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和诸葛亮有何不同?韩信出汉中成功,诸葛亮北伐为何失败?

韩信和诸葛亮在历史上都是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但他们的经历和成就不同。


首先,韩信和诸葛亮所处的历史背景不同。韩信是汉朝初期的人物,他是刘邦的亲信将领,参与了汉朝的建立和统一大业。而诸葛亮生活在三国时期,他是蜀汉的重要人物,曾经担任过丞相等重要职务,参加了蜀汉对抗曹魏的战争。


其次,韩信和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和战斗风格也有所不同。韩信擅长运用间谍和奇袭等战术,具有很强的个人作战能力和军事领导力,他在出汉中、攻陷昆阳等战役中表现突出。而诸葛亮则注重谋略和计谋,常常运用兵法和策略来制敌,他曾经发明了木牛流马和空城计等经典兵法,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最终北伐失败了。


另外,韩信和诸葛亮的性格也有所不同。韩信聪明机智,行动果断,但是有时也容易自负和高估自己的能力,这也为他带来了不少麻烦。而诸葛亮则深藏不露,善于谋算,但是有时过于谨慎和迟疑,也因此错失了一些战机。


总的来说,韩信和诸葛亮都是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们的不同之处也反映出了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精神。





韩信出汉中时,各大诸侯都在混战中已成强弓之末,项羽内部又不团结,兵力薄弱占了天时。而诸葛亮出川面对的是兵精粮足的曹魏数倍的大軍。

地利随相似,但项羽骄兵大意,直接没有派兵防备,而诸葛亮出川,曹兵早已防守,以怡待劳能同一而论吗?

韩信出川时的兵力已强于项羽,而诸葛亮出川的兵力可用兵微将寡来形容。

诸葛亮能在两強中间能生存,以进而求自保已是不错了,如没有诸葛亮的北伐,削弱曹魏,使曹魏不得安宁,那蜀可能要早亡几十年,曹操很早就统一了。






韩信出手,一战定胜负,诸葛亮稳扎稳打




这是因为楚汉时代的汉军和三国时代的汉军所面对的对手是截然不同的。

楚汉之时,虽然项羽做了天下的盟主,可是这天下依旧是分裂的天下,项羽所能掌控的也只是西楚境内。各个诸侯国名义上臣服项羽,可实际上却是各怀鬼胎。所以韩信所面对的是一个个和自己实力相当的对手。

韩信出汉中讨关中时,关中是分裂成三个诸侯国的,名义上雍王章邯可以经略三王的军队,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各自为战。当时从汉中到关中有五条路线,分别是子午道,褒斜道,党骆道,陈仓道,连云道。汉军出动时,先是派孱弱之兵去修筑褒斜道,迷惑分散章邯的注意力,随后含渡陈仓,打了章邯一个措手不及。随后再接再厉,拿下了关中。


再者当时项羽正在齐国作战,根本无暇西顾,所以刘邦要面对的只是关中一地的兵马。加上项羽在不久之前刚刚屠戮了关中,致使关中的人口和军力都大大下降。反倒是刘邦的汉军有十余万之众,从天时地利人和上占尽优势。

而诸葛亮北伐时,蜀汉政权面对的是一个统一北方、实力强大的魏朝。出兵关中,势必会引来关东地区的援军,如此便是一少击多,胜算大打折扣。

而且汉军的数量也明显少于魏军在关中地区的数量。第一次北伐时,汉军总共才能出动10万人,而这其中还要除去后勤人员,所以实际能打仗的也就3-4万人。而曹魏在关中的屯田军本身就有十万,而后期派遣的援军可以达到五六万,如此便是汉军以一敌五,基本没什么胜算。


所以韩信在当时的背景下可以快速取胜,并且还有充足的时间去消化关中。但诸葛亮就只能和曹魏打消耗战,毕竟当时的军事统帅都知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典故。你诸葛亮就是再神通广大,也很难玩出个新花样。

可一旦陷入持久战,以蜀汉孱弱的国力是根本无法抗衡曹魏的,所以失败致使早晚的事。




韩信成功,诸葛亮败,各有其历史原因。

韩信之所以成功,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人心思汉,民意反项。

百姓苦秦久矣,刘邦拿下了咸阳,便对渴望和平安宁的三秦父老“约法三章”,废了秦国的严刑峻法,赦免了末代皇帝嬴子婴,秋毫无犯,使三秦人民十分感动,尤其是秦国的贵族阶层,也即老秦人,对其十分拥戴。

而项羽一入咸阳,立即复仇,烧阿房,杀子婴,纵暴于咸阳,一拨拨“地富反坏右”被他清算,

尤其是分封了章邯为关中王,让他当了三秦的主子,激起了秦人的愤怒。章邯投降项羽,二十多万秦国子弟兵全被项羽活埋。现在又让这个为人不耻的秦奸来当头,三秦父老心态可想而知。

他们渴望汉王能从四川打回来。韩信出陈仓,不是章邯一点察觉不到,而是人民不帮他。

再说了,当年楚怀王与起义军将领有约,先入咸阳灭秦的人当关中王,包括项羽在内,大家都是同意的。刘邦先入咸阳,按理应该如约。但项羽推翻了约定,还让出卖数十万秦人子弟的章邯为王,人心不服,尤其是刘邦手下的军队的义愤冲天,个个要打回老家去!

(章邯)

所以,人心向背,是韩信出川成功的关键!

第二,秦囯虽灭,国家并未统一,仍然一盘散沙,战乱又起,让韩信钻了空子。

秦国统一了中国实行的是中央集权和郡县制。秦朝灭亡以后,项羽并没有建立中央集权,称帝为君,而是分封了一大批立功的将领,自己号称西楚霸王。大家都是各拿一块,自成体系,国家实际上处于一盘散沙的分裂状态。

由于分封不公,山东的田氏首先造反,项羽把主要的兵力用在山东的平叛上,关中兵力相对空虚,无形当中给韩信出川创造了机会。

第三,战略战术欺骗,蒙蔽了项羽。

刘邦功劳最大,却被封为汉中王,偏安一隅,当然朝思暮想想打回去。

于是,他对项羽实行了战略欺骗,在率兵进入汉中以后,听从了谋士的建议,烧毁栈道,表示不会再回来,在一定程度上麻痹了项羽。

在出川之时,又采取了声东击西的欺骗战术。明修栈道,麻痹章邯;暗度陈仓,出其不意,实现了战术上的突然性,从而一举击败章邯,占领了关中。


而诸葛亮北伐失败,同样也有三个原因。

第一,穷兵黩武,国力不继。

按照梁方仲在《中国历代户口、田地、天府统计》,蜀后主炎兴元年(公元263年),蜀国28万户,94万人;同年魏国有52万户,440万人。蜀汉的兵力规模一度达到了18万,除去各地必须的守备外,能出动8万人北伐,顶天了。而曹魏的机动兵力有20余万,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且蜀地偏狭,物产不丰,出川道路崎岖,浩费巨大,面对地大物博人众的曹魏,确实难有胜算。六出祁山,耗尽了蜀国的国力。为蜀国的快速灭亡留下了隐患。

诸葛亮在三分天下、建立蜀国时期,其战略眼光可圈可点。但在三国鼎立之后,竟然不顾国力凋敝,一味伐魏,不能不说是一位战略的失败者。

第二,战术呆板,难以出其不意。

从汉中进攻长安,有4条道可行。诸葛亮北伐,4次都走祁山道,因为祁山道相对平缓,行军输粮难度要小。

还有一条是子午道,这条小道,离长安最近,但道路崎岖难行。魏延曾提出率一万精兵出子午道,出奇兵袭击长安。诸葛亮认为过于冒险,未能采用。

这就造成诸葛亮用兵战术单一呆板。而司马懿对诸葛亮读得很透,他认为诸葛亮为人谨慎,不会从子午道出兵,因而布重兵于祁山道,以逸待劳,使诸葛亮无功而返。

第三,“兴复汉室”失去了民意支持,已经成为一个空洞的口号。

诸葛亮北伐之时,三国已成鼎立之势。东汉王朝在人们心目中已经逐渐淡化,百姓已经安于三国鼎立的现状。这个时候,诸葛亮提出兴复汉室的口号,对内对外都无法激励人心,统一意志。

失去民意支持,北伐成了单一的军事行动,这样的失败也是在所难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汉中   和政   蜀汉   秦国   关中   项羽   祁山   汉军   蜀国   长安   子午   刘邦   国力   兵力   战术   财经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