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反复升级轰六轰炸机群?

听过一个六爷的笑话吗?

报告总统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TG还在用轰六,坏消息就是,他们有270多架。

其实这年头B52都能再折腾几十年,和它同时代的轰六改改继续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毕竟轰炸机已经平台化了。导弹这玩意,只要装的下,谁扔不是扔啊!反正我们执行的是积极主动的防御策略。深入敌后扔制导炸弹打击关键节点这种任务并不是太迫切。隐轰这种烧钱货的优先级应该不太高。

相对的,防御海上来敌,执行反介入作战才是我们当前的第一要务。这时候,由庞大数量带来的多路径,多高度,全空域的多重打击体系就是轰六这种价廉物美的中型准战略轰炸机的优势所在。多,有时候就是主动权代名词。




1969年,轰6服役人民空军,2021年,轰-6J还是我国最强的轰炸机。我国反复升级轰-6轰炸机群,这既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也是一种绝佳的选择。

轰-6是苏联时期研发的图-16轰炸机的中国型号,图-16轰炸机是苏联在上世纪50年代服役的一种老旧的轰炸机,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中型轰炸机中,算是航程比较远的,但是载弹量不大。图-16最大航程达到了7200公里,但是最大载弹量只有3吨,在载弹3吨时,飞行半径3000公里。

图为挂载6枚CJ-10的轰-6K轰炸机。


我国进口图-16后,于1969年仿制出轰-6系列轰炸机,经过不断的改进发展出轰-6K、轰-6N、轰-6J等为代表的战略轰炸机,似乎就打算用轰-6系列轰炸机,从上世纪60年代末一直用到本世纪中叶,不用100年是不动摇了。这是为何呢?其实,轰-6这个平台,经过不断的改进,早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且由于现代导弹武器的技术发展,轰-6这样的轰炸机,作为导弹发射平台就可以了,因此也还有他的用武之地。

图为图-95熊式战略轰炸机。


其实,莫说是轰-6了,美国和俄罗斯的老旧轰炸机也都还在使用。美国的B-52战略轰炸机,研发于上世纪50年代,还比图-16更早,是1952年,到现在也还大规模在美军服役,是美军战略轰炸机部队的骨干力量;俄罗斯的图-95熊式轰炸机,也是1952年研发,迄今也在使用。其实说到底,轰-6这种一直延续使用的轰炸机并非个例,也证明了导弹技术的巨大进步,取代了轰炸机技术进步的需求。

图为B-52轰炸机,已经服役了大半个世纪。


轰-6系列,从轰-6K开始就进入了战略轰炸机门槛,轰-6K使用2台D-30KP-2发动机,扩大了载油量,同时换装了新的火控雷达、导弹打击指挥系统,增加了卫星导航和地形匹配系统,具备了作为巡航导弹载机的能力,他可以挂载6枚CJ-10巡航导弹,该导弹射程超过2500公里,核常兼备,加上飞机本身具备的4000公里最大作战半径,他可以对距离机场6000公里外的目标直接进行打击,不空中加油的打击距离和B-1B轰炸机接近,当然,轰-6K也不能空中加油。

图为轰-6N轰炸机,飞行距离很远。


为了进一步提高轰-6K的航程,并且使其具备向海方向远程突击的能力,我国为这款轰炸机增加了受油管,具备了空中加油的能力,并且增加了对海搜索雷达和火控雷达,具备了反舰作战能力,可以携带6枚射程400公里、飞行速度超过4马赫的YJ-12重型超音速反舰导弹作战,此时,他经过一次空中加油之后,具备了飞行半径6000公里以上的能力,算上YJ-12反舰导弹400公里射程,可以打击6000多公里外的海上目标,如果是CJ-10巡航导弹,则可以打击8000公里外的目标,初步达到了打击北美西海岸的能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轰炸机。

图为图-95轰炸机,俄罗斯轰炸机的主力。


轰-6J就更厉害了。他可以挂载一种弹体长度超过7米的空射高超音速导弹,使用滑翔式弹头,短促弹体,有些像是东风-17导弹的空射型号。该导弹预计射程可以超过2000公里,滑翔式的高超音速弹头具备在大气层边缘快速滑行的能力,突防时,大气层内飞行速度可以达到15马赫以上,这样的高超音速导弹是无法拦截的。而轰-6J本身具备加油后6000公里的飞行半径,因此具备对8000公里外的目标,进行无法拦截式打击的能力,成为了真正具备强大核威慑力的战略轰炸机。

图为挂载高超音速导弹的轰-6J轰炸机。


其实,美俄不退役老式的轰炸机,也是因为导弹技术在不断的进步。比如说,B-52轰炸机就可以挂载美国新研发的高超音速弹药,他也试射过X-51A乘波者高超音速飞行器,即便是平时也能够携带战斧式空射巡航导弹和B-61系列核炸弹,加上B-52本身航程巨大,因此完全可以在全球进行洲际远程精确打击,既然如此,又何必把他早早退役,浪费掉呢?

图为轰-6N轰炸机。


俄罗斯的图-95熊式轰炸机,可以挂载KH-101隐身巡航导弹,一次能挂12枚,就这个打击力度,比图-22M3都强。包括轰-6在内的这些老式轰炸机,最大的劣势就是突防能力不足,因为他们都是亚音速轰炸机,而且不能隐身,面对如今的战斗机是毫无生存力的。因此,他们只能进行防区外的远程打击,只有在夺取到制空权后,才能执行距离较近的打击任务。


可是中美俄又恰恰是空军力量强大的国家,拿下制空权,起码是局部的制空权,还是有能力的。再者,中俄两国也在积极研发新一代的高突防能力轰炸机,比如俄罗斯的PAK-DA轰炸机和我国的轰-20轰炸机,都是新一代的隐身轰炸机,突防能力要比如今的轰-6高出多个档次。当然,这些新型轰炸机也不会制造很多,在可以预见的10年内,还需要这些老式的轰炸机担当先锋,毕竟,轰炸机也不便宜呀,美国的B-2都已经达到了24亿美元的单价,实在是无法大量制造,因此,轰-6们还需要继续努力,发挥出最后的余热。




中国不断反复“折腾”轰6既是无奈之举,也是目前军费有限情况下最合理的选择。轰6自服役以来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从最初的中程战术轰炸机进化成目前的准战略轰炸机,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诞生的至少十几种改进型号更是眼花缭乱,网友感叹∶留给轰6的字母已经不多了!我们之所以在轰6身上不断挖掘潜力,其主要原因当然是因为轰20迟迟无法定型生产,因此轰6只能继续担当大任。除此之外,轰6虽然性能比不上美俄同行,作为一款制造使用成本都较低的廉价轰炸机,也足以满足我国现阶段的战略需求,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不断改进也并非不能理解。

轰6的苏联原型图16只具备3吨的载弹量,但是中国在引进图16之初是将其定位为核航弹空中搭载平台的,因此我们在仿制之初就开始了各种改进。轰6在图16的基础上加装了防护系统,并且改进了挂投弹系统,使其可以投掷我国的第一代核武器,这就是早期的轰6甲。在1967年,轰6甲执行了我国第一次空投氢弹任务,在当时东风系列导弹还没有成熟的情况下,轰6甲直接挂载核弹头进行临空轰炸是我们唯一的核打击手段。

随着后来东风导弹的逐渐成熟,轰6甲直接投核弹的风险太高,很容易被防空系统击落,所以逐渐朝着常规打击轰炸机的方向改进,这就是装备数量最多的轰6D和轰6H。这两款机型都加装了搜索雷达、电子导航系统、无线通信设备,并且可以发射鹰击6、鹰击63等反舰和对地攻击导弹,是我国第一种能够实现远程对地攻击的空中机型,也是八九十年代我军执行超视距打击任务的主力机型。

轰6系列最脱胎换骨的进化发生在轰6K身上,轰6K更换了更为节能的D-30KP-2涡扇发动机,在推力增加30%的同时,油耗却减少了20%,这使得轰6K的最大起飞重量提升到95吨。为了搭载更多的武器,轰6K在机体制造时运用了大量复合材料,实现了极大的减重,最大载弹量提高到约12吨,并且还将轰6K的最大航程延伸到8000公里,初步迈进了战略轰炸机的门槛。

当然了,光有载弹量和航程还成不了战神,还必须跟上现代战争的脚步。为此轰6K把玻璃领航舱换成了全新的封闭式整流罩,内部安装了新型的搜索和火控雷达,能够对多种弹药实现精确引导,即便是投掷普通的自由落体航弹,也能够将误差减到最小。在俄罗斯举行的“航空飞镖”军事比武中,轰6K在投弹精准度上实现了对图22M的单方面碾压,这充分说明轰6K的电子信息化水平和最初的图16已经完全不在一个层面。

▲轰6K几乎能够携带目前国产所有空载弹药

为了让轰6K获得更远的打击能力,我们还专门量身定做了长剑20空对地巡航导弹,其射程高达2500公里,并且还可以携带核弹头,以轰6K约3500公里的作战半径计算,最大可以打击6000公里之外的目标,整个西太平洋包括阿拉斯加州都在轰6K的火力覆盖之下。现在轰6K已经加装了空中加油装置(轰6N),最大航程可以达到一万公里以上,作战半径拓展到5000公里左右,配合长剑20使用,可以打击包括夏威夷、澳大利亚等地的海军基地,足以对美军基地和周边主要对手战略威慑。轰6K的诞生让我国国防力量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所以说轰6的改进意义非同小可。

随着轰6K/N/J的相继出现,轰6平台的潜力基本上已经被挖掘殆尽,未来再继续升级的概率和作用已经不大,最多只能通过挂载空射弹道导弹和高超音速武器来提高打击能力,但是不管怎么升级,轰6系列想要实现类似图160和B2的跨洲际打击能力还是不太可能的。如果要真正打击到美国本土,还是得要下一代的全新战轰亲自上阵,不过轰20要跨越太平洋并且返航,并且还得具备超音速和隐身能力,就要求其必须具备2万公里航程,超强大推力发动机和飞翼布局等种种优势集于一身,其难度可想而知,而超高的技术参数导致轰20迟迟无法正式定型,这也成为轰6系列不断改进的主要原因。

▲轰20想象图

如果未来轰20正式服役了,轰6K及其改进型号实际上仍然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凭借超过200架的巨大产量和并不算弱的性能,依旧能够担当中远程打击的主力,对付澳大利亚、日本这样的菜鸡是完全够用了。不过轰6K存在载弹量不足,航程有限,整体设计过于老化的缺点,即便对比美俄的B52和图95也存在不小差距。我们也应该提早做好准备,在研制轰20的同时,也应该再研发一款价格低廉,但是技术水平比轰6K更高的低端战略轰炸机,平时负责去敌对国家抖动翅膀,战时则能够充当防区外打击炸弹卡车,何乐而不为呢?

▲轰6K空射弹道导弹想象图




一句话,没办法中的办法!!我国航空业薄弱,除了仿制出了图16,唯一能胜任的大型(实际是中型)战略轰炸机,,国内称为轰六!近几十年没有发展出任何新型战略轰炸机!

和苏联关系破裂,没有得到后续机型。中苏和解,苏联也不卖给我们,因为我们和美国进入蜜月期。

美国也不卖给我们,一是战略性武器美国从不出口。二是,我们一直是他们心中的敌人!即使当时美国卖给我们,我们也没有钱购买和维护!

苏联解体,俄罗斯各国忙于分家,和美国谈条件,没有空谈这些问题。普京上台,一是不愿意,二是自己还不够用,也不卖给我们。乌克兰为了讨好美国,宁愿销毁也不给我们。就这样拖来拖去,等俄罗斯想卖给我们的时候,我们觉得他们的战略轰炸机太老旧过时了!还不如我们改进的轰六爷!图22,图160,图95就这样离我们而去!

我们没有能力和经费研制战略轰炸机的时候,不能代表我们停止对战略轰炸机的研制!通过对轰六爷的多次升级改造,我验证了很多新战略轰炸机应用技术。包括空中加油系统,雷达系统,电传飞控系统,发动机系统,各型新式武器携带,发射系统,包括巡航导弹,反潜鱼雷,反潜导弹,末制敏弹等等战略轰炸机上很多系统。!总之现在的轰六爷只是一个壳,心脏都换了。甚至有消息爆出新型轰六爷还是玻璃座舱!轰六爷改到无可改的地步,轰二零横空出世!

这就是中国人的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载弹量   苏联   机群   巡航导弹   作战   航程   俄罗斯   轰炸机   半径   美国   音速   导弹   中国   能力   战略   我国   财经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