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桓温北伐最终以失败告终?

桓温前两次北伐总体上来说还是成功的,但是桓温两次北伐之后,晋朝的庙堂之上是“士族当权”,彼此士族之间相互制衡,不愿意桓温家族一家独大,因此谢氏家族多次掣肘,桓温虽然在两次北伐中取得了重大的战果,在政治上要求流亡北族北迁和还都洛阳,但是都没有得到东晋朝廷的认可,最终桓温只能放弃战果。

公元369年,桓温最后一次征讨前燕,这一次桓温北伐的失败让桓温以前北伐的全部战果都吐了出来。前期晋军的进攻还算顺利,但是在攻占金乡之后,晋军的领导层发生分歧。郗超建议桓温尽率全军直击前燕国都邺城,或者坚守河道,控制漕运,储蓄粮食,直至明年夏天再继续进攻。他认为如不速战速决,当战事拖延至秋冬后,在水量减少而北方早降温的客观条件之下,会令晋军更难维持。但桓温全都不听。

桓温是在公元373年去世的,桓温之所以不听这样的建议,而是采去一种赌博的心态,最大的可能性是和他的身体有关,桓温可能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于是希望在短时间内消灭燕军,结果在枋头之战中桓温遭遇名将慕容垂,五万兵马只剩下一万人。




桓温发动过三次北伐,第一次发生于354年。

当时的背景,简单讲一下。

324年,晋明帝挫败王敦叛乱后,东晋形成了一种“皇帝垂拱、士族当权、流民出力”的平衡政治格局。

这种格局,在世界历史上很常见,但在中国历史上却是很罕见。

皇帝在政治格局中,存在感很弱。基本就是橡皮图章。

皇帝如果敢收权,龙椅一定坐不长久。

士族在政治格局中,存在感很强。是事实上的掌权人。

但是,由于吸取了王敦之乱教训,士族之间也存在着两条陈规。

一是不能一家独大,士族之间要有平衡。

二是谁都不能再逼宫

既然皇帝都沦为橡皮图章了,那龙椅就得让司马氏来坐。君臣之间也要有平衡。


347年,桓温灭了成汉,收复了四川。

这个成汉政权,建于304年,国祚43年,长期割据巴蜀,比蜀汉政权的存活时间还久。

桓温时隔多年后,再次将巴蜀收归晋土。想想也知道,他的威望必然是蹭蹭上涨。打破了士族之间不能一家独大的陈规。

如果说,桓温是个老实人,那倒也罢了。但偏偏桓温心思多,有做权臣的潜质。

于是乎,一直到桓温第一次北伐前,他都被皇帝和其他江左士族刻意压制着。大家都很怕桓温再立新功,难以遏制。

当时代表皇权和士族,负责压制桓温的人叫殷浩。这是一个文人,搞内斗还可以,但打仗很外行。

353年,桓温请求北伐前秦。殷浩不想让桓温再立新功,便赶鸭子上架,亲自指挥七万大军讨伐前秦。

结果,殷浩是有多大脸,现多大眼,阴沟里翻船,折损数万大军不说,而且还逼反了投降东晋的羌族大首领姚襄。导致晋廷丢尽脸面,沦为当世笑柄。

桓温见殷浩吃了一脸灰,立即上奏,当着皇帝的面,弹劾殷浩。

当时晋穆帝也知道,殷浩丢人现眼,如果不处理,实难平民怨,便也只好将其罢免,并让桓温接替其位置。

桓温上位后,又继续上奏,说前番殷浩北伐失败,丢人现眼,咱大晋不能不报仇吧?

诸如报仇这种政治正确的事,在东晋,其他大臣,也包括皇帝,当然不敢不同意了。

否则,肯定要被天下人骂死——你忘了“永嘉之乱”的痛楚了吗!

于是乎,转到来年,桓温就兵分三路,从荆州和益州两个方向,对盘踞于关中平原的前秦政权发动进攻。

听说晋军浩浩荡荡杀来,前秦皇帝苻健不敢怠慢,令丞相苻雄领五万大军迎战。

这一战,过程比较简单。

两军碰面后,直接就是一通厮杀。苻健的儿子苻生是个愣头青,不怕死,单人独骑在桓温的军队里来回冲突,逢人便杀,几万晋军无人敢挡。

但桓温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他不理会苻生的个人英雄主义,下令晋军不要理会,全军一齐向前秦军的主营放箭。

前秦军因为缺乏防备,且又都是骑兵,这漫天的箭雨,根本无法阻挡。

于是乎,前秦军的阵形顿时大乱,士兵自相践踏。

见到前秦军阵型大乱,桓温下令趁势追击。

前秦军因为阵型乱了,无法抵挡,便又再次遭至大败。

桓温见此情况,令弟弟桓冲追杀到底。

桓冲也不含糊,从蓝田一直杀到白鹿原,硬是杀到了苻雄的大本营。

苻雄完全没料到晋军这么猛,与前一年殷浩带队时,截然不同。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因而在仓惶之间,他的五万大军直接崩溃。

苻健听说前线惨败,连忙把手里的三万精兵全派到前线,只留六千多残兵守长安。

按苻健的这个操作,他当时应该是做好了跑路的准备。一旦苻雄再败,他就开溜。


众所周知,自从317年,匈奴军破长安,并俘虏晋愍帝后。关中便再也没有晋军出没。

时隔37年,晋军旗号再次出现在关中,关中父老百姓自然是箪食壶浆,纷纷迎王师。

有些老人家,甚至还哭了,感叹:“想不到今天还能看见自己的官军啊!”

见到关中百姓拥护自己,桓温赶紧派人对外贴出告示,表示百姓照常工作就可以了,不必破费。百姓看到告示,民心再次高涨。很多人都跃跃欲试,准备助桓温攻破长安。

但是,此时的桓温却并没有乘胜进攻长安的意思。他下令全军驻于灞上,并派出一部分士兵去割麦子,准备做持久战的打算。

对此,桓温不解释,他的部下均不理解。

直到不久后,来了个穿着破旧的读书人,套出了桓温的意思,大家才恍然大悟。


这位书生叫王猛。

他来到晋军营门前时,穿的邋里邋遢。浑身上下散发一股臭味。守门的晋军士兵一开始以为是臭要饭的,不让他进。是王猛大吵大闹,惊到了桓温,亲自出去查看,发觉是个书生,两人这才坐下来畅聊。

畅聊期间,桓温问王猛:我奉皇命,率领大军为百姓扫除胡虏。可是关中的英雄为什么都不来依附于我呢?”

王猛见桓温主动问自己,便也毫不避讳得回答道:将军您不远千里深入敌境,但长安近在咫尺,却不进攻,大家对此感到疑惑,所以没人来啊。

王猛的言外之意,就是说你桓温只是想靠北伐积累个人名望。收复失地,你貌似根本就不在乎。你无意收复失地,关中的那些真正有势力的豪强,又怎么敢支持他呢?要是你桓温哪天撤了,胡虏又重新杀回,那大家岂不是要被胡虏报复了?

桓温北伐,本来的意思就是想靠积累战功树立个人威望,笼络人心,以便日后篡位。

他驻军于灞上,却不进攻长安,有点类似现在的某些公司,只开产品发布会,始终不发布产品实物。目地不在于卖货,而是炒作公司的热度,抬高公司的股价。

所以王猛的话,等于是戳到了他的痛处。他对此是默不作答。

见桓温不答,王猛也不再说什么。等到畅聊结束后,桓温对王猛重金酬谢,请求其一道回南方。但王猛不受,坚持拜别而去。

后来,王猛感觉前秦第三代君主苻坚是个有潜力,值得辅佐的人物,便投靠苻坚,助苻坚统一了北方。


又过了一段时间,前秦军发现桓温没有进攻长安的意思,就展开反扑。

这一战,双方又是在白鹿原大战。

由于主将桓温的心事太多了,加之晋军休息久了,锐气尽丧。因此,晋军此役大败,折损了一万多人。

无奈下,桓温只好下令休战,休养生息。准备等益州的晋军来到后,再做进攻。

可是,前秦军怎么可能让桓温休养生息呢?

就在桓温下令休战期间,前秦军把长安周围的麦子全部割走了,就连没熟的也割。导致晋军收不到一点粮食。

同时,前秦军又击退了有由四川攻击关中的西路晋军。

这一下,桓温没辙了,只好下令撤军,第一次北伐就此结束。

桓温回朝后,又再次上书,要求北伐

这一次,桓温把北伐目标瞄准到了洛阳。

还记得前面提到的羌族大首领姚襄吗?

他被殷浩逼反,背叛东晋后,便盘据于淮河一带,在江苏盱眙建立根据地。

盱眙离南京很近,晋廷害怕姚襄,就起大军讨伐。姚襄不敢应战,向北逃到了洛阳,并率众围攻洛阳。

当时,洛阳的守将叫周成,原本是冉闵的一个部将。冉闵被前燕击败后,周成便派人归顺了东晋朝廷。

虽说此时的洛阳与晋朝控制区不接壤,但周成归顺,洛阳名义上也算是晋土。

于是桓温便上书皇帝,说自己要解救洛阳。

顺便去打扫西晋皇帝的陵墓,祭奠先皇帝。

面对如此政治正确的请求,晋穆帝肯定无法拒绝,便又一次同意了。

插一句,为什么赵构和秦桧,被后人骂了几百年,现在不管怎么洗白,都无法翻案?

说白了,就是这俩太“实在”了。说出了偏安政权统治者的心里话。

你说你怂,只想偏安江南,不想北伐,这可以理解。但把怂,说得如此理直气壮,害死主战大将不说,并且还主动对北方胡虏政权称臣纳贡。这就是典型的不要脸。

不思进取,还有理了?被骂也实属活该。

相比之下,虽然东晋朝廷也不思进取。但在原则问题上,大家表现的还是很理智。

怂归怂,但脸面还是要的。

再说回来。

356年,桓温二度北伐。

这一次,晋军直接北上洛阳。

姚襄听说桓温杀来,且早已经听说了桓温的厉害,便先把主力藏在山里,然后派人跟桓温谈判,假装想要投降。然后等着桓温过来受降的时候,再突然袭击。

但桓温知道姚襄肯定是诈降,就对着姚襄的使者说道:我是收复中原,祭奠先帝的,你要降便直接降,想打就来打,派使者来有什么贵干?

说罢,便把使者赶走。

使者回去后,姚襄见计谋被识破,只好硬着头皮沿河摆下阵形。

这一战,桓温身披重甲,亲自督战。打得姚襄大败,死伤数万,不得不带领几千骑兵仓皇逃跑。

后来,姚襄逃到关中,又被前秦击败,最后被前秦军俘虏,并斩杀于阵中。

就在姚襄东躲西藏时,晋军包围洛阳。周成开城归顺。

此前,他投降东晋,是名义上投降。这一次是真正意义上纳土归顺。

桓温进入洛阳后,下令修复皇陵,然后派人回江南报捷。


按理说,前线打了胜仗,收复故都,大家应该高兴才对。

然而,听到捷报后,东晋朝廷,从上到下却是一片惊恐万分的景象。

为什么会如此呢?

因为桓温在报捷的同时,还上书,希望晋穆帝能迁都洛阳,为下一步的北伐做准备。

大家都害怕桓温,担心去了洛阳,在桓温的地盘上会被桓温软禁,于是才惊恐万分。

温上疏请迁都洛阳。自永嘉之乱播渡江表者,一切北徙,以实河南。朝廷畏温,不敢为异。而北土萧条,人情疑惧,虽并知不可,莫敢先谏。

其实从这个事就能看出,东晋的北伐,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内政问题

北伐,是一个道义上的制高点,东晋朝廷原则上是要恢复中原的。没人敢反对,否则就会被千夫所指。

但是实际上,因为皇帝与士族已经划分了各自的利益,且又有陈规,谁也不能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所以无论是谁北伐,打破既有的政治格局,都会被敌视

别说他桓温屡屡北伐,有私心。就算是他没有私心,如诸葛亮那样,北伐就是为了报先帝的知遇之恩,也一样会被群臣敌视。

所以,东晋朝廷在一片惊恐后,立即集体驳回了桓温的上书。

对这个结果,桓温心知肚明。所以他也有对应的预案——不迁都也可以,但朝廷必须要答应他提的条件。满足他的政治利益。

最终,东晋朝廷给桓温加官进爵,满足了他的条件。桓温也从洛阳回到江南。这第二次北伐也算是结束了。

这个问题问的是:为何桓温北伐,最终以失败告终

其实说到这里,答案就已经有了。

因为桓温所处的时代,政治格局稳定,从政治正确角度看,北伐是必须的。

但从利益角度看,北伐又是不能被容忍的。

桓温无法打破这种政治格局,因此,他北伐的目的,便都是借北伐的机会集中权力,加强对建康朝廷的控制。

只要东晋朝廷对他退让了,他揽到了权。

那他的目标就已经达到了。

所以,桓温每次北伐都是选择持重而行,避免战略决战或自身大损失

至于收复失地,他根本不关心。

至少在当时来说,他也没法关心。

大家都不想北伐,你一个人主张北伐,你能成功就是见了鬼了。

后来的第三次北伐失利,表因与前两次不太一样。但归根到底,原因也是如此。

第二次北伐后,桓温回到江南,把工作重心放在稳固自己的权力方面。

而对于北方边境的防御,他没有太在乎。

正是因此,前燕趁着机会,屡屡袭扰东晋的北部边镇。

365年,前燕军在扫清障碍后,包围洛阳。

晋廷不派兵增援,洛阳最终陷落。

桓温听说后,没有第一时间出兵报复。原因前面已经反复说了,他的北伐,均是为了增加个人威望。他不打无准备的仗。

此时的前燕,百战百胜的慕容恪还活着。

所以桓温也就忍了,直到366年,听说慕容恪兵死后,他才捣鼓了一份北伐方案。

369年,准备工作完成,桓温正式北伐。

这一战,桓温亲率五万大军,以建威中郎将檀玄为先锋,并派前燕叛将段思为向导,意在一战打残前燕。

开战之后,晋军势不可挡,燕军先锋大将慕容忠率两万骑兵阻挡,被杀的全军覆没,慕容忠也被活捉。

此后,晋军一路进攻,所向披靡,一口气杀到了山东金乡,战况之顺利让桓温自己也感到意外。

但是,战线一长,军粮供应就成了困难,桓温不得已,只得挖运河,靠水运,把补给由江南运到前线。

对于这种远程运送补给的方式,晋军上下均是心有顾虑,认为容易被燕军偷袭粮道。但桓温心态很飘,说慕容恪已死,前燕早已无人,谁还有这种魄力,敢跑到我们的后方来捣乱?让大家不用害怕。

然而,桓温似乎忘了。慕容恪虽然死了,但慕容垂还在。

当时赋闲在家的慕容垂听说桓温杀来,便进宫向小皇帝慕容昧请战。

慕容昧本不想启用自己这个叔叔,但碍于形势严峻,不得不用。于是慕容垂便亲率五万人马迎战桓温。

听说慕容垂来了,已经几战几捷的桓温并不太在意。

他觉得自己已经打顺了,就算是慕容恪还活着也不怕。更何况慕容垂?

但事实上,慕容垂比起慕容恪,更厉害。

慕容垂到了前线后,知道桓温不好对付,就故意装出害怕的样子,高免战牌,但暗中却偷偷地让自己弟弟慕容德率领一万骑兵,深入晋境,袭击桓温的运河粮道。

当晋军的粮道被偷袭时,桓温正在跟慕容垂对峙着。

慕容垂利用燕军都是骑兵,有运动优势,每次都是打了就跑,绝不恋战,搞得晋军上下的士气很颓废。

不久后,慕容德切断了晋军的粮道。桓温见逮不着慕容垂主力,又见粮道被段,便只好下令烧光辎重,立即连夜撤退。

不过,桓温在撤退前,也留了个心眼。他自己大摇大摆的撤退,暗中派人设伏,想在慕容垂追杀自己之际,找慕容垂决战。

但不想,慕容垂“预判了桓温的预判”

他猜到桓温肯定会留兵设伏对付自己,就故意追而不打。只是紧紧跟着,始终不进攻。

等到桓温撤退了七百里,晋军已经是人困马乏之际,他率燕军突然杀出,打了桓温一个措手不及。

这一战,五万晋军,死伤四万多。只有六千多人跟随桓温从鬼门关里跑了出来。

战后,桓温威望大跌。此前几次东征西讨积累的政治资本被败光。

为了巩固地位,桓温废了皇帝,并且诬陷武陵王司马晞等人,俨然成了真皇帝。

不过,败了就是败了,他这么做,注定只是虚张声势。

后来王坦之、谢安等人出来制衡桓温,使得桓温死前,始终无法达成其篡位之计划。

373年,桓温病死。谢安接替其位置,叫停了北伐。

这一停,就是十年。直到淝水之战后,东晋才又开始北伐。

当然,打赢了桓温的慕容垂也没捞到好。

战前,他因为功高震主,就一直被侄子慕容昧故意晾在家里闲置。

战后,他又立新功,再次功高震主,遭到了慕容昧更厉害的猜忌。

为了避祸,他逃到长安,寻求前秦庇护。

370年,搞清楚了前燕虚实后,王猛率大军东征,轻轻松松就灭了前燕。

事实证明,此时的前燕根本就是花架子,不堪一击。

如果,当初桓温稳扎稳打,击败慕容垂。可能灭燕之功,就是他的了。




桓温北伐时,时机是比较有利的。

以桓温的才干,当时晋军的战斗力,其北伐是有机会取得胜利的。

然而,桓温三次北伐,最终以失败告终。

这是怎么回事呢?

有利的时机

当时,各方面的条件,都对东晋比较有利。

1、东晋渐强。

自平定苏峻之乱后,东晋的局势安定了下来。

随即,桓温率军西征,灭成汉,平定了蜀地,由此,东晋的实力大增。

2、北方正乱。

桓温平定蜀地后2年,后赵皇帝石虎去世。

后赵,曾占据除河西、辽西、辽东以外的整个北方,是北方的主要统治者。

然而,石虎死后,后赵统治集团分崩离析,北方大乱!

同时,前秦羽翼未丰,前燕良将受困(战神慕容恪去世,慕容垂深受猜忌),各自都有严重问题。

3、人心思晋。

北方,本就是晋故土。

加之北方统治者残暴,北方人民都十分思念晋。

符氏(前秦统治者)是打着东晋征西大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雍州刺史的名号入主关中的,其原因,就在于他深知关中百姓“人心思晋”。

同样,慕容氏(前燕统治者)也是打着晋册封的“燕王”名号,击败后赵军,南下中原的。

因为“人心思晋”,少数民族英雄打着晋的旗号都能获得支持,何况“正牌”晋军呢?

4、东晋军战力强悍。

自晋南渡以来,北方流民纷纷南渡。

这些流民本是北方人,都有强烈的动机打回中原去,而且,其中许多人都骁勇善战。

后来,淝水之战中,以流民组成的北府兵,能以5000精兵在洛涧打败5万前秦精锐,歼敌15000,直打得横扫北方无敌手的符坚“草木皆兵”,足见,当时以流民为精锐的晋军战力之强。

尽管淝水之战是桓温北伐20多年后的事情,但是当时的桓温已知“京口酒可饮,箕可用,兵可使”,所用之兵算是北府兵的雏形,战斗力同样非常强悍。

同时,在桓温统领下,晋军的指挥能力也焕然一新。

此前,东晋以殷浩北伐,然而,殷浩是个缺乏军事才能的名士,北伐自然不能成功。

桓温则不同。

桓温17岁时,就枕戈泣血,只身刺杀仇人,为父报仇,早有果敢勇猛之名。

其后,在参与协助庾翼北伐,平定蜀地等作战中,桓温展现出了杰出的军事才能,而且,其手下也涌现出了桓冲、桓玄、邓遐、朱序等能战将才。

兵强将勇,东晋军此时的战力是非常强悍的。

看起来,各方面条件都对东晋有利,桓温北伐,本应是能取得相当胜利的。

第一次北伐:虎头蛇尾

354年,桓温发起第一次北伐,其攻击目标是前秦。

具体部署是:桓温亲率4万步骑,自江陵而上,由水路自襄阳入均口,然后由武关入关中;梁州刺史出子午道(就是当年魏延“子午谷奇谋”建议的道路)入关中;两军合击前秦。

一开始,进展十分顺利。

桓温的别将率偏师攻取上洛,生擒前秦荆州刺史郭敬,又攻克青泥。

前秦派太子符苌率5万军在今蓝田以东阻击。

桓温率军与敌主力开战,先是在蓝田大破前秦骁将符生,又在白鹿原打败前秦丞相符雄。

前秦军被迫退驻长安城南,只派以老弱兵卒6000固守长安小城。

初战取胜,形势对桓温非常有利。

桓温驻军灞上,长安附近郡县纷纷来降,老百姓都带着牛酒迎桓温,欢喜地说:没想到今天又看见官军啦!

然而,桓温却停了下来,一直没有渡灞水进攻。

桓温的企图有三:1、企图依靠关中麦熟时,取为军资;2、等待梁州一路晋军出子午谷来会和;3、等待关中豪杰响应(当时,关中地区豪杰纷起,各自割据)。

然而,桓温的企图全部落空。

虽然关中百姓“人心思晋”,但关中豪杰却没有人响应桓温的。

同时,前秦采取坚壁清野之法,使桓温野无所获,军粮陷入危机。

另一方面,子午谷一路的晋军则被前秦军所败。

此时,前秦发起反击,在白鹿原击败桓温,晋军死者万余人。

无奈之下,桓温只好收取关中”三千余口而还”。

第一次北伐的败因:桓温的真实算盘

桓温此次北伐失败的原因,已有一位猛人看出来了。

王猛,后来是前秦一统北方的“诸葛亮”。

桓温此次北伐时,王猛也是“有心于晋”,前来拜访。

桓温慧眼识人,看出王猛之才,问以大事:我奉天子命,千里而来,人民欢欣雀跃,但关中豪杰,为什么不来助我?

王猛回答:您不远千里而来,深入敌境,现在长安就在眼前,您却不渡水去攻!豪杰们不知道您的真实打算,自然不敢前来!

一句话,既说明了道理,又点破了桓温的小心思:你真的是要收复关中吗?

“人心思晋”,百姓本着朴素的情感,自然欢迎桓温。然而,对于拥兵的豪杰来说,考虑的就多了!如果你桓温不是真的来收复关中而是另有打算,等你走了,我们可就完蛋了!

桓温沉默良久,只是叹息:“江东人物,没有一个比得上你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桓温的失败之因,也就一目了然了。

桓温此来,当然也确实是想要收复关中的。然而,他此来的第一目的,是要捞取政治资本。

桓温攻灭成汉,但蜀地又不归他;如今攻取关中,地盘自然也不归他。

攻取关中自然好,但是,如果与敌人主力陷入惨烈决战,自己的实力损耗过大,那就得不偿失了。

因此,桓温迟迟不愿发起决定性进攻,只是企图通过关中豪杰响应等可能出现的有利条件,“坐取全胜”而已。

如此,关键时刻停下来,贻误战机,反胜为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二次北伐:没有意义的胜利

356年,桓温发起第二次北伐。

这次北伐的目标,是占据洛阳、许昌等地的羌族酋长姚襄。

此战,桓温一如即让的猛。

伊水,晋军与敌决战。桓温亲披铠甲,督桓冲等人奋力死战,大破敌军。

随即,桓温收复洛阳。

洛阳,晋故都。桓温上表,请求朝廷还都洛阳。

然而,东晋君臣只求偏安江东,没有收复失地的意思,都不愿意迁都。

当然,朝廷也不能公开表示说没有收复失地,还于旧都的打算。

于是,朝廷回复:干得好!迁都的准备工作,全权委托你处理!

洛阳虽复,但事实上,无论是因为当时洛阳城本身,还是因为洛阳周边的安全形势,都不适合立刻迁都于此。

所以,此时不了了之。

桓温班师回朝。不久,司、豫、青、兖数州,及洛阳,又全部陷落!

第二次北伐失败之因:没有诚意的胜利,毫无意义

洛阳,晋旧都。收复洛阳,这本应该是有重大意义的胜利呀!

无论是晋天子还是桓温,如果真的有诚意要收复失地,即便不立刻迁都,也应趁胜发展,进一步发展。如果真能收复大河以南全部,那晋确实有还都洛阳的条件!

晋君臣,当然不是不愿意收复失地,只是,在他们看来,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对东晋君臣来说,要继续发展,必然要进一步借重桓温,给桓温更多的资源。

然而,桓温收复洛阳,声威已盛,再加强他,风险太大!
对桓温来说,收复洛阳,已成大功,进一步发展,除再获虚名外,并没有实利,相反,没有朝廷的支持,桓温进一步发展并没有把握,反而很可能折损力量!

在这个情况下,双方一起虚情假意,做出了虚情假意的处置!

如果不能进一步发展,还都洛阳的条件并不成熟!

然而,桓温虚情假意地上表请求还都洛阳。(洛阳给你)

晋君臣看穿了桓温的心思:(桓温)欲以虚声威朝廷,非事实也,但从之,自无所至。(洛阳还是给你吧)

既然大家都不是真的想要这个胜利果实,那么,胜利果实自然会有人要!

于是,此次北伐,东晋将士辛辛苦苦的战果,轻易的付诸东流了···

第三次北伐:惨败!

369年,桓温发起第三次北伐。

此次北伐的目标,是讨伐前燕,夺取邺。

这一次,桓温的思路是:通过大量的水工作业,凿泽引水,以通舟运,然后进逼邺城。

在桓温看来,只要解决交通问题,粮运、通道不绝,晋军必能取胜!

参军郗超认为不靠谱。

他指出:太依赖水路,风险太大!清水入河,难以通运。尤其是到了枯水季节!如果敌人不战,运道又绝,那就惨啦!

于是,郗超提出两个建议。

上策:率军直趋邺城!如果敌人敢于出战,我军正好一举歼灭!如果敌人不敢出战,正值盛夏,尚未秋收,敌人不及坚壁清野,“百姓布野,尽为官有”,我军可以因粮于敌!如果,易水以南,皆为我有!

中策:如果您觉得上策太“轻锐”,那我们就持重一点。准备再充分一点,等明年夏天再进军!

如果不采取这些办法,到时候恐怕不只是没有粮草,全军都有危险!

桓温认为上策太急,下策太缓,都不采纳,水路并进,立刻北伐。

开局,依然很好。

晋军战力果然了得。

前燕派慕容厉率2万步骑到黄墟阻击,被桓玄大败!

燕军将领傅颜又被朱序所败!燕军安东王慕容臧又被桓温所破!

此时,形势一片大好!

前燕主惊慌失措,想逃回和龙(辽宁朝阳),深受猜忌的慕容垂发话:让我试试!实在不行再逃!

前燕换将,形势大变。

郗超当时提出的风险,被慕容垂一眼看出!

慕容垂先集中5万精兵,攻破晋军一部,杀企图向导及后赵降将,通过一次胜利稳定人心。

旋即,慕容垂又派1.5万人据守石门,断绝晋军后路通道。

随即,慕容垂再分遣骑兵5000,骚扰晋军粮道!

如此,桓温交战不利,粮草枯竭,陷入困境。

此时,桓温又得知:前秦派来支援前燕的军队要到了!

于是,桓温只好焚烧战船,丢弃辎重,由路路退军!

晋军军事素质很高,即使是退军,也未必至大败!第一次北伐撤退时,前秦追击,结果,晋猛将邓遐一人断后,射伤前秦主,迫敌不敢追!

慕容垂深知这一点,因此,拒绝了燕军将士急追的企图:桓温善于用兵,退兵时必有精锐断后,如果我们慢一点,他们松懈了,我们可以一击必胜!

慕容垂果然得计!追击+伏击+夹击,晋军死者数以万计!仅在襄邑就被杀3万!

此次北伐,桓温惨败而回!

第三次北伐败因:老问题+强对手

此次北伐准备期间,桓温留下了许多感人的名言:“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以及“遂使神州沉路,百年丘墟”,其雄心壮志,壮怀激烈!

然而,前燕大臣申雍看出了本质:桓温,看起来气势很盛,但其实不会有什么作为!桓温专制于朝,朝臣必与他不同心,都不希望他成功!

正因如此,桓温选择的战略,既不敢冒险,采取郗超提出的上策,也不敢耗时太久,采取下策,只能采取自以为稳稳当当,水路为主的进军方式,成则“坐取全胜”,败则“全师而退”。

如果遇到一般的对手,此次北伐,确实可能进退自如。

然而,当对手变成慕容垂这种战神级的人物时,他就没有那么好运了!

最后,在石门的小小失误被对手抓住,结果遭遇逆转!

退军时,慕容垂识破桓温用兵规律,掌握节奏,巧妙追击,结果,桓温几乎覆灭!


人说桓温没有北伐的公心,这是不恰当的。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遂使神州沉路,百年丘墟”,非大志之人说不出这样的话。

人说晋室只想偏安,无北伐雄心,这也是不合乎情理的。

还于旧都,复祖先基业,人之常情。

只不过,北伐成功,不是他们的第一目标。

对桓温而言,加强个人实力、威望,是第一目标。

对晋室而言,限制桓温过盛的实力、威望,是第一目标。

当你不把胜利作为第一目标,胜利也不会把你作为青睐的对象。

结果,敌人弱,胜了也留不住果实;敌人稍强,不敢耗力决战,无功而退;若遇厉害的对手,就唯有惨败而归了!




桓温北伐,是东晋将领桓温分别于永和十年(354年)、永和十二年(356年)及太和四年(369年)对北方十六国发动的三次北伐战役。

这三次出征,除第二次小有收获,收复洛阳外,其余两次都徒劳无功,铩羽而归。

恒温北伐兴师动众,声势浩大,为什么最终却以失败告终?原因是多方面的。

动乱不止、发展停滞、国力不强

三国之后,司马懿之孙,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篡魏建立西晋,分裂了多年的中国暂时取得统一。

但是好景不长,光熙元年(306年),发生了著名的八王之乱,导致西晋元气大伤,内迁的诸多少数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西晋王朝只存在了51年,于就316年寿终正寝。

皇族司马睿随后南逃,于公元317年在建康建立政权,史称东晋。

东晋建立之后,皇帝就没有了权威,大权开始的时候被门阀士族掌控,后来落入外戚之手,最后被桓温等权臣操控。

东晋建立之后,北方有五胡十六国少数民族政权与之并存,这一历史时期又称东晋十六国。

东晋政权统治区域在淮河、长江流域以南。北方的政权更是多如牛毛,先后出现了16个大大小小的国家,因此这个时期被称为东晋十六国。

东晋建立后,内部争斗不止,没有一天消停过。

先是外戚王导、庾亮专权,把皇帝当做傀儡;接着是大将苏峻发动叛乱,与另一个武将陶侃杀得血流成河。

直到329年,苏峻叛乱才被平息。

此后,朝中大权又落入外戚庾亮的弟弟庾翼手中。

总之,东晋建立之后,皇帝与外戚,外戚与武将,武将与武将之间内斗不断,政权并不稳固。

在此情况下,国家经济不能健康发展,国力并没有得到增强,东晋没有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对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并没有压倒性优势,发动北伐条件不成熟,成功概率很低。

权斗不断,满朝文武一盘散沙

常言道,乱世出英雄;武将陶侃平定苏峻叛乱以后,东晋又出了个大“英雄”恒温。

桓温(312年~373年),字元子,谯国龙亢县(今安徽省怀远县龙亢镇)人。

根据《晋书》记载,桓温是东汉大儒桓荣的后人。

但是据历史学家田余庆考证,桓温的高祖(或高伯祖、高叔祖),是三国时期在嘉平之狱中被司马氏诛杀的曹魏大司农桓范。

正是因为和司马家族有血海深仇,桓温才对东晋王朝心怀敌意,想窃取东晋政权,当曹操和司马懿第二。

但是有野心又有军事天赋的桓温非常会伪装,他表现非常好,对东晋王朝忠心耿耿,工作非常卖力取得不少成绩。

再加上桓温人长得英俊,被晋明帝司马绍看中,将公主嫁给了他。

成为皇帝的乘龙快婿之后,桓温的命运发生根本性改变,从此平步青云。

有了这个难得的平台,他的军事才华得以充分发挥,要雨得雨要风得风,在永和元年(345年),官拜荆州都督,掌握了长江上游地区的兵权。

接着桓温开始大显身手,溯江而上,在永和三年(347年)一举灭亡了在成都割据的成汉政权,名声大噪。

被皇帝提拔为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册封临贺郡公,累迁大司马,被册封南郡公。

对于桓温的得势,身为皇族的大将军司马昱和北伐失败的殷浩为代表的派系难以容忍,唯恐政权被其窃取,与其开展了激烈斗争。

对于他的北伐,大将军司马昱为代表的大臣不但不予支持,而且从中作梗。

确切地说,司马昱等人不希望他北伐取得成功,那样的话,自己这一派就会失势,就会被压制。

在桓温北伐进入关中,打算前秦进行决战时,后勤保障却出现问题,大军没有了军粮。

人是铁犯是钢,一日不吃饿得慌;桓温只好下令部队停止前进。

当时正值麦收时节,桓温灵机一动,打算就地抢手老百姓的麦子,解决将士饿肚子问题。

可是前秦的苻健也非常聪明,他看到秦军裹足不前,立刻看出晋军的意图,抢在其前面收割了麦子。

晋军饿得肚子咕咕叫,桓温只好下令班师回营。

苻健见状下令秦军追击,晋军夹着尾巴拼命逃窜,惨败而归。

功高震主,皇帝猜忌不予支持

历史上很多皇帝对有能力的大臣心有余悸,怕他们功高震主。

随着桓温锋芒毕露,顶头上司晋穆帝司马聃对他缺乏信任感,甚至感到非常恐惧,对他百般提防。

晋穆帝对他的恐惧并非多余,因为当初桓温上书皇帝请求伐蜀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回复。

永和二年(346年)十一月,桓温上疏朝廷,请求伐蜀;但未等朝廷回复,便自作主张,与征虏将军周抚、辅国将军司马无忌率军西进。

一个敢于违抗军令的大将,哪怕建立再多的功勋,皇帝能对他放心吗?

甚至说,这样的将领建立功勋越多,皇帝对他越是提防,怕他尾大不掉,取而代之。

桓温的北伐,是在他个人威望得到巅峰,皇帝对他的恐惧也达到极点的时候,提出的。

这时候,也确实是北伐的有利时机。

因为在永和五年(349),后赵皇帝石虎病死,北方形势陷入动荡。

但是在晋穆帝看来,桓温的北伐别有用心,是为了赚取更多的资本,借机培植个人实力,树立更大的威望,为篡国夺权创造条件。

因此,晋穆帝不赞成,不支持桓温北伐,对他的北伐要求,没有给予批准。

但是,桓温执意北伐,不管皇帝是否同意。

永和七年(351年)十二月,桓温再次"拜表辄行",率五万大军顺流而下,后来被大将军司马昱劝阻。

皇上的意思是,谁都可以北伐,就你桓温不行。

此后两年间,皇帝派另一个大臣殷浩北伐,屡战屡败。

永和十年(354年)正月,桓温再次上奏北伐前秦。

对于他的北伐,晋穆帝是不赞成的,是被迫同意的。

皇帝的心里想的是:北伐不北伐无所谓,我只要保住我的皇位就行;如果北伐成功了,我的皇位没了,被桓温赶下台,还不如不北伐。

北伐的时候需要的是举国一心,需要一个巩固的大后方;而朝中上至皇帝下到大臣臣不希望北伐成功,在后方从中作梗,北伐如何会取得成功?

即使在永和十年(354年),桓温二次北伐取得成功,大军攻克洛阳;桓温希望皇帝迁都到那里,以鼓舞人心,巩固胜利成果。

永和十二年(356年)二月,桓温再次上表,希望皇帝请移都洛阳,修复园陵,顺应中原百姓的心愿,逐渐收复失地,但都没有得到朝廷积极响应。

如果皇帝采纳建议,一定会为继续北伐,收复失地奠定基础,

但是皇帝对此没有响应,让将士大失所望。

出于私心,急于求成、瞻前顾后

对于大将军司马昱的想法,桓温不可能没有察觉;如果他北伐遭遇惨败,实力受损,回国之后就没有了政治资本,就会任人宰割。

本来桓温北伐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只是借此树立个人威望,为篡权做准备。如果失败了,反而会弄巧成拙,满盘皆输。

所以,北伐成功与否不是那么重要,保存实力才是第一位。

不是说桓温没有理想和抱负,而是功利心太强;大脑不是恒温,而是温度太高。

他的座右铭是“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

也就是说,他太想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但是没有化解皇帝的疑虑,没有得到反对派的支持,就急于求成,发动北伐,政治上显得太幼稚,成功概率太低。

最关键的是,他的北伐是充满矛盾的,是首施两端的;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没有背水一战的决心。

他的这种心态,不能不影响其决策,为北伐失败埋下种子。

三次北伐,无果而终

永和十年(354年)二月,桓温率军北伐前秦,因为后勤补给出现问题,不得不宣布退兵。

永和十二年(356年)二月,桓温再次带兵北伐,打败了羌族首领姚襄,并收复洛阳,向皇帝提出移都洛阳,为继续北伐打基础,可是皇帝反应非常消极,桓温被迫撤军。

兴宁二年(364年),桓温率水师进驻合肥,准备北伐;晋哀帝司马丕得知消息派人制止,让他进宫。桓温知道去了没有好果子吃,就抗拒命令,带兵到扬州驻扎,担任扬州牧。

太和四年(369年)四月,桓温亲率步骑五万,与江州刺史桓冲、豫州刺史袁真一同北伐前燕,因为准备不充分,再次断粮,遭遇惨败。

多次北伐功败垂成,但是桓温也不是徒劳无功,因为他通过北伐逐渐掌握了东晋兵权,于太和六年(371年)十一月,废了司马奕(晋废帝),建立了司马昱傀儡政权(晋简文帝),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

这时候的桓温圆了自己报复晋朝的梦想,再也不提北伐的事。

两年之后,桓温与世长辞,享年61岁。

元兴二年(403年),其子桓玄效仿司马炎篡位称帝,建立桓楚,追尊皇帝,庙号太祖,安葬于永崇陵。

总的来说,桓温北伐只是为了一己之私,他一没有勇往直前的精神,二团结晋朝上下,三不能获得皇帝支持,注定难以成功。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一个大话题,我们以恒温第一次北伐来看。

恒温在354年第一次北伐,率领4万军队从荆州出发进攻关中地区,试图一举夺取关中,进而收复长安。

因为当时恒温通过激战,冒了极大风险帮助东晋占领四川。

此时四川和荆州都在东晋控制下,可以以此北上攻打长安。

而当时控制这里的是前秦。

前秦此时刚刚建国3年,国家尚且不牢固。这里老百姓多是汉族,人人都已东晋为正统王朝。


前秦统治者苻健知道中原“民心思晋”,打着晋征西大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雍州刺史已获得当地汉族民众支持;抵达关中之后,遣使向东晋称臣,以缓和关中地区的矛盾。

但前秦实力很强,已经占据了中国北方一半领土,可以作战的军队至少有10多万人。

而恒温只有4万多人,勉强击败前秦数万大军,逼近长安之后就无力再战,转而对峙。

在数月对峙后,恒温军粮断绝,无法坚持,被迫撤退。

恒温此次北伐为什么会失败。



第一,实力不济。

我们可以看到,恒温的兵力只有4万多人,而前秦一次出兵就有七八万人。

即便连战连败,前秦用于防御长安的部队也有6万多人,援军还在不断赶来。

是东晋只有这点兵力吗?当然不是。

东晋其实是南方门阀家族掌握实权,这些家族并不支持恒温北伐,因为对他们并无好处,反而会导致恒温掌握大量兵权。

所以,东晋明明至少又二三十万兵力,恒温却只能使用自己荆州的子弟兵4万多人。

相反,前秦为了保住自己大本营,只能倾巢而出,拿出全部本钱。



第二,这条路线易守难攻。

恒温大军分为两路,一路从四川北上首先进入汉中,随后通过子午谷北上,攻打长安。

恒温主力则沿着河流汉水北上,突破武关后攻打长安。

明眼人看到,这同当年诸葛亮北伐曹魏很类似。

然而,这种进攻方式,就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诸葛亮无法保证从汉中运输大量粮食到长安附近。因为这里都是崎岖山路甚至栈道,大规模运输极为困难。

所以曹魏守军包括司马懿在内,并不急于和诸葛亮决战,只要守住长安附近坚持几个月,诸葛亮就会不战自溃,因为没有粮食了。

恒温面对的情况甚至更差,因为他的主力还不在汉中而是在荆州。

那么,大量物资首先需要通过汉水运到汉中,然后再向北运输,这在古代是不可能的。

所以,前秦将领只要聪明一些,固守城市坚持几个月,就会胜利。

实际上,前秦也是这个战略。

书中写:九月,因桓温本想收割作军粮的麦子被秦军抢先收割,并坚壁清野,令晋军粮秣不继,被迫徙关中三千多户一同撤返江陵。



第三,恒温不想消耗太多实力。

恒温在当年很像一个军阀,晚年也有篡位的野心。

对于军阀来说,恒温希望为东晋建功立业,以此成为曹操一样位极人臣的著名历史人物,甚至可以成为皇帝。

但是,前提是恒温主力不能毁灭,不能损失太大,不然岂不是偷鸡不着蚀把米。

所以,恒温用兵非常谨慎,尤其是击溃前秦大军后,他长期按兵不动停留在长安东面的霸上。

因为此时恒温大军有一定伤亡,且军粮缺乏,他不敢冒险进行全面进攻,怕被敌人趁虚切断退路,全军覆没。

由于畏手畏脚,恒温北伐失败就是注定的。



其实说来说去,让恒温带兵四五万人,以区区荆州地区的财力物力去收复北方,是非常荒谬的事情,也不可能办到。

燕国大臣申胤说的很好:“以温今日声势,似能有为。然在吾观之,必无成功。何则?晋室衰弱,温专制其国,晋之朝臣未必皆与之同心。故温之得志,众所不愿也,必将乖阻以败其事。”

说来说去,恒温北伐几乎就是自己在努力,其他所有人包括皇帝都在拆台,这样成功了才有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关中   永和   荆州   司马   前秦   士族   洛阳   长安   东晋   失地   朝廷   恒温   慕容   政权   皇帝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