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哪里最藏湿气?

湿气在哪,病藏哪!




湿气主要是因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所致,通常是从体外进入体内产生的,如果体内湿气不及时排出,就会导致很多疾病,那身体哪里最藏湿气?

人体中八大部位最藏湿气:

第一、头部,湿气侵入头部,则出现头晕、犯困、头重如裹。

第二、胸腹部,湿气滞留胸腹部,则出现胸闷、胃胀。

第三、消化道,消化道藏有湿气会影响食欲,让人不想吃东西,还会出现口臭,大便不爽、易粘马桶壁的症状。

第四、泌尿系统,当体内湿气重而且喝水较少时,小便排量会减少,易导致泌尿系统感染。

第五、关节,湿气如果侵入关节,会导致关节酸痛、沉重、活动不利。

第六、下肢,湿气侵犯下肢,可出现下肢水肿、脚气等症状。

第七、骨头,因为多数骨病就因湿气过重而疼痛,必须祛除体内湿气才不会疼痛。

第八、脾脏、中医上认为脾主运化,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就会产生湿邪,俗称的湿气。反过来,人体如果感受湿邪,湿邪侵犯人体,最先受困于脾脏,导致脾虚,脾虚又会进一步加重湿气。

其实根据湿邪特点,湿气遍布全身,要说最容易藏湿气,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内脏更容易藏湿气。拔罐去湿有效,但不彻底,还是得经常吃些祛湿的食物和注意保暖尽量让身体不受凉。特别夏天到了,空调还会让身体受凉湿气增加,因此平时要走出空调房,更要多运动排汗。

指导专家:张伟,主治医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推拿科。

擅长:推拿养生及治未病,尤其是颈椎病,腰椎病,四肢疼痛,经络不通等疾病的康复理疗。

觉得本文有用,欢迎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




你好,中医讲湿邪乃六淫之一,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的特性,为长夏之主气。脾主运化,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就会产生湿邪,俗称的湿气;反过来,人体如果感受湿邪,湿邪侵犯人体,最先受困于脾脏,导致脾虚,脾虚又会进一步加重湿气。根据湿邪特点,湿气遍布全身,要说最容易藏湿气,可以理解为肌肉几内脏更容易藏湿气。




什么是湿气?湿气是中医观察大自然后,总结出一系列类似于自然界中湿气病理特征。

自然界的湿气有什么特性呢?

  1. 阳气不足引起。不论是雾、露,都是不见太阳的原因,太阳一出,湿气自散。人体阳气不足,湿气也会停滞,因此治疗湿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温运阳气,阳气一通,湿气就被蒸化。
  2. 湿气最容易趋下。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界的规律,是由于重力的作用。在人体,湿气最容易向下部、孔窍流动,因此在人体中湿气容易滞留在下部,中医称之为“下焦”,包含了腿、小腹等部位。特别是双膝关节,最容易“藏”湿气。
  3. 湿气重浊。湿气是有形的,比之风、寒、暑、燥等无形的东西,湿气是沉重的。如果湿气停留在人体,很容易引起身体的沉重感,“首重如裹”、“四肢沉重,不欲举”,都是湿气很典型的特征。




人体中八大部位最藏湿气:

1.头部。湿气侵入头部,则出现头晕、犯困、头重。

2.皮肤表面。藏在皮肤表面的湿气是属于浅表的阶段,这个时候皮肤可能会出现一些瘙痒的情况,有时候还会长小水泡,特别是梅雨季节会更加严重。这个阶层的湿气比较容易去除,基本上可以通过拔火罐拔十次左右就可以去除掉了。

3.肌肉里面。经常出现肌肉酸痛、疲乏的症状,虽然很多人在劳累之后也会有这些症状,但有湿气的人更容易出现。

4.胸腹部。湿气滞留胸腹部,则出现胸闷、胃胀。

5.消化道,消化道藏有湿气会影响食欲,让人不想吃东西,还会出现口臭,大便不爽、粘稠的症状。

6.泌尿系统。当体内湿气重而且喝水较少时,小便排量会减少,易导致泌尿系统感染。

7.关节。湿气如果侵入关节,会导致关节酸痛、沉重、活动不利。

8.下肢。湿气侵犯下肢,可出现下肢水肿、脚气等症状。

9.骨头,因为多数骨病就因湿气过重而疼痛,必须祛除体内湿气才不会疼痛。

10.脾脏、中医上认为脾主运化,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就会产生湿邪,俗称的湿气。反过来,人体如果感受湿邪,湿邪侵犯人体,最先受困于脾脏,导致脾虚,脾虚又会进一步加重湿气。


如何判断身体湿气重呢?

1、 头发爱出油

2、 面部油亮

3、 睡觉流口水

4、 排便粘稠且多便

5、 小肚子大

6、 阴部潮湿

7、 经常乏力


湿气重了对身体伤害还是蛮大的,那我们该如何祛湿气呢?

1. 食疗法。薏米,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赤小豆能补心养气,利水消肿。

2. 运动。运动时祛湿很好的方法,出汗就是排水的过程,每天运动可加速湿气排出。

3. 避免潮湿的环境。环境潮湿也会导致湿气侵入体内,避免穿潮湿的衣物,房间多通风,被褥多拿出去晒晒太阳。

4. 午睡。充足的睡眠有利于体内新陈代谢,对祛湿气是有帮助的。

5. 艾灸按摩。穴位按摩是排湿的有效方法;艾灸主要针对湿寒体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3

标签:湿气   身体   脾脏   胸腹   阳气   消化道   下肢   头部   关节   潮湿   体内   疼痛   沉重   中医   人体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