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下落解密(十五建文帝的太子呢)

姚广孝请求朱棣释放溥洽的时候,不管朱棣当时有没有明白这个暗示,但是后来肯定是明白了:建文帝已死,溥洽无用了。不管什么时候明白,对于姚广孝这种行为,在大多数人的想法里,朱棣应该愤怒,腰斩姚广孝或者鞭尸等等吧,但是没有,朱棣让姚广孝哀荣备至,亲手写的神道碑文,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况死生之际亦大矣,广孝能预烛于事而不惑,其有所见耶”,意思就是姚广孝对生死这种大事,能预先知道,并且看穿生死,是得道高人。整篇神道碑文能看出朱棣发自内心的对姚广孝的推崇和赞扬。

姚广孝1418年3月圆寂,1418年6月18日下葬,神道碑是8月13立的,也就是说朱棣个大概是3-6月间写的,然后石匠刻好到8月了。

朱棣对姚广孝的家人是这样的:

1.继子,姚继,朱棣问他姚广孝有什么遗言,他说:我父亲临死的时候希望皇上厚待姚家。被朱棣骂了一顿赶出去了,因为朱棣知道,姚广孝活着的时候都不和他提家里,这话明显是瞎编的。

2.封姚广孝两个侄子官职,但都是农夫,没有做官的本事,也只能打发回苏州了。

3.后来想起当年姚广孝谢绝赏赐的时候说的话:“为僧者,与家绝”,也就不再管他的家人了。根据姚广孝的义孙成化年间的记录,证明也没为难。

从这些事迹来看,朱棣不管什么时候知道姚广孝监护了朱允炆下半生,都没有愤怒的迹象,证明了一件事,朱棣想开了。42岁的朱棣杀人无数是为了皇位,59岁的朱棣皇位已经稳固,儿子可以独当一面,孙子是好圣孙,对于帮助他辅助儿子、培养孙子的人,还夫复何求呢?

最重要的是姚广孝监护了朱允炆,从而让朱棣避免了一项极大的罪名:弑君;还有极大的心理包袱,朱允炆毕竟是他的亲侄子,他爹朱元璋亲自立的接班人,如果死在朱棣自己的手里,不管多么机密,总会是他心头的噩梦。

姚广孝监护了朱允炆,留了他的命,但是朱允炆极其余党在朱棣的时候再也没有兴风作浪,朱棣要的不也就是这个结果嘛,姚广孝已死,那就这么着吧,我也老了,平生唯一的朋友,做了他所有能做的事,何必再追究呢?

不管是牵强附会还是抽丝剥茧,建文帝的下落都讲完了,似乎都还合情合理,直到我发现了一个最大的漏洞,建文帝的太子朱文奎呢?建文帝如果是1417年死,朱文奎在15岁,去了哪里呢?没有任何记载。

如果朱文奎没有夭折,那只有一个可能性,他被姚广孝收养了,也就是说姚广孝的继子姚继就是朱文奎。因为关于姚继的记载都是明朝的笔记小说里的,所以就不放在这里说了,之前所有文章里面的记载都是在《明史》《明太宗实录》里面可以找到的,笔记严谨,为了和明人的笔记小说分开,就不放在一起写了,明天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哀荣   继子   余党   孙子   神道   碑文   皇位   侄子   下落   太子   也就是说   笔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