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后一位厉害的皇帝,宋哲宗赵煦

他是北宋的最后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同时也是一位志向远大的君王,他十岁即位少年老成。同时他小小年纪就面临着国家的内忧外患的局面。他就是宋哲宗赵煦,公元1077年赵煦出生,他是宋神宗的第六个儿子。自己的母亲只是一个地位的低下的嫔妃。公元1082年的时候赵煦被进封为延安郡王,每次宋神宗宴请朝中大臣的时候,宋哲宗就侍奉在旁边,他的仪容举止都得到大臣们的肯定。公元1085年的时候,宋神宗的病情恶化,不能处理朝政。当时的宰相王珪就请求皇帝立储,由当时的皇太后共同听政。当时的大臣们为了能取得拥立之功都纷纷地分成了几个派系,有的想拥立宋神宗的兄弟雍王赵颢和曹王赵頵的,当时的北宋皇宫处处危机。后来在宰相王珪和当时的高太后的一起策划之下,才封赵煦为皇太子。公元1085年三月宋神宗驾崩,年仅十岁的赵煦继位。高太后开始垂帘听政。宋神宗活着的时候当时的高太后就不太喜欢和赞成王安石变法,在宋神宗驾崩以后高太后开始大批量的裁撤变法的官员,同时大力的启用保守势力的官员。主要启用司马光苏轼苏辙和范纯仁等人。在高太后垂帘的八年中,旧党不仅控制了整个朝廷,对新党的打击和倾轧也始终如一,从未放松过。元祐更化谈不上是政治改革,在经济政策上旧党也毫无积极的建树,只是一场情绪化的清算运动。如果说,熙丰变法还是旨在解决国家社会问题,但元祐更化反而使这些国家社会问更加的动荡。公元1093年高太后病逝,此时的宋哲宗赵煦开始亲政,赵煦在亲政之后开始召回改革派回来,同时开始大批的打击保守势力的官员,赵煦在新政中重用章惇、曾布等革新派,恢复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等,减轻农民负担,使国势有所起色。执政的新党在军事上对西夏采取强硬政策,一方面在沿边诸路构筑了一道长达千余里的防御工事,一方面在重开的战事中打退了西夏的进犯。公元1098年的平夏城之役,击败敌军三十万,是宋夏战争中少有的大捷,迫使西夏求和。不过浩大的军费开支,也加重了当时的财政负担。公元1099年赵煦派兵收复了清唐之地同时开始在青唐设置鄯州,以邈川设置湟州。公元1100年的正月,赵煦开始病重,无法上朝。同月十二日,赵煦在福宁殿崩逝,年仅二十五岁,在位十五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北宋   神宗   革新派   西夏   宰相   太后   大臣   公元   官员   皇帝   厉害   国家   宋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