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过余光中的《乡愁》吗?为什么这首诗会被广为称颂?

当然,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这首诗之所以被广为称颂,有以下几个原因:


情感共鸣:《乡愁》所表达的情感是普遍存在的,它触动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和眷恋。这种情感共鸣使得这首诗能够深入人心,让人们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感动。

独特的表现方式:余光中通过独特的意象和表现方式,将乡愁这种抽象的情感具体化,使得诗歌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他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描绘,如“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将乡愁形象化,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和有力。

深刻的思考:余光中在《乡愁》中表达了对故乡和祖国的思考和怀念。这种思考和怀念不仅仅是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整个民族的情感和思考。这种深刻的思考和反思使得这首诗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和价值。

优美的语言:余光中的语言优美、简洁、流畅,使得诗歌更加易于理解和记忆。他的语言不仅表达了情感,也展现了诗歌的艺术之美。


总之,《乡愁》之所以被广为称颂,是因为它以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方式,深刻地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整个民族的情感和思考。这首诗以其优美、深刻的语言和情感共鸣,深深地打动了人们的心灵。




在华人世界里,但凡能有高中文化的人,都会知道有一个中国诗人叫余光中,他写过一首诗叫《乡愁》。一首《乡愁》,不仅成为世界文学殿堂里的不朽明珠,更成为所有海外华人表达思念最好的载体。


铁锤高中的时候,第一次在语文课本中读到了这首诗,默读第一遍,就感觉到深深的震撼。那种感觉,就像第一次听郑钧的《回到拉萨》,当开场音乐响起,一个高亢的藏族女高音的声音,整个人的灵魂都有一种触电的感觉。就像音乐人三宝有一次说的:身上起了鸡皮疙瘩。朋友,你有过这种感觉么?《乡愁》的语言如此平凡,却如此的有力,就像一个老人在喃喃自语,却让你不禁泪流满面!中国人特有的离愁别恨,被一曲乡愁演绎的淋漓尽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小时候,长大后,后来!乡愁不断的改变着它的面貌,却一直在深深的牵引着人们的灵魂。央视的春晚,不记得哪一年了,曾经有人演唱过这首《乡愁》。


第二次让我震撼,是看见余光中说的这句话: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下面这段文字,引用的是一个作家的原文。

记得两年前和余光中在一起谈诗,老先生有着学者的严谨和诗人的想象,他用其自带的钢笔,认认真真一笔一画地写下一幅字送我,写的居然是“蓝墨水的上游是汩罗江”。我心有所感,知道老先生是爱并推崇屈原的,曾写过数首有关屈原的诗。他写下的这幅字是提醒我们不要忘了传统,尽管我们用的不再是古老的毛笔,而是现代的钢笔,但纵使钢笔,其蓝色血液的上游仍是汩罗,仍是大诗人屈原用爱和忧患的泪水形成的人文渊流。


余先生走了,据说仙人来去自在,也许他不会再有乡愁了吧。




友友们周末快乐!大家都读过余光中的《乡愁》吧!每个人都有出生地……都有一份故乡情!正是余老先生把这首情深意长的《乡愁》,写出了人们的心声……乡愁,让人难忘的故乡,包含了太多的情感在里面,亲情,友情,爱情全概括!人们喜爱它,朗诵它,品味它。是老先生把自己的心声和大家的心愿,发表出来……大家才能共同分享这首充满情深的《乡愁》,谢谢余老先生!闻知您已经带着《乡愁》去天堂了……!愿您:一路走好!。




我们先来有感情的跟着诗人的思想读一下这首短短的小诗: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这首诗结构整齐,用四个小节讲述了四个场景,最后一个小节是整首诗中心思想的升华。作者按照从小到大成长的时间顺序将乡愁依次比喻为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仅仅这一首小小的诗就令诗人余光中以“乡愁诗人”著称,可见他这一首诗意蕴深刻,也难怪会家喻户晓。

《乡愁》不仅写出了出门在外的游子对家乡,对母亲的深深思念,表达了爱乡的情感;更写出了大陆与台湾骨肉分离,期盼统一的爱国情怀。由于人为的原因,海峡两岸的同胞不能团聚,余光中将自己的乡愁比喻为台湾海峡,表达了他和无数两岸同胞期盼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饱含着浓浓的“中国情怀”,这才是这首诗广为传颂的更重要的原因。

余光中先生去年去世的时候,这首《乡愁》刷屏整个媒体圈儿。直到今天想起来,先生这首诗歌依旧让人心有怅然。




何为乡愁?乡愁指的是对家乡的情感和思念,是一种对家乡眷恋的情感状态,远离故土的游子及移民都会思念自己的故乡。

对于乡愁情感的抒发,古代文人就有许多杰作,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看到床前月光,就情不自禁的遥看天空中高远的月亮,看到遥不可及的月亮,低头就思念起故乡,故乡就如天上的月亮般,可望而难以相逢呀。

近代诗人对于乡愁也多有抒发,比如席慕容的诗作《乡愁》。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是雾里的挥手离别。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宝岛诗人席慕容的这首《乡愁》愁,感觉是借鉴了诗仙李白的《静夜思》,皆是借明月来抒发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不过,同为宝岛诗人的余光中诗作《乡愁》,更为流传广泛。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哪头。长大后,乡愁是一枚窄窄的邮票,我在这头,新娘在哪头。后来呀,乡愁是一方矮矮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点,大陆在哪头。1972年诗人余光中创作了现代诗《乡愁》,诗中通过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几个时序串连全诗,借邮票、船票、坟头、海峡这些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抒发了绵绵不绝的乡愁。

此诗为什么能广为流传:(一)诗中抒发的乡愁情感,广泛而深深地触发了海峡两岸民众,特别是因特殊时期去往台湾的老兵及大陆的亲属们,渴求两岸统一的强烈心情;

(二)不仅如此,由于经济大潮下,无数的民众到他国与他多谋生,却不能常亲近故乡,那种带着淡淡忧愁的思乡之情常上心头,余光中的《乡愁》就触动了游子们心头的乡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5

标签:乡愁   屈原   船票   月亮   老先生   坟墓   邮票   海峡   故乡   诗人   诗歌   深刻   思念   母亲   情感   财经   余光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