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晚年昏庸到了什么地步?

644年,唐太宗李世民在御书房召见尉迟恭,问道,“朕听说你要造反”?尉迟恭没说话,直接脱掉了自己的衣服露出了遍体鳞伤的胸膛,直直的看着李世民。

李世民愣住了,看着尉迟恭布满新旧伤疤的身躯,一幕幕曾经的往事浮现在眼前。

尉迟恭这个黝黑的汉子是秦王府的老将,对李世民忠心耿耿,忠心不二。从群雄逐鹿到李唐建立,从李世民夺嫡发动玄武门之变到登基称皇,尉迟恭功劳卓著。




无数次的生死关头,是尉迟恭不顾生死,相助李世民脱离危险。这个单鞭救驾的功臣,为了李唐江山付出一切。

可是如今,得到的却是李世民的猜忌,一向君臣相合的李世民,竟然变得生性多疑?

李世民不顾君臣楷模的好名声,公然试探。要说不伤了尉迟恭的心,那是假的。

想到此处,李世民深感愧疚,急忙起身上前为尉迟恭披上衣服,急声道,“敬德这是干什么!朕不过是跟你开个玩笑而已”。

然而,这对君臣彼此都清楚,这并不是玩笑。君王多心,臣子伤心。

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他知道这么做不对,可是就是忍不住,这似乎是历代帝王的通病。




实际上每个人都是具有两面性的,理性的一面,放纵的一面,相比而言,放纵虽然有害,但是却能在短期内达成所愿。

想要一个人长期坚持理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

除了个人道德约束之外,普通人受到法律和规矩的限制,他没有放纵的资本,自然能保持理性。

保持理性虽难,但是想要放纵却是轻而易举,往往总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与其说李世民老年昏庸,不如说他是失去约束后的放纵。

李世民作为帝王,是制定律法和规矩的人,早就凌驾于律法之上,能够约束他的,只能是在意的事情。

他在意的是江山锦绣,文成武德,臣民拥戴。




所以,朝中有杜如晦、房玄龄等名臣鞭策着李世民,使他为了江山不敢放纵。

晨钟暮鼓,朝有忠臣,家有贤妻,约束着李世民的行为

尤其是魏征,他就像是李世民的晨钟暮鼓,让李世民时刻明白自己要做什么。哪怕他有些懈怠放纵,魏征也会竭力把他拉回正轨。

为此,魏征多次让李世民下不来台,惹得李世民动了杀心,就像唐书《太宗起居注》里记载,李世民回到后宫多次怒骂道:

会须杀此天舍翁

(我一定要杀了这个老匹夫)

这种情况下,李世民就像一匹快要脱缰的野马,很容易失控,变得暴虐起来。




可是他运气很好,有一个贤德的妻子长孙皇后安抚他的杀心,根据记载,长孙皇后是这样说的:

古闻圣君者,多有诤臣!今有魏征,陛下岂非明君乎?《唐书.太宗起居注》

(自古以来,只有出现圣明君王的时候,才会有直言不讳的忠臣,现在有魏征出现,不是正说明陛下是个明君吗?)

李世民听闻,总能开怀大笑,烦闷一扫而空,对魏征也更加倚重,把他当做自己治国理政的监督者。二者虽然多有磕磕绊绊,但是国家却在这种波澜当中走向强盛。




李世民清楚,他的自制力并没有那么好,但是国家却治理出了前所未有得局面,魏征功不可没,魏征死后,李世民伤心不已的说道: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去了,朕失去了一面镜子啊!《唐书.魏征传》

魏征对唐太宗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朝中有忠臣,后宫有贤妻,李世民时刻处在金玉良言之中,渴望一展宏图伟业的他自然严于律己,成就了千古英名。

唐太宗李世民,一代天可汗,文治武功,震古烁今,雄才大略之名,响彻内外。




他的功绩,放在历代帝王当中,不管谁来排名,都是位列前四的存在。

他的成就,堪称传奇。

在他人的辅助下,李世民严于律己,建功立业,治国严谨,成就大业

唐太宗李世民,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一说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又说钜鹿郡人。唐朝第二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16岁的年纪带领千人骑兵,就在雁门关吓退了突厥数万大军,解救隋炀帝。从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等到隋末乱世,他率先提倡李家在晋阳起兵,拜右领军大都督,受封敦煌郡公,领兵攻破长安,拜尚书令、光禄大夫,受封秦国公、赵国公。




唐朝建立后,领兵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赫赫战功,拜天策上将,封秦王。

李世民无开国帝王之名,却有开国帝王之实。然而太子却是李建成,内心的不平衡和李渊的偏瘫,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步步紧逼,终究让李世民忍无可忍,走出了终极一步。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册立为皇太子。

八月初九日,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年号贞观。在位初期,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

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与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获得尊号“天可汗”,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

如此成就,已经达到了帝王的巅峰,很容易让人骄傲自满得意忘形,可是李世民没有,因为他的忠臣和贤妻让他明白何为君王。

可是随着这些人相继死去,再也没有人时刻提醒李世民江汉为重了。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有一种惰性,也有一种想要放飞自我的错觉。

不可避免的,就会有些松懈放纵,如果没有人引导归正,这种放纵就会不断的放大,终有一天会失控的,李世民也不例外。




他的好儿子李承乾,让他走出了放纵的第一步,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忠臣贤后死去,李世民没了约束,儿子的打击开启了放纵模式

李承乾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嫡长子,从小受尽宠爱,李世民对他寄予厚望,自幼请名师教导。

但是他们的宠爱,也形成了李承乾有些飞扬跋扈的性子,受不得委屈。




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忙于朝政,对李承乾的教导有所放松。

偏偏吴王李恪军事杰出,魏王李泰谋略不凡 ,似乎都比李承乾优秀,李世民对他们也很是欣赏。

患得患失的李承乾心神恍惚,以致于错误不断,被李世民批评了几次。




从小受尽宠爱的李承乾慢慢变得极端,不理解李世民的良苦用心,开始和他对着干,还养起了男宠。

作为储君,这无疑是大失形象的事情,迎接的自然是李世民严厉的惩罚。

李世民虽然失望,但也没有放弃他,倾注一生心血的嫡长子,注定是不能用常理推断的。

可是李承乾却再次让他失望了,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他竟然勾结突厥入关,残杀边关无数百姓,当李世民的注意力引到边关时,他毫不犹豫的联合侯君集造反了。

李世民痛彻心扉,自己一心培养的好儿子,江山的继承人,竟然勾结外敌,毁他自己的国,杀他的老父。




华夏自古传承的忠义孝道,顶天立地这些美好的精神品德,被他完全抛诸脑后。

这样的人,身为储君,何德何能?即使李世民能饶他,天也饶不了他!

在众臣的压力下,李世民只得下旨,李承乾直接被废,流放黔州。

经此一事,李世民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他忽然觉得,拼尽一生打下的锦绣江山,到头来不过一场空。

李世民开始放纵了!

那些不怀好意的奸臣抓住了机会,投其所好。

朝政腐败,奸臣崛起,忠臣受阻

知道李世民喜欢美女,他们广罗天下美女入宫,一时间后宫百花争艳。

没有了长孙皇后的约束,李世民也没有拘束,欣然笑纳,就连14岁的民间女子武则天都没有放过,也为后来的李唐颠覆埋下了大患。




温柔乡是英雄冢,美人骨是杀人刀。李世民沉浸其中,流连忘返。

不得不说,皇帝自古喜欢奸臣是有道理的,他们会说话,会办事,虽然长久看来不利,却能立刻讨得皇帝的喜欢。

享受的事情谁都愿意,那些上奏逆耳之言的忠臣,自然就坐了冷板凳。

李世民的放纵,让他彻底被奸臣带歪了,摒弃了年轻时治国理政、用人唯贤的宗旨,重用门阀之人,平民出身的忠臣,如李绩,尉迟恭等人都受到了打压和猜忌,郁郁不得志。

征战高句丽失利,接连的打击,李世民自暴自弃,开始穷奢极欲

恰巧此时,高句丽不断在边境烧杀抢掠,李世民听闻后,也不管合适不合适,就要御驾亲征,完全没有了一个理智君王该有的头脑。




他已经46岁的年纪了, 在那个时代,这个年纪已经不小了,更何况他清楚的感觉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了。

但是晚年的李世民把好战喜功的毛病发挥的淋漓尽致,不顾众人劝阻,出兵高句丽。

结果,因为高句丽地势艰险,易守难攻,战争从春天拖到了冬天,粮草跟不上了,无奈,只能撤军。徒劳无功,劳民伤财。

这让一向无往不利的李世民难以接受,脸上满是苦涩。昔日不败的战神帝王,临老,毁了名声!

偏偏祸不单行,回来后没多久,流放黔州的李承乾病故,李世民白发人送黑发人,再加上战败的内心创伤,彻底一蹶不振。再也没有了一代明君天可汗的英明神武。

他就像一个昏君一样,不理朝政,整天琢磨着如何享受这大好江山。




导致贞观年间晚期,朝政逐渐腐败,民间灾荒频发,出现百姓易子而食的景象。

大兴土木,排挤忠臣

朝堂忠臣们看不下去,心急如焚,多次向李世民进言,请他治国理政。

可当时李世民的放纵之心已经完全失控了,哪里听得进去。他一心只想好好感受万里江山的美好。

反而这些进谏的臣子受到了李世民的猜疑。

自从李承乾造反一事发生后,李世民就有了后遗症,变得多疑,也没人能纠正他。

再看到这些臣子急赤白脸的样子,似乎对江山,比他这个作为皇帝的拥有者还着急,连儿子都能造反,这些人也不例外。




不出意外的,这些人贬谪的贬谪,降职的降职,全都受到了惩罚。再也没有了当初那种君臣和睦的美名。

他患上了被害妄想症,总觉得大臣对他图谋不轨,想要离他们远远的。

不久后,就以长安的皇宫太热、太潮湿为由,在终南山上建起了庞大规模的宫殿群,翠微宫、玉华宫等。

曾几何时,他还对刘邦打压功臣的做法很不认同,觉得太过无情,太过狠辣。可现在的他,却步了刘邦的后尘。

为求长生,炼丹问药,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许是江山的魅力真的能让人失控吧,想当初秦始皇、汉武帝为得长生,不惜劳民伤财,花费重金练取仙丹,给百姓增加了沉重的灾难。




李世民对此嗤之以鼻,他认为人命有时尽,这是天理循环,不可贪心。

可没想到,老年的李世民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仅集合天下术士炼丹,还吃上了进口产品。

跟随陈玄策来到大唐的印度番僧进献神药,说是能长生不老。

李世民迫不及待的开始服用,不久后,吃死了自己,暴毙在翠微宫。

一代天可汗,像流行划过夜空,结束了他51年跌宕起伏的传奇一生。




只能说声可惜!倘若他能再多活十年,可能武则天以周代唐的巨变都不会发生。

李世民晚年有错,但是严格来说不算帝王的昏庸,只是人性的失控放纵

李世民的一生,堪称神奇,如果没有晚年不加约束的放纵,他将是一个完美的帝王 ,在治国上没有过错。

不过,相比于他璀璨的功绩而言,他的过错,似乎微不足道,并没有对国家造成多大的动荡。

李世民年轻时的成就太过耀眼,大唐太过显赫,地位太过崇高,以至于他老年的过错在别人眼里,才会被无限放大。

只是因为我们想当然的,把李世民当圣人一样要求了,总觉得他就不应该犯错。




可事实上,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肉眼凡胎,也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一旦放纵欲望,在不加约束的情况下也会犯错。

放纵这种这种事情,就像在密封的心上破了一个口子,如果没有补救,这个口子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大,得到的结果只会是悔不当初。

所以,我们往往从根上就要求自己不能放纵,要严以律己。就像蜀汉昭烈皇帝刘备临终前,要求刘禅的一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因为放纵,只有零次喝无数次的区别。李世民正是如此,所以他荒唐到断送了自己。




不过以他的功绩来说,犯的那些错,也真的不算什么。总体来说,他还是难得少有的好君王。

甚至我想说,一个如此杰出的帝王,在昏聩不堪的时候,只犯了一些无关痛痒的错误,真的算可以了!

跟他的后世子孙唐玄宗一念之差断送大唐未来相比,李世民足够优秀。

瑕不掩瑜,他的功绩,足以成为古代少有的圣君,说他昏庸,有些冤枉!




在唐太宗李世民二十三年的为帝期间,出现了一个很明显的分水岭,这就是贞观十九年的亲征高句丽事件。如果说之前的太宗皇帝是精明强干的、英明神武的,那么从高句丽战场上回来的太宗皇帝就是疲劳多病的、安于享乐的。

人在死亡面前很容易妥协,转而变得易怒、多疑,并且开始享受人生,即便享乐的代价是沉重的。比如说太宗皇帝,他在贞观末期的骄奢享乐一直成为世人攻击他的证据,甚至很多人忘记了他所做的那些政绩,而津津乐道于他如何如何昏庸,须知昏庸是相对的,太宗皇帝的昏庸只是相对于他为帝前期开创的贞观之治而言的,实在不应该大加苛责。

武德九年,一场玄武门之变成就了李世民的皇帝梦,在登上皇位的同时,伴随着李世民的就是永远的争议,皇位得来不正这件事是无论如何抹杀不了的,况且李世民还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兄弟。但正因为如此,李世民在为帝期间更加的严格要求自己,希望向世人证明他这个皇帝是最合适的。而李世民也的确做到了,由他和他的团队开创了贞观之治,虽然不能称之为盛世,但是正是因为李世民为后来的大唐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点是不可以否认的。

这样一个文治武功的时代,是令后世怀念的。而且,最重要的是,李世民善于纳谏,这是极为难得的,魏征和王珪这两个东宫旧臣时刻不忘规劝李世民,而李世民也愿意纳谏,留给了后世一段非常好的佳话。但后期李世民逐渐不再纳谏,变得独断专行,这一方面是因为李世民对于自己建立的功绩开始自信起来,另一方面自然就是李世民为帝日久听不进去别人的劝谏。

令人耿耿于怀的就是李世民在魏征去世后推到了他的墓碑,起因就是李世民得知魏征生前曾将进谏的时间和内容等拿给褚遂良看,目的很可能是为了青史留名,而且魏征推荐的杜正伦和侯君集接连犯下大错。这让太宗皇帝觉得自己被魏征蒙蔽了,因此在为魏征亲笔题写墓碑之后又将其推倒,但在后来,李世民发泄完心中的不满后还是下令为魏征重修墓碑。

重修墓碑这件事发生在亲征高句丽之后。从贞观十八年开始,李世民就打定主意要亲征高句丽,并在派出李绩和张亮的两路大军之后,于贞观十九年的春天带领十万大军亲征高句丽。李世民征高句丽这件事被看成是李世民贞观末期的穷兵黩武,实际上这还真算不上穷兵黩武。李世民在最初继位之后并没有开始对外战争,而是第一时间改革内政,发展经济,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又最大程度发展了农业。为了先提升国力,李世民甚至忍下了渭水之盟,为的就是在国力充足的条件下对外开战。

而经过几年的发展,国力确实大大提升,然后李世民才开始收拾骚扰边境的小国家。并数次取得胜利。攻灭高句丽是中原王朝从隋炀帝开始就有的夙愿,但是很不幸的,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并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虽然攻下了十余座城池,但是高句丽并没有就此灭亡。但李世民的身体却遭到了致命的打击。

实际上在回师的路上李世民就病了,从此之后,李世民再也没有真正好起来,太子李治开始长时间的监国。至于病因则是多方面的,但最大的因素就是劳累过度。他20岁随李渊晋阳起兵,之后的数年之间一直征战沙场,天下平定之后就是和太子李建成争权并发动玄武门之变,再之后就是勤勉政事,一直到贞观十七年李祐、李承乾、李元昌、李泰等等谋反的谋反,谋嫡的谋嫡,给李世民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再加上李唐皇室遗传的风疾,终于在持续近一年的高句丽战场上爆发了出来。

李世民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他开始享乐,比如大兴土木,将终南山上的太和宫重修扩建为翠微宫,将仁智宫重修扩建为玉华宫,做为李世民的避暑行宫(李世民一直很怕热)。两处宫殿都是富丽堂皇,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更是不可胜计。

李世民的另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开始寻找长生不老药,而年轻时候的他曾耻笑过秦始皇求长生不老。这很可能就是病魔和死亡带来的恐惧,让李世民想抓住一切可能让他继续活下去的可能,为此他宁愿相信曾经不肯相信的东西。但他不知道的是,服食长生不老药反而加速了他的死亡。

贞观二十三年的五月,李世民在翠微宫含风殿去世,时年52岁。




唐太宗,以其雄才大略,开创盛世,堪称圣君。

然而,进入中年(唐太宗51岁去世,严格意义上来说没有晚年)以后,唐太宗却渐渐“变坏”,“渐不克终”。

两人的先后离去,使唐太宗渐渐”放飞“

唐太宗手下能人极多。

然而,最能够约束他的,只有两个人。

一位是直臣魏征。

唐太宗把他看成自己的镜子,能够随时找出自己的问题来。

一位是长孙皇后。

如果没有长孙皇后,可能魏征早已经被弄死了。

这位贤内助,能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及时制止丈夫的冲动,维护直臣。

然而,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去世,贞观十七年,魏征去世。

内助和镜子没有了,唐太宗也就逐渐“放飞”了起来。

从轻徭薄赋到不惜民力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原本是唐太宗君臣的共识。

因此,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是唐太宗长期的治国方向。

然而,随着天下太平,功业渐成,李世民却发生了改变。

长孙皇后去世后,唐太宗渐渐开始增修宫室,大兴土木,并提出了“颠覆性理论”:“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

当时,长孙皇后虽已经离世,但直臣魏征还在。

魏征犯颜直谏,直接指出“此恐非兴邦之至言”,正面怼。

魏征在时,唐太宗还能收敛。

魏征去世后,唐太宗大兴土木就更严重了。

贞观二十一年,太宗嫌京城闷热,就修建了翠微宫。然而,宫殿甫成,太宗又不喜欢,重修了玉华宫。

在长安、洛阳等地,许多宫殿陆续修建,“营造不已,公私劳费,殆不能堪”。

战争观的改变

大兴土木的同时,唐太宗的战争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早年的唐太宗,其战争观是非常务实的。

早年,唐太宗在尽量不增加人民负担的基础上进行战争的。

登基之初,条件不成熟,李世民不惜定“渭水之盟”,为恢复生产、积蓄力量争取时间。

此后,灭东突厥、吐谷浑,莫不是在充分保障生产、生活秩序的基础上,以良将精兵,一战而定。

因此,对内人民安定,对外打出了“天可汗”的威名。

然而,随着经济的恢复,唐太宗投入越来越大,甚至是不惜血本。

为征高句丽,唐太宗先后下诏在江南十二州、剑南造船,每欲亲征。

事实上,高句丽是城郭之国,有坚城林立,而六七月为雨期,八九月至二三月为寒冻期,可以大举用兵的时间窗口只有三月至七月的短短三、四个月时间。

大举用兵,一举平定高句丽,并无把握。

当时,李勣等人都提出先以骚扰之法先疲敌、弱敌,再视机平定的策略,并取得了一些效果。

而且,高句丽威胁并不大,太宗完全不必以万乘之尊亲征!

以唐太宗的军事天赋,当然深知此点。

然而,一辈子都在上演军事奇迹的唐太宗膨胀了,仍想一举平定!

何况,李世民在与高句丽作战的同时,西线、西南线,也处于战争状态,“东有辽海之军,西有昆丘之役,士马疲于甲胄,舟车倦于运输”。

长期的大规模用兵,大兴土木,使“军旅棘动,宫室互兴,百姓颇有劳弊”。

从虚怀纳谏到朝无正言

唐太宗以虚怀纳谏而闻名。

唐太宗不但善于纳谏,还鼓励直臣多劝谏。

然而,长孙皇后去世后,太宗态度却挣扎了起来。

贞观十五年,左右仆社房玄龄、高士廉,路遇负责宫室营造的官员,随口问了一句“北门近来在营造什么?”

结果,唐太宗大怒,把两位召过去怒斥:你们管好南衙的事情就好了,北门这点小事有什么好问的?

房玄龄吓得不敢回话,好在魏征还在,正面怼:宰相询问工程,有什么罪过?

唐太宗面露愧色,说不出话来。

也就是说,到这个时候,房玄龄什么的已经不敢多说话了,只有魏征还能直言一下。

魏征去世后,再敢直言的人少了。

更严重的是,因为各种原因,魏征去世后仅一年,唐太宗居然推到了魏征的墓碑。

推到魏征墓碑的原因很多,但毫无疑问的是:魏征墓碑的推到,也意味着直言的丰碑倒了。

亲征高句丽的归途中,士卒冻死不少,唐太宗叹息: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

到最后,唐太宗询问长孙无忌等人:朕近来有没有什么过失,你们说说看!

询问再三,长孙无忌等人的回答始终如一:陛下没有过失!

反倒是年仅20多岁的嫔妃徐惠,洋洋洒洒,直言不讳,直陈太宗过失!

一位20多岁的嫔妃都能看出问题,长孙无忌这些政治家难道看不出?

镜子没有了,正言也没有了!

由君臣互信到权术相待

早年的唐太宗,待臣子以坦诚之道。

曾有人建议太宗假意说反话老试探臣子的心思,太宗斥责,认为君臣相交,贵在坦诚,不要搞这些诈术。

然而,随着太宗年事渐长,坦诚少了,“诈术”多了。

唐太宗与尉迟敬德、李勣的交往,就很能说明问题。

尉迟敬德,战场上救过太宗的,生死交情,绝对亲信。

贞观初年,尉迟敬德一拳打了李道宗,李世民直言警告:我现在理解刘邦为什么杀功臣了,功臣不守法呀!

此时,君臣之间,直来直去,彼此没有什么弯弯绕。

然而,贞观十三年,唐太宗却耍起了权术。

太宗突然发问:有人说你要造反,这是怎么回事?

尉迟敬德露出满身伤痕,表示自己绝对没有造反之意。李世民又“圆场”:开玩笑的啦!别在意。

唐太宗的“套路”,不正是他当年反对的“诈术”吗?

唐太宗与李勣的关系也是如此。

唐太宗去世前,一面对李勣说了许多肉麻的话,有托付后事之言。

然而,另一方面,李世民又对太子李治说:李勣有才干,但你无恩于他。我现在把他外放。如果他老老实实接受外放,你就重用他,如果他徘徊观望,“杀之可也”!

君臣彼此失去当年的生死情谊,以权谋相待。

后来,武后崛起,唐臣多明哲保身,与此不无关系!

成为自己曾嘲笑的人

对于生死,唐太宗是很有见地的。

唐太宗曾嘲笑秦始皇、汉武帝修炼仙丹,妄图长生不老,相信那些无稽之谈!

然而,唐太宗晚年时,自己也成了自己曾嘲笑过的人。

东征高句丽回来后,唐太宗患上了风疾,身体出现问题。

然而,当时的太宗,只是身体欠佳,病时好时坏,倒也没有性命之虞。

直到他遇见一位自称有200岁的胡僧。

结果,服用了几次胡僧的丹药后,病情加剧,直接“要命”。

要知道,秦始皇也好,汉武帝也罢,吃仙丹,最多算是慢性中毒。而唐太宗,这几乎是直接被“毒死”!

最终,年仅五十一岁的唐太宗,早早驾崩了!


唐太宗到了中年以后,其作风确实发生了一些不良的变化。

然而,即便是在其中晚年,唐太宗的治政水平仍然是不错的,虽有一些不智之举,但也绝称不上昏庸。

虽有一些“减分项”,但唐太宗仍然堪为古代最杰出的帝王之一。




要说谁是中国最伟大的封建帝王,李世民是毫无疑问能够当选的一位。

但其实,李世民的黑历史也非常多,尤其是他晚年时,本质上和后来的唐玄宗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李世民在和他儿子的斗争中取得最后胜利,加上他死得正是时候,所以一生盖棺定论,才是完美。否则,他恐怕就是另一个李隆基。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李世民晚年的时候,他为防止太子对自己造成威胁,就扶持魏王李泰和太子李承乾抗衡,硬生生搞出一个东西宫并立的局面,结果酿成兄弟相斗和父子相残。

站在李世民的角度,这自然不是他的错,而是儿子们不孝,所以他才不得已自卫,不得已杀掉齐王李佑,废掉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

但问题是,如果李世民的儿子和后来唐玄宗的儿子李亨一样,能够获取最后的胜利,那站在他们的角度来说,显然就是李世民老迈昏庸,宠信奸臣,对自己的儿子各种不信任和打击,惹的天怒人怨,百姓苦不堪言,最后李世民的儿子为挽救大唐江山社稷,只能提前上位。

如果真是这种结果,那我们现在看李世民时,那和李隆基、甚至是李渊又有什么区别呢?



其次,李世民在晚年的时候,也是大兴土木,他曾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至理名言,叫做“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

意思是说老百姓如果不辛勤劳动,就会骄奢淫逸,所以需要不断劳役他们,让他们不停的工作和干活,这样统治才能稳定。

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李世民开始大兴土木,贞观二十一年,他嫌弃皇宫闷热难耐,就下令在临潼骊山顶上修建了翠微宫。谁知刚刚建立不到三个月,李世民又嫌弃宫室规模太小,辱没了大唐的威仪,于是又下令重修了玉华宫。

结果,等到玉华宫建完之后,他又觉得玉华宫太过华丽和奢侈,实在有辱他明君的称号,于是他又下令将其拆毁。

然后,他又命人大力重修隋朝留下的仁寿宫等五个宫殿。这些宫殿耗资巨大,一直到年底才竣工,结果等修建完,他发现这些宫殿不是他喜欢的样子,于是又命令将其夷为平地。

类似的事情,李世民晚年经常干,不仅浪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是完全是把广大百姓当成牲口或奴隶使唤,以至于很多老百姓为逃避徭役,不得不自断手足。

然而,当李世民听到这个消息后,非但不反思,反而痛骂这些百姓是刁民,下令要将他们全部处死,最后逼得剑南道(川贵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第三,李世民晚年的时候,变得是一意孤行,不再听从别人的意见。

遥想当年,魏征刚死的时候,李世民流泪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这幕画面,何其感人,套用《长安十二时辰》中何监评家李隆基的那句话:“圣人于泰山之巅,自比尧舜,我们都觉得他像,他配!” 当时的李世民,同样也配得上这样一番评价。

然而,魏征死后还不到半年,因为魏征举荐的侯君集、杜正伦都被牵扯到太子李承乾的谋反案中,李世民便认为魏征竟然串联侯、杜害自己;于是他当即翻脸,先是下令解除了公主与魏征之子的婚约,接着又推倒他亲自给魏征撰写的墓碑。

不仅如此,李世民为杜绝群臣来劝谏自己,甚至公开警告他们说:“若不为此,不便我身。”贞观十九年,谏臣刘洎只因为说了句“疾势如此,圣躬可忧”的肺腑之言,李世民便给他加个“谋执朝衡”的罪名,赐其自尽。后来,房玄龄临终时也难过的说,现在朝廷已无人敢犯颜强谏。



在这种局面下,李世民仍然是变本加厉,他晚年一方面沉醉美人温柔之乡,大肆搜罗美女充实后宫,搞的民间百姓苦不堪言,后来篡夺了李唐天下的武则天就是这个时候被吸纳进宫,成为“才人”,当时她才十四岁。

另一方面李世民又好大喜功,他拒绝张亮、李大亮等人的谏阻,三次下诏攻伐高丽,却遭到了高丽的顽强抵抗,唐军损兵折将,最终无功而返。

当时李世民的种种行为,已经到了怨声载道的地步,甚至最后竟然引起了羽林军哗变,卫兵们“夜射行宫,矢及寝庭者五。”

再后来,晚年的李世民还变得贪生怕死起来,他下令国内的方士为其炼制长生不老丹药,为此他还专门从印度抓了一个和尚回来,让其一起炼制药丹。

一年后,丹药终于练成,李世民毫不迟疑地吞下,结果中毒暴亡,仅仅52岁!由此李世民也成了第一个被长生不老药毒死的皇帝!




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是靠血腥的政变才当上皇帝的,他杀兄弑弟还迫父禅位,其手段之残忍,在历史上饱受诟病。

然而,李世民继位之后画风大变,他没有成为一个暴虐的皇帝,反而文韬武略,纳谏如流,开创了贞观之治,并由此成为一代明君,在历史上享誉极高声誉。

不过,到了李世民执政晚期,他开始志得意满,并逐渐放飞自我了,干了一些昏庸之事,对他的名声造成了一些影响。


那么,李世民晚年究竟昏庸到了什么地步呢?

01,沉迷享乐,不惜国力。

李世民继位之初,国家还比较穷困,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此他实施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国策,比如薄赋尚俭,崇尚文教,大力发展农业和经济建设,完善国家法律体系,等等。

到贞观中期,国力大为发展,百姓生活富足,军队强盛无比,唐朝由此逐步进入盛世。

在私生活方面,李世民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他十分节俭,不喜欢铺张浪费,尤其是在长孙皇后和魏征的影响下,他对自己的欲望十分克制,堪称帝王之楷模。

但是,随着长孙皇后于贞观十年去世,以及魏征在贞观十七年去世,李世民缺少了贤内助和“镜子”,他就逐渐开始放飞自我了。

比如说,李世民觉得自己居住的宫殿太过陈旧和狭小了,所以准备新建一些宽大的宫殿居住。


比如说,贞观二十一年,李世民嫌弃长安太过闷热,于是命人在翠微山下修建了规模宏大的翠微宫,当做避暑之地。

但是,翠微宫刚刚修建完成,李世民看完后觉得不满意,又下令重修了玉华宫,并在长安和洛阳等地陆续大兴土木,修建各种宫殿。

我们都知道,修建宫殿是很花钱的,李世民当然不会自掏腰包了,所以国库里的钱就源源不断地流出,国家财政因此十分紧张。

除了花钱之外,人力也是一个不小的问题,曾有大臣劝说李世民,说修建宫殿需要消耗大量民力,这可不是好事啊,李世民却说了一句让众臣惊掉下巴的话:

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

李世民的意思是,百姓没有事干就容易变得惹是生非,只有让他们充当劳役,才能更好地管理他们。

也就是说,李世民觉得百姓都是贱骨头,只有给他当牛做马,才是正确的!

这与李世民一贯坚持以民为本的思想可是大相径庭的,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可见,李世民晚年已经忘记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他为自己取得的功绩而感到志得意满,觉得也该享受一下了。


除了大兴土木之外,李世民晚年的爱好也是非常多的,比如说他开始使用锦绣珠玉等奢侈品了,还豢养了大量马匹、猎狗、鹰隼供自己玩乐,并喜欢四处游玩,每次出行的花费都特别巨大。

这些可不是史书的污蔑,而是在他晚年自我反省的时候说的,他还是自己所做的这些不可以效仿,要儿子们引以为戒。

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

之所以会如此,主要是因为李世民身边缺少像长孙皇后和魏征这样的监督者,可见在李世民也是有一颗躁动之心的,一旦他没有了约束,就很容易放飞自我。

02,贪慕虚名,穷兵黩武。

不可否认,李世民一生在军事方面取得的功绩是十分巨大的,灭突厥、薛延陀、吐谷浑等国,平西域诸国,威震海内,万邦来朝,由此成为天可汗。

细心之人可以发现,李世民早期的军事思想还是很务实的,比如说他即位之初,在面对突厥大军入侵的时候,很识时务地签订了渭水之盟,在自身发展壮大之后,再回过头来收拾突厥人。


还有,在消灭突厥和吐谷浑等国的时候,李世民也是在充分保障国内经济发展和秩序稳定的情况下,才对外用兵的,因此他虽然连续发动战争,但唐朝依然在不断壮大。

但是,到了李世民晚年,他的军事思想发生了极大改变,不再那么务实了,更多时候是为了维护天可汗的尊严而战。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高句丽,贞观十九年的时候,高句丽国内发生了权臣弑主之事,事后也没有及时禀告李世民,李世民觉得很没面子,于是下令整军备战,并让江南十二州修建大型战船。

当时很多人劝李世民说,高句丽十分遥远,还是个城郭之国,不易攻取;再者,高句丽夏季多雨,冬季极寒且漫长,适合征战的只有四月到七月这短短三四个月,如果大举出兵高句丽,一旦无法马上获胜,将会十分被动;更重要的是,高句丽只是个小国,也并不富庶,不值得唐朝大费周章。

但是,李世民根本听不进去,他只想夺取高句丽,将其纳入大唐版图,并将这一功绩写入自己的功劳簿,供后世之人瞻仰;尤其是,当初隋炀帝没办成的事,李世民觉得只有自己办成了,才能显现出高低之分。


于是,李世民不但坚持征讨高句丽,而且还是亲征,而就在战争发生的间隙,唐朝西线也爆发了战争,薛延陀大举入侵边境,唐朝不得不面临两线作战的窘境。

高句丽和薛延陀虽然最终都被唐朝所灭,但由于战争持续的时间长,唐朝消耗了大量财力人力物力,再加上李世民大兴土木、沉迷享乐,百姓的负担因此大大增加。

东有辽海之军,西有昆丘之役,士马疲于甲胄,舟车倦于运输....军旅棘动,宫室互兴,百姓颇有劳弊。

可以说,攻打高句丽并不是个明智的举动,颇有穷兵黩武的意味,但李世民为了彰显自己的功绩而一意孤行,最后受苦受难的还是百姓。

03,不再纳谏,朝无正言。

李世民之所以成功,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善于纳谏,尤其是长孙皇后、魏征、长孙无忌、房玄龄和褚遂良等人,他们都是善于进谏之人。

这其中,最重要的人物是长孙皇后和魏征,他们都是敢于戳李世民脊梁骨的人物,而且他们的谏言大多都被李世民采纳。


然而,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对于谏言的态度有所转变,臣子们进谏开始变得越发困难了;到长孙无忌去世后,李世民就更加听不进去逆耳忠言了,甚至曾因为怀疑魏征进谏是为了博取名声,而下令将其墓碑给推倒。

李世民之所以听长孙皇后和魏征的话,是因为这两人都无私,而且说得有理,更重要的是那时候李世民的人生目标是开创盛世,并成为一代明君,他因此愿意纳谏。

为此,李世民可以保持最大的克制,比如说他曾在继位之初将弟弟李元吉的妻子杨氏纳入宫中,后来杨氏深得李世民宠爱,还剩下儿子李明,但因为杨氏身份特殊,所以没有得到册封。

大约在长孙皇后去世后数年,李世民一度打算册封杨氏为皇后,魏征得知此事后就很不高兴,跑去劝说李世民,说“陛下不可以辰赢自累”,将杨氏比作是秦国公主辰赢,要李世民不要学习晋文公和晋怀公这对叔侄,同娶辰赢为妻。

李世民听了魏征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便压制住内心冲动,打消了立杨氏为皇后的想法。


但是,自从魏征去世之后,朝堂再无善于进谏之人,再加上那时候李世民已经基本开创了盛世,他因此感到自我满足了,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所以不太愿意听到与自己意见相左的谏言了。

就比如说,李世民决定亲征高句丽的时候,大臣们的进谏,他就没有听进去,等到第一阶段战役结束之后班师回朝,他常常为战果不如意而感到懊悔,还说魏征如果在,他也不至于发起这场战争,于是下令厚赏魏征家人,并重新树立起墓碑。

尽管如此,李世民依然再次亲征高句丽,虽然最终将其灭亡,但唐朝的损失也很大,可以说是得不偿失的。

而且,李世民更加我行我素,以至于原本还愿意进谏的大臣,后来都为了自保而不再说话了。

举个例子说,李世民晚年自我反省的时候,曾对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说,我最近有什么过失没有,你们都说说看。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本想说李世民连连征战、大兴木土,致使民生凋敝、国库空虚,但他们因为害怕惹恼李世民而受到处罚,结果都说李世民没有过失。

反倒是李世民的妃子徐慧心直口快,上书指出李世民的过失,李世民无以反驳,就厚赏了徐慧。

但是,还没等李世民改正错误,他就因病去世了。

我们可以发现,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作为李世民的元从功臣,又是当朝重臣,连他们都不敢再进谏了,更何况是其他官员呢?

由于李世民晚年不再那么积极纳谏了,导致满朝都是歌功颂德之人,这些人为了顺从李世民的心意,做事往往是没有下线的,这也为李世民去世后发生的一系列政治事件埋下了伏笔。

04,猜忌心强,君臣离心。

李世民与功臣们的相处方式很简单,就是当哥们来对待,完全没有架子,哪怕是在他当皇帝之后,也没有发生屠杀功臣的悲剧,而且他对功臣们都很厚待,与功臣们的相处也是坦诚相待的,也十分宽容。


但是,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贞观十七年,这一年侯君集因为协助太子李承乾谋反而被他杀掉,这让他意识到厚待功臣们并不一定能得到好的结果,所以他开始猜忌功臣们,不再以诚相待了,而是采取帝王之术加以制衡,这其中以尉迟恭和李勣最具代表性。

先说尉迟恭,他对李世民忠心耿耿,他不但是功臣,而且还是李世民的救命恩人,两人的关系那是相当过硬的。

但是,在李承乾、侯君集谋反事件爆发之后,随着李世民对功臣们态度的转变,尉迟恭也深感危险,便上书请求回家养老,李世民早就担心他谋反了,因此没有挽留。

后来,李世民第一次亲征高句丽,尉迟恭觉得天子都亲自出战了,自己也得表忠心,于是请求出征,李世民便任命他为左一马军总管,但在班师回朝后,李世民仍旧让他回家养老。


在随后数年,尉迟恭闭门不出,只是在家吃喝玩乐,沉迷酒色,还迷信术士之言,在家研制丹药自服。

敬德末年笃信仙方,飞炼金石,服食云母粉,穿筑池台,崇饰罗绮,尝奏清商乐以自奉养,不与外人交通,凡十六年。

也就是说,尉迟恭为了打消李世民的猜忌心,选择急流勇退,并用自污的方式来自保。

还有李勣,也是个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的人物,而且忠心耿耿,但李世民晚年对他不是太放心,又想将他留给儿子李治继续使用,便使用了一些权谋。

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在病重之时将李治找来,说李勣这个人才能不错,但他担心李勣不能效忠李治,所以准备将其贬黜到外地,等李治继位后再把李勣召回京城,委任其为尚书左仆射,这样李勣就会誓死效忠李治了。

这事如果搁在以前,李世民肯定会把李勣找来,跟他直截了当地把话说清楚,用真诚去感化他,从而让其效忠于李治,但他因为猜忌心而对李勣不放心,所以使出了一招帝王之术,用先抑后扬的方式来笼络李勣。


如果君臣之间没了情谊,只剩下权谋了,那君臣离心之事是必定会发生的。

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李世民晚年能够信任和依赖之人,其实并不多,尤其是武将,他们之中大多数人或多多少都遭到了李世民的猜忌,有些人甚至被他杀死。

比如说曾被李世民宠信的大将张亮,他因为私自豢养了五百多名义子而被心有叵测之人诬陷成谋反,李世民就感到非常紧张,没有详细调查,就将他给斩首了,并没收了他全部家产。

实际上,确实曾有人劝说张亮谋反,张亮也差点心动了,原因是他遭到李世民猜忌,被排挤出了京城,但他最后并未付诸行动,豢养义子之事也只不过是捕风捉影而已,并一定是真的。

05,为求长生,服用丹药。

在历史上,不乏服用丹药,从而追求长生不老之人,比如说秦始皇嬴政。

李世民登基之初,对于服用丹药这件事是极尽嘲讽的,他自言对生死淡然处之,不是人力可以改变的。


但是,随着李世民身体逐渐变差,到他第二次东征高句丽回来之后,他又染上了风疾,身体就变得更差了,这时候他就开始畏惧死亡了。

同年,王玄策在击败天竺之后,带回来一个那罗迩婆婆寐术士,此人自称二百余岁,懂得长生不老之术,李世民为之精神一振,立马下令其制造丹药。

在随后几个月时间里,李世民的病时好时坏,到贞观二十三年七月,他的病情突然加重了,住在翠微宫里修养,根本无法下床。

此前李世民还对丹药持谨慎态度,但当他在面临死亡的时候,也顾不得那么多了,不顾群臣劝谏,服用了那天竺术士制造的丹药,结果没几天就去世了,年仅五十一岁。

我们现在已经无从得知,李世民究竟是因为疾病去世,还是因为吃丹药去世的,但他吃丹药这件事透露出一个信息,那就是他的生活作风确实发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不被他所喜的事情,他在晚年还是干了。


当然了,通过以上这几点,并不能就此判定李世民晚年是昏庸的,这些只是他干的一些昏庸之事罢了,成为了他的减分项,总体上而言他在晚年还是功大于过的,依然具有超强的才能和智慧,是历史上少有的杰出帝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昏庸   长孙   翠微   晚年   贞观   大兴土木   忠臣   功臣   宫殿   唐朝   帝王   皇后   地步   尉迟   皇帝   百姓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