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理学”?

理学(包括心学),简单的讲,就是佛道的内核,穿上了儒家的衣服……

理学兴起前,儒家是一门粗浅的介绍人际关系,道德规则的学说,用黑格尔的说法,儒家思想只不过是一种“常识道德”。同样,这种常识道德在哪里都找得到,每个民族都有,“是毫无出色之点的东西”……

也就是儒家会告诉你,做人呢,要遵守三从四德,尊卑贵贱,忠孝仁义,男女要授受不亲,但是不会告诉你,为什么尊卑贵贱就是天经地义,实在缺乏上层理论的支持……

这一点,不光西方人看出来了,连中国人也觉得儒家太粗浅,庸俗……你服从道德,忠君爱国就是了,但为什么要服从道德,为什么要忠君……

所以佛教传入中国后,加上道教的兴起,佛教道教,都用更深刻的,形而上的角度解释了,宇宙的起源,万物的规律,人生问题的解答等……

这对当时的人而言,感觉佛道才是宇宙终极真理啊……

于是从汉朝时,知识分子转为研究更深刻的佛教,实在是儒家淡薄,收不住人才,一直到唐朝,儒家都属于衰弱阶段,另外,唐朝时,佛教禅宗出现,佛教彻底的中国化……

五代十国的乱象,军阀互相征伐,到处称帝,很多人认为这种现象是儒家衰弱,所以社会上都不讲忠孝仁悌的缘故,所以才人人都想当皇帝……

于是士大夫们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开始努力继道统,强行为儒家建立形而上的精神内核……

这大概就是理学的起源的真相……

首先是周敦颐发明了太极图,他加强了很多概念,比如无极,太极,阴阳,动静,理,气,性,命等等,为玄学上的宇宙起源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然,后来北宋邵康节,二程,张载等人不断发展了理学,提出一些太极就是天理,理(规律原理)在气(物质)先,天理不仅产生了世间万物,而且就是道德本源,性即理,良知就是天理等等……

然后是南宋朱熹,正式把理学系统化,用理学的一些观念对儒家的四书五经进行注释,使程朱理学成为明清两朝的正统意识形态……

比如朱熹讲“格物致知”,他认为,万事万物都是能体现宇宙的规律,要不断专研,用心去感悟万物(格物),就能领会“天理”,就能达到“知”的地步,他提出了“知难行易”……并且认为理是天地万物的本源,理在气先……

这大概就是理学吧,宋朝理学吸收佛教,但精细程度已经可以和佛教分庭抗礼了,多次与佛教有过争论……从这种意义上,理学兴起后,在上层知识分子吸引力大增,佛教反而开始衰弱,成为彻底的宗教了(民间求好运)……

相比起佛教的空,理学重视“入世”,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究:“存天理,去人欲”,认为天理才是本源,而不是“”……

这样一来,儒家的忠孝仁悌,尊卑贵贱,远近亲疏,都可以是天理的体现,儒家终于赢了……

那么心学又是什么?

心学其实也是理学的一种,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罢了,比如心学更重视内心去寻,不断修养,获得良知,做对的事情(格者物也,格物为正事),而不是向外探寻,这点和朱熹格物有所不同……

其实本质上,理学和心学都是宋明理学的一种……但是朱熹的理学是向外求,推测天理,并且给天理下了一套明显的规则(四书五经),而心学尤其是王阳明的心学,更强调自己的内心获得良知……这个良知就有点因人而异了,所以心学容易引起歧义,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获得良知,但是彼此标准却不同……

但理学心学都一样,殊途同归,无论理学心学,都是存天理去人欲,讲究克己修身,为儒家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服务……

只有明朝李贽跳出儒家这个圈子了……

他讲究吃饭穿衣就是人伦物理,反对孔子,反对三纲五常,提倡恋爱自由工商平等的“童心说”……谈恋爱就是天理……吃饭穿衣赚钱也是天理……

这几乎与理学的“去人欲”背道而驰……

天理就是人欲,李贽内心大声呼喊,这是他的天理,如果从本源上讲,就是理学试图第一次脱去“儒家”的衣服了……




理学,也称道学,是宋代儒家在诠释经典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阐述传统。理学以阐释义理、性命为主,以“理”为世界本源,故称理学。

理这个概念,在理学中多是作为哲学最高范畴使用,如二程讲“万物只是一个天理”的命题,就是说世界万物都是从“理”中出去,表面上看千差万别,但是实际上却是“万物一体”。这样,世界就在“理”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后来朱熹在这一问题上阐述的更进一步,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唯有“理”是永恒不变的。他说: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无天地,无人无物。

理学认为“理”不仅是自然界的最高原则,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当时的社会纲常制度就是天理。朱熹这样讲:

其张为三纲,其纪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理学从宇宙本体论的高度,论证了当时等级制度的神圣性和合理性,这也是后世王朝都钦定理学为官学的重要原因。

理学之所以有这样强大的解释力,是因为它的形成融合了当时文化的精华,糅合儒释道三教,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理论思维为补充,形成了一个比传统儒学精致得多也深刻得多的庞大理论体系。

而这一理论体系,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百年的酝酿。

早在北宋初期,名儒孙复、胡瑗、石介在宣扬儒家道统的过程中,就形成了不重训诂而重义理的风格,奠定了理学的基本阐释风格,也正是由于这一点,此三人可称得上是理学的先驱,被后人称为“宋初三先生”。

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在其《太极图·易说》和《易通》中首先使用了“理”这个概念。朱熹、张栻称之为“先觉”、“道学宗主”,可见其对后世影响至深。

北宋张载,以“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对举,进而提出“立天理,灭人欲”和“理一分殊”等重要命题,开后来程朱理学之先河。

而理学的真正奠基者是二程,在二程的体系里,“理”已经上升为最高的哲学范畴,进一步提出了格物致知、格物穷理的方法论,完成了儒家理论的本体化过度。给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到了朱熹,他几乎对所有的理学基本范畴和概念,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和发挥。

也是因为有了这些人做出的理论贡献,理学才得以一步一步的完善起来,推动了儒家理论的发展。




在进入正题之前,先来说说“唐宋古文运动”——

“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的运动。

“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 所谓“古文”,是相对骈文而言的——先秦和汉朝的散文,特点是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束,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

所谓“骈文”,是指六朝以来讲究排偶、辞藻、音律、典故的文体。自南北朝以来,骈体文盛行于世、主导着文坛。骈体文中虽不乏优秀作品,但大量的则是形式僵化、内容空虚的文章。拘泥于对偶、声律、典故、词藻等形式,华而不实,不适于用。作为一种主导文体,骈体文已经成了文学发展的最大障碍。

唐朝初期的文坛,骈文仍占主导地位。“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就曾提议改革文弊,弃用骈体文。但他自己的许多作品,仍采用骈体文(比如著名的《滕王阁序》);唐玄宗天宝年间至中唐前期,萧颖士、李华、元结、独孤及、梁肃、柳冕等都曾先后提出宗经明道的主张,建议以散体作文。

韩愈举起“复古”的旗帜,提倡学古文,习古道。他的主张得到了文学大家柳宗元等人的大力支持和社会上的广泛反应,逐渐形成了群众性的斗争浪潮。

韩愈、 柳宗元之后,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继续努力,古文运动得到了彻底胜利。

但是,

但是,这种文风延续到了明朝,不只没有变化,反而变本加厉,成为了机械地模仿。代表人物是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的后七子。他们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并认为秦汉以后无文,盛唐以后无诗。而他们的作品都是模拟古人的外貌,既缺乏内容,更无自己的个性。

前七子与后七子虽然唱着“复古”的调子,高举着“唐宋八大家”的旗帜,却走向了“古文运动”的反面,落入了和骈体文一样的老套、窠臼里:以死板模拟、盲目复古、僵化教条为准则,借助“唐宋八大家”的声望名号把持着文坛,阻碍着文学作品的创作发展。

理学,与前、后七子将前辈灵活的东西给玩死、弄僵的情形极为相似——儒家学说的内核是“仁义”,讲究奉献爱心;孔子重“礼乐”,讲究规矩重视道德,节制人们欲望,不使泛滥、过度以成灾祸。而不是主张灭掉人身上与生俱来的欲望(欲望是可以一分为二来看待的,既需要管控也需要疏导教化。)

“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无疑是非常极端的,距离孔子教诲的“中庸之道”有十万八千里之遥远。根本无法能够营造出和谐融洽、相互关爱的“大同社会”的气氛(尽管这也只是孔子的理想),只会成为钳制人性的沉重的桎梏与枷锁。




理学的本质是推动一个国家发展壮大,及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理学的本质是人们对宇宙观和人生观的终结追问和探讨。这里对宇宙观的探讨一定是在前面的,因为人是宇宙的产物,当我们弄清楚了宇宙的本源是什么时,自然知道了人应该怎样存在和生活。这个问题的讨论在宋代最为深刻和激烈,产生了不同的思想派别,其中以“程朱理学”(程颐和朱熹为代表)和“陆王心学”(陆九渊和王阳明为代表)这两派的影响最为巨大。下面略作介绍:

“程朱理学”认为“理”是天地万物的根源,是宇宙的本体,它主宰一切,就是所谓的“天理”。他们还认为理就是道,“天有是理,圣人循而行之,所谓道也”。每个人只有遵循天理才能尽“天命”(宇宙观确定之后就谈到人生观了),所以又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因为天理好比纯金,人欲好比杂质,一定要去掉杂质才行。以此确立纲常理论价值观。他们提出的修身方法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说按照这样的方法一步一步就可以修到圣人的境界。

“陆王心学”认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主宰---“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主张“心即理”、“心外无物”之说。治学的方法主要是“发明本心”、“无事时存养,有事时省察”。他们的这种观点与佛教禅宗的思想颇为相近,注重“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时时向内关照,不向外求。因为这派强调自我省察心性,所以不提倡太多的读书外求,只要心性一明,“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0

标签:理学   骈体   儒家   骈文   孔子   佛教   朱熹   本源   天理   古文   万物   讲究   宇宙   人欲   心学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