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是篡位,朱棣却比李世民名声差?

首先,摆事实讲道理,李世民真没有篡位。

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不假,但是,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讨伐”的对象,不是正在当皇帝的父亲李渊。

而是他的哥哥,即太子李建成,以及齐王李元吉。

之所以要“讨伐”,细究起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李建成和李元吉联手,几乎想把李世民弄死,为了自保,李世民才选择这么去做。

当然,这只是玄武门之变发生的因素之一,我们不能排除李世民的最终目的,其实就是奔着皇位去的。

比如在玄武门之变发生前夕,李世民的谋事房玄龄,就提出,“大王(指李世民)功高盖世,当承大业”。

这话里话外,都明确指出,发动政变的最终目的,就是皇位。

还有,玄武门事变当天,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后,当尉迟恭浑身是血,闯入太极宫向李渊请安时,这意思还不明显吗?

如果李渊不识时务,不顺势而为,他能不能走出太极宫,都是另说。

类似的例子,在玄武门之变发生前后还有很多,这些例子和证据,都充分说明,李世民当天的所作所为,本质上就是冲着皇位去的。

但是,虽说他的最终目的是皇位,可他并没有“篡位”。

也许有人听了这话,会感觉十分矛盾,既然都明目张胆的奔着皇位去了,为何又说李世民没有“篡位”呢?

其实很简单,因为李世民登上皇位的程序合法。

首先,正如前文所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是为了“讨伐”哥哥李建成,而不是一上来就对老爹李渊喊打喊杀。

说的更简单点,就是玄武门之变,其性质实际上是一场“夺嫡之变”,即李世民要和太子李建成争夺嫡位。

而非是夺位之变,虽说仅一字之差,但性质却大不相同。

其次,杀掉李建成和李元吉后,李世民并没有逼着他爹李渊干点什么,至少在明面上,他没有这么做。

只不过,李渊看到浑身是血的尉迟恭,加上也弄明白了当下情况(更重要是他不想死),才会选择顺势而为。

所以,在玄武门之变发生的两天后,李渊下诏,立李世民为皇太子。

并且,李渊还在诏书中提出,从今往后,“凡军国大事,悉委太子处决”,这就意味着,李渊已经把权力交了出去。

过了不久,也就是玄武门之变发生的11天后,李渊主动向大臣裴寂等人提出,自己“当加尊号为太上皇”。

这意思就更明显了,他在间接表达自己想退位的意思。

果然,在玄武门之变发生当年的九月,李渊正式下诏,将皇位传给了皇太子李世民,自己则为“太上皇”。

你看,不管李世民在之前做过什么,但从头至尾,他的登基程序,是合乎礼法的,先是被封为皇太子,之后皇帝下明诏通告全国,由他继承皇位。

这前后的过程,可以说是无可挑剔,所以,你能说李世民是篡位吗?

所谓篡位,通俗的意思是指,臣子用非正常的手段来谋夺帝位,但是,李世民可没有,他登上皇位的过程,都是合乎礼法的。

只不过,李渊有点“委屈”而已,但这并不妨碍李世民是以正常程序登上皇位的结果。

而反观朱棣,他虽说和李世民类似,都是通过一些手段,最终登上皇位,但他整体登上皇位的过程,就是实实在在的造反。

首先,朱棣与李世民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身份不一样。

两人同样是皇帝的儿子不假,但是,人家李世民,虽说不是嫡长子,但好歹也是嫡子,他和李建成一样,均为太穆皇后窦氏所生。

况且,李世民排行老二,上面就是大哥李建成,所以,从理论上来讲,李世民也是有继承皇位资格的,前提是得让大哥“没了”。

而朱棣呢,他既不是长子,更不是嫡子。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他的生母究竟是谁虽说存疑,但很大可能并不是马皇后,这就意味着,朱棣并非嫡子。

既然不是嫡子,就算上面的哥哥都死光了,那皇位也轮不到他来坐。

更重要的是,在朱元璋去世之前,已经明确指定了皇位继承人,即原太子朱标的儿子,建文帝朱允炆。

因此,按照宗室礼法来讲,哪怕是朱允炆刚登基不久,就出意外突然死了,那皇位也应该在他的子嗣之中选择。

假设朱允炆没有子嗣,则应当在朱标的其他儿子,也就是朱允炆的兄弟中选择。

这就意味着,不管怎么排,如果按照正常的程序来讲,皇位都绝无可能排到他燕王朱棣手里去的。

但是,朱棣显然没有按照正常程序来。

他在建文帝朱允炆还在位的情况下,悍然以藩王身份,发动了战争,并且造成了皇帝的永久性失踪,然后自己登基。

他这摆明了,就是从皇帝手里夺取了皇位。

仅凭这一点,就已经实打实的说明了朱棣是篡位,而李世民虽说最终目的也是皇位,但其手段和程序,却和朱棣有本质上的不一样。

而这也是朱棣为何比李世民名声差的原因之一。

毕竟,夺太子之位,和夺皇位,两者的区别还是蛮大的,尤其是在讲究“君君臣臣”等纲常的古代。

不管是以臣子身份进行的谋反,还是以藩王身份进行的谋反,只要涉及到是篡夺皇位,那最终都会被后世所诟病。

因此,朱棣直接篡夺皇位的做法,自然就容易招“黑”。

除了因为夺位过程性质不一样之外,还有一点,也是朱棣名声差的原因,即发动夺位之前的功劳,李世民大而朱棣小。

众所周知,大唐能建立,并最终统一天下,这其中,李世民的功劳要占一半还多。

比如李渊晋阳起兵之初,正是李世民苦苦相劝,多次十分直白的对李渊提出“可举事”,这才很大程度上,让李渊下定了起兵的决心。

不然,李渊一直犹犹豫豫,始终不敢迈出最后一步。

而起兵之后就更不用说了,宋老生进攻,吓得李渊都有了撤退的想法,依然还是李世民,成功说服李渊不能退兵。

并且,也是李世民,一举击败并斩杀宋老生,让大唐政权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再往后,薛举的十万精兵是谁打败的?答案是李世民,隋朝将领段达又是谁击败的?答案还是李世民。

这还不算完,唐朝正式建立后,薛仁杲、宋金刚、刘武周、王世充,乃至窦建德、刘黑闼,这一个个隋末的乱世枭雄,又是谁一一将他们击败平定的?

答案还是李世民。

这么说吧,大唐政权从诞生之初,就离不开李世民的一路征伐,毫不夸张的说,唐朝的半壁江山,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

有部分观点认为,李世民登基后,修改过史书,实际上他的功劳并没有这么大。

但退一步讲,就算把这些功劳砍掉一半,但剩余的功劳,也足以让李世民成为唐朝建立的重要功臣,还是不可或缺那种。

而反观朱棣,他在发动靖难之役之前,有什么功劳呢?

答案是有,但是不重要也不大。

朱棣生于公元1360年,此时的朱元璋,正忙着建功立业,压根就没时间管他,一直到朱棣十岁之前,他就跟一个小透明差不多。

到了朱棣十岁,时间已经是洪武三年(1370年),此时大明朝已经建立,这一年,他被封为燕王。

又过了六年,也就是朱棣十六岁时,朱元璋才下令,让朱棣前往封地就藩。

也就是说,在朱棣十六岁之前,他的存在感并不高,只不过是一个小毛孩子,而等到明朝建立时(公元1368年),朱棣才八岁。

这么一来,朱棣在明朝的建立过程中,并没有起到什么积极的作用。

换句话说,有没有朱棣,大明朝都会建立,而这就比李世民差了一大截,人家李世民可是大唐的最大功臣。

有道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这也不能怪朱棣,谁叫他生的太晚呢,如果生的早,不就可以参与到明朝建立的过程中了吗?

确实,这话说的也没毛病,那咱们不看朱棣在明朝建立前的功劳,去看看在明朝建立后,一直到他发动靖难之前,他又有什么功劳。

朱棣是十六岁就的藩,就藩之后,最大的一个功劳,就是迫降了北元太尉乃儿不花。

但是,此战的背景,是大明朝已经立国了有二十多年了,北元基本上被朱元璋打的只能苟延残喘。

况且,此战的大将军,是明初大将傅友德,副手是王弼,这两个人,虽说比不上常遇春、徐达等一流名将,但起码也紧随其后。

只不过,当时朱元璋有意历练朱棣,这才让这些人在名义上受燕王朱棣的节制。

而这意味着,迫降北元太尉乃儿不花的功劳,并不完全是朱棣的,至少他不能占全部,而是在大明的威势之下,加上名将出征,乃儿不花只能识时务归降。

除此之外,朱棣一直到靖难之役前,并无其他太多建树。

之所以这么说,并不是否定朱棣在就藩北平后,什么都没做,而是想说,如果当时就藩北平的,不是朱棣,而是朱元璋的其他儿子,比如宁王朱权,相信他也不会干的比朱棣差。

哪怕不是宁王朱权,换做其他几个皇子,只要不是太怂,都不会太差。

而这么一来,朱棣和李世民的差别就出来了,李世民属于那种唐朝不可或缺的人才,没有他,唐朝能不能建立都尚未可知。

而没有朱棣,大明朝照样会建立,北平的边防,乃至北元太尉乃儿不花的归降,一样也会做的很好。

所以,就夺位之前的功劳而言,朱棣不如李世民,同时又实实在在发动了叛乱,自然就会被“黑”。

不止如此,还有夺位方式的不同,也是朱棣容易被诟病的一个原因。

玄武门之变,就事变本身而言,从开始到结束,满打满算,也就是一天,一天之内,李世民诛杀了李建成、李元吉,最终迫使李渊让出大权。

这叫什么?用现在专业术语来说,叫做“斩首行动”。

所谓斩首行动,广义上的意思,就是精确打击和消灭对方的首脑,以达到摧毁敌方抵抗意志,达成己方目的的军事行动。

虽然在李世民时代,他没听说过这个专业术语,但是他做的恰好就符合这个标准。

而斩首行动的最大特征,就是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战果,这么一来,李世民所发动的事变,就国家以及百姓而言,是几乎没有造成任何损失的。

但朱棣的靖难之役,就不一样了。

靖难之役,是朱棣以地方藩王身份,向中央政权直接发起的军事行动,这在本质意义上,就已经是一场战争,而非简单的宫廷内部事变。

并且,靖难之役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开打,一直到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方才宣告结束。

前后,足足打了四年。

这四年里,朱棣与朝廷的军队,虽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斗开战,但是受其殃及的城池也为数不少。

河北、山西、山东(尤其是济南)、安徽、江苏等,均受到了靖难之役的影响。

而古代打仗,除了士兵将帅会阵亡牺牲外,最无辜的,莫过于百姓,所以,朝廷与朱棣的军队所过之处,百姓无不遭殃。

哪怕是侥幸保住性命,说不定还会被征发,充当马前卒。

这还只是百姓受到的影响,想当初,司马家族的西晋建立没多久,就爆发了八王之乱,而八王之乱的后果,相信熟悉历史的人的都知道。

不仅把国家直接带至崩盘,更让中原大地陷入无尽的黑暗与混乱之中。

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讲,朱棣以藩王身份所发起的靖难之役,与当初司马家族所爆发的“八王之乱”,性质上没啥区别。

只不过,朱棣成功了,且当时朱元璋的其他儿子,能打的基本都没了,剩下都比较安分。

如果,朱元璋的儿子们,也和司马家族的藩王一样不安分,那么,极有可能就会上演一番明朝版的“八王之乱”。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实存在的可能。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朱棣的所谓靖难之役,是无论如何都没法和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相比的,就算两者最终目的一样,但手段的高明程度,以及造成的影响却不一样。

而引发这场事变的朱棣,被骂也是必然的结果。

最后,也是比较关键的一点,即对于善后工作的处理,朱棣和李世民的手段不一样。

李世民成功发动玄武门之变后,对于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手下,乃至李渊的手下,基本上是能收编的,尽可能的收编。

比如著名的谏臣魏征,他曾经可是李建成最忠实的部下之一,但李世民不仅没杀他,反而让他跟着自己混,这才有了魏征善于直谏的美名。

还有冯立,也是李建成的臣子,而李世民照样没杀。

此外还有王珪、韦挺,这些人,都曾是李建成一党,但最终李世民都放过了他们,并给予他们官职,让其继续为大唐效力。

但朱棣这边,坐上皇位之后,对于建文帝朱允炆的手下,又是什么做法呢?

比如方孝孺,直接来了个“诛十族”,还有黄子澄,最终被处死,诛九族,其家中女眷,世代充官妓。

另外齐泰,也是祸及九族,还有铁弦,死的更惨。

如果这些建文帝的旧臣,是死在了两军对峙的战场上,那无可厚非,谁叫你技不如人呢?但是,他们没有,均是死在了朱棣的手里。

相比之下,谁该被骂,不言而喻。

并且,在事变成功后,李世民和朱棣对待前任皇帝的做法,也不一样,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李渊起码还过了一个还算体面的晚年,有吃有喝还不耽误生孩子。

而朱棣事变成功之后,却造成了朱允炆的“永久性失踪”。

所以,单说事变本身,以及登上皇位的整个过程而言,就上述几点来看,明显朱棣的“黑点”要比李世民多得多,比如直接篡位,再比如夺位前的功劳,还有夺位的方式,以及夺位后的善后工作,都充满了黑点。

因此,朱棣没有李世民的名声好,并且被骂,是必然的。

当然,既然是夺位,肯定不免会有死人,李世民虽说黑点比朱棣少,但是也不能掩盖他逼父杀兄的事实,并且,对待自己的一群侄子(即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李世民也没有手软,而是全都杀光。

从这一点来讲,李世民同样残忍。

只不过,还是如前文所言,就事变本身,而不谈二人在位时期的功绩来讲,朱棣确实没有李世民做的更妥善,因此他肯定更容易“招黑”。





李世民没有篡位,而朱棣则是名副其实的造反。单就这一点,朱棣就可以得到一个差评。但是李世民的风评比朱棣好,还在于李世民的格局更大。


靖难之役与玄武门之变的区别

成王败寇,这个词并不适合用在帝王之家,更适合用在对手身上。在玄武门之变中,李氏三兄弟争夺的是帝王的入场券,他们都是李渊的嫡子,实际上都有资格去抢这唯一一张通往龙椅的门票,但是谁能拿到就要看实力了。


实力有软实力和硬实力,太子李建成软实力不弱,太子之位坐着,舆论导向也把控在他手里,再加上老爹李渊和李元吉对他的支持,如果不出意外,他的帝王之路将会是一路畅通的。


但是他自己并没那么自信,因为他的硬实力不够,正因为他知道这一点,所以他才害怕李世民,处心积虑地去诋毁和陷害李世民。



李世民的硬实力太强大了,半个大唐江山都是由他打下来的,征讨西秦,荡平刘武周,剪灭郑、夏,大败刘黑闼,由此而形成了“秦王勋业克隆,威震四海,人心所向”的局面。


当他凯旋而归时,李渊为表彰他的功劳,还破天荒的给他封了一个“天策上将”,位列王公之上。之后他在府中设官署,开文学馆,招揽四方文学之士。因此,在他旗下聚集了一批文武精英,从而在政治上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政治集团,直接威胁到了李建成的地位。


由于政治权力排他性的作祟,李建成为确保自己顺利继承皇位,必然要与李世民开启互撕模式。比如在打猎的时候故意给他一批烈马想把他摔死,再比如在宴饮时,暗中给他下毒,导致李世民吐血数升,还有和弟弟李元吉合伙跑后宫去说李世民的坏话,等等,尽管这些记载不一定属实,但可以想象,他们兄弟间剑拔弩张的局面



那么作为现任皇帝的李渊为何不能把控这一局面呢?在这里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他对自己儿子们太有信心了,以致于他手里并不有兵权。这也就为玄武门之变埋下了隐患,试想谁会怕一个没有兵权的皇帝的呢?


那么兵权在谁手里呢?自然是在三个儿子手里,所以在长安城内,作属下的也不容易,三个儿子各自发号施令,到底该听谁的呢?后来他们只好谁的命令先来就听谁的。


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的被迫之举,前面说了在软实力上,李建成占优,太子是李渊立的,他也不会自打脸地支持李世民。到最后,为了遏制李世民的势力,甚至将李世民的秦王府进行了肢解,将其属下人马要调给李元吉。



李世民久经沙场,在他的世界中,从来没有“坐以待毙”这四个字,迎战、回击,有力地回击才是他的风格。


王权争斗向来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如果李世民不提前布局,不豁出去发动玄武门之变,那么李建成一旦逮住机会,死的人便是李世民了。


所以,玄武门之变尽管有着诸多争议,但站在李世民的立场上考虑,此举也实属无奈之举。对于玄武门之变,他自己后期也有自己评价:


“昔周公诛管、蔡而周室安,季友鸩叔牙而鲁国宁。朕之所为,义同此类,盖所以安社稷、利万民耳。”,他认为这是一场正义之战。



从王权内部斗争来看,他的确以一己之力做到了伤亡最小的创世之举,主动出击避免了一场惊扰平民百姓的大规模武力战争。要知道在历史上最惨烈的王权争斗,西晋的“八王之乱”,持续了16年之久,一个王朝几乎断送在这场内乱上。相比之下,李世民将伤亡降到了最小,不可谓不是一个奇迹。


而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就不一样了,他的天下是硬抢来的。如果从宗室血脉的角度上来说,朱棣没有机会坐龙椅,他是庶出,这一点也是朱元璋非常在乎的一点。


朱元璋死后,他选定的继承人是其嫡皇孙朱允炆,也就是太子朱标的长子。实际上,按照惯例,长子亡,可选立次子,但他没有这么做,还是遵从了大臣们的建议,放弃了朱棣。



朱棣争储失败,心里记恨那是肯定的。朱允炆除了手里握着一张皇帝的直通票,在政治博弈上与朱棣几乎没有可比性。说白了,朱允炆和李渊的境况差不多,手里没兵权,而他的叔叔们则个个手握重兵,这实在是皇帝的悲哀。


而雪上加霜的是,朱允炆做了一个错误的举动,为了抑制藩王的势力,他采纳了亲信黄子澄等人的意见,逐步取消各个藩王的权力,而实际上他单靠一身黄袍根本无法实现削藩。也正是这一举动也彻底将朱棣激怒,他早有称帝的野心,根本不会坐等明惠帝来擒拿他。


于是,他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造反,以诛杀奸贼齐泰、黄子澄为名,展开了一场争夺皇权的叔侄大战,最后强行夺得大位,史称“靖难之役”。


由此,我们也看到,朱棣起兵实为篡位,而且他这一起兵一打就是三四年,动静大了去了,又是多少生灵涂炭哪!



李世民比朱棣的成就高吗?

其实单论功绩,朱棣和李世民相差不大,但是有一点,唐朝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远大于明朝,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思想开明,使得周边各国产生了对中国文化的巨大向心力。


最直接的证明就是汉字的输出,特别是对日本和朝鲜的影响。由于唐朝的世界帝国属性,吸引了很多外国侨民在唐朝居住。所以说,唐朝对世界的开放力度是很大的,唐朝是一个国际化的唐朝。



反观明朝,在郑和之后,明朝逐步采取了保守措施,不再对国际事务具有持续的影响力,相比之下,明朝显得更为保守。但是从强大的持久性来说,明朝的持续力更久。


但在后人的印象中,特别是普通人心中,只会对最繁盛的那个朝代感兴趣。研究的人多了,名气自然也越来越大,再加之李世民的确有着一种独特的个人魅力,他的壮举堪比开国皇帝。


因此,论影响力,李世民的名气自然比朱棣要大的多。而人们对朱棣的诟病,也多集中在他的篡位上,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道德角度看,李世民、朱棣名声都很“臭”。但是,朱棣的贡献,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要强于李世民。

一、皇位继承,李世民、朱棣都存在污点

太唐宗李世民、明太宗朱棣(嘉靖改为成祖),他们都是以藩王继承大统,来路不正,存在许多污点。即便李世民、朱棣当皇帝后极力“粉饰”,也摆脱不了篡位、杀害亲人,以及篡改历史的事实。

626年,李世民给李建成设局,在玄武门设下埋伏,一箭射死兄长,又杀害了与李建成一起的弟弟李元吉。接着,李世民抓捕李建成、李元吉的10个儿子,有些还处在襁褓之中,直接勒死。

搞定李建成、李元吉后,李世民强迫李渊退位让贤,自己当皇帝。又看到李元吉的妻子杨氏漂亮,当即将她纳入宫中宠幸,生下儿子曹王李明。更狠的是,李明后来过继给李元吉,承袭血统,也是够打脸。

李建成是太子,大唐名正言顺的“储君”,李世民只是秦王而已,凭什么抢夺兄长的位置,况且李建成并没有错。有些人说,李世民战功显赫,唐朝的江山是李世民打下来的,凭什么让李渊、李建成享受,这就不对了。

晋阳起兵,是李渊、李建成、李世民一起策划,李渊定下大计。进军关中,李建成率左路军,李世民率右路军,都是战功显赫。随后,突厥南下侵犯,李建成也率兵抵御,连连获胜,只是作为“储君”,李建成更多的是处理政务,而不是打仗。

再则,最终平定刘黑闼的是李建成,而不是李世民。《隋唐演义》中,李建成坑死了大将罗成(罗士信原型)。实际情况是,李世民与刘黑闼交手,王君廓被围困在永年,李世民明知局势险恶,还让罗士信去接管防务。

结果,王君廓顺利突围而出,罗士信被刘黑闼干掉。有意思的是,《隋唐演义》却让李建成背锅,李世民反而成了好人,他最终灭了刘黑闼,为罗成报仇,也是颠倒黑白,是非不分。

李世民皇位来路不正,比较心虚,成为偷看“实录”的始作俑者,并极力贬低李渊、李建成在唐朝建国中的作用。试想一下,如果李渊、李建成很差,李世民外出打仗,谁给他粮草、武器、兵马这些战略物资支撑呢?

纵观李世民平定各路诸侯之战,几乎都是打持久战、拼消耗,而不是靠超高的指挥艺术,达到快速克敌制胜的目的。单纯看打仗水平,李世民不如同时代的“战神”李靖,此人都是奇谋,作战风格雷厉风行,让对手防不胜防。

朱棣跟李世民一样,从道德角度看,名声也是很“臭”。1399年,朱元璋尸骨未寒,朱棣在燕京起兵“清君侧”,以诛杀齐泰、黄子澄为由,率兵攻打侄子建文帝,夺取江山,重建大明。

“清君侧”目的达到了,但朱棣并不是周公,建文帝不见了,但他的几个儿子还在,朱棣为何不册立他们,而是自己当皇帝。所以,“清君侧”只是借口,夺取皇位才是真。建文帝的儿子,都被囚禁起来,要么暴毙而亡,要么就是囚禁几十年,连牛马都不认识。

当然,朱棣没有李世民狠毒,没有直接杀建文帝的儿子,所谓暴毙而亡,至少朱棣有理由说“不是我做的,非常遗憾,我也很伤心难过”。李世民则不一样,直接绞死侄子,明目张胆,毫无顾忌,手段比朱棣残忍多了。

篡改历史,朱棣自然也是有的。例如,朱棣的母亲身份,许多人都说他不是马皇后的儿子,而是蒙古妃子所生,朱棣却非要说自己的母亲是马皇后,以此证明自己的“嫡子”身份,增加皇位的合法性。

朱棣名声跟李世民一样臭,但朱棣做了一件非常不地道的事,所以他的名声在文人看来一定比李世民“臭”。朱棣杀害太多的建文帝旧臣,对他们的妻女也是侮辱。再则,朱棣杀了方孝儒,寒了读书人的心,也跟读书人走向了对立面,被后人“黑”也就不难理解了。

李世民相对好一点,他干掉李建成、李元吉的后代绝不手软,明目张胆。对于太子的旧臣,李世民则重用有加,魏征、薛万彻就是典型。李世民没有杀害文人士大夫的记录,在文人圈中的形象比朱棣强。

二、武功角度,处理游牧骑兵问题,李世民、朱棣半斤八两

人物评价,要一分为二,李世民、朱棣都有污点,毕竟是“千古一帝”,在文治武功上还是非常具有影响力。总体而言,朱棣强于李世民;以史实说话,对比朱棣、李世民。

从武功角度,以及处理跟游牧民族的关系看,李世民、朱棣都差不多,他们战功显赫,但依然没有最终解决问题。因为,游牧民族问题,最终由乾隆解决,其余王朝都做不到,时机不成熟是关键。

国内交战,李世民平定各路诸侯,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朱棣击败建文帝,重建大明王朝。从作战难度角度看,朱棣压力更大,成功概率更小。朱棣在北平起兵靖难,只有800兵马而已,却要面对整个大明,压力可想而知。

800兵马“靖难”,朱棣却能逆袭成功,只能说朱老四确实厉害。靖难过程,朱棣也是屡次陷入险境,却毫不畏惧,最终杀入南京,成为赢家。藩王以武力夺取江山,也只有朱棣成功了,其余做不到。

李世民作战,李渊、李建成充当“后勤部长”,以及关陇集团的支持,可以利用的资源非常雄厚,远强于朱棣。李世民能击败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诸侯,关键是背后有资源。

处理跟游牧骑兵的关系,李世民、朱棣也是半斤八两,但朱棣给别人的感觉是更加硬气。武力征讨,李世民派李靖打残颉利可汗、吐谷浑,又征讨吐蕃,传播唐朝的国威,被誉为“天可汗”。

“天可汗”之说,让李世民名气暴涨,实则水分十足,含金量并不高。原因非常简单,各部落只是表面臣服而已,一旦实力复苏,立刻叫板唐朝。例如,吐蕃就不服气,经常攻打唐朝,“和亲”后依然如此,李世民也是头疼不已。

吐谷浑、薛延陀、突厥并未消失,大战过后二十年左右,新一代人成长起来,他们又来闹事。其中原因,与唐朝的“羁縻制度”有关,以赏赐换取对方表面的臣服,并不是直接控制。这一点,汉朝、唐朝、明朝都是一样,清朝才是直接控制他们,故而疆域非常稳定。

朱棣对待游牧骑兵,相对于李世民而言,有两个亮点。其一、朱棣亲自出击,御驾亲征,封狼居胥,饮马翰海。更狠的是,朱棣还亲自操刀上阵,与蒙古骑兵厮杀,血性十足,令人敬佩。

古代帝王亲自出征漠北,还操刀上阵拼杀,只有两人:太武帝拓跋焘、明成祖朱棣。拓跋焘很厉害,但北魏不是大一统王朝,况且拓跋焘是鲜卑族,本身就好战。大一统王朝,还是汉人皇帝,真没谁跟朱棣一样,当了皇帝还拿着兵器去漠北厮杀。

其二、朱棣“天子守国门”,绝对不跟游牧民族“和亲”,不服气就打。对中原王朝而言,“和亲”就是一种侮辱,靠牺牲自己的女人的幸福生活,换取王朝的安定,怎么说都是一种耻辱。汉朝和亲,唐朝和亲,宋朝给岁币,明朝都没有,朱棣的贡献很大。

武功方面,朱棣有一点比李世民强,就是收复了曾经属于中原王朝一部分的中南半岛,设置交趾布政使司。交趾(越南),五代十国时脱离中原王朝,朱棣派张辅去收复,可惜后来被朱瞻基败光了。李世民尝试灭亡高句丽,重新控制朝鲜半岛,却没有成功。汉朝时期,朝鲜半岛是中原王朝一部分,设置郡县管理。

三、文治方面,李世民缺乏创新,远逊于朱棣

武功方面,李世民、朱棣不分伯仲。文治角度看,李世民远逊于朱棣,他缺乏创新,也没有影响后世的“巨大贡献”,文治影响仅限于唐朝而已,朱棣则是影响到如今,文治的含金量很高。

说起李世民的文治,很多人都会说李世民有“贞观之治”,还有啥呢?“贞观之治”,固然是国泰民安,但还是不如隋朝时的“开皇之治”。经济总量、人口数量是评价盛世的主要标准,杨坚时代的人口,比李世民时代多一半。

说到盛世,朱棣也不差,有“永乐盛世”,并延续到后面的“仁宣之治”。说到朱棣时期的人口总量,李世民肯定是不如,明清时期人口增长速度很快,即便是李隆基时期的“开元盛世”,单纯看人口数量,也是不如“永乐盛世”。

隋唐时期,影响后世的制度建设、文化建设,李世民的戏份真的很少。著名的府兵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产物,宇文泰强化,隋朝走向定型,唐朝只是沿用下来而已。均田制,也是如此,唐朝延续,没啥可说。

三省六部制,隋朝已经定型,李世民也是坐享其成,创新是在唐高宗,他设置政事堂,整合三省资源,提高办事效率。科举考试制度,隋文帝以考试选官,隋炀帝设置进士科,科举考试正式形成,李世民则发展,重点考进士、明经两科。

科举考试在唐朝的亮点:首创武举、殿试,是武则天、李隆基的贡献。武举、殿试都是影响后世的举措,武则天、唐玄宗功不可没。

隋唐大运河,影响后世的巨大工程,是隋炀帝开通。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王朝能够定都北方,都是得益于江南财税支撑,而江南的物资能运输到北方,自然得靠大运河了。

让寒门子弟有机会步入仕途,以此改变命运的科举考试,以及沟通南北交流的大运河,都是隋朝的贡献,是隋炀帝的政绩,即便他缺点很多,也应该承认他的功劳。科举考试还影响到欧洲,成为西方“文官制度”的前身。

朱棣的文治,亮点十足。首先,朱棣派郑和下西洋,传播国威,沟通了中外文化交流。如果朱棣多活几年,郑和下西洋延续下去,估计明朝就能抓住“大航海时代”,比西方提前步入近代社会。郑和下西洋,影响至今犹在,成为中外友好交流的象征。

其次,朱棣创建内阁制度,规范了王朝的政务运行。秦始皇统一天下,创立三公九卿制度,以丞相作为政府首脑,负责朝廷的政务,结果导致皇权、相权之间矛盾尖锐化,影响了政务的处理。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如何妥善处理皇权、相权之间矛盾,让历代皇帝都非常头疼。汉武帝的解决方案是设立“内外朝”制度,任用身边亲信处理政务,让“外朝”的丞相执行,到东汉时演变为尚书台。但是,“内朝”权力也扩大,这是外戚专权的由来之一。

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其中“六部”延续到明清,而“三省体制”则经常变动,因为相权问题依然存在。元朝设置中书省,分左右丞相,相权出现了反弹现象,皇权受到限制。朱元璋处死胡惟庸后,废除“丞相制度”,却让皇帝精疲力尽,苦不堪言。

朱棣为了加强皇权,也为了减轻工作压力,设置“内阁制度”,内阁官员都是各部官员“兼任”,充当皇帝的顾问班子,也就是秘书。内阁享有“票拟权”,可以提出处理意见,皇帝则是“朱批”,最终决定处理方案。

内阁的官员都是“兼职”,任免与否都是皇帝说了算,不会威胁到皇权。内阁还能提出处理意见,给皇帝提供方案,无形中减轻了君主的压力。如此,内阁制度成为明清主要政治制度,延续数百年;雍正设置的“军机处”,也是效仿内阁,只是军机大臣理论上没有发言权,“跪受笔录,上传下达”而已。

《永乐大典》也是朱棣的贡献,这是一部巨型的经典类书。朱棣继位后,让大才子解缙、姚广孝负责总编《永乐大典》,全书22877卷,其中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11095册, 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永乐大典》内容广泛,涵盖了经、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整合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被誉为古代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郑和下西洋、创建内阁制度、编修《永乐大典》,朱棣的文治成就,远强于李世民,这是不争的事实。因为,朱棣的这“三大贡献”,都是影响后世,且被传承下来,尤其是《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一个是中华文化象征,一个是中外友好交流的见证。

参考书目:《中国古代史》




李世民不是篡位,不是篡位,不是篡位。

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兵变,是诛杀继承人,不是推翻皇帝。李建成死后,李渊是让位,退位当太上皇,所以李世民并不是篡位。

而且玄武门事件发生的时间短(仅一天),空间小(局限于玄武门),影响面窄,除了长安城以外,其他地方的老百姓压根还不知道咋回事,李世民就上位了。从政治层面上来说,李渊不管乐不乐意,是让位,所以李世民不存在篡位的舆论压力。况且唐朝初期,科举制还未建立,属于世家大族掌权时期,只要得到各大世家的支持,其实就掌握了天下舆论。

唐朝初期,儒家的价值体系还没有成为统治阶级的道德体系,对于君臣之间的约束,远没有达到明朝的严谨程度。所以李世民的行为,在大多数人看来,就是能者上。

而朱棣不一样呀!

朱允炆是正统的皇帝,已经是皇帝了。朱棣的造反,不管打着怎样漂亮的旗号,都属于篡位。

靖难之变从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持续3年,波及面广,众目睽睽。最让朱棣无法承受的就是,天下读书人的舆论。

从宋朝开始,科举制逐渐完善,世家开始瓦解,读书人以门生的方式形成了一股股势力。可以这么说,一个有名望的大儒,门下就有千百个门生。到了明朝,儒家的君臣体系已经根深蒂固成为了整个社会的道德准则。所以,朱棣才这么介意舆论,才这么不能忍受指责,因为他内心不安,他也是这个价值体系培育出来的,他自己的道德体系不断的提醒他是篡位,他必须通过杀掉反对者,让读书人为他找理由,找根据,找支撑,才能维系新朝的稳定。

所以,不管朱棣取得多大的成就,在天下高风亮节的读书人心里,他就是篡位者。那些违心说话的读书人,在其他读书人看来,是对道德的背叛,是没有骨气的行为,丧失了士人的气节。




区别是明显的。

李世民属于宫斗,与百姓无关,甚至也跟百官无关。

朱棣是纯粹的谋反,造成了百姓流离失所,百官也是人人自危。

李世民成功地掌控了朝庭,连李建成系的包括魏征在内的人才都成为其手下,自然对立面较小。

朱棣并没有与朝庭百官达成妥协,甚至开创性地“诛十族”,就让士大夫阶层大为不满,毁誉不可免。

最后,李世民杀的是太子,皇位是李渊传给他的,有了一面遮脸布,而朱棣杀的是正统皇帝,其接位是自立的,并无“传承”或“禅让”程序,自然就不正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明朝   大唐   王朝   目的   文治   皇位   科举   内阁   读书人   事变   功劳   唐朝   太子   名声   皇帝   儿子   财经   李世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