚至巴不得趁乱踩上一脚,先把萨达姆政权推倒再说。

随后美国趁虚而入,推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亲美国家,在当地建立供美军驻扎的军事基地,并为攻打伊拉克的多国部队提供战争物资。

所以,其实萨达姆在国际上已经很不受欢迎,在联合国安理会投票大会上,只有极少数国家支持伊拉克,而大多数国家则支持北约或者默认,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萨达姆自己到处树敌。

战争开始后,敌视萨达姆的周边国家不仅没有伸出援手,甚至不愿意提供运输口岸,由此可见萨达姆是有多么不得人心。

事实上,伊拉克战争爆发,就连萨达姆引以为傲的百万大军都不支持他,由于任人唯亲、克扣军款、肆意欺凌等因素,战争中有至少50%以上的伊军叛逃。

最终,直到2003年4月15日美国国防部宣布“已控制伊拉克全境”,俄罗斯自始至终也没敢派出部队。

而在强大的信息化立体战面前,萨达姆多年精心打造的苏式防线,如同纸糊的一般,被美军一个月内轻易撕碎。

总之,在绝大多数国家都在支持或者默许美国入侵伊拉克时,俄罗斯只做过外交方面的努力,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派兵帮助伊拉克,坐等萨达姆被美军覆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俄罗斯   车臣   叙利亚   苏联   伊拉克   伊朗   中东   见死不救   美国   伊拉克战争   战争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