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赵括这么好骗,45万大军倾巢而出跳进白起的包围圈?

1.赵括别无办法,秦赵两国鏖战长平,拼的是国力,赵国此时已经残血了,而秦国坐拥关中平原成都平原两大产粮区,还有继续耗下去的资本。但是赵国耗不起,赵孝成王换帅赵括就是要放弃廉颇的坚守策略,主动出击,速战速决;

2.赵括并不知道秦军换帅。换帅白起在秦军中是严格保密的,如果赵括知道与其对垒的是战神白起,鉴于武安君的威慑力,赵括一定会多加思考,虽然无法改变战局,但大概率不会贸然出击;

2.赵括能力有限,而白起实力太强。在他之前,廉颇构筑的阵地坚持了三年。白起令秦军佯败,赵括急于求胜,全军出击,断然想不到自己坚固的阵地会被白起出奇兵迂回包抄。白起的上帝视角是赵括不具备的。

推荐央视纪录片《喋血长平》,对长平之战的背景、经过、结果和影响有着深刻的剖析,可以看下










你可以看一下有部历史纪录片。其中有一段动画描述了最后的大决战!

当时白起进行了战略大撤退!前后边战边撤,放弃了2—3道防线,后撤了很远。并且秘密埋伏士兵于侧翼!

赵括当时的局势是手里没有余粮,必须速战速决!赵括也不是傻子,基本将军觉悟还是有的。如果一开始秦军就撤退埋伏,赵括也绝对不会上当!但在一次又一次的败退中。赵军消耗了粮草,却不断取的胜利,但杀敌较少。这样赵括的自信心也在不断增加,但却面对敌人可以随时回来,以及粮草越来越少窘境!

我猜为了追上敌军,这时候赵括不得不带领骑兵提前出发追击敌人。这样导致两个后果:骑兵和步兵脱节,没有足够的斥候(骑兵)搜寻附近地区!当他以为可以追上秦军,并给秦军致命一击,然后班师回朝的时候。秦军埋伏已经完成。等赵军步兵进入埋伏圈以后,从后面包围赵军。

至此赵军完了!

事实上,这就好像二战隆美尔和他的非洲军一样,士气高涨,步步紧逼,但后勤不足。不过隆美尔技高一筹,把两个德国师带出了,逃了回去。




赵括自幼跟着父亲熟读兵书,兵法战术装满了整个脑袋,可赵括在长平之战中的大败,和他一生所学没有太大关联,因为他执行的不是自己的战术,而是赵孝成王固执的命令。

长平之战是一场骇人听闻的“血肉磨盘”,强盛的赵国被一战打得常备军近乎损失殆尽,更可怕的是对赵国的壮年劳动力毁灭性打击,在战国后期,秦国得以一家独大威震群雄,就与这一战中赵国的衰落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在长平之战前,秦赵互相有军事摩擦,但是都有一定的克制和默契,双方将领该怎么打,打‬到什么程度,有没有必要死战,这些其实都是有习惯的,只是让战国群雄都没想到的是,白起竟敢杀降,要彻底灭掉赵国的底蕴。

所以对于长平之战的定义,这根本就不是一场“堂堂正正”的军事碰撞,长平之战胜负是一回事,而长平之战后,秦国所获得的成果,不是胜利本身带来的,可以说是白起的虚伪、狠毒带来的。

坑杀数十万俘虏,这种实际性效果远比一场胜战的名声好听得多,而赵孝成王也在战后才领悟,他追求的东西,和秦昭襄王追求的东西,压根就是两回事。

赵孝王成要名,要面子。

秦昭襄王要利,要未来。

长平之战的“最初模样”。

像长平之战这种一场就能“吞掉”天下十数分一青壮人口的“歼灭战”,会是战国的常态战争吗?

很显然,这个假设根本不可能,假如真是这样,战国时代只要发生十次战争,那么就会提前结束了,因为人口都打完了,可事实上,战国时代各国之间的战争发生次数数不胜数,长平之战就是一场“特例”。

所以长平之战伊始,根本就没人想过赵把秦灭掉,还是秦把赵灭掉。

长平之战的导火索,就是秦赵两国的“领土纠纷”。

领土问题是战国时期很经典的“纷争矛盾点”,强国就喜欢强取弱国的领土,一是为了扩充自己的统治面积,充实基本盘,第二一来也有“战略位置”考虑,在战国历史中,韩国就屡次被秦国强迫“割地”,多数时候都是为了战略位置。

而秦昭襄王四十七年,秦国又开始逼迫韩国割让“上党”,以此作为秦国通往中原的重要渠道,假如韩国答应了,接下来的故事无非就是“假道伐虢”,那么这个计划韩国如果还考虑自己的生存,自然是不同意,除了韩国以外,赵国也不会同意。

于是韩国灵机一动,玩了一招“驱虎吞狼”,韩王很愤怒地表示,既然你秦国点名要上党,我偏不给你,我送给赵国。

四十七年,秦攻韩上党,上党降赵,秦因攻赵,赵发兵击秦,相距。

明知道是韩国搅浑水,但赵国却接受了这个阳谋,表示入场和秦国做过一场,毕竟这个时候的赵国,根本就没有那么忌惮秦国,也就是赵武灵王不在了,国君换成了一个胆子不大的后辈,若是赵武灵王在世,秦国也得忍让三分。

看到韩国祸水东引,秦昭襄王很愤怒,于是趁势让本来就在攻打上党的王龁带着大军围攻上党,与此同时,赵孝成王已经迅速派出军队来到上党“转移”百姓,目的就是为了彻底“搬空”上党,可见此时赵国压根没有想着和秦国有多么大的战争冲突。

至于百姓转移的地方,正是距离上党不远的长平,得知赵国玩了坚壁清野这一套,秦昭襄王让王龁带着大军围攻长平。

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以按据上党民。四月,龁因攻赵。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让长平被秦军围困,不过一开始,秦军的将领还只是王龁,而不是白起,同样的,赵国方面,赵王派来的第一位大将也不是赵括,而是有着“绝对防御”之称的廉颇。

廉颇打仗,守多于攻,但是守不是单纯为了躲避,而是为了减少自己的错误,等待对手犯错误,找到适合的时机,一举扭转乾坤。

这一次出战,廉颇的计谋也不例外。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一次秦军出动的人数一开始远远大于赵国这一方,廉颇深知秦军一天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作为支撑,所以防守一定就是最好的办法。

按照之前的战争经验来看,秦军最后会因为对峙局面的优势逐渐偏向赵国一方,然后渐渐后退,如果顺利撤走还好,就怕廉颇抓准时机对着他们一顿冲击,那么秦军不仅白白围了那么久,脸还丢尽了。

这就是长平之战最初的模样,长平之战一开始,就因为廉颇的战略注定发生不了太大的变数,你要说这种绝对防御的情况下,秦军还能把赵军屠个一干二净,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长平之战的“进阶版”:秦王不爽,赵王不服。

这场战争还没开始,就被一个经典的战略宣判了最后的结果,但是面对这个结果,秦昭襄王表示不能接受,或许是秦国此时太需要一场胜利了,秦国不甘心对峙,更不甘心撤退,就算是花点代价把长平打下来也是好的,起码得把上党的百姓抢回来吧。

于是乎,秦国开始使计谋了,这是他们在近五十年来摸索出的新招,几乎百试百灵,那就是“离间计”。

秦国让在前线的军队互相传播一个“话术”,那就是营造出秦军很怕“赵奢”的心理,因为当年赵奢曾制造出反败为胜的“阏与之战”,这一战确实把秦军打得损失惨重,而且占领制高点的赵奢第一次发挥了“制高点”的作用,杀得秦军胆寒。

虽然赵奢死了,但是赵奢那个饱读兵书的儿子赵括还在世,秦军口口相传,幸好这时赵军的将领是“缩头乌龟”廉颇,如果赵奢的儿子赵括做将领的话,那么秦军只能跑了。

而秦相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

秦军自己说还不够,还花钱让赵国人也传播这句话,不久之后,这句话就传到了赵孝成王的耳中,赵孝成王忽然就想起了“马服子”(赵奢被封为马服君)赵括这个人物,他细细一想,觉得秦国人说得还真有道理,因为他们怕赵奢,那不像是装的。

就这样,秦国的“离间计”生效了。

赵王听到秦军的传言以来,三天两头都在思索着该如何应对,随着传言声音越来越大,加上此前廉颇确实太憋屈了,因为廉颇的防守,让赵军损失了几个战略位置和将领,虽然问题不大,但是赵孝成王觉得很丢脸。

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

就这样,赵孝成王开始“作死”了,他下令要求廉颇别缩了,赶紧带人去主动攻打秦军,这个命令可谓是很有趣,不懂的人就看热闹,懂的人就知道赵孝成王上头了,比如廉颇,对赵孝成王的意志就置之不理。

没办法啊,喊他带人去送死,这怎么可能理会。

也是因为廉颇情商不咋地,这时候没有好好处理和赵孝成王的关系,他但凡好好和赵孝成王说几句道理,赵孝成王都不见得做什么蠢事,就因为廉颇屡次驳了赵孝成王的脸面,赵孝成王觉得自己好委屈,一边被对手嘲讽,一边还被自己人无视,于是理智部分开始减少。

与之相对的,就是冲动部分增加。

赵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军数败,又反坚壁不敢战,而又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

什么叫冲动?

正中敌人计谋,就叫冲动,不久之后,赵孝成王以廉颇带军“折兵损将”,还一次都没有赢为理由,让廉颇从前线卸下兵权老老实实回来邯郸挨骂,代替廉颇的,正是赵孝成王所听说的,秦军人人都害怕的“赵括”。

而且赵孝成王做得很绝,他都没有说让廉颇当赵括的副将,就算给赵括分享分享经验也是好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太冲动了,基本的常识都没有了。

秦军方面一听到赵军换了赵括上来,立马暗自欢呼,然后秦昭襄王立即偷偷摸摸换了白起作为前线主将,让王龁退为副将跟从白起,只是这个计谋很隐秘,秦军下令,谁敢透露阵前换将的事情,那么就连坐谁。

秦闻马服子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龁为尉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

从军事情报方面,也可以看出秦赵两军的优劣势了,因为赵孝成王深信秦国的传言,所以换了赵括上去,他恨不得拿个喇叭全天候在秦国播放,而秦军则是偷偷摸摸,封住了大家的嘴巴,军事素养,高下立判。

所以此时,压力全部给到了赵括。

赵括:我也没有办法,要不就赢,要不就亡。

赵括究竟是不是“自负”之人,历史给出的史料无法判断,但不可否认的是,赵括的确懂的兵法很多,不然也不会被后人嘲讽“纸上谈兵”,只可惜,长平之战,并不是考验赵括的“全面兵法体系”,而是要求赵括发动一场“主攻战”。

接到赵王的命令,赵括前往长平,这一战对他来说很重要,他是否能继承父亲的名号,全看这一战,而且这一战,他是有限制的,比如他不能再缩着不动,必须得做点什么,才能挽回赵孝成王丢脸的局面。

随着赵括进入主战场,赵国方面的兵力正式达到巅峰,起码高达四十万之众,来到长平不久,赵括立即主动出击,这下子可把秦国高兴坏了。

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秦军详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

其实秦国此时也有点“疯狂”了,秦昭襄王和白起也不是胜券在握,只是他们只求和赵国决一死战的机会,而离间换将,把老将廉颇变成赵括,这是为了让他们的死战难度减少一点,假如赵括是个军事天才,那么他们也认栽(赵括此前极有可能已经带过兵打仗了,然后被秦国人洞悉了真实的水平,只是历史没记载)

而白起也不是善茬,他看着赵军庞大的规模,一开始也有点怵,最重要的是,秦国这一招离间计,也有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会给赵军加大士气,要想啊,赵军跟随着一个秦军“闻风丧胆”的赵括作战,心中的斗志和军队的士气多么高昂?

所以白起能做的,就是“削弱”对方士气,并且打造“骄兵”心理。

于是赵军出击,秦军很配合当起了演员,“佯败”后退,赵军顿时更加欢呼雀跃,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廉颇,大多数人都还是和赵孝成王一样的“冲动”心理,此前被围困得跟缩头乌龟一样的他们,这时候打得秦军连连败退,自然欣喜若狂。

而这,就是“兵家大忌”,士兵都上头了,所谓骄兵必败,不无道理。

赵军逐胜,追造秦壁。

那么赵括有没有发觉这可能是一种“阴谋”呢,可能他发觉了,但是除了前进他做不了什么,因为赵孝成王根本不可能允许他这个时候静静观察,最重要的是,赵国数十万大军的补给线已经来了,战争机器已经启动,无人能够后退。

所以赵括的命运已经注定了,要不就是赢,要不就是死。

而赵军的“后勤”大军开动,这才是白起的重要计谋,从长平之战的记录来看,一开始秦军“诱敌深入”,他们的人数大致是少于赵军的,而主要的军队干什么去了?

一部分诱惑赵军,当演员。

另一部分就是去断赵军的后勤了。

在白起的策略中,他就是让赵军“不攻自溃”,本质和廉颇的思想一致。

壁坚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而秦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

就这样,白起的计谋很快得逞了,他用一股不小的力量去断掉赵国的后勤,此时他用来诱惑赵军“深入”的成本已经回本了,接下来,赵军就是“瓮中之鳖”,没有了后勤补给,赵军投降是迟早的事情。

白起杀俘,长平之战的真正大变数。

当赵括知道自己无法阻挡白起断粮道的时候,就明白大局已定了,这一战他的手段稚嫩,最主要就体现在大后方没保护好,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常识,但不知道什么原因,熟读兵法的赵括却犯了基本的错误。

可是此时的赵括也没有灰心,因为赵军有着绝对的人数力量,假如猛得反扑,秦国也不好受,最后说不定还有突围的机会。

事实上,赵军的优势还真的在于人数,所以秦昭襄王也赌上了国运,他临时发动征兵,就为了和赵军决一死战。

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

所以长平之战,秦军也根本不轻松,就算赵括再草包,常规的大军搏杀起码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变数,数十万赵军肯定会把秦军杀得一片血红,这种碰撞是对等的,因此秦昭襄王要做的,就是“顶住”,靠着河内郡的人口顶住,只要耗死赵军,他们就赢了。

严格来讲,长平之战没有赢家,因为最后的大战,就是双方最直接的肉搏,这种毫无计谋可言的战争,除了双方都损失人口以外,没有更多的意义。

最后,赵军终于坚持不住了,后勤的断绝让赵军陷入困局,最终演变成了内乱,而此时赵括也很“识相”地进行冲锋突围,也很“识相”地被秦军射杀。

赵括一死,赵军群龙无首,最后派出代表和秦军和谈,表示愿意投降,秦军自然应允。

事实上,秦赵两军这个时候损失相差无几,两军大概都是折损五万人左右(甚至秦军损失更大一点,很多士兵都是临时征召),因为都是最直接的肉搏战,而正是因为损失相差无几,白起认为根本就掌控不住这四十万降兵,秦军根本没有那么多力量来控制他们,于是他请求“坑杀赵俘”。

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严格来讲,杀俘这件事,根本就不属于“长平之战”的范畴内了,因为白起做的这件事情,和跑到一座城池中屠杀老百姓无异,整一个长平之战赵军总共损失“四十五万人”,而白起坑杀的就有四十万人,这意味着,白起坑杀的数量,乃是此前大战损失的“八倍”之多。

这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就算赵军失败了,赵国也输得起,因为以往的“常规战”,就没有杀俘的先例,但是白起却违背道德如此行事,这才是让天下人想象不到的,假如知道白起会这样做,赵军的反扑也绝对会灭绝秦军,毕竟上升到了存亡之争,就没有人会软弱。

结语:

长平之战是一场惊世骇俗的大战,一个强大的军事变法国家,竟然因为一个君王的不甘而一步步走错,再加上赵括被“神化”的地位,一切都中了秦国的计谋。

而秦国在长平之战前后,都展现了一种“兵不厌诈”,甚至是“兵不论德”的特点,不管是此前的离间计,还是后来的诱敌深入、坚壁清野,以及最后的坑杀俘虏,这也让秦国在统一的过程中倍受指责,毕竟种种行为和战国时代的“道德”的确是相去甚远。

赵括最终也成为了这一场战争的“背锅者”,他确实要负很大责任,但也不可能全部责任都在于他,当时的局势,赵括到底是有几分无奈,而他也没想到,自己最后还是赢不了,只能走向灭亡了。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纸上谈兵”让赵括背负了两千年的骂名。一说到赵括,许多人都会说,该人就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典型教材,赵国之所以在长平之战大败,就是因为赵括率45万大军空巢而出跳进白起包围圈造成的。事实真的如此,赵括就真的这么好骗吗?


其实不然。事实上,赵括并非只会“纸上谈兵”的纨绔子弟,而是真正的将军。长平之败,赵括有过,可廉颇亦有过。非但如此,赵国上下,相如有过,虞卿有过,平原君有过,而首要之过非赵王莫属。纵观秦赵大决战前后,赵国在重大战略决策上接连犯错,可谓是只知兵法却不识诡计,焉能不败?


长平大战缘起于“上党之变”。上党的突然易手,使得秦国苦心经营的河外优势在顷刻之间荡然无存。在这一轮秦赵博弈当中,赵国由于秦国的大意,一开场是占了上风的。但谁能料想,这个一开盘就取得的巨大优势,后来竟然反而成为了赵国的巨大包袱,致使赵国的战略战术一错再错,终致溃不成军。

赵国在占据上党取得军事优势的同时,也就承担了在博弈中“做出选择”的义务。本来是战是守唯赵定夺,可令人遗憾的是,面对事关国运的重大决择,赵国君臣前后矛盾莫衷是一,在这场“战略大考”当中交了一张不及格的答卷。


秦赵对抗当中,秦国的战略目标是非常清晰的:削弱乃至攻灭赵国,为秦扫平六国一统天下开路。而赵国的战略目标却是摇摆不定的:一方面,赵人深知秦强赵弱,赵国需要奋发图强方可求存;而另一方面,自阏与之战赵奢大破秦军之后,赵人便以“首胜强秦”自诩,心中怀有和秦国一争天下的豪情壮志。

占据上党俯瞰河内,就意味着赵国必须在坚守不出抵御秦军和大举进攻一分高下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战略当中做出选择。而且赵国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做这个选择,上党之变就是秦赵大决战的开始。随着秦国大军隆隆开赴前线,赵国的选择空间在急剧的缩小:是以坚守保邯郸,还是以决战战争天下,赵国君臣需速做决断。


在这关键的时候,赵国两员大将廉颇和赵括在用兵的根本方略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议。廉颇主张深沟高垒坚守上党;赵括却提出集中已抵达上党的二十万精兵主动攻秦。一番争执后,廉颇以王命领军之权否决了赵括的提议。赵军依廉颇部署三线设防。

实际上,赵括的力主进攻并非是他急躁冲动的表现,而是他对局势有了深刻理解后提出来的正确意见,在当时的形势下,赵国唯有用军事来支持伐交,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以战求和”之效果。大方向没错,可赵括的进攻之策却是错的,若依赵括之策进兵,赵军的右翼便立遭白起暗设于沁水的三万奇兵伏击。赵括实战经验不足的弱点也在这次争论中暴露无遗。


赵国君臣上下的犹豫不决,给了秦国宝贵的时间调兵遣将压向上党,并在南线筑起高壁坚垒,双方这一对峙就是三年。赵国五十万大军兵屯上党,粮草消耗之大可想而知。再这样长期对峙下去,赵国一旦粮食欠收,便是坐困愁城之势,这时的赵国有点坚持不下去了,赵军有了急于决战的心情。

在听到未经证实的白起病重之传言后,赵孝成王立刻撤换了廉颇,起用了赵括。可是,三年对峙下来,上党形势已然大变,此刻再用赵括“弃壁垒壕沟而轻锐猛攻”,实在是为时已晚。世人都说是赵括的轻敌冒进,以致大败,可又有谁设身处地替赵括想想呢?这场战争其实是两国君主智力与毅力的较量,是赵孝成王先抗不住了,临场换将。对长平之败,赵括是有责任,但最大的责任更应该由赵王来负。


那么,赵括率领的45万大军又是怎样跳进白起包围圈的呢?来看看当时发生了什么。赵括到达前线后立即改变策略,开始向秦大举进攻,此时白起认为时机已经成熟。秦军主力佯装败退,并在长平东南构筑壁垒工事。赵括果然中计,追击秦军进入埋伏。此时两支秦军部队悄然出击,一支2.5万人去断赵括后路,另外一支5千骑兵去攻打赵军大本营。断其粮道。

白起将赵括团团围住,却围而不打,只出动骑兵反复骚扰,慢慢对付赵军。而赵括只能坚筑壁垒,等待救援。围困持续了46天,疲惫、饥饿不停地侵袭着赵军,腐蚀着赵军的战斗意志。秦王得悉赵军主力长平被围后,悉数征召15岁以上的男子组成临时兵团并亲往前线。从赵军两翼直插到赵军大本营背后。彻底切断了赵军的退路。


赵括意识到情势之危,将部队分为四个部分,殊死突围。此时战争已经进入到最惨烈的阶段。40万赵军被秦军团团围住,4次突围均告失败。惨状可想而知。疲惫,饥饿,伤病等一系列绝望在四处蔓延。这也许就是白起所期待的。绝望中的赵括决定组织最后一次突围。可在秦军坚不可摧的阵前,赵军一个个倒下……,赵括也在最后一次突围中被射死。绝望的赵军最终被秦军彻底摧毁。


大国交兵,胜负常在战场之外。长平决战,赵国虽占先行之利,却未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从而陷入于己不利的长期对耗之中,关键时刻战略决策和军事指挥又连出昏着,当攻不攻,当守不守,大败亏输,原是当然。反观秦国,当守则守,当攻则攻,用兵伐交配合默契,战略决策清晰果断。

两国君王谋臣决策能力的高下和前线将士综合战力的比拼,优势都在秦国一边。此战秦国大获全胜,一举奠定扫平六国一统华夏的基础,乃是秦国战略博弈水平高出赵国一筹的结果,而决非对方将领一时冲动的侥幸。表面上的偶然性之下,隐藏着极为深刻的必然性。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侵权删




长平之战,是战神白起的成名之战,也是倒霉蛋赵括的耻辱之战,他不但在这场战争中丢了性命,连累40万赵国将士被坑杀,而且被扣上了“纸上谈兵”的帽子,一戴就是2000多年。

这是战国时期最经典的一场战役,也是改变了历史走向的一场战役,一直被后世津津乐道。但是,在讲这场战役之前,我们要明白两个问题:

第一,赵括到底是不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庸才?

赵括属于名将之子,他的父亲,是战国时期“山东六国八大名将”之一的赵奢。

年轻时候的赵奢,仅仅是一个管理地方税务的小官,但是为人刚正不阿。平原君赵胜是当时的四公子之一,也是赵武灵王的小儿子,在赵国权势很大,拒不缴税,赵奢依法处理了平原君手下的九个人。

平原君很生气,把赵奢叫过来训话,赵奢也不怵,他对平原君说:“赵国,是您家的赵国,如果都像您一样不缴税,那国家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就会被别的国家欺负,到时候国破家亡,哪还有您贵公子的生活。您不如带头纳税,这样就不敢有人偷税漏税,国家收入殷实,赵国才能强盛,您才能保住这锦衣玉食的生活呀”。

一番话,把平原君说的一愣,但是转头一想,这小子说的还真有点道理。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把赵奢推荐给赵惠文王,当了赵国的“税务总局局长”。

公元前280年,秦赵两国因为“换地”产生了矛盾,赵国摆了秦国一道,收了秦国的地,但是却拒绝交出赵国的地,秦昭襄王很生气,派出胡阳攻打赵国的“阏与”(今山西和顺县)。

为什么要攻打这个地方呢?因为这个地方是华北平原和山西平原的连接处,控制了这个地方,就可以把赵国一切两半,然后把整个山西给包了饺子,很显然,秦国的胃口很大。

从秦国到“阏与”,要经过韩国的上党地区,但是没关系,韩国已经当了秦国的“伪军”,敞开大门,“秦大爷”大摇大摆的就通过这里,把军队驻扎到了“阏与”。

面对秦国的高调挑衅,赵惠文王召集大臣们商量对策,以廉颇,乐乘为首的武将们,一致主张放弃救援“阏与”,理由是那个地方,离邯郸很远,而且地势崎岖,救援难有胜算,但是,主管税务工作的赵奢,却力主救援。

他认为,“阏与”这个地方,虽然道路狭窄,不利于赵国战斗,但秦国人也不是蜘蛛侠呀,他们同样困难,狭路相逢勇者胜。也许,这就是最早的亮剑精神

赵惠文王的本意,是不愿意看着“阏与”丢失,因为丢了“阏与”,就意味着丢失了整个山西平原,那可是赵国人的老家,是当年晋国的基本盘。赵奢正是摸准了赵惠文王的心理,才敢抛出这样的言论。

顺着赵奢的话,赵惠文王当场拍板,由赵奢统领大军,救援“阏与”。就这样,赵奢从“税务局长”跨界到“军界”,成为一个统兵出征的大将。

赵奢带兵出邯郸城30公里,就开始安营扎寨,表现出一副惧怕秦军的样子,甚至故意放秦军的探子进营,通过探子的口,给秦军传递了一个假情报。然后,他带兵经过2天的急行军,赶到了离“阏与”50公里的地方。

在这里,他接受了军士许历的建议,派1万人迅速抢占了北面的山头,居高临下地对秦军进行打击,一举击败了秦军。

这一战,意义非同小可,自从秦孝公商鞅变法以来,秦国一直都是想打谁打谁,还从来没有挨过打。

“阏与之战”,打破了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给了山东六国一个很强的信心,这一战之后,原本已经倒向秦国的魏、韩两国,迅速的又团结在赵国身边,三晋联盟再次形成。赵奢也一战成名,赵惠文王把“马服”(邯郸西北)这个地方封给了赵奢,人称“马服君”。

赵括,正是成长在这样的家庭中。

受父亲的影响,赵括从小就熟读兵书,经常与父亲一起讨论战术,甚至在沙盘推演的时候,还能战胜父亲,但是,赵奢却不认为自己的儿子将来会成为一个出色的将领,因此,他对媳妇说:“咱儿子虽然熟读兵书,但是对战争没有敬畏心,那打仗可是要死人的,但是他却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一旦他将来出任赵国将领,一定会连累了赵国”。

正是因为有了赵奢的遗言,当赵孝成王启用赵括为主将的时候,赵奢媳妇拼命阻拦,并提前给赵孝成王打预防针:“一旦我儿子战败,和我们全家没关系,你不能对我们家人下手”。

这段故事广为流传,但是,我高度怀疑,这是后人根据已经发生的事情编排的。

赵括战败了,而且败得非常耻辱,赵国损失45万的有生力量,这也是赵国由盛到衰的一个转折点,作为赵国的罪人,赵括必然要背上一些骂名,“纸上谈兵”是一个,父亲的临终遗言也算一个。

赵括毕竟是年轻人,从来没有上过战场,当然只能纸上谈兵,任何一个名将,都不是在沙盘上推演出来的,那都是在战场上历练出来你,赵括一次战场都没上,就被父亲定性为“不适合为将”,岂不是太冤枉。

至于赵奢说的:“兵者,死地也,然括以为易”,对于年轻人赵括来说,也属正常。没有上过战场的人,是不会对战争有敬畏心的,就像《长津湖》里的伍万里,只有他亲自看到一条鲜活的生命结束在自己眼前,才知道战争的残酷。

但是,赵括的命确实不好,他第一次带兵出征,就碰到了“战争大魔王”白起,根本就没有留给他打怪升级的机会,直接就被OUT了。

那么,赵括在长平之战中的表现到底如何?

第一,关于放弃防御,主动出击。

这是赵括被诟病最多的一个地方,这一点,确实应该给赵括“洗”一下。赵孝成王之所以换下廉颇,并非中了什么离间之计,而是他本来就不满廉颇的防守策略,让赵括上,就是要让他改变策略,主动出击。

换句话说,赵括,是带着赵孝成王的旨意过来的,他执行的是高层制定好的战略规划,这一点,对于军人来说,没毛病。

第二,关于跳进白起的包围圈。

当时赵国的兵力在45万人,而秦国的兵力也在45万左右,后期达到60万,赵括有信心与秦军正面一战,他根本就不相信,秦军敢用45万大军来包围45万大军,因为孙子兵法里讲:“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根据兵圣的经验,10倍于敌人的兵力,才能实行包围,而秦国和赵国兵力相当,只能正面一战,绝无包围的可能。

这一点,赵括确实书生意气了,战争不是擂台竞技,有明确的规则,战争就是不按理出牌,才能出奇制胜。白起,就是用45万人包围了45万人,而且一口吃掉,纵观古今,无人能及。

即便如此,赵括也并非庸才,在被白起包围的46天里,赵国军队没有出现一起哗变,他有条不紊地组织了4个梯队进行突围,最终以死殉国。

历史从来都是成王败寇,假如长平之战赵括打赢了,那么,他老爹的临终遗言一定是:“咱儿子是个人才,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出色的大将军,你要好好照顾”。

第二,赵国到底输在了哪里?

从表面上看,长平之战是输在了赵括的手中,是输在了军事上,但其实,长平之战,是两国庙堂之上的博弈,军事,只是达成政治目的的一种手段罢了。

在长平之战前,秦国已经在范雎的主持下,制定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攻打韩魏,拔掉赵国是秦国的既定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秦国举全国之力,甚至到了白起把赵括包围起来后,秦昭襄王亲自赶赴河内,做战争动员,为白起紧急输送了15万的兵力。

可以说,秦国目标明确,意志坚定,行动力强,有必胜的信心。

反观赵国,始终是犹豫不定,意见不统一。从一开始,上党地区主动来投靠,就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不能接受,这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拿了会给赵国带来祸端,一种认为一定要拿,送到嘴的肥肉,不拿白不拿。

结果,上党地区果然成了赵国的祸水。

开战前,关于派谁去迎战的问题,又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应该派廉颇去,廉颇是老将,经验丰富,一种认为应该派赵括去,赵括是赵奢的儿子,必定能继承父亲遗志,再次打破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等到两军对垒,战争胶着的时候,赵国内部又出现了三种意见,一种认为赵孝成王应该御驾亲征,到前线去鼓舞士气,一种认为应该换掉廉颇,让赵括早点上,还有一种人认为,应该派人去和秦国讲和。

结果,讲和不成,赵孝成王下定决心派赵括上,并给他下达了最高指示:全力进攻,能胜则胜,不能胜,也要给秦国造成压力,好在谈判桌上找回砝码,总之一句话,要尽快结束战争。

赵括,就是在这种最高指示精神下,掉进了白起的包围圈。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地梳理一下,长平之战的前因后果,就会明白,赵孝成王为什么要着急结束战争。

上党之争,长平之战的导火索

公元前271年,九死一生的范雎来到了秦国,在王稽的帮助下,他见到了秦昭襄王。

当时的秦昭襄王处境十分的尴尬,已经当了36年的秦王,但是秦国的大权却把持在亲生母亲宣太后手中,宣太后又重用自己的两个弟弟魏冉芈戎,以及两个儿子公子“悝”公子“芾”,这四个人,被称为秦国“四贵”。

但是,秦昭襄王不是光绪,他很能忍,而且对宣太后也很尊敬,并不算是彻底的傀儡。

范雎见到秦昭襄王后,就直接刺中他的痛点:“秦国哪里有什么大王,只有太后和穰侯(魏冉),穰侯跳过韩魏去攻打齐国,你以为这是为秦国好吗?错了,他是为自己谋福利呀,因为他的封邑在陶邑,那是秦国的飞地,但是却紧挨齐国,他打齐国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封邑”。

在范雎的刺激下,秦昭襄王终于雄起一回,把宣太后废除,把四贵赶回封地,彻底掌握秦国大权,然后迅速调整了秦国的战略规划,缓和与齐国的关系,结为同盟,重点打击韩魏,然后趁机灭掉赵国,完成第一轮对外扩展。

这就是范雎制定的“远交近攻”。

在这个战略方针的指导下,秦国攻占了韩国的“野王”(今天的河南焦作沁阳),这个地方非常的重要。

打开战国后期韩国的地图,你就会发现,它是一个典型的“葫芦”,国土面积基本上只有南北两大块地,北部的山西一部分,南部的河南一部分,而野王,正是葫芦中最细的腰部连接处。

秦国攻占野王后,切断了北部“上党地区”与韩国本部的联系,成了秦国嘴里的一块肥肉,眼看着就要被秦国占领,成为秦国的二等公民,上党郡守冯亭想出了一个“借刀报仇”的办法。

他与手下人商量:“上党已经成为孤城,总部是指望不上了,但是,我们也绝不当秦国的顺民,不如我们带着上党,集体投靠赵国,只要赵国接纳了我们,必定会派兵对抗秦国,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面对上党递过来的橄榄枝,赵国内部产生了不同的意见。

平阳君赵豹认为,上党,是秦国嘴边的肥肉,拿走上党,就相当于是虎口夺食,秦国大老虎一旦发怒,必定会扑向赵国,因此,上党是个烫手的山芋,接不得。

平原君赵胜认为,上党,那么大一片地方,是赵国牺牲多少士兵也换不回来的,如今拱手相送,不要白不要,至于秦国,虽然牛哄哄的,但是也不是不能战胜,“阏与之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赵国不用害怕。

提到“阏与”之战,赵孝成王想到了,当年,就是韩国打开大门,让秦军通过上党地区到达了“阏与”,这个经验告诉赵孝成王,上党,绝不能掌握在秦国手里,否则秦国的刀尖,随时都能抵到赵国的鼻子底下。

基于这种考虑,赵孝成王派赵胜去上党,接收了上党地区,封冯亭为华阳君,仍然负责管理上党地区。

很奇怪,对于赵国这种半路“截胡”的行为,秦国没有哭,没有闹,安静地接受了这个现实。是秦国怂吗?当然不是,秦国只是觉得还不到火候,他的任务,是一门心思地揍韩国,在第二年,他又攻占了韩国的两个城邑。

足足两年之后,秦国才派左庶长王龁率军攻打上党,上党百姓纷纷逃向赵国,赵国派出军队到“长平”(今山西晋城高平县)来接应和安置百姓,王龁率军攻打长平的赵国军队,于是,长平之战爆发。

赵孝成王派老将廉颇出征,廉颇到了长平之后,与秦军交战几次,秦军都失败了,很有可能,这也是秦军的计谋,假装战败,引诱赵军进入包围圈。但是,廉颇老谋深算,他没有继续深入,而是在长平修筑工事,坚守不出,任凭秦军如何来挑战,就是不应战,有本事,你破了我的工事。

就这样,两军胶着了三年,难分胜负。

我们知道,两军打仗,打的是国力和后勤,秦国45万人,赵国45万人,每天的粮草消耗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秦国的粮食要运到前线,平均要消耗20个人的粮食,才能运输到位1个人的粮食。

廉颇以为,秦国劳师远征,后勤补给困难,一定坚持不了多久,一旦秦国后勤出问题,自然会不战而退兵。但是,廉颇失算了,最先撑不住的反而是赵国。

秦国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拥有了关中和巴蜀两大粮仓,而且,自从商鞅变法之后,秦国鼓励耕种,有充足的粮食来供应前线。至于粮食运输,道路虽远,但是,秦国可以依托黄河走水路运输,反而能节约不少成本。

赵国这边,虽然离本土比较近,但是运输却极为困难,因为长平战场在太行山以西,邯郸在太行山以东,从东往西,经过太行山的只有8条小路,这些小路都是山路,而且非常狭窄,运输成本非常大。

另外,赵国国土面积虽然大,但耕种面积却不多,大部分都是游牧之地。邯郸地处各诸侯国的交通要道,南来北往的人都要经过邯郸,因此,邯郸是诸侯国中有名的“商业大都市”,大商人吕不韦就在这里做生意。

赵国以商业闻名,低买高卖,转转手就能赚钱,谁还去种地,因此,赵国的粮食储备并不充裕,大部分需要进口,经过三年的消耗战,赵国已经消耗不起了。

此时,摆在赵国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尽快结束战争,要达成这个目的,只有两个办法,第一,与秦国讲和,第二,撤换主将,与秦国决一死战。

赵孝成王选择了第一个办法,他派人去秦军进行讲和。

秦国也乐意讲和,不是秦国不想打了,而是秦国利用讲和,可以制造一些舆论环境,防止其他国家来趟这个浑水。在讲和的时候,秦国故意放出口风:“秦国根本不怕廉颇,只怕赵括一个人,毕竟,他的老爸是唯一打败秦国的人,虎父无犬子”。

秦国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他们就知道赵括是个草包?根本不可能。

秦国这么做的唯一目的,就是要撤换掉廉颇,这个老家伙太狡猾,秦国拿他没办法,至于为什么要选择赵括,还是因为赵括是赵奢的儿子,秦国这么说,非常合情合理,容易让赵国信服。

秦国的讲和,非常的没有诚意,谈谈打打,赵孝成王失去了耐心,他终于下定决心,派年轻的赵括出征,召回廉颇。

出征之前,赵孝成王交代赵括:“务必要全力出击,尽快结束战争,最不济,也要在在战场上给秦国造成压力,为谈判争取砝码”。

于是,赵括就带着赵孝成王的最高指示来到了长平。

秦国启动“秘密大杀器”

第一次上战场就是一方主将,这让赵括非常的兴奋,他多年读的兵书终于有了用武之地。送走廉颇之后,他迅速地调整人事安排,把廉颇留下的老将撤换掉,任命了一批少壮派。

秦国一看赵国换了主将,而且真的是赵括,也不敢掉以轻心,毕竟,谁也不摸赵括的底细,不知道他学会了父亲几层的功力,因此,秘密启动“大杀器”白起。

这个时候的白起,其实没啥事儿干,在家闲着呢,因为他是穰侯魏冉推荐的人,随着魏冉被撵回封地,他也被秦昭襄王边缘化,坐了冷板凳。

启用白起,是秦国的一级机密,秦昭襄王下令,任何人不得透漏消息,违令者斩。

白起到达长平后,经过周密的调查,迅速制定了一整套的作战方案,这个计划的第一步,就是要引诱赵括的大军出动。

第一次战斗,秦国假装失败,向后撤军,第二次战斗,秦国依然失败,向后撤军,第三次战斗,秦国还是战败,继续撤军。

这种“表面的胜利”,迷惑了赵孝成王:“廉颇果然老了,如果早点启用赵括,说不定我们早就赢了”,于是,他给赵括下达了全面总攻的命令。

看着赵国大军倾巢而出,白起露出了狡诈的笑容,他等的就是这一刻。

按照既定战略,白起用大部队正面对抗赵军,然后秘密派出一支2.5万人的小部队,绕过赵国大军,掐断了赵军的粮道,派出另外一支2.5万人的小部队,插入赵国前军和后军中间,把赵国军队分割成两部分。

就这样,赵国45万大军竟然被同等数量的秦军给包成了两个饺子。

粮道被断,就会被活活饿死,赵括选择了正面突围,对着秦国的正面部队就是一顿猛打,企图撕开一个口子,而白起给正面部队下达的命令就是:“你们在这里的任务,就是扛揍,牙打掉了,给我咽到肚子里”。

秦国人能扛揍,那赵国人也不是吃干饭的呀,几十万大军,做困兽斗,秦国很快也扛不住了。20万人,愣生生的被赵括给砍完了。关键时刻,秦昭襄王紧急赶赴河内,做出最强动员令:“所有15岁以上男子,只要愿意出战,统统爵升一级”。

要知道,在秦国,军功爵位的含金量那是相当高的,爵位,就意味着土地,财富,尊严,地位,爵位,就意味着从此以后你不再是一个卑微打工人,一步跨入统治阶级。高的不说,就是最低一级的爵位“公士”,按规定,可以奖励“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

有房子,有田产,有佣人,妥妥的中产标配,这种诱惑,没有任何人能抵挡。

很快,秦昭襄王就征集了15万人,紧急送到战场前线。有了这15万人的增援,白起的包围圈更加的牢固,把赵括围在里面整整46天。

46天呀,该吃的都吃完了,为了活命,赵括组织4路人马,分兵突围,就在这次突围中,赵括中箭身亡。主将一死,三军无主,40万人全部当了秦国的俘虏。

至此,长平之战结束。

战争结束了,怎么处理这40万俘虏成了一个难题,按照白起的计划,他要携胜利之威,继续向东推进,围困邯郸,一口把赵国给吞掉。

但是,这40万人成了一个大累赘,你带着他们走,要给他们粮食吃,40万人,和秦国军队人数一样,每天的粮食消耗要增加一倍。另外,这40万人是个炸药包,留在身边,弄不好就给引炸了。

为了甩掉这个大累赘,白起下令,就地全部坑杀。当然,为了保护未成年人,有240个小孩被放回了赵国。

白起大军逼近邯郸,赵国朝野一片震惊,为了挽救赵国于危亡,赵孝成王经大师指点,找到了“国际掮客”苏代(苏秦的弟弟),出巨资让他到秦国打点关系。

苏代到秦国后,找到了秦国政坛新星“范雎”,对他说:“白起是秦国名将,立下了不世之功,前一段时间,因为受穰侯的牵连,闲赋在家,如今长平一战,再立新功,如果他再攻下赵国,那就是秦国的一等功臣,到时候,秦国还会有您应侯的位置吗?”。

苏代不愧得了哥哥的真传,这一句话,就戳住了范雎的痛点。

他原本是魏国人,跟着领导须贾去齐国出差,因为表现过于优秀,被齐王看中,高薪邀请他跳槽到齐国,被他严词拒绝。但是,领导须贾觉得很没面子,回来后就在魏王面前告刁状,说范雎私通齐国,有叛国的可能。

结果,范雎被魏国丞相魏齐打得半死,扔到厕所里,任人尿在他身上。在好友郑安平的帮助下,他才逃出魏国,化名张禄,进入秦国政坛。

往事一幕幕,在范雎的脑海里划过,他能有今天的地位,不容易啊,因此,他绝不允许有人威胁到他的地位。当然,也有可能是金钱的魅力,毕竟苏代是拿了巨资过来的。

范雎向秦昭襄王上书:“长平一张,秦国虽胜,但损失也不小,急需休养生息,邯郸毕竟是赵国都城,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打下来的,秦国经不起进一步的消耗了,请求暂时退兵”。

范雎的建议,虽然夹带着私货,但是说的却是事实,三年拉锯战,秦国粮食消耗巨大,半年的围困战,消耗了20万条人命,秦国再强大,也不是机器人,就算是机器人,不也得充充电不是。

基于这种考虑,秦昭襄王采纳了范雎的建议,与赵国议和,赵国以割让六座城池代价,换取秦国的撤军。

当撤军命令下来后,白起很不理解,他是一个军人,纯粹是从战略的层面考虑,赵国新败,邯郸城内一片士气低落,而秦国新胜,士气正旺,是拿下邯郸城最好的机会。至于后勤补给,休养生息,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白起无奈撤军。

尾声:一念之差的力量

秦国撤军后,赵国又反悔了,不但不割让城池,反而积极联系山东五国,准备联合找秦国报仇。算起来,这已经是赵国第二次把秦国“当猴耍”了。

秦昭襄王后悔了,当初就应该让白起一鼓作气把你们给灭了。他再去找白起挂帅,白起死活不同意,没办法,他只好派王陵去攻打邯郸。

就在王陵攻打邯郸的前9个月,邯郸城内出生了一个小婴儿,他不是赵国人,而是标准的秦国人,名字叫嬴政。他爹秦异人趁着秦国攻打邯郸的机会,和吕不韦一起偷跑出城,跟着秦国军队一起回到了秦国。

邯郸毕竟是赵国都城,没有那么好打,王陵久攻不下,秦昭襄王只好再去求白起出山,白起的大爷脾气上来了,就是不干,还到处说风凉话:“当初我就要灭邯郸,你不听,现在来求我了,晚了,错过时机了”。

秦昭襄王的牛脾气也上来了:“地球离了你就不转了,我大秦有的是人才”,然后他又把王龁给派上去。此时,平原君赵胜,已经叫来了魏国和楚国帮忙,秦国损失惨重,仓促撤兵。

秦昭襄王对白起恨的是咬牙切齿,把他从“武安君”贬为“普通小兵”,强迫他搬到“阴密”去,在经过杜邮的时候,又派人送来一把剑,赐白起自尽。

白起无限感慨:“何必呢?我好歹也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我是该死,长平一战,我坑杀了40万人,死有余辜”。说完白起就自尽了。

苏代的三言两语,范雎的一念之差,让秦国的统一之路推后了几十年,如果当年白起灭了赵国,可能就没嬴政啥事儿了,秦昭襄王就会是中国第一个皇帝。

长平之战,秦赵两国的国运之战,战场交锋的背后,是两国实力的较量,两国君主的较量,就连白起都无法左右战争的进程,别说一个小小的败军之将赵括了。

最后说一下,“纸上谈兵”这个词,是清朝时期才有,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根本不知道纸为何物,怎么可能会有“纸上谈兵”四个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0

标签:秦国   河内   邯郸   齐国   包围圈   纸上谈兵   韩国   计谋   大军   平原   后勤   前线   粮食   损失   战争   战略   财经   倾巢而出   万大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