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颁布剃发令,百姓必须留辫子,那秃头或者光头的人该怎么做?

清朝刚入关时,号称“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那清朝人为啥非剃头呢?

满人说:我们剃头,是为骑马打仗不遮眼睛。

就像那小日...子过得还不错的日本人一样,是为了方便戴头盔。

其实他们这种说法尚待考究。

那小日子过得不错的日本人,家里穷,没钱,压力大。

再加上老想着抢别人的东西,动些歪心思。

所以头发经常会秃,为了掩盖这一真相。

他们干脆剃了:

你秃任你秃,总不会秃到后脑勺吧?

而那清朝满人呢,常年骑马打猎。

人在野外,身不由己,经常吃些半生不熟的烤肉

这一吃不打紧,寄生虫啊,真菌啊,全都霍霍进肚里啦!

吃着吃着,也就秃了。

满人入关时,看到汉人们一个个头发茂密,发质乌黑锃亮,多少有点酸:

凭啥俺们那嘎达都是秃子,你们汉人就都英俊帅气?

剃!剃!剃!全都剃!不从的人,全部杀掉,杀掉!

那咱们再回到主题,既然清朝要执行剃发令,

那秃子和光头该咋办呢?

他们倒是想剃,可关键“一毛不拔”呀!

虽然比较麻烦,倒也不是完全没办法。

毕竟满人容易脱发,万一有一两个王爷成长优秀,一秃到底。

难道还把他们也全部杀掉不成?

那咱们对症下药,就看秃子们是全秃,还是半秃!

半秃的话很好办,把前额和两侧头发剃光

然后在头顶梳个小揪揪就成。

当然,半秃还得去找官府报备

不然人家治你个阳奉阴违之罪,你也没办法。

全秃就有点难办了。

如果你实在一根毛都没有,那就得报备。

当然, 空口白牙,满人也不会信你。

你得找几个诚实的村民,给你作证。

证明你不是秃子。

这剃发令就这样,从清初整到清末。

清末时的大清虽然风雨飘摇,还天天割地赔款

可这剃发令执行的还是不含糊。

那些留美的幼童,被剪了辫子。

慈禧便让人赶紧把他们整回国。

还有那周树人回国后,要当公务员,却没辫子。

花了四块钱买了假辫子。

他的亲朋发现他没了辫子,都不敢和他来往啦!


到清末民初时,开始剪辫子。

反而是满人最先减,汉人则强烈反对:

这辫子,可是俺大清的传统,俺的命根子,坚决不能剪!

这又是为啥呢?

其实也好理解:满人们过了200年的关内生活,早就不吃生肉了。

他们的秃病全治好啦!剃不剃头都无所谓啦!

可汉人呢?他们头上没秃,心里却长了一根又细又长的辫子!




辫子及腰,闲庭信步,看花开花落,聊天地人生;辫子绕脖,奋战沙场,征东南西北,为江山统一。

大抵是众多清朝热血男儿的现实写照。

与其它朝代的热血男儿不一样的是,他们头上的那条乌黑的长辫子,有时候比女子的满头钗饰还抢眼。

清朝男子一律要留辫子,对于秃顶和光头的人有什么影响?

一、“剃发令”有特权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汉人剃发被视为不孝。

清朝初期,为了打击汉人的信仰,消弱汉族人民的反抗意识,清政府颁布了“剃发令”。

以""不从者斩""为手段,强令其统治下的全国各民族改剃满族发型,即头上的头发要被大面积剃掉,只在头顶和后脑勺留一小撮头发扎成辫子。

这个命令限制了修发型的时间,十日的限期内不剃发,或者剃发不合官方标准的,严惩不贷,甚至会被斩首。

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剃发令允许秃顶推两边,光头不需要留辫,前提是得要听话。

秃顶和光头的人脑袋瓜本来就大面积光亮着,在这一剃头运动中,他们倒也省心不少。特别是光头的,只是无法能达到官方“留两小辫子在头上”的标准而已。

二、中期辫子进化

随着清朝势力的逐渐统一和稳固,剃发规定有所放松,辫子也是由前期的留两撮改留头顶那一撮就可以了。

而且头发留的范围可以大一些,这时候的辫子就比较大,有垂感,比较大方得体,不像前期那般小家子气了。

而对于秃顶的人来说,只需要剃后脑后面那小部分的头发,辫子照样可以编。

而对于光头的人来说,也没什么大影响的,只是省了编辫子的工夫,少了甩辫子的潇洒而已。

三、晚期制度松

到了清朝晚期,剃发越来越宽松了,男子剃掉前半部分头发就可以了,后脑勺后的头发全部编在一起,编起一根长长的大辫子。

可以撸辫沉思,也可以绕辫练武。大辫子也成了清朝男子一道特别的风景线。

随着时间的增长,满汉两族之间的相处越来越和谐,社会上自然也就少了很多事端和摩擦,扎辫子也成为了一种习惯。

至于秃顶和光头是怎么样的,已无关要紧了,只要他们不反清就行。

时代在变更,清朝的辫子风景也渐渐淡出了历史的舞台,成为了史书的记载,成为后人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古人其实也会秃头和谢顶,一是可能疾病,二是很多人先天遗传就会谢顶。

尤其是老人,年龄大了头发必然会稀疏,甚至基本掉光,是没有办法再留辫子的。

但满清是奉行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按照这个推论,秃子没头发,他的人头就要没了。

事实自然不会如此,不然满清那些秃头的王爷首先就要被斩。

首先,如果你是半秃,不是全秃,问题不大。

满清规定只是必须剃发加上留辫子,并没有约定辫子的长度。

所以,不是全秃的人,只要将前额和两侧的头发剃光(好心疼啊,本来就没几根毛),再在头上象征性的梳个辫子就行了。辫子再短也没有什么关系,只要有了就行。

自然,这种半秃的人也要去当地政府报个备,说明自己确实是秃头。

自然,如果是乡民不进城,就问题不大,没什么人去管你。

虽然这样,但半秃的人一定要剃发加留辫子,这是缺一不可的,万万不能少。

剃发很容易,实在留不了辫子,拖个假辫子也能应付应付。

如果你不剃发,不留一个哪怕是象征性的辫子,你的人头一定不保。

其次,如果你是全秃,也有办法。

真的全秃了,官府能拿你怎么样?总不能直接杀了。

这样全国不知道要杀多少秃头!

如果你真的像光头强一样寸草不生,你必须首先去官府报备,说明自己的情况。

当然,不能自己一个人去空口说白话,还要邀请本地相对有名的几个人(诚实的乡民即可),写个东西证明你是秃子。

即便如此,如果证明你有反清复明的思想,官府一样第一个将你这个秃头抓起来斩首示众。

这一切直到满清末年,还是很严格的。

大家都知道,留美的幼童之所以被满清强制中断学业回国,就是有人剪了辫子。

而鲁迅在清末回到满清朝廷担任公务员(类似于教务处长),因为没有辫子,就花费高达4块大洋买了假辫子。而几个亲戚长辈发现他没辫子,立即不再来往,他惹上麻烦。

要知道,鲁迅回来的时候满清已经进行了新政,不再要求斩杀剃发者,只要要求务必再留法,不然公务员开除,老百姓罚款。

如果不是这样,鲁迅恐怕也就小命难保了。

这里多说一句,满清这个发饰就农耕民族来说,是愚蠢和荒唐的。

作为游牧民族,在马上作战必须留辫子,将前额和两侧的头发剃掉,不然一旦风吹,头发就会遮住眼睛,被敌人一刀砍死。

当年契丹人甚至日本武士,也都是类似的发型。

但作为农耕民族,拖着一根长长的辫子,严重影响干活,做什么都不太方便。

而且头发这么长,也必须经常洗一洗,不然就会发臭。长辫子还需要经常拆散了重编,种种情况都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

别的不说,洗头发就是大问题。

萨沙记得以前团队一起出差,我和1个男同事,另外是4个女同事。

当场经常赶国际航班,没个点,经常凌晨一二点才到酒店,草草洗个澡(当时在东南亚跑得多,不洗澡受不了),然后就得迅速睡觉,第二天七八点就得去上班。

搞笑的是,我们两个男人永远比他们的睡眠时间长。

为啥?她们要洗头发。

4个女同事有3个是长头发,洗头发再自然晾干基本都要1个小时左右。




发型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不仅可以修饰脸型,增加时尚感,而且还可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让自己魅力四射,一个好的发型能让自己心情愉悦,精力充沛,如今的发型千变万化,应接不暇。

然而在清朝时期,强制让每一个男人都要留一根又臭又长的大辫子,每个人都是同一个发型,千篇一律,死板,看都看腻了,有头发的人还好说,那些秃顶的和光头的怎么办呢?


清朝入主中原后,为了巩固满清的统治,摧毁汉人的抵抗意志,树立满清的威望,从身体和精神上奴役和打压汉人,便推出了臭名昭著的“剃发令”,严令要求全国上下所有男人都必须留辫子,不服从者一律问斩。

汉人长期接受的是儒家思想的熏陶,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孝之始也”,把爱惜头发提升到孝的高度来重视,无论男女,头发长了都不能剪,而是要盘起来。

满清统治者的倒行逆施自然是激起了汉人的强烈反对,几千年的习俗文化不可能靠一纸命令就在全国推行,清朝统治者也采取了血腥的镇压,提出了“留头不留发,留发布留头”,凡是清兵所到之处,十日内必须剃头,削发垂辫,改从满人的发式服饰,否则将格杀勿论。

满人对于主动剃发投降者,赏给高官厚禄,抗拒不尊者,全都杀掉,一个不留,像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九九之祸等等都是由此产生的杀戮悲剧。


清朝初期的时候,剃发要求是头顶后脑勺处只留一个铜钱大的头发,编成一根手指粗细的小辫子,要能穿过铜钱中间的方孔才算合格,满人称之为“金钱鼠尾”,又称“鼠尾辫”,不合格的要处死,这一时期最为厉害。

到了清朝中期的时候,脑袋中间留的头发多了一点点,扎的辫子稍微大了一点,就叫“蛇尾辫”;清朝晚期的时候,人们留的头发就逐渐多了起来,只是将头顶前半部分的头发剃掉,后半部分的头发就扎成一个大辫子,称之为“牛尾辫”。


对于秃顶的人来说,只要就脑袋两边的头发剃掉,后边留一点头发扎个小辫子即可,但由于这种发型实在太丑,后来逐渐被阴阳头替代。

对于光头的话,清朝统治者也犯愁,不能因为人家没有头发就把人家给杀了吧,后来他们也想到了解决办法,可以戴假发,这个东西在清代以前就已经发明出来了;或者向上级、保长之类的人汇报备案,汇报之后会有凭证,在官员检查剃头时出示一下,也就不会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剃头令最严格的时候是在顺治时期,哪怕只是鞭子粗了一点点也会被视为犯法当斩,因此很多人被处死,剃发令历时三十多年,到了康乾时期,老百姓已经习惯了剃发,清朝对于留头发的政策逐渐宽松,清朝晚期,满清已经没落了,人们所留的头发也越来越多了。
说到底“剃发易服”是满人对汉人进行文化征服和精神侵略的一种手段,跟“文字狱”没有本质区别,所以到了清末,汉人反其道而行之,把“剪辫易服”当做摆脱满人统治的一种方式,反倒是满人却不舍得剪掉自己的大辫子。








剃发令

在中国历史上,满清可谓历代王朝忠的另类,其另类的原因在于,满清成功改变了自西周以来,历代华夏百姓的发型和服饰。在清朝,不按照清朝朝廷要求剃发、留辫子的,会被处死。而满清的这个政策无疑和中原百姓原有的观念产生很大抵触,为此,抗清战争因为满清的这个政策而延续了二十多年,时至今日,剃发易服依旧被视为清朝初年的三大暴政之一。


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满清并不是第一个强制要求汉人百姓改变发型的王朝。在此之前,西夏皇帝李元昊为了让西夏实现“文化独立”,也曾颁布诏书,命令西夏境内的汉人百姓,在三天之内换成党项族的发型,否则格杀勿论,根据《西夏书事》等史料记载,当时西夏境内有不少汉人百姓因为修改发型迟延,而遭到李元昊杀害的。

李元昊和清朝统治者之所以要求百姓修改发型,其目的都是为了验证自己的政令在民间的执行力度,并借此甄别出哪些人不愿意臣服自己。

但是,在清朝留辫子的政策中,存在着一个漏洞,那就是如果葛优、陈佩斯这样秃顶、光头的人,如果生在清朝,没办法留辫子,该怎么办?

剃发令的豁免人群

事实上,对满清统治者来说,剃发令是为了分拣出反抗力量而推行的一种政策。因此,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对于特定群体,是具备一定的豁免权的。

比如和尚自古以来都不留头发,满清统治者给了僧人免于留辫子的权利,同时,也免掉了道士剃发的义务。

此外,在戏子唱一些古代题材的戏曲的时候——比如《长生殿》(讲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清朝统治者也允许戏子穿汉服。

从这些不难看出,在推行剃发令的过程中,清朝政策的针对性很强。

因此对于因不可抗力而导致的秃顶和光头,既在主观上,并不打算对抗满清政令的这个群体,清朝也给予他们可以不留辫子的权利。不过,如同和尚、道士的度牒需要官府签发一样,秃顶、光头等人,也需要去当地官府将自己的情况报备一下。

假发的意义

不过,在我国古代,做官讲究官箴,地方实力派乡绅,也讲究风度,而这些,都涉及到形象问题——比如在唐朝,很多才子才华出众,但因为相貌丑陋,而没被授予功名。民间传说中,鬼王钟馗就是这样情况而愤而自杀的。

同样,在清朝,对于劳动人民来说,秃顶、光头并不影响种田牧牛,但是对于想考取功名或者当乡绅老爷的人来说,如果秃顶或者光头,无疑会给自己带来极大的不方便。

因此,他们会选择采购假发,然后通过瓜皮帽等工具,将形象营造出留有辫子的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秃头   辫子   光头   清朝   满人   秃子   剃发   秃顶   头发   西夏   官府   汉人   清末   满清   发型   百姓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