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心衰的方法有哪些?

有一类患者,不是癌症,却胜似癌症!

患者治疗难度较高,五年内死亡率在50%左右。

绝大多数患者的生存质量较差,逐渐丧失活动能力,长年累月地躺着休息。

他们可以因为多种心脏类疾病诱发,也可以因为药物、感染、贫血等因素诱发,更可能因为肥胖、喝酒、钠盐摄入过多等不良习惯诱发。

它的名字是:“心力衰竭”,一旦确诊,说明患者的心脏已经处于终末阶段,快要不行了!

心衰为什么难治?

我们平时看电视时,经常能听到电视剧里面的人物说:“没心跳了,人已经走了”,这也在侧面说明了生命和心跳的联系,可以说心脏的正常运转是生命维持的基石,它全年无休的跳动工作着,一刻不敢停歇。

但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当我们因为种种原因,损伤到了心肌后,心脏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这种影响是全身性的,如果说正常心脏是身强力壮的“青年”,那么心衰就相当于体弱多病的“老人”,它已经无法像以前那样充满力量的跳动了,这也意味着心脏泵出的血液大幅度减少,其他脏器也会因此出现一定程度的功能下降,进而出现一系列病理变化,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只会越来越差。

而且对于心肌缺血造成的心衰患者,他们的心肌组织存在大量的坏死,这种坏死和其他疾病可不同,它只要“死”了就真的死了,不会因为任何原因而“复生”,因此难以治疗。

治疗方法有哪些?

  1.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利尿剂、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这些药物可以减轻水肿、降低血压、改善心肌收缩力等。
  2. 心脏起搏器:对于某些心衰患者,心脏起搏器可以帮助提高心脏收缩力和泵血能力,减少心衰症状。
  3. 手术治疗: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心衰,如心瓣膜病变、冠心病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来纠正或修复受损的心脏组织。
  4. 生活方式干预: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习惯,如戒烟、限制饮酒、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可以帮助改善心衰症状,并减少心衰的发作次数。
  5. 监测和管理:心衰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医学检查,包括心脏超声、心电图、血液检查等,以及管理其他相关的健康问题,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治疗需要对因,明确病灶,部分患者或可恢复!

治病的前提是诊断,我们必须有的放矢。

如果连病因都没有清晰,那么如何进行治疗?

只是针对病症结果进行干预,不仅无法改善病情,甚至可能加速病情恶化速度。

首先需要详细检查,明确患者的病史、病症、时间、病灶等信息,然后进行分析评估,确定患者短期危险性,然后根据轻重缓解进行逐步治疗,以保证生命为第一目标。

其次对于导致心力衰竭的根本病灶进行治疗,一方面终止病情的后续进展,另一方面避免未来的再次复发、反复,一旦开展尽量一气呵成,防止中间出现疏漏,影响远期疗效。

最后根据病灶治疗的结果,对相应神经进行调控,激活心脏以往的功能,强化心脏射血,打破心脏—脏器—脏器—心脏的恶性循环,通过局部影响整体,令患者重获新生。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可以评论私信告诉我!




谢邀!

我国目前约有3.3亿心脏病患者,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进展的终末阶段,一旦发展到心衰阶段,患者很容易发生猝死,寿命明显缩短,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针对心衰的治疗的探索一直不曾间断,目前心衰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病因治疗、辅助器械、心脏移植(换心)四种方法。

一、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心衰治疗的基石,有活动后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不明原因水肿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及早识别心衰,尽早启动药物治疗。治疗目的不仅是要缓解症状,而且应该以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延长生命、减少住院次数、提高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笔者在《心衰药物是否需要长期服药》一文中已经有详细阐述,在此再简要概括一下。

1、改善症状

主要是通过减轻心脏负荷,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改善症状。

(1)减轻心脏负荷:通过利尿剂(呋塞米、托拉塞米等)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硝普钠等)降低血容量,减少从外周静脉回心血量,减轻心脏前负荷;扩张外周小动脉,减少左心室射血阻力,降低心脏后负荷。


(2)增强心肌收缩力:包括洋地黄类(地高辛)和非洋地黄类药物,能够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增加收缩频率,克服外周血管阻力,提高心室输出量,增强外周组织和器官血液灌注。


2、改善预后

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普利类降压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沙坦类降压药)/缬沙坦内啡肽酶抑制剂(诺欣妥等)+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等)+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 2 抑制剂(达格列净等)+醛固酮受体抑制剂(螺内酯等)等四类药物能够抑制心肌间质纤维增生,减少心肌和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抑制心肌和血管平滑肌重构,逆转和延缓心脏扩大,减少心衰患者死亡率,减少患者因心衰住院次数,改善预后。被称为心四联疗法,目前国内外指南均推荐心四联疗法作为射血分数降低心衰治疗优选方案。以尽早、安全、小剂量联合、分步和个体化使用是心衰治疗新四联疗法的基本原则。


二、病因治疗

(1)控制导致心脏功能受损的危险因素

有高血压、糖尿病、高代谢综合征等心衰危险因素,尚未造成心脏器质性改变也无心衰症状,称为心衰A阶段,即应早期进行有效的治疗。如降压、控制血糖、减肥、控制体重等。

(2)积极治疗导致心衰的心脏疾病

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通过冠脉介入治疗(PCI)或者心脏搭桥(CABG)恢复血流,改善心肌供血,能够使扩大的心脏缩小,心功能恢复。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时间窗内积极溶栓或者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及时开通血管,挽救濒临坏死心肌,防止心衰发生。

对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控制好血压,并且使用药物逆转和延缓心肌重构,防止心衰发生。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可以采取封堵或者外科手术矫治。瓣膜性心脏病患者心外科换瓣膜。






(3)控制诱因

心衰常见诱因呼吸道感染和心律失常。老年人心律失常见的快速房颤。治疗上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控制呼吸道感染,快速房颤患者需要用洋地黄类等药物控制心室率,能转复为窦性心律的要尽量用药物或者电复律转复为窦性心律,有射频消融指征的可以通过导管消融转复为窦性心律。另外还要防止过度劳累,水钠摄入过多等使心脏负荷加重的诱发因素。

三、心室辅助装置

1、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起搏器(CRT-D),俗称三腔起搏器,同时具备了CRT(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和ICD(埋藏式心脏自动除颤器)的双重功能,适用于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的严重心衰患者,通过在右心房、右心室、左心室(冠状静脉)植入起搏电极,使左右心室按照原来顺序同步起搏,可以使扩大的心脏可逆性回缩。因为心衰和心室扩大,很容易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导致心源性猝死,自动除颤器功能是在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时自动放电除颤,终止心律失常,防止猝死。



2、左心室辅助装置

是借助于辅助泵模拟心脏收缩舒张,维持心脏泵血,被形象地称为人工心脏。随着科技进步,目前已经发展到第三代人工心脏,为完全悬浮的旋转式人工心脏,是采用非接触式轴承设计,叶轮在血泵中悬浮旋转,与其他部件无机械接触。

目前国内人工心脏已经进入三期临床试验,很快就要获得临床使用准入。人工心脏可以作为心脏移植供体等待过程中的过度阶段,部分患者使用后可以逆转心室重构,改善了心功能。也可以长期放在心室内使用。


四、心脏移植

心脏移植手术被认为是治疗终末期心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方法。1967年全球第一例由志愿者提供心脏供体的人工心脏移植手术在南非开普敦完成,虽然由于感染仅存活了18天,却开辟了人类心脏疾病治疗的新纪元。后来由于感染和排斥的原因,一直徘徊不前,随着环孢霉素等抗排斥药物广泛使用,心脏移植成功率和存活率获得重大突破。现在心脏移植已经在全球广泛应用,每年以4000例的速度增加,最长存活的病例已经超过20年。




我妈五年前突然在家中晕倒,送到医院当下就进了重症监护室,并下达了病危通知书,主治医生说我妈是有严重的心衰,心梗。从监测仪器上看我妈的心跳就是一条直线。心跳就是30左右。在重症监护室里呆了三天,就转到普通病房了,又输了了十多天的液体就出院回家了。

主治医生说我妈能活下来已经是奇迹了!她在北京安贞医院进修都没有看到过有这样的病例!她给我妈开了一种治疗心衰的进口药,医院没有卖的,需要去外面的药店买,当时一般的小药店还有卖的,只有一个大型连锁药店有卖的,199一盒只有14片,一天两次,每次吃半片,一个月2盒药。又开了一些别的药,加一起有五六种。

我妈虽然心衰,但是我们从来没有看到她有什么喘不过气来的时候,精神头十足,白天睡觉,晚上起来磨人。今年三月份去世的,当时我妹妹正在做饭,她还和我妹妹说话呢,妹妹给她热了一袋牛奶,喝了几口人就不行了,真的是一点罪都没遭。送到医院没有抢救过来,医生打印出了病历,看到是心衰,还对我妹妹说是家人照顾的好,老人才能又多活了好几年!




前几年,北京一位同事心衰,在北京市他去了大医院治疗,吃过医生推荐的几种药,没有见效。


那年的5月,他来到威海乳山银滩自己的房子住下。单位的另一位同事,向他推荐了一位中医大夫,威海乳山银滩医院的一位中医孙大夫。


有一次,在他家,我请他到我家看看新居,我是三楼,他说心衰后,二楼也上不去了。后来,银滩医院那位中医用中药帮他调理,见到了明显效果。


那位中医还经常给他家里打电话。问中药的疗效。几个月以后,效果很明显。那年秋天,我又请他到我家做客,看看我家的新房子,他同意了。


我家是三楼。70多岁的他,上楼很快。几乎是跑上去的。我的身体很好,但是没有他上楼那样快。后来我说,你上楼太快了。毕竟心脏出过毛病。还是应该慢一点。















这个问题太笼统

从大的范围来说治疗心衰的方法包括以下三种:

1 生活方式改善。对于心衰病人来说,心衰心衰也就是心脏衰竭,心脏的功能不好了,所以需要给心脏减减压,活动少点,水喝少点,不敢着凉,盐稍微少点

2 药物治疗。给心脏减压的药物,但是这个需要强调的就是需要专业的大夫制定方案,水多了排水、压力多了减压,同时其他引起心脏负担的疾病也需要积极治疗,强调[刀]用药同时注意适应症也需要注意禁忌症,每种疾病引起心衰的治疗不同,不是所有的心衰都一样治法。

3 机器治疗。当药物起不了多大作用的时候就需要机器帮忙了。改善呼吸的促进排水的给心脏加泵的等等,具体疾病具体分析。

再次强调,心衰的治疗必须必须必须找专业大夫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心衰   洋地黄   起搏器   心室   病灶   心律失常   受体   心肌   负荷   症状   药物   患者   心脏   疾病   功能   方法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