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韩信交出兵权,并且故意贪腐,刘邦还会杀他吗?

对比一下萧何,你就知道韩信为何要杀,楚汉争霸前线最吃紧的时候,韩信要求封齐王,萧何在后方忙着筹备粮草,半点没有讨价还价。




交兵权就是笑话。事实上韩信被刘邦改封为楚王时,就已经丧失了兵权。此后多年,直到被杀,韩信都是光杆司令。

自污也没有用。萧何可以靠自污自保,是因为他当时是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有必要通过作践自己,向刘邦证明,自己这个丞相对汉室没有威胁。也绝无二心。

而韩信被刘邦降为淮阴侯后,就丧失了人身自由。此后多年,韩信一直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很少与外人有联络。

作为“笼中鸟”,韩信根本就不需要通过自污向谁表明自己对皇帝没有威胁。

大家都知道他的处境。如果他自污,反而是画蛇添足之举,让别人浮想联翩。

当然,这也不是说韩信就必死无疑。

如果韩信能放下身段,老老实实,安心于就只做一个侯爷,和大家打成一片,刘邦倒是真有可能考虑放他一条生路。

因为韩信不是丰沛系出身,也不是功勋系。

他入圈较晚。正式加入刘邦集团,并成为核心成员时,已经是在刘邦被封汉王之后了。

所以韩信从一开始,就不是刘邦嫡系。他的人设本就不是模范忠臣。

而且,韩信自己也没想过成为谁的嫡系,更没想过当谁的模范忠臣。

很多人常说,韩信忠于刘邦,可刘邦却辜负了韩信。刘邦是小人。白瞎了韩信的忠诚。

我觉得这种话有道理,但又不全对。

因为世人对韩信的评价是「国士无双」。

韩信也一直以春秋士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他对刘邦的忠诚,夹杂了太多东西。

这其中,也许有愚忠,但占比肯定不大。

也有肯定知遇之恩,但占比肯定也不大。

真正让韩信能够在关键时刻不背叛,站台刘邦的原因。我觉得是韩信身为没落贵族,希望自己能从一而终,成全自己一世名节的心理在影响他的决断

他早年在项羽军中待过一段时间,不受项羽重用。然后,他就跑路了,投奔了自认为会重用他的刘邦。

但在刘邦军中,他起初也不受重用。见自己还是混不出头,他又走了。是萧何苦头婆心才把他劝回来。

由此不难看出。从某种意义上说。韩信的人生追求就是靠自己本事,辅佐赏识自己的老板打天下。自己按劳分配,当个小股东。然后关起门来玩自己的,定期向大老板上贡

他当然不会背叛大老板。但是他也不想成为谁的附庸。

他打心眼里就觉得,天下应该分封。认为刘邦就应该把天下分封给有功之臣。而自己作为军功第一人,在汉军之中威信仅次于刘邦的第二人,理应当王!

他自认为这个要求,并不算过分。春秋战国时代,大家不是一直就这样的吗?

而韩信的理念,刘邦清楚吗?

刘邦当然知道了。他在汉中与韩信讨论天下形势时,韩信就已经清楚表达了自己想法。

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史记·淮阴侯列传》

这种理想,明显与刘邦是背道而驰的。

在刘邦心里,所有人都是给自己打工的。韩信业务能力很突出,战功很大。自己可以多赏点钱。但韩信要搞小圈子,这就让刘邦感到很过分了。

不过,虽然有理念冲突。可刘邦依然愿意用韩信,还设坛拜将,不拘一格的直接提拔韩信为大将军。

萧何曾对刘邦说过,“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你刘邦要想坐天下,非得用韩信。

刘邦记住了这句话。所以,尽管韩信的理念与自己不一样,他也愿意用韩信。并且还准许韩信分兵,独立出去,自成一派,不用受自己节制。

估计刘邦起初并没有想太多,也没有想到韩信那么快就跟自己摊牌。

公元前206年,汉军兵出陈仓,正式打响楚汉战争。短短三年后的公元前203年,当韩信打下齐地后,立即派人找刘邦请封,表示自己想当假齐王。

这让刘邦很意外,甚至可以说是猝不及防。

前面说了。在韩信自己看来,封王要求并不过分,所以他提了。而由于理念冲突,刘邦一听封王要求,当即就瞬间暴怒,差点要坏事。幸亏张良在一旁提醒,让刘邦愤怒的情绪被理智战胜,表示要当就当真齐王嘛,假齐王算什么回事。韩信这才得到想要的。

一场风波,总算被平抑。

然而从这时候开始。刘邦和韩信,原本就存在的理念冲突,开始摆上了台面。两人在这个问题上,矛盾已经到了无法避免的地步。

后来刘邦在固陵被项羽击败,派人约韩信和彭越助战,两人都不来。刘邦很生气。但受形势所迫,刘邦也意识到,不封王,是不行了。不封王,手底下的悍将都不卖命。

于是在固陵被项羽一顿爆锤后。刘邦狠下心来也封彭越为王。还帮英布恢复了地盘。有了这个基础,垓下之战,汉朝才终于定鼎。

天下平定之后,刘邦立即翻脸不认人。他做了皇帝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剥夺韩信兵权,然后改封为楚王。

他此举的意图很明显,异姓王就不该存在。

其实这本来就是刘邦一直的理念。

只是当时的异姓王,都没有意识到刘邦消灭异姓王的决心有多强烈。

在韩信看来,楚地远比齐地要穷。而且齐地经营已久,刘邦把他改封到楚国,他肯定很不高兴。不过,他并没有意识到刘邦的决心。当楚王,他心理也能接受,毕竟自己还是王。他也就忍了。

然而没过多久,韩信又被降为淮阴侯,此时的刘邦很满意,目的达到了。韩信则终于无法接受了。

韩信死前,曾说“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韩信不甘心。感叹“早知道这样,不如当时就造了拉倒”。

在韩信哀叹期间,彭越造反被刘邦拿下。

一些汉廷官员上书,请求刘邦处死彭越。

刘邦想了想,还是赦免了彭越,只将其废为平民百姓,流放到蜀地青衣县。

我觉得,这时候的刘邦应该是真心希望韩信和彭越能接受现实。不要想着当王了,就像同为汉初三杰的萧何、张良一样,安安稳稳当个侯爷,偶尔入宫,回忆峥嵘岁月,把酒言欢,一起感慨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也挺好的。

只是韩信和彭越无法接受。

彭越在流放的路上,正好碰到吕后,彭越对着吕后哭泣,希望吕后能帮自己说好话。吕后表明面答应下来,回去就骂刘邦犯傻,彭越那种豪壮而勇敢的人,也不杀,你老糊涂了吗?留着这种祸患?

结果,彭越最终被吕后设计,又以谋反罪名抓了起来。廷尉王恬在吕后授意下,呈报请诛灭彭越家族。刘邦批准了,于是彭越全家被杀。

彭越死后一年,韩信的埋怨被人检举揭发给吕后。然后,他就死在了吕后手上。

刘邦听说韩信死后,史料记载“且喜且怜”。

吕后杀韩信,没有刘邦首肯,是不可能的。

但听说韩信死了,刘邦心里也很不好受。

他不杀彭越,架空韩信,就是希望他们能接受现实。只是无奈,大家理念不合,被拿下的韩信、彭越不愿接受现实。刘邦再想到自己垂垂老矣,太子年幼暗弱,而韩信才三十多岁,身强体壮,还能活很久。种种现实与不确定性交织在一起。

那位兵仙,无双国士,大将军。

那位游击战术创始人,梁王爷。

都不能留!杀了吧,都杀了吧。

回到问题本身来说。

以韩信晚年的处境而言。主动交出兵权,且故意贪腐,没有任何意义。刘邦会默许吕后杀韩信,是因为韩信的存在就是威胁。

大将军不是丞相。后者如果清誉不好,是不会有人心的。而大将军不需要清誉,能打胜仗即可。将士们还在乎大将军的清誉?

而且,韩信还总是心有不甘,不愿意面对已经是事实的现实。周勃、灌婴与他同列,他闷闷不乐,觉得自己被羞辱了。他去拜访樊哙,后者行跪拜礼,恭迎恭送,他却自嘲这辈子居然同樊哙为伍。

他不愿意自降身份,不愿意与他瞧不起的莽夫们打成一片。这就很尴尬了。这等于是向世人表态,他仍然心有不甘,心里有委屈。

刘邦不是多愁善感的人,但他也不是屠夫。

后人常把刘邦和朱元璋划为一类人。这明显就冤枉了刘邦。

韩信死后,刘邦派人抓来蒯通,质问他当年为什么唆使韩信反叛?蒯通说确有此事,但那时候自己只认识韩信,不认识陛下,故而才有此一事。

刘邦知道后,就放了蒯通。

这说明刘邦还是个讲道理的人。

韩信的凭恃,是他的军事才能,这是藏在他脑子深处的玩意。毁不掉。除非把他杀了。

刘邦本不想杀韩信,他希望韩信能按照自己给他的剧本活着。可韩信又不愿意,他不愿意自己就这样活着。

那没办法了,刘邦只好默认吕后毁掉韩信。




事实上,韩信早就丧失了兵权。

垓下决战时,为了一鼓作气消灭项羽的楚军,当时刘邦派出去迎战的汉军人数,足足有三十万之多。

而这三十万汉军,最高的统帅就是韩信,包括刘邦所在的后军,名义上都要听韩信指挥。

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史记》

但在楚军被全歼,以及项羽于乌江自刎后,刘邦第一时间就收回了韩信的兵权,并将其改封为了楚王。

从这一刻起,韩信其实就已经失去了兵权。

再往后,有人告发韩信意图谋反,刘邦采取陈平的建议,以“伪游云梦”的方式,将韩信召来后擒住,事后虽说刘邦放了韩信,但却将其贬为了淮阴侯。

在此期间,韩信依旧没有兵权。

并且,在贬为淮阴侯之后,韩信一直是深居简出,一来是对刘邦不满,就连朝会都很少参加,经常托病请假。

二来,他自视甚高,不屑与其他同僚套近乎,唯一的一次出门是去拜会樊哙,出门后还自嘲自己怎么会沦落到和樊哙这种人为伍的地步。

所以,这个期间他通常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更说明了他没有兵权在身。

并且,一直到韩信被诛杀于长乐宫的钟室内,他都是光杆司令一个,既然没有兵权,又何来交出兵权这一说呢?

所以,这就不存在韩信交出兵权,刘邦就不会杀他这一说法。

而至于故意贪腐,以“自污”的方式来让刘邦对韩信放下戒心,从而保住性命,这一点,别人有用,而韩信却没用。

该杀时,刘邦照样还是会杀了韩信。

像丞相萧何,确实使用过这种“自污名节”的方式,向刘邦表示的自己的忠诚之心,并且确实起到了效果。

史料记载,刘邦在晚年时,没事就问身边人,最近萧丞相在干嘛?

身边人就会说,最近萧丞相忙于政务,颁布政令,置办军需等等,同时百姓们对萧丞相一片赞誉,纷纷夸奖他“爱民如子”。

而刘邦听了这番话后,总是会沉默不语。

对此,萧何一无所知,还是某次他的一个门客主动提醒萧何,说不久之后,怕是你(指萧何)就要被满门抄斩了。

对于门客的话,萧何也是大吃一惊,赶忙问其中缘故,而这个门客则为萧何分析了当下的利害关系。

在门客看来,萧何现在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官位已至百官之首,没有再晋升的余地,再加上如今萧何在民间名声极好,这岂不令皇帝不安?

万一萧何将来有什么想法,到时候利用声望来个一呼百应,那么刘邦的麻烦就大了。

所以这个门客建议,趁着现在刘邦没有对萧何动手,赶紧故意做一些破坏名誉的事情,让百姓们骂萧何,这样刘邦一看萧何失去了民心,就会对他放心了。

还别说,这个门客的办法确实有效,萧何自此用低价强行购买民间的土地房屋,又沉迷酒色,果然让刘邦对他放下了戒心,最终落了个善终的结局。

但这种方法,放在萧何身上有效,而放在韩信身上的话,不仅没用,反而是画蛇添足。

为何呢?萧何虽是百官之首的丞相不假,但他和韩信最大的区别在于,他还是个文官而不是武将,武将从来不是靠名节生存,靠的是领兵打仗的本领。

拿韩信来说,他最大的本事是什么,是脑子里的军事才能,是能在各种复杂的战场局势下,用兵如神的谋略。

正是靠着这个本事,韩信才得以被后世尊为“兵仙”,而这也正是刘邦忌惮他的原因。

只要给韩信一定的兵力,他就能打出一番事业,这一点已经在汉朝建立前后的多场战役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这才是刘邦最怕的地方,也是为何从垓下决战后,马上就解除了韩信兵权的原因。

所以,你说让韩信故意贪腐,靠着“自污名节”的方式,就能让刘邦放下对他的戒心,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举个例子,西汉时横空而出的军事天才霍去病,那打起仗来,用“用兵如神”这四个字来形容他,都觉得是在侮辱他,正是因为有了他,汉武帝才得以在有生之年,将匈奴打的节节败退。

但霍去病的名声,在文官眼里历来就不怎么好,什么“不省士”,以及无视士兵的饥渴,宁可把酒肉倒了也不给士兵吃等等,总之在不少文官眼里,霍去病就是一个纨绔子弟。

但这又如何呢?既不影响霍去病在汉武帝心中的重要性,也不影响他在麾下将士眼中的形象,更不影响他在后世的地位。

换句话说,就是作为一个武将,会领兵打仗是最重要的事,其他的名节之类,只要不是犯了通敌反叛之类的大罪,基本都不重要。

而说回韩信也是如此,就算他像萧何那样,又是“欺压百姓”,又是沉迷酒色,这些都没啥用处,并且还会让刘邦觉得韩信这是“有意为之”。

说到底,韩信的军事本领,是刻在他脑子里的东西,而刘邦忌惮的,正是韩信的脑袋。

当然,韩信的本领刘邦也是有目共睹的,如此天才的人物,刘邦也想着能彻底为自己所用,但可惜的是,刘邦尝试了几次后,发现韩信这个人的理念,与自己的理念大相径庭。

作为经历过战国末期诸侯混战的刘邦,深知诸侯权力过大,会给国家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同时他也见证了秦始皇弄得那套郡县制,是如何将权力进行中央集权的。

从理念上来讲,刘邦是十分支持郡县制的,也十分希望能效仿秦始皇。

但问题是,秦末汉初的情况,暂时不允许刘邦这么做,毕竟当时统一的国家意识尚未形成,如果刘邦也这么搞的话,秦朝二世而亡,就是最好的例子。

所以,刘邦还得捏着鼻子去封一批异姓王,并依靠他们来完成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正因为如此,在汉朝开国之初,刘邦一口气封了8个异姓王,另外还封了一百多个异姓侯,这些人在接受分封后,成为了地方上大大小小的势力。

抛开那些小异姓侯不说,单说这八个异姓王,这几个人在当时可以说是有兵有钱,并且也很有威望,甚至可以说,其中几个的实力,几乎可以与中央朝廷比肩。

如果这几个人谁要是起兵,小则动乱一方,大则就会威胁到朝廷。

因此,这些异姓王在刘邦的概念中是必然要被消灭的,尤其是在刘邦年岁已高,接班人刘盈看起来有比较怂的情况下。

为了大汉的长治久安,必须消灭异姓王,这就是刘邦的理念。

但这一点,韩信却极为不认同,作为韩信来讲,他所秉承的理念还是战国诸侯那一套,即我给你刘邦打工,凭本事帮你打天下,而事成之后按劳分配,所得的是我应得的。

也就是说,韩信是支持分封以及异姓王这一套的。

这一点,在韩信刚开始为刘邦效力就得到了体现,在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时,韩信就说,“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这意思十分明确,就是你作为老板,就应该把封地城池拿出来封赏有功之臣。

并且,在楚汉之争中,韩信也将这种理念贯彻得十分到位。

比如,在平定齐国后,韩信就写信给刘邦,直言不讳地提出要刘邦封自己为代理齐王,名义上他说是镇守一方,实质上就是认为自己有功应该得到这个封赏。

而刘邦最开始的反应,是气得暴跳如雷,当场就要拍桌子骂人。

韩信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困於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史记》

刘邦的反应,足以能看出他对于封异姓王的深恶痛绝,而韩信的要求,同样也体现了他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这就是二人的理念矛盾之处。

当然,刘邦屈于形势,最终是封了韩信为齐王,但需要注意的是,他是迫于形势,而不是真的想封韩信。

而在垓下决战后,刘邦迅速将韩信改封楚王,并解除他的兵权,以及之后将其变为淮阴侯,其实都是刘邦在向韩信做试探。

他想看看韩信对此会有什么反应,更深一层的意思,就是希望韩信能遵从自己的理念,不要再想着当什么诸侯王,安安心心当一个无权的勋贵,这样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但可惜,韩信的反应,让刘邦大失所望。

除了装病不上朝,就是满肚子抱怨,同时因为失去权力而闷闷不乐,这一切,刘邦都看在了眼里。

韩信这明显是不甘心啊。

一个不甘心的人,必然会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去努力,而韩信这种怀有极高军事才能的人,如果一直这么不甘心的话,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

想到这里,刘邦不得不惊出一身冷汗。

况且,当时刘邦已经垂垂老矣,加上连年征战导致身体越来越差,而韩信在当时,才不过三十几岁,正值壮年。

所以,既然不能认同自己的理念,也不愿意遵从自己的理念而活,那只能将其毁灭了。

因此,在刘邦出征期间,韩信死在了吕后手里,虽说不是刘邦亲口下令处死了韩信,但这么大的事,如果没有刘邦的授意,吕后是万万不会单独行动的。

即便是刘邦没授意,但至少他也没反对,而没反对就意味着默许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刘邦出征归来后,得知韩信已死,当时他的态度是“既喜且怜”,喜的是终于除掉了韩信这个心头大患,而“怜”的则是也为失去这么一个军事天才而感到惋惜。

但不管如何,曾经那个纵横沙场几乎无人能敌的“兵仙”,就这么死了。

总而言之,韩信的理念以及他的性格,决定了他当时的处境是一个必死之局,所谓交出兵权和自污名节这种办法,对他并没有什么作用,刘邦也不会因为他这么做就放过他,除非是韩信愿意放下身段,老老实实做一个富贵侯爷,那刘邦或许还会放他一条生路,但这又与韩信一直以来的理念冲突,他也不屑于这么做,因此,不管怎样,韩信必将会死。




很明显不会,如果韩信能够故意贪腐,学王翦、学萧何,刘邦不会杀他。哪有人开国之后,愿意整日忙着平叛呢?如果功臣们都能学萧何故意贪腐,过纸醉金迷的生活,刘邦也不至于开国就开始平叛,直至生命最后时刻。

俗话说,不作死就不会死,韩信的死不能怨刘邦,也不能怨吕雉,是韩信自己作死。

实际上不是刘邦真正要杀他,也不是吕雉要杀他,而是韩信已反。

“垓下之战”韩信的功劳最大,刘邦四十万大军,韩信一人领导30万。项羽乌江自刎后,楚汉争霸结束,刘邦获胜。韩信本以为刘邦应该大加封赏与他。可刘邦怕啊,韩信这时指挥的兵马是他自己领导的兵马的两倍。换成任何人都要忌惮的。所以刘邦就以讨伐鲁国为名,引兵北上,在定陶剥夺了韩信部分军权,并且以韩信熟悉楚国为名,改封为楚王。

公元前201年十月,有人告韩信谋反。刘邦曾想发兵征讨,陈平建议借游云梦、会诸侯之际,一举拿下韩信。当韩信得知刘邦要来云梦,这本是韩信造反的好机会,可他不敢。为求自保,韩信献上了叛将钟离昧的头颅,但仍未逃脱被擒命运。刘邦一到韩信驻地,就以“人告公反”的理由,把他捆绑押解至洛阳,降封为淮阴侯。刘邦这时候是可以杀掉韩信的,可他没有。危险对于刘邦来说好似解除了,他也不想落下杀功臣的罪名。

可韩信一再被削地夺爵,对刘邦越来越不满,常常称病不上朝,并不愿与自己曾经的下属同朝为官。韩信一直自视甚高,他认为汉家天下是他打下来的,如果没有他,刘邦哪有能力得到天下?韩信对刘邦的不满和轻视也时有表露,如在一次议论各人的统兵能力时,韩信竟当面说刘邦“陛下不过能将兵十万”,而说自己则“多多益善耳”。

韩信的不满情绪,不久就发展到真正的谋反活动。他与阳夏侯陈豨暗中约定,陈稀代地起兵造反,韩信从中央响应配合。高祖十年九月,陈豨公开宣布反汉,自立为代王,刘邦亲自领兵平叛。韩信称自己生病不能随军。等到刘邦走后,韩信一边做准备、一边观望战局,实际上这时候韩信已经准备的很充分了,可韩信磨磨叽叽就是不敢,他在等前方战况,如果陈豨获胜,他就立即控制中央朝廷,如果输了,那就再做打算。

当韩信犹豫不决时,他谋反之事被自家下人告发。这吓坏了吕雉,吕雉找来萧何商议除韩信。萧何谎称说陈豨已被俘获处死,列侯群臣都来祝贺。朝臣入宫庆贺。韩信也不得不入宫。哪里想到,他一入长乐宫,就被吕后、萧何拿下,斩于长乐钟室。

刘邦“闻信死,且喜且哀”,刘邦听到韩信被杀,是既高兴又悲哀的。喜的是心腹大患除了,哀的是一代名将就这样自己作死了,太可惜了。

性格决定命运,韩信是有很多造反机会的,可他都不敢,临死前他说“悔恨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意思说,他应该在封齐王的时候就造反,那时造反最差的结果是三分天下啊!可韩信不敢啊!“胯下之辱”的典故太能说明韩信的性格了,他是不敢独自出头的,也就是说他不具备领袖的性格。

对韩信来讲,最好结局应该是早早学王翦,才能得善终。




功臣的自我堕落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能躲过帝王心术的扫描,但是韩信却不在这个行列,因为他再怎么堕落都无法掩饰他灭尽“天下七国”的实力,就算用功高盖主来形容韩信,都已经有些词不达意了。

项羽,才是秦末时代的霸主,刘邦数次针对项羽的计划都被项羽粉碎,其实刘邦已经是一个很优秀的帝王人才了,军事才能比不过项羽,但是政治和团队却经营得比项羽好,可惜的是,没有实力,刘邦也只能屈于项羽之下,这不得不让人感慨:

既生羽,何生邦?

那么后来刘邦靠的什么翻盘的?

是靠天下几大诸侯都不满项羽的暴政统治从而与刘邦合力反抗项羽吗?

事实上,楚汉争霸著名的彭城之战中,刘邦就集合过五国诸侯的兵力攻打项羽的老巢彭城,可这高达五十六万的兵力靠偷袭,都还是被匆忙赶回的项羽领着数万人击败,刘邦狼狈逃窜,父亲和妻子被俘虏,其他几大诸侯纷纷向项羽投降。

在彭城之战后,刘邦差点就认命了。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世事总是否极泰来,就当项羽趁胜追击西进的时候,韩信收拢了刘邦残余的兵力在楚国的京邑、索邑之间进行闪电战,将楚军打得措手不及,包括项羽,都没有办法战胜韩信,于是项羽只能停止西进,这一个关键的历史节点,直接改变了刘邦、项羽、韩信三人的命运。

那个能帮助刘邦战胜项羽的人出现了,就是这个创造奇迹的韩信,刘邦翻盘,只能靠韩信。

秦末霸主项羽的最大敌人,严格来讲不是刘邦,而是韩信。

当年刘邦决定反抗项羽,项羽都没有说“劝降”刘邦,不管刘邦这一方想出什么办法对付项羽,项羽都有自信迎刃而解,可见项羽对刘邦的轻视,但是当韩信带兵灭掉了齐国,并且把项羽派去支援齐国的大将龙且给杀了之后,项羽开始害怕了,他派人去向韩信“求和”。

与其说是求和,项羽更像是在指引韩信,他派出的使者和韩信说,如今楚王和汉王的争霸,输赢到底如何,其实就看“足下”的决定,您投靠哪一方,哪一方就能定鼎天下。

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

这番意思在项羽的授意中说出来,不得不让人惊讶,那可是骄傲的项羽啊,连他都承认如果韩信帮助刘邦,那么他就得输,而至于韩信帮他对付刘邦,其实只要韩信不参与其中,项羽就能把刘邦给镇压了,所以项羽的意思反映出一个细节,那就是韩信已经是能够左右天下大局的顶级人物了,根本不弱于他和刘邦。

但项羽也知道韩信“恨”他,原因是他当年压制韩信,让韩信自尊心受损,所以他并不希冀韩信能够投靠他,因此项羽接下来又对韩信循循善诱,他告诉韩信,只要他输了,那么韩信就会成为刘邦针对的对象,下场和他是一样的:

项王今日亡,则次取足下。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和,参分天下王之?

你韩信实在是太强了,连我项羽都能击败,刘邦怎么可能敢留你,不过项羽也不强求韩信投靠于他,最好的办法就是韩信自立为王、“三分天下”,其实项羽的建议是很好的,事实证明了,如果韩信理性地听从了项羽的建议,那么刘邦就极大可能笑不到最后。

但可惜的是,韩信对项羽嗤之以鼻,完全不听,后世人对韩信的感叹也在于此,明明在战场上是仙家一般的人物,在政治上却如同三岁顽童,也不排除刘邦有很强的驭下能力,牢牢把控住韩信的心理。

所以注定了刘邦是汉高祖,韩信是淮阴侯。

而项羽派使者去劝说韩信,并且“三分天下”的意图刘邦会不知道吗,刘邦肯定知道,甚至还是项羽刻意让刘邦知道的,就算不成功,多少能起到“离间”的作用,因为刘邦知道,项羽说的都是事实,项羽等于是放大了刘邦内心的担忧,如果刘邦先下手处理了韩信,那么项羽也是赢了。

刘邦厉害就厉害在,他能忍,他能演戏,能做到这个地步,年龄是很大的优势,项羽和韩信都比刘邦年轻,所以更容易轻狂沉不住气,这也是两人难以让他人信服追随的根源。

隔阂、芥蒂已经深深埋下了,项羽对韩信的高评价,对韩信来说就是毒药,这个时候,只要韩信有一些政治智慧,都会明白刘邦不可能真的对他完全信任,可韩信却把自己的短板全部交到刘邦的手里,韩信当时是没有最高兵权的,虽然他在军中的威信很高,但是兵都是刘邦给他的,韩信没有做两手准备。

时间给了刘邦机会,韩信放弃机会,项羽眼睁睁看着一切发生。

刘邦深知韩信的优势在哪里,韩信强在“破坏”,但是完全不会建设,比如项羽,他在打入关中后,懂得设立“三秦王”(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钳制刘邦,这就是建设属于自己的力量来监视关中的所有权,而韩信在刘邦的阵营崛起,正是还定三秦把三个诸侯王给平掉了。

既然韩信不懂建设,刘邦就迅速地把这些韩信打下来的地盘转化为自己的“基本盘”,比如韩信打下了魏国之后,魏国所在的疆域就被刘邦团队改为“河东郡”,这个时候,刘邦的文人团队才真真实实发挥了作用,他们打仗不行,但是治国很有一套,只要治国得体,得民心了,韩信未来一样翻不了天。

就这样,在韩信征伐各个诸侯国,刘邦吞并天下的时候,项羽看到了自己的“败局”,他也开始害怕这个把韩信牢牢绑住的战车,于是公元前202年,项羽和刘邦商议“鸿沟之盟”,划分楚河汉界,双方互不来犯,项羽到这一步田地,九成的原因是因为韩信。

但即便如此,刘邦和韩信也不可能放过项羽,鸿沟和议不久后,楚汉再次爆发冲突,项羽第一次被刘邦带着大军正面压制,因为此时的刘邦,基本盘太大了,收服的人也太多了,项羽曾经的手下英布,也成为了围攻他的一员,最后还是韩信在垓下完成合围,一招名动千古的“四面楚歌”之计,彻底消灭项羽。

最终击败韩信的,仍然是韩信,其实韩信不抢最后这一功,让刘邦带着人水磨功夫慢慢耗死项羽那该多好,韩信的军事天赋确实高,但确丝毫没有意识到,他不该在这个时候彻底逼死项羽,这个风头,其实不该他出。

所以项羽被杀的第一时间,刘邦就立即跑到韩信面前抢走兵符,也就是完全剥削掉韩信的兵权,而韩信似乎不敢相信刘邦会如此待他,事实上,项羽一直都没说错,而且刘邦做的事情,只会比项羽说的更狠。

谁叫这个韩信,太过分了,天赋太强了,令人害怕。

不过历史事实真的仅是如此,那么刘邦被后世人骂“狡兔死,良狗烹”、被人骂“忘恩负义”那是没得说,其实刘邦会这样做,也是因为韩信的“低情商”,让刘邦看到了威胁。

韩信似乎没有听从项羽的建议,依旧帮助刘邦,可事实上,韩信也有自己那不太精明的野心,这是韩信悲哀的根子。

韩信低情商行为一:临战要王。

在项羽派出使者给韩信“讲道理”之前,韩信曾经因为身边谋士的劝说,做了一件很不妥当的事情,那就是他莽撞地向刘邦讨要“齐王”之位。

其实韩信讨要齐王,也不是为了背叛刘邦,因为韩信崛起太快了,从还定三秦一直到灭魏、赵、燕、齐,这其中只不过是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刘邦根本都不知道怎么给韩信封赏,韩信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

可在韩信的谋士眼中,这种局势却是大不妙,因为韩信的才能太强了,他深知韩信有自立为王的本事,这件事可能也就韩信自己不知道,于是他给韩信出主意,暗示韩信“三分天下”但韩信坚持心中的道德坚决不这样做,假如只是这样的话,韩信的结局就不会差了。

韩信不该就不该在,他觉得背叛刘邦无理,但是问刘邦讨要一个诸侯王却是有道理的,于是当刘邦被项羽包围在荥阳的时候,他向刘邦讨要一个“代理齐王”,刘邦把韩信的行为视为“要挟”,出奇地愤怒,但是张良和萧何却很开心,稳住刘邦,让刘邦答应韩信,甚至不是什么代理齐王,乃是正儿八经的齐王。

为什么说张良和萧何会开心?

因为他俩看出来了,韩信根本就是没心反,真的有心反,直接就是不来了,等着刘邦被项羽杀死,韩信本来就可以自己割据齐国,这个天下,其实哪来什么正儿八经地册封,谁实力强谁就是王,此时的“讨封“,就是一个笑话,也反映出了韩信的“政治低能”。

所以刘邦因为这件事记恨了韩信,后来项羽也以为韩信有意背叛刘邦,于是派出使者给韩信加把火,谁知道韩信转头就满口仁义道德,这操作,就连项羽看了都摇头:

情商太低了。

韩信低情商行为二:刘邦大势已成,他却优柔寡断。

在垓下之战前,鸿沟和议其实也是刘邦的“无奈之举”,因为在鸿沟和议发生的时候,韩信的谋士蒯通多番劝说韩信“自立”,不要相信汉王刘邦会放过他,此时韩信打下的天下已经几乎被刘邦带人给化为己有了,只有齐国还在韩信的掌控之中,韩信的危机明显。

而韩信呢,他是一个很被矛盾的人,他说如果刘邦不夺走他的齐王之位,他就不会背叛刘邦:

韩信犹豫不忍倍汉,又自以为功多,汉终不夺我齐,遂谢蒯通。蒯通说不听,已详狂为巫。

韩信的脑回路让蒯通气到不行,如果当汉王把齐王之位都被剥夺了,你韩信不就是一只待宰的羔羊,而韩信嘴上的“仁义”,其实也很不安,他碍于自己心中的“君子道德”不敢去质疑刘邦,但另一方面,他心里的不安也是真的。

关于韩信自身的问题,蒯通其实多次点出了,他说韩信最大的缺点就是优柔寡断,总是觉得自己心中所谓的“道德”很骄傲很高尚,其实在这个乱世之中,哪里还有那么多道德,汉王也好,西楚霸王也好,哪一个不是踩着别人上位的:

蒯通复说曰:“夫听者事之候也,计者事之机也,听过计失而能久安者,鲜矣。听不失一二者,不可乱以言”。

果不其然,蒯通说得越多,韩信越乱,韩信确实不是忠诚的代名词,而这一乱,在垓下之战的时候,韩信就曾“掉队”过一次,导致汉军还被楚军反杀了一次,也是因为这一次失误,加上韩信后来四面楚歌绝杀刘邦,让刘邦对韩信忍无可忍,刚打完仗,就把韩信的兵权给剥夺了。

韩信低情商行为三:没权还说多多益善。

垓下之战后,韩信被刘邦剥夺兵权并且降封为楚王,等于是之前蒯通的预言一语成谶,当韩信发现自己不再是齐王的时候,他才明白,原来当刘邦背弃他的时候,他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

不过韩信也没有被杀,因为他已经等于是“一无所有”,后来刘邦想要“考察”一下刘邦有没有改变,试探一下韩信的态度,于是他问韩信,他和韩信比,谁带领的军队能够更多。

其实刘邦问这个话,就是纯粹的“废话”,他和韩信的军事能力不是那种“伯仲之间”的细小差距,而是鸿沟般的悬殊,所以刘邦这样问,一是对韩信最后“四面楚歌”击溃项羽耿耿于怀,二是看看韩信有没有改变。

而韩信还是那个韩信,他说刘邦最多只能带十万兵,他自己却能够带“无数”兵,也就是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就是这么来的,韩信此时还是没有自知之明,彻底让刘邦对他心淡,不过刘邦也把韩信的威胁彻底解除(韩信被降为楚王,领一群不强的兵,后来再被降为淮阴侯,完全没有兵权了),所以刘邦没杀韩信。

韩信的结局,可以说是韩信自己一步步缔造的,在那个天下里面,韩信本可以无视很多威胁,但却过不了自己那关。

至于韩信之死,这也不是刘邦所杀的,史书说,韩信最后是因为“造反”而死,韩信不甘被剥夺一切,于是和天下诸侯一同要造反,可是他已经没有丝毫兵权了,谈何造反,最后被吕后施计杀掉了。

自始至终,韩信都没有赢过刘邦。

其实就算没有韩信造反这档子事,刘邦也不会给韩信好过,就算韩信转性了,变得睿智了,刘邦也不可能放过韩信,韩信学张良“隐退山林”也没用,韩信和张良的影响力,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对韩信来说,架空他、监视他、软禁他,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杀死他,当他成为淮阴侯那一刻,他其实已经等于被刘邦“杀死”了。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兵权   刘邦   汉王   楚国   云梦   淮阴   项羽   门客   汉军   楚王   齐国   丞相   诸侯   理念   财经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