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王夫人汇报因晴雯患了女儿痨被赶走时,贾母知道她在说谎吗?有什么依据?

王夫人二次抄检大观园,赶走了正在病中的晴雯。事后,王夫人才把赶走晴雯这件事报告给贾母,说是:“前日又病倒了十几天,叫大夫瞧,说是女儿痨,所以我就赶着叫他下去了。若养好了也不用叫他进来,就赏他家配人去也罢了”。

这番话,王夫人并没有说谎,晴雯确实是因“女儿痨”被撵出了大观园。王夫人也不打算让晴雯再进荣国府,任由她在外配人去。既然王夫人说的是实情,贾母就绝不会认为王夫人说谎。这样讲,有依据吗?难道晴雯真的是因为女儿痨被赶出了大观园?

晴雯究竟得的是什么病,因何被赶出大观园

第五十一回书中说,袭人回家,凤姐吩咐,派两个知好歹的丫头到怡红院上夜,嬷嬷们便派了晴雯和麝月在屋里。到了夜里,麝月出门去看大月亮。晴雯等麝月出去,便穿了件小袄,跟在后面,要“唬他玩耍”。

这时,正是冬季,“昨儿那么大雪”,宝玉因而提醒晴雯:“看冻着,不是顽的。”晴雯不听,仗着素日比别人气壮,不畏寒冷,摆摆手出了房门。晴雯到了外面,“只见月光如水,忽然一阵微风,只觉侵肌透骨,不禁毛骨森然。”从此,晴雯便得了“女儿痨”。

什么是“女儿痨”,这个病与这个情节有关吗?崇祯末年国子监生张自烈在《正字通》中说:“疲,今人以积劳瘦削为痨病”。女儿痨,即指未婚少女因积劳而得的病,那么,晴雯的病是不是《正字通》中所说的痨病呢?

晴雯自吓唬麝月而得病,“有些鼻塞声重,懒怠动弹”,“只管咳嗽”。王夫人二次抄检大观园时,问凤姐道:“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晴雯是“削肩膀”,证明她很“瘦削”,眉眼像林黛玉,说明她也是一副病态。这些“症状”,都证明王夫人没有说谎,晴雯确实得了“女儿痨”。

但是,王夫人的话语中,还有一句“水蛇腰”。水,便对应了晴雯吓唬麝月时,因“月光如水”而被微风刺骨,“毛骨森然”而得了“水月病”。对看晴雯判词:“风流灵巧招人怨”,以及“俏丫头抱屈夭风流”,晴雯得到其实是“女儿涝”

“久雨成水”即为涝,对应的是“淫丧天香楼”。淫,不是说的男女不正当之私情,而是“久雨为淫”,“淫雨霏霏”之淫。“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吟是“淫”的谐音用意,真真国女儿诗其实应当写成这样:“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淫”,大明朱楼被水国淫浸,寓意清取代了明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这段故事中,庚辰本有一则专门解读十二生肖的眉批,其中说:“清,属水,子也”。水,在《红楼梦》中指的就是清朝,月,则是大明的象征寓意。晴雯得的就是“水月”风流病,暗喻大明即将灭亡,为清所取代。

因而,“俏丫头抱屈夭风流”,回目的下一联就是“美优伶斩情归水月”。水月庵“藏污纳垢”,就是风月场。晴雯所得“风月病”,故而是“女儿涝”,涉嫌一个“淫”字。

晴雯是这样一个“不详”之人,也就不要责怪王夫人要将她撵出大观园了。贾母听了王夫人的汇报,自然也是十分赞同的,只是替晴雯惋惜而已。

那么,晴雯涉嫌“淫”字而得水月庵之病,书中又是如何表述的呢?

晴雯就是灯姑娘,多浑虫灯姑娘便是“女儿涝”

晴雯在病中被撵出大观园,贾宝玉央求一个婆子到晴雯家中去探望。书中交代,晴雯十岁时,被赖大家的买进了荣国府,那时,晴雯“尚未留头”。这个细节中,就隐藏了大明尚未被水国所淫,“留头不留发”的杀戮令还未危及大明王朝。曹雪芹专此一笔,就点明了时代背景,秦可卿还没有到“淫丧天香楼”之时。

晴雯已经不记得家乡与父母,只知有个姑舅哥哥。晴雯的姑舅哥哥是荣国府的庖厨,娶了一个多情美色之妻。姑舅哥哥不顾性命,不知风月,一味吃死酒,他的老婆“便不免有蒹葭倚玉之叹,红颜寂寞之悲”。于是,“这媳妇遂恣情纵欲,满宅内便延揽英雄,收纳材俊,上上下下竟有一半是他考试过的”。

晴雯的姑舅哥哥和嫂子究竟是谁呢?书中暗点:“若问他夫妻姓甚名谁,便是上回贾琏所接见的多浑虫灯姑娘儿的便是了”。多浑虫灯姑娘,又叫多姑娘儿,其实就是一人,或者说是一人两写,总犯一个“淫”字。而多浑虫灯姑娘又是晴雯,因而晴雯便是得了“女儿涝”。

晴雯之“晴”,古字作“夝”,是“夕生”。多浑虫之多,就是“夕夕”,到了晚间就得点灯,灯因“夕生”。所以,晴雯就是多浑虫灯姑娘。王夫人说晴雯得了女儿痨,依据就在这里。女儿痨实则“女儿涝”,灯遇水而熄灭,寓意大明为清所“淫”。

晴雯之“雯”就是“雨文”,雨,暗藏了多浑虫“吃死酒”。这其中的寓意,出自《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乙酉 上崩于西宫”,“(上)闻雨降喜形于色,遂崩”。这则记载,首先为《水浒传》所引喻,以“酒”、“醉”暗示朱元璋驾崩。“及时雨”,说的就是这场雨,因太祖崩,燕王起兵作乱,夺了建文帝皇位。太祖归天,对于削藩、篡位者而言,都是一场及时雨。

洪武三十一年是农历戊寅年,朱元璋是大明“始皇帝”,“虎兔相逢大梦归”,兔,即大明之象征符码。太祖驾崩,建文逊位,太宗文皇帝接掌大明,故而是“雯”。书中的“小燕四儿”,以及不断出现的“四个女人”,都是说的燕老四。

女,不是单纯写的女子或者女人,而是指的北方玄武七宿中的女宿。燕王自称是玄武转世,大明又在永乐十八年(1420年)时开始迁都北京。北方为水旺之地,永乐皇帝属鼠,迁都这年又是庚子年。从此,朱楼便自陷于“水”中。

这其中的寓意,说的是朱元璋因其远祖是姬姓,得周武王封建而立国于“邾”。邾国的第一代国君是颛顼帝之后,吴回祝融后裔曹姓之曹挟(曹雪芹因而姓曹)。为此,朱元璋于洪武三年(1370年)效仿周制,“封建诸子”。四大名著均暗写了这段历史,以前车之鉴,断言“封建必亡”,大明灭亡,实乃太祖高皇帝埋下了“孽根祸胎”。

顺便说一句:邾国在春秋时期得齐桓公奏请周天子,被册封为子爵,因而邾国又叫“朱紫国(邾子国)”。邾国是西周鲁国的附属国,“东鲁孔梅溪”即指这段朱家的历史

这段朱家的历史,早就写在了《红楼梦》第一回书中,就是女娲炼石补天神话。这段神话,也与晴雯的“女儿涝”有关。

积芦灰以止淫水,灯姑娘预示了大明灭亡

女娲炼石补天,不仅是炼五色石以补周天之缺,《淮南子·览冥训》中还记载了女娲“积芦灰以止淫水”的神话故事。淫水,即大洪水,积芦灰以止淫水,于是,颛顼之民得救。

《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中记载:“其先帝颛顼之后,周武王封其苗裔于邾”。女娲所补之周天,即大明远祖颛顼之天,暗射了大明。《水浒传》、《西游记》早就暗藏了女娲补天神话,这两部巨著暗写的都是朱家大火并。

《红楼梦》更是以女娲补天开篇,锁定时代背景,“家史王说”,从朱元璋出世写起,一直写到康熙元年(1662年)南明灭亡。所以,贾政,字从周,荣禧堂中摆放着“周器”金蜼彝。蜼,即类猿之长尾猴,寓意大明建立于猴年。这只猴又被史湘云说出是“断尾猴”,暗示大明亡于甲申猴年

贾宝玉探望晴雯时,书中说灯姑娘“不免有蒹葭倚玉之叹,红颜寂寞之悲”。蒹葭,就是芦苇,红颜,即朱明,这两句便是“积芦灰以止淫水”的寓意。芦苇在《红楼梦》中多次出现,比如“芦雪广割腥啖膻”,香菱以“苇叶芦根”与夏金桂辩论花香等等,都是女娲补天神话的暗写。

所以,《红楼梦》中的“淫”,不是写的男女不正当私情,贾珍、秦可卿绝对没有爬灰荒唐事。写灯姑娘情欲泛滥,则是已无女娲再集芦灰以止淫水,书中所写的芦苇没有变成芦灰。《水浒传》比《红楼梦》的芦苇还多,最典型的是卢俊义被吴用计赚,在自家解库厅(当铺)中题写反诗,第一句就是“芦花丛中一扁舟”……。

女娲不再,蒹葭苍苍,淫水泛滥。淫水,即洪水,这其中便有两层寓意。其一,指的是朱洪武“封建诸子”,大明一直处在藩镇作乱之中,南明时期更是各家藩王大火并,导致大明彻底消亡。其二,指的就是“水月”,清取代了明。兔遇虎而亡,大清被写成洪水猛兽。“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女娲补天神话中,原本就有洪水猛兽

晴雯的“女儿涝”从洪武三年“封建诸子”起,就染上了。“削肩膀”,寓意自削手足,大明兄弟相残。晴雯是“夕生”,“夝”字实出《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

方在娠时,太后常梦一黄冠,自西北来,至舍南麦场,取白药一丸臵太后掌中,有光起,视之渐长,黄冠曰:此美物可食,太后吞之觉,以告仁祖,口尚有香气。明日,上生,红光满室,时元天历元年戊辰九月十八日子丑也。

冷香丸、天历元年,就是《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天香”的出处。太祖高皇帝生于子丑之时,即“夕生”。……这段记载,是上面所说的三大名著的总符码,元妃夤夜省亲,时辰便暗合这段记载。元妃点戏《仙缘》,就是说的这段“仙缘”。宁荣二公名贾演、贾源,即“夤缘”,加上水字边,寓意大明最终亡于水。

大明太祖高皇帝出生后,《明实录》中还有这样一段记载:“自后,夜数有光,邻里遥见,惊以为火,皆奔救,至则无有,人咸异之”,这就是“灯姑娘”,以及“火起(霍启)”的来历。

司马光《类编》中说:“灯,烈火也”,《红楼梦》中暗藏了荣国府以及南明为火所焚,贾家集体“爬灰”的真实历史。此处,仅说南明之亡。

史湘云说长尾猴断了尾巴,这是一则字谜,也就是“申”截断下面的竖画,就是个“由”字。秦可卿托梦凤姐,说贾家将有一场“烈火烹油”的喜事。油,即三由,红楼三尤实指朱由检、朱由崧、朱由榔。其中,尤二姐爱吃槟榔,便是“由榔”

朱由榔是南明最后一个皇帝,曾经逃到缅甸避难。康熙元年,也就是农历壬寅年四月二十五日,吴三桂以弓弦缢杀永历皇帝四月二十六日,吴三桂下令以柴纵火,焚烧朱由榔。刘姥姥讲雪下抽柴的故事,也是这段历史的隐喻。贾元春判词“虎兔相逢大梦归”,其中之一寓意,就是大明亡于这一年。

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这句话是文学修辞中的“互文”,暗藏了两个历史节点。“未时交芒种节”,指的是芒种交夏至,所以,书中接着说:“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这一年是顺治六年(1649年),以荣国府为象征的桂林靖江王第二年(1650年,庚寅虎年)灭亡。

四月二十五、二十六日,即南明化灰的暗写。贾元春的册页画,以及“回首相看已化灰”,都是这段历史的真实写照。而薛宝琴所说的八岁随父到真真国,遇到一个十五岁的女子,暗喻永历十五年(1661年)时,吴三桂到缅甸捉拿朱由榔。真真国女子,也暗藏了“女真”,朱由榔消亡时,是康熙元年,康熙皇帝八岁。

大明彻底灭亡,朱楼中人集体爬灰,然后淫浸于水国之中。王夫人没有说谎,晴雯早就得了“女儿涝”。贾母是贾家的“始太君”、“石太君”,当然知道朱楼之中所有的历史,王夫人说没说谎,老祖宗心知肚明。




我们知道,王夫人一向是不多话的,连贾母都在薛姨妈面前说过她笨嘴拙舌的,在公婆面前不讨好。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王夫人跟王熙凤就是两个极端,一个特别会说,一个不爱说话。可是,在赶走晴雯后,王夫人却说一了一长段话,这本身就是令人生疑的:

话说两个尼姑领了芳官等去后,王夫人便往贾母处来省晨,见贾母喜欢,便趁便回道:“宝玉屋里有个晴雯,那个丫头也大了,而且一年之间,病不离身,我常见他比别人分外淘气,也懒,前日又病倒了十几天,叫大夫瞧,说是女儿痨,所以我就赶着叫他下去了。若养好了也不用叫他进来,就赏他家配人去也罢了。再那几个学戏的女孩子,我也作主放出去了。一则他们都会戏,口里没轻没重,只会混说,女孩儿们听了如何使得?二则他们既唱了会子戏,白放了他们,也是应该的。况丫头们也太多,若说不够使,再挑上几个来也是一样。”

王夫人知道赶走晴雯的严重性,可是她不得不回这个问题。虽然是个丫头,她还是要向贾母回禀的,这本身也说明了晴雯在贾母心中的分量的。而且王夫人回的时候还捡了贾母高兴的时候。就像现在孩子犯了错,跟父母坦白了,也要趁父母高兴的时候一个样。为了掩饰自己的问题,王夫人把晴雯的事说得很严重:一则说晴雯一年之间病不离身,这句话也是经不住推敲的,难道说这一年之中贾母都不怎么看到晴雯吗?宝玉每天要去跟贾母晨昏定省,身边少不了丫头跟着,晴雯应该是贾母经常见的呀。二则说晴雯懒。懒这个东西还真不好说,也说不清。晴雯有时候仗着宝玉宠她,确实有不想做事的表现,但是,勤快能干的时候我们也是知道的,可以为宝玉忙一晚不睡。而且依照王夫人前面的口吻,王善保家的在她面前说晴雯坏话的时候,王夫人都装作不认识晴雯似的,怎么就知道她懒?可能眼见着这两点都没有触动贾母,而王夫人又彻底不想晴雯再进来,所以最后来才说是得了女儿痨,这把晴雯要回来的路给堵死了。

贾母听了,点头道:“这倒是正理,我也正想着如此呢。但晴雯那丫头我看他甚好,怎么就这样起来。我的意思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谁知变了。”

贾母听了王夫人的话首先还是对晴雯作了肯定。从她的模样谈吐针线等多方面作了肯定。而且说将来只她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一个“”字说明晴雯在贾母心中的份量。说明对于贾母来说,晴雯是给宝玉作妾的唯一人选,没有第二个。接着来一句“谁知变了”,这是来自贾母的质疑。是否是真变了,也只是你说,我并没有看到。以贾母的智慧,就这一句就够了。她早已看穿王夫人的做法。但那又怎样?难不成她还为一个丫头去跟王夫人争论吗?这涉及到大家族的脸面。

王夫人笑道:“老太太挑中的人原不错。只怕他命里没造化,所以得了这个病。俗语又说,‘女大十八变’。况且有本事的人,未免就有些调歪。老太太还有什么不曾经验过的。三年前我也就留心这件事。先只取中了他,我便留心。冷眼看去,他色色虽比人强,只是不大沉重。若说沉重知大礼,莫若袭人第一。虽说贤妻美妾,然也要性情和顺举止沉重的更好些。……”

王夫人显然接受到了来自贾母的质疑,所以她又解释了一大通理由:一则是病说她命里没造话,二则是她变了调歪,这是顺着贾母的话来说的。三则说她三年前就留心这事,先取中她,这也在策略上表示自己跟贾母一致。然后发现她不大沉重,不如袭人知大礼。

贾母只说了那么一句话,王夫人却说了那么多,也是在为自己开脱,不停地解释。这大概是王夫人在贾母面前话说得最多的一次,也恰恰说明王夫人是知道贾母不相信她的,所以她得不停地解释。

我是苏小妮,喜欢请点击关注和分享!




王夫人撵走晴雯后,谎称她有女儿痨,贾母绝对知道,只是没撕下那层遮羞布罢了。而她和王夫人过的招,清醒又不失风度,那才叫宅斗典范。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将晴雯撵走几天后,王夫人才来跟贾母汇报。

按理说,贾母至尊至贵,不大会关心一个丫环,王夫人作为一个管家太太,如何打发一个丫环,她是没必要跟她报告的。由此我们该知道,晴雯不同于一般的丫环。

晴雯的特殊之处在于:她是贾母放在宝玉屋里的人。按贾府的规矩,将来贾宝玉成家,她是要作为宝玉姨娘的,古人讲究“妻贤妾美”,作为贾府最俏的丫头,晴雯被贾母看中,没毛病。

另一方面,在贾府,服侍过长辈的丫头,较其他奴才要尊贵,林之孝说过:“就连老太太屋里出来的猫儿狗儿,也轻易伤它不得。”

所以贾琏夫妇要赶着鸳鸯喊鸳鸯姐姐,而从贾母屋里出来的袭人、晴雯,贾宝玉要“更该尊重些才是”,免得人家说眼里没有长辈。

所以,正常情况下,就算迫不得已要处置晴雯,王夫人都该先和贾母说明情况。可如今她一声不响先把晴雯撵走,再来说明情况,那就是先斩后奏,目无尊长。

那么,王夫人该如何汇报这件事,才不会让两人剑拔弩张?贾母又该如何面对来自儿媳妇的冒犯?说来这真是一出绝妙的战争,而这种没有金鼓杀伐之音的战争,非贾家这样的资深贵族不可有。

按规矩,王夫人每天要来贾母屋里晨昏定省的,可是将晴雯撵出府后,挨了几天她才说,是因为要等贾母心情比较好的时候。这一天,她因“见贾母喜欢”,便趁机回道:

“宝玉屋里有个晴雯,那个丫头也大了,而且一年之间病不离身。我常见他比别人分外淘气,也懒。前日又病倒了十几天,叫大夫瞧,说是女儿痨。所以我就赶着叫他下去了。若养好了,也不用叫他进来,就赏他家配人去也罢了……”

一开口,就妄捏晴雯有恶疾,这不仅是打诳语,更是诅咒,这真是一个吃斋念佛的人能说出来的话吗?完后就是汇报遣散那些学戏的女孩子。

王夫人这汇报,是有章法的,她先将晴雯的事淡淡说出,后面再用其他事情压着,这样听着的人就很容易只注意后面的事,前面的就略过了。

可对于贾母来说,这件事哪里那么容易略过?

贾母先对打发戏子这件事点头,马上就说到晴雯这上面来:

“但晴雯那丫头,我看他甚好,怎么就这样起来。我的意思,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谁知变了。”

对于王夫人说的女儿痨,贾母没接话,而是一句一句发出了质疑:你说晴雯懒,可我一直觉得她很好,做事麻利,快言快语,针线上更是一骑绝尘。怎么这么快就变了?贾母就差没脱口而出:“你在说谎呢吧?”

听到贾母说晴雯是她看中的宝玉姨娘人选,王夫人也不好直接否认贾母的眼光,只好打哈哈呀,您看中的当然没错,可是人是会变的呀,而且“有本事的人未免有些歪调”,随后开始撒谎:

“三年前我就留心这件事,先只取中了他。我便留心,冷眼看去,他色色虽比人强,只是不大沉重。”

看到这里,真是佩服作者揶揄人的手段,一面说王夫人“天真烂漫”,“喜怒出于心臆”,一面又让王夫人撒出弥天大谎。

记性不差的朋友都记得,就在前不久,人家来状告怡红院的晴雯妖乔泼辣时,王夫人连晴雯都不知道是谁,脑海中搜寻一会才跟王熙凤确认,晴雯就是那个削肩膀、水蛇腰、眉眼像林黛玉的丫头。连名字都没弄明白,怎么就说三年前就留意了?算起来,三年前她王夫人不正口口声声称呼袭人为“我的儿”,暗中提拔她做宝玉姨娘的吗?

很快,她就将袭人推了出来:

“若说沉重知大礼,莫若袭人第一……袭人模样虽比晴雯略次一等,然放在房里,也算是一二等的了。况且行事大方,心地老实,这几年来,从未逢迎着宝玉淘气。凡宝玉十分胡闹的事,他只有死劝的。因此品择了二年,一点不错了,我就悄悄的把他丫头的月分钱止住,我的月分银子里擘出二两银子来给他。不过使他自己知道,越发小心学好之意。且不明说……”

王夫人这番话,可不是单纯的认同袭人那么简单。

一直以来,在贾宝玉的婚事上,“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就处在对峙的状态。而林黛玉和薛宝钗,正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林黛玉聪敏,言语爽利,直来直去,是性灵派代表;薛宝钗守拙,沉默寡言,沉稳知礼,是贤良派代表。

按贾母,她自始至终都想要林黛玉做宝玉的妻子,在林黛玉刚进府时,她就开始安排两人同屋睡觉同桌吃饭。

而王夫人呢,一直对林黛玉多有疏离,反而多次称赞薛宝钗,在第二十八回元春赐下的端午礼物上,薛宝钗和贾宝玉独独一样,暴露了王夫人的选择,她倾向的是薛宝钗。

贾母和王夫人的选择,除了个人喜好自然还有多方面的考虑,显然这不是三言两语就能互相妥协的,因此此事一直悬而不决,除了偶尔各自用点小动作强调自己的力量,谁也不敢直接打开天窗说亮话。毕竟是百年贵族,婆媳撕逼实在不体面。

而巧合的是,晴雯和袭人,分别与林黛玉和薛宝钗相似。

如今王夫人直言晴雯“女大十八变”,行事“歪调”,而点明要袭人这种做事沉稳的,这就等于在说,你贾母看人也会走眼,林黛玉并非你想得那么好,她会逢迎我儿子淘气,不读书,这样的姑娘我不喜欢,我就喜欢薛宝钗那种行事稳重的,宝玉只要不读书,她只有劝谏的份,这才是好儿媳。

都是狐狸,百年狐狸王夫人的潜在之音,千年之狐贾母何尝体会不到?她就笑了:

“原来这样,如此更好了。袭人本来从小儿不言不语,我只说他是没嘴的葫芦。既是你深知,岂有大错误的!”

葫芦,古人将人比作葫芦,多因为其满腹计算,如“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贾母将袭人比作葫芦,正是此意。

早在第五十四回,贾母就因为对袭人深度不满,当众批了她一顿。那次元宵节,贾母因没看到袭人跟着贾宝玉服侍,便当众指责袭人“拿大”。以贾母这等身份,去指责一个丫环,就如同现在的总经理当众批评一个基层打字员一样,是很让人不可思议的,唯一的可能是,中间夹杂着个人喜恶。

而袭人让贾母厌恶的地方,就是她背叛旧主,投奔了王夫人。

贾母将袭人称为满腹算计的葫芦后,又意味深长地说了句:“既然你深知,岂有大错误的。”这话说的,没有大错误,那小错误总跑不了了吧?

其后,贾母又给王夫人泼了一盆凉水:

“我深知宝玉将来也是个不听妻妾劝的。我也解不过来,也从未见过这样的孩子。”

你以为袭人和薛宝钗就能让贾宝玉读书?可拉倒吧,贾宝玉根本不听人劝,他天性如此。

不得不说,贾母真的很懂贾宝玉,因此她也才知道只有让林黛玉嫁给贾宝玉,才能让贾宝玉真正的快乐。可惜王夫人一味颟顸固执,害了自己的儿子。

婆媳俩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最终以一笑结束。贾母年岁已老,王夫人才敢捅破窗户纸,此时的贾母,即便心中深知王夫人满嘴的谎言,晴雯根本没有什么女儿痨,可是她不可能为了一个丫头,公然跟王夫人撕破脸,一是不体面,二是为了保留力量保护林黛玉。她只能用清醒的言语告诉王夫人,我知道你在说谎,而且你的想法很愚蠢,你将为了自己的行为承担苦果。

事实证明,贾母看人一点不错。贾宝玉与薛宝钗成婚后,终日念念不忘林黛玉,至于薛宝钗的劝谏,不仅于他没有任何作用,反而加速了他逃离的步伐,不知后来的王夫人,想到一去不复返的儿子,看着独守空闺的薛宝钗,会不会后悔当初没听老太太一言呢。




《红楼梦》里,王夫人以狐媚子的罪名赶走了晴雯。事情过后,王夫人选择一个贾母高兴的时候,汇报了晴雯的事情。

她说:“宝玉屋里有个晴雯,那个丫头也大了,而且一年之间病不离身。我常见他比别人分外淘气,也懒。前日又病倒了十几天,叫大夫瞧,说是女儿痨,所以我就赶着叫他下去了。”晴雯得了女儿痨,所以让晴雯回家治疗了。王夫人继续说:“若养好了,也不用叫他进来,就赏他家配人去也罢了。”王夫人这是向贾母邀功,她赏晴雯自主配人。

王夫人为什么向贾母汇报晴雯的事情?

贾府有那么多丫头,走就走了没必要向贾母汇报。抄检大观园后撵走了许多人,包括司棋,晴雯,四儿等人。王夫人对别人只字不提,为什么偏汇报晴雯被撵的事情呢?

晴雯是贾母选中给宝玉的屋里人。王夫人知道这件事,所以她把晴雯撵走了,必须向贾母汇报。

王夫人没说晴雯的不是,只说晴雯生病了,而且是女儿痨,必死之症。

晴雯生病不假,但她不是女儿痨。再者晴雯离开怡红院不是因为生病,而是王夫人认定晴雯是狐狸精勾引宝玉,所以被撵出大观园。

那么贾母是否知道王夫人在撒谎呢?

贾母当然知道王夫人在说谎。

因为宝玉是贾母的眼珠子,心肝宝贝,所以贾母对于宝玉房里的风吹草动,都知道得一清二楚。晴雯生病,贾母知道,自然也知道不是绝症。女儿痨是王夫人杜撰的,并非真事。贾母只要问一下给晴雯看病的大夫就知道。或者问一下宝玉,她也能知道真相。

至于晴雯懒不懒的问题,贾母最有发言权。因为晴雯不仅做宝玉的针线活,而且替贾母做针线活。

怡红院的盘子不见了,别人都想不起来在哪里,唯独晴雯记得放在探春房里了。晴雯在怡红院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也是难得的勤快人。

贾母既然知道王夫人撒谎,为什么不揭穿呢?

贾母听了王夫人的话,说道:“但晴雯那丫头我看他甚好,怎么就这样起来。我的意思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

贾母肯定了晴雯的能力,最后强调只有晴雯配给宝玉使唤。袭人不配!

贾母对晴雯懒惰的指控,提出质疑:“谁知变了”!

王夫人一听,笑着解释一番:“老太太挑中的人原不错。只怕他命里没造化,所以得了这个病。”然后王夫人又说晴雯仗着有本事,“就有些调歪”,“不大沉重”。接着王夫人夸奖袭人好,说他“沉重知大礼”。她坚定不移地说自已经将袭人提到了准姨娘的地位。


这是王夫人第一次在贾母面前滔滔不绝地说话。

贾母见王夫人如此笃定,坚持,便没有再说话。她默许了王夫人的决定,牺牲了晴雯。

王夫人毕竟是荣国府的当家人,这个家归根结底是王夫人说了算。王夫人听贾母的话,是孝顺;不听贾母的话,贾母也拿他没办法。

贾母知道,自己的面子是别人给的,如果执意在晴雯的问题上和王夫人较劲,儿媳妇不执行,她也没办法,反而令自己更没面子,以后还不好和儿媳妇相处。

贾母何尝不知王夫人的小算计可是时移世易,贾母不能像护着鸳鸯那样地护着晴雯了。

当年贾母指着王夫人大骂:“你们原来都是哄我的!外头孝敬,暗地里盘算我。有好东西也来要,有好人也要,剩了这么个毛丫头,见我待她好了,你们自然气不过,弄开了她,好摆弄我!”

贾母明知道弄开了晴雯是为了摆弄自己,摆弄林黛玉,但是她没辙了。甄家已经被抄家,自己家里不能内讧,否则便是自杀自灭。

自己这个老祖宗,老封君不过是个牌位而已,指挥不动儿媳妇了。她能做的就是妥协,不和儿媳妇撕破脸,保持贾府表面的团结,不给外敌可乘之机。贾母被王夫人摆了一道,不得不吞下苦果,牺牲了晴雯。

我是润杨,欢迎关注@润杨的红楼笔记





《红楼梦》的读者一定都知道,王夫人这个女人的嘴里,从来都很少说实话。

此时先不论王夫人的谎言是善意还是恶意,先来数数她都说过多少谎话:

金钏儿之死,被王夫人说成了是金钏儿弄坏了她的东西,而被撵出去;

宝玉被贾环用蜡烛所烫,王夫人瞒着贾母,说是宝玉自己烫的;

荣国府的日子过得入不敷出,王夫人和王熙凤就拆了东墙补西墙,瞒着贾母;

抄检大观园这么重大的事情,王夫人还是瞒着贾母独办;

晴雯的病已经有王太医的确诊,这姑娘得的是伤寒,可在王夫人的口中就变成了女儿痨。

贾母是荣国府的最高统治者,人能做到这个地位,靠的绝对不是淳朴与善良。必然靠的是心机与手腕。

贾母同王夫人大概已经相处三十几年,王夫人是什么样的人她岂能不知!

所以不是贾母知不知道王夫人在撒谎的问题,而是王夫人汇报工作,贾母根本不会信……

一.连撒谎都毫无逻辑的王夫人

王夫人是个权利欲和占有欲都非常强的女人,但是在她的身上,并没有与这些欲望相匹配的能力。

为了权与利王夫人时常撒谎,但是因为本人的愚蠢,她根本无法周全自己说过的毫无逻辑的谎言。

戳破王夫人的谎言,无比容易!

贾宝玉是荣国府的凤凰,太多的女孩子都想到他的房里工作,所以宝玉身边丫鬟位置,竞争激烈可想而知。

对于大丫鬟而言,宝玉身边少一个人,就少一个自己成为通房丫头的对手;

对于小丫鬟而言,宝玉身边少一个人,自己就有了成为二等丫鬟的可能性;

对于想要到宝玉房里工作的丫鬟而言,宝玉身边少一个人,就等于自己也有了机会。

也就是说,一旦晴雯得了什么不好的病,她的工作岗位,马上就会有人惦记。

也可以换一种说法,晴雯就算没有得女儿痨,而只是病症与痨病相似,大观园中的所有人会马上就知道。

怡红院中的老妈妈,出于对疾病的恐惧,会马上汇报这件事情;

怡红院中的小丫头,出于对疾病的恐惧,会马上将这件事就传出去;

而袭人呢,宝玉身边想要上位的丫头呢?出于女人之间的妒忌和竞争,马上就会向贾母、王夫人汇报,将晴雯撵出去。

如果晴雯真地得了重病,在大观园中她一天都待不下去。

当晴雯生病时,因为要给她请大夫,宝玉向大奶奶李纨说起过这件事情。

宝玉这位荣国府的凤凰,他身边绝对不可以留着得传染病的丫鬟,这是李纨这位大嫂子必须要保证的。

给晴雯看过病的有两位大夫,其中有一位还是《红楼梦》里描写医术高明的王太医。

二位大夫的方子不大相同,但诊断是一样的,晴雯得的是伤寒:

“小姐的病症是外感内滞,近日时气不好,竟算是个小伤寒。……风寒也不大,不过是气血原弱,偶然沾带了些。吃两剂药疏散疏散就了。”

李纨知道晴雯生病的事,也知道宝玉给她请大夫这件事。虽然小说里没有描写,但是依照世家大族的一般规矩,在大夫走后,怡红院中的老嬷嬷还是应该将晴雯的病症汇报给李纨的。

而李纨没有将这件事情上报,也足以证明,她收到的消息,是晴雯没有什么大病。

于是,怡红院中的是一切事物正常运转。

正常运转的怡红院、正常运转的大观园,都能让贾母确信,其中不会有人得痨病。

那么王夫人自然是又撒了一个谎,当然王夫人撒谎,贾母会看破不说破……

二.贾母和王夫人的布局

抄检大观园时,被撵出大观园的不只是晴雯一人。司棋、入画、四儿、小戏子们都被撵了出去。

司棋、入画、四儿等丫鬟王夫人根本就没有同贾母提及,小戏子们也只是随便说了一嘴。

王夫人认真汇报的,就只有晴雯一人。

宝玉屋里有个晴雯,那个丫头也大了,而且一年之间病不离身。我常见他比别人分外淘气,也懒。前日又病倒了十几天,叫大夫瞧,说是女儿痨,所以我就赶着叫他下去了。

若养好了,也不用叫他进来,就赏他家配人去也罢了。

①晴雯这丫头是贾母给宝玉的,所以这件事情王夫人必须向贾母汇报。

其实晴雯犯了多大的错误吗?

只怕没有王夫人容不下她的原因,最大的理由就是晴雯是贾母的人,而王夫人看不上贾母的人。

无论是贾母心中选定宝玉妻子的人选,还是贾母心中宝玉妾侍的人选,王夫人统统看不上。

这与人没有关系,更多的是利益,王夫人和贾母在利益上也有着纷争。

所以王夫人必须除之而后快。

②王夫人为什么急于汇报呢?

因为王夫人在向贾母汇报晴雯得了女儿痨时,晴雯已经死了。

这种事情,在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的荣国府根本瞒不下去。

这件事情,晴雯哥嫂的邻居会马上知道;

这件事情,怡红院的宋妈也已经知道,之后整个怡红院都已经知道;

在晴雯的哥嫂向王夫人要丧葬费后,整个荣国府都会知道了这件事情:

王夫人闻知,便命赏了十两烧埋银子。又命:“即刻送到外头焚化了罢。女儿痨死的,断不可留。”

这个时候的王夫人,扯谎已经扯到了没有边际的程度。

③王夫人是大夫吗?

不是大夫,凭什么判断一个人是得什么病死的;

王夫人是缺少起码的世故人情吗?

以晴雯哥嫂的品性,如果这姑娘真的得了痨病,不可能把她留在自己的家里。

所以一切都是王夫人在展示女主人的威风,她要在所有的下人面前展示出一种状态,她不喜欢的人,任谁也留不下!

但晴雯是王是贾母给宝玉的,所以王夫人必须给贾母一个交代。而王夫人也认为,只要给一个交代就行了, 哪怕这个交代,就是极容易被戳穿的谎言。

而贾母真的不知道这件事情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别说晴雯死了贾母会知道,就是抄检大观园贾母也一定心里有数。

虽然抄检大观园这件事情,王夫人以为用的都是自己的心腹,所以传不到贾母耳中。

但豪门大族,事情哪有那么简单。

抄检大观园时,探春早就得到了消息。

既然探春一个小女孩都能知道的事情,想瞒住贾母当然不可能。

贾母身边的鸳鸯、琥珀等大丫鬟,同样是她的心神耳意,会帮助她监控整个荣国府;

贾母身边的二等丫鬟,也会随时帮助贾母留心荣国府的事情,以便得到贾母的青睐,有机会上升成为大丫鬟;

贾母的身边还有整个一套服务班子,加上这套服务班子的家人都会互相监督。

抄检大观园这件事,贾母身边的工作人员,没有一个人敢欺瞒这件事情,不向她汇报。

所以贾母必然早就知道晴雯被撵了出去,晴雯的死亡,贾母和王夫人知道的时间也会大致相同。

但是贾母能怎么办?

为了一个丫鬟和儿媳妇撕破脸,这不是一个宅斗经验丰富的一家之主的所作所为。

所以这件事情,贾母对王夫人的谎言只是故作不知。贾母做事自然会抓大放小。

晴雯之死伤了贾母的威严,所以贾母必然会有所行动,这才是贾母认为的大事。

而晴雯之死本身,不得不忧伤地发现,一个丫鬟之死,真的是一件小事,对于古代的贵妇来说只会视如草芥。

之后贾母与王夫人的整个对话,都是在笑着与儿媳妇宅斗。晴雯没有机会成为宝玉的妾侍,那么王夫人想提拔为宝玉妾侍的袭人,也被贾母给驳回了。

于是这对婆媳,又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人生如戏、全靠演技,这些豪门贵妇闲而生事,为了宝玉的婚事,一定还会有新的戏码出现。

只是可叹红楼未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红楼梦   水月   女娲   大观园   宝玉   大明   女儿   丫鬟   太祖   寓意   大夫   屋里   丫头   皇帝   姑娘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