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的胆固醇升高与什么因素有关?

胆固醇高易引发哪些疾病?

胆固醇是血液中一种类似脂肪的物质,是制造细胞膜的原料,但是胆固醇有好坏之分。好胆固醇是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扮演“清道夫”的角色,起到降低动脉硬化风险的作用。

坏胆固醇是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当其升高时,多余的胆固醇的残存易附着在动脉血管壁上,在血管壁上沉积成斑块,久而久之斑块逐渐变大,极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而易使血流停滞,或形成血栓,严重时易引发心绞痛、冠心病、心肌梗死等。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除此之外,还易导致以下几种疾病的发生:

· 易使前列腺癌的生长速度加快,进而引发肾脏疾病

· 易增加血管相关中风的几率。

· 易堵塞动脉,使心脏的动脉血管变窄,极易引发心脏病

· 易形成胆囊结石。

万万没想到,胆固醇偏高的后果竟如此严重!那么,有哪些因素会导致胆固醇偏高呢?

易致胆固醇高的7大因素

1. 食用过量高胆固醇类食物

当身体摄入的胆固醇过量时,易导致胆固醇指标偏高,进而易引起高胆固醇血症,严重时就会形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2. 肥胖

多余的脂肪组织刺激肝脏,容易让肝脏合成的胆固醇更为活跃。当食量增大时,体内用于合成胆固醇的材料自然就增多,其结果极易导致内因性胆固醇的增加。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3. 肝细胞受损

肝细胞受损,易使胆固醇的酯化发生障碍,从而造成血液中胆固醇的升高。因此,肝病患者要多加注意自己的胆固醇是否偏高!

4. 阻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患者的总胆固醇指数偏高,是由于其胆汁排出时易受到阻碍,血液中的脂蛋白-X和肝内胆固醇合成亢进所导致的,主要表现是游离型胆固醇的增加。

5.饮酒过量

饮酒过量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同时也易导致身体的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变高,从而易致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6. 遗传因素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研究表明,胆固醇高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有时整个家族成员的胆固醇都可能偏高,这种情况被称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其表现为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偏高,使得胆固醇极易沉积在患者的皮肤、肌腱或冠状动脉处。此病症患者每次生育时,均有50%的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

7. 精神压力大

压力和胆固醇偏高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压力会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负面影响。很多人压力大时,倾向于吃大量脂肪类食物、饮酒和吸烟,以帮助缓解情绪。所有这些行为都会导致低密度脂蛋白偏高,同时易引发心脏病。

所以,若家族成员中出现由胆固醇所引发的病症问题时,其他家庭成员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胆固醇指标是否正常。另外,生活中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饮食习惯、排解压力调节情绪,可以帮助降低胆固醇偏高的风险哦~

如何降低胆固醇偏高的风险?

1. 调整饮食习惯

①控制食量:进食过量食物不仅会长胖,还会让胆固醇含量增多。进食前可以用手简单地计算食物的分量:一份肉类相对于手掌大小即可,一份主食的分量跟“一捧”的分量差不多即可。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②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2015~2020年版美国膳食指南》指出,用不饱和脂肪取代膳食中的饱和脂肪,可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饱和脂肪食物包括:红肉、全脂乳制品等。)

③少吃或不吃反式脂肪:反式脂肪会增加体内胆固醇含量,其常常存在于人造黄油、油炸食品以及烘焙食品中。

④适量增加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摄入: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以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含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食物包括果蔬类、豆类、谷物类等食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⑤适当摄入鱼类:相比于其他动物脂肪,鱼类的饱和脂肪含量较低,且含有丰富的ω-3脂肪酸,可以帮助降低胆固醇,减缓动脉中血管壁斑块的形成。(尽量采用清蒸或炖煮的方式烹饪鱼肉)

2. 增强体育运动

适当运动,帮助促进新陈代谢、帮助减肥的同时,也可降低坏胆固醇的含量,还可预防动脉梗塞等心血管疾病。

因此,建议尽量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如果实在没时间,可以将30分钟拆分为3次,每次10分钟,例如:楼层较低时选择走楼梯,上班休息时散散步,骑自行车上班或尝试增多站立活动等。

3. 忌烟酒

胆固醇高的人极易出现动脉硬化,而吸烟易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进而导致心脏血液供应不足;而长期饮酒的人会增加自身肝脏的负担,对坏胆固醇的降低极为不利。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4. 调节心情

精神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会直接提升人的胆固醇水平,而冥想、瑜伽等,都有助于减轻压力、调节心情,还可以尝试一下深呼吸,或者去户外走走。

想要维持胆固醇一直处在正常水平,可能是一个漫长的工作,不过只要长期坚持规律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饮食习惯,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让心绞痛、冠心病等病症远离我们!




大家好!我是心血管徐医生,传播正确的科普知识,为您的心血管健康保驾护航!

人体内胆固醇的升高和哪些因素有关呢?这个问题很好啊,了解了胆固醇的来源,可以更好的控制胆固醇升高哈,徐医生来为您解答这个疑问。



人体内胆固醇的生成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食物,占20%,二是肝脏合成,占80%。其它还有遗传因素,肝胆疾病。

食物来源

我们经常说要低脂饮食,就是要限制食物引起来的胆固醇升高。含胆固醇高的食物有肥肉、内脏、蛋黄、牛羊肉等,鸡鸭鱼蛋白质含量高可以食用,但是鸡皮鸭皮不要吃。

另外,烹饪时要少放油,少吃油炸的食物,食用油尽量选择橄榄油等,不要选择猪油。晚餐不宜吃得过饱过晚。多吃蔬菜水果。

还应当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因为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在体内是会转化为脂肪的。所以有的患者说,我都吃草了,血脂怎么还高啊,其中一方面原因是碳水化合物进的多了,如粉啊,面啊,米啊等等,另一方面原因就是肝脏合成胆固醇过多,单纯限制饮食是不够的。

肝脏合成

胆固醇合成的主要来源是肝脏合成,占80%。我们平常常说的他汀类药物就是限制肝脏胆固醇合成的,可以使胆固醇水平下降50%--60%。

遗传因素

部分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与基因突变等有关,纯合子基因突变低密度脂蛋白往往有4-6倍升高,杂合子基因突变低密度脂蛋白往往有2-3倍升高。

肝胆疾病

部分肝胆疾病会影响胆固醇代谢,引起胆固醇升高。

以上就是徐医生告诉你的引起人体内胆固醇升高的因素。

了解更多健康科普,就在“今日头条”关注心血管徐医生!




现在,一提起胆固醇,很多朋友咬牙切齿,恨不得人体内一点胆固醇都没有。这是为什么呢?这主要是因为大家通过学习,了解到了胆固醇的危害,明白了胆固醇高,患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就会增加。但其实,胆固醇是身体的结构成分之一,它是人体细胞膜不可缺少物质,同时对于很多激素的合成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于胆固醇我们应该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不能认为它对身体百害而无一利。

回到问题中来,人体内的胆固醇升高与什么有关呢?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胆固醇的来源。其中80%是由肝脏合成的,20%是由肠道吸收的,合成胆固醇的底料是饱和脂肪酸。明白了来源,我们对于升高的原因就能够有所了解。当我们摄入的含胆固醇高或者饱和脂肪酸高的食物时,如大肥肉、动物内脏、蛋黄、牛羊肉等,我们肠道吸收的量增加,因此,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浓度。

除了控制了吸收,我们还应该增加胆固醇的排出。主要是增加运动量,通过运动,不仅能够减肥,还能够将脂肪转变为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尤其时年龄比较大的朋友,身体的代谢能力逐渐减低,此时,更应该注意锻炼。

除此之外,一些疾病也与胆固醇升高有密切的关系。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因此,我们在积极治疗这些疾病,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两年前遇到一位39岁的小公司的老总晚餐回家后因剧烈前胸闷痛立即送医院,诊断为急性广泛壁心肌梗塞的患者,造影时发现左前降中段支完全性闭塞,三支冠状动脉均有严重的多节段性狹窄不宜做支架植入术,因一般情况尚好因此保守治疗过了急性期待病情稳定后进行血管重建即冠状动脉搭桥术,谁知在保守治疗其间突然发心源性猝死,急性心肌梗死时极容易出现心室颤动,考虑猝死极可能室颤导致。患者既没有高血压病,也没有糖尿病且不抽烟,追诉其父亲有心肌梗塞病史和高胆固醇血症,他的总胆固醇8.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8mmol/L,医生让他服用他汀类药物,一月后检查LDL巳降止3.4mmol/L便自已停药,最终在年富力壮、上有老下有小下有的时候发生心肌梗塞而导致心源性猝死,这都是占总胆固醇70%最坏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惹得祸。

胆固醇的增高主要和遗传因素引起‬的胆固醇代谢障碍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则‬是邦兇‬。‬

我们常说的血脂是指血液中有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等为主要成分构成的。


血液‬中‬的胆固醇的来源有‬三种‬种:一是有人体自身合成的;其次是从食物的胆固醇吸收的,‬另外‬一种‬从不为人‬注意的‬:即‬人体‬肝脏‬代谢‬不完‬的胆‬固醇‬会‬通过胆汁‬排泄到肠道,而肠道有许多胆固醇结合蛋白受体‬,因此肠道中的胆固醇有50%仍‬可以通过和胆固醇结合蛋白‬受体‬结合后重新回吸‬收到血液中,因此这‬也是胆固醇很难下降的原因。


胆固醇有70%-80%是由机体自身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在肝脏和小肠粘膜由乙酸合成,‬这个合成和代谢的过程与遗传基因有密切的关系,所以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有约有70-80%都与其家属基因‬突变‬遗传‬引起‬胆固‬醇‬合成‬增加,‬分解‬下降有关‬。‬


食物吸收后合成的胆固醇,仅在总胆固醇中‬占‬20%-30%左右,‬因此‬不少人即使‬吃素‬胆固‬醇‬仍然‬很高‬。绝大部分胆固醇升高的人都会可以追溯出其家族和长辈中一定‬有高胆固醇血症的人或‬因‬此‬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和‬事件‬。


极少见的是“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总胆固醇往往超过10mmol/L以上,中国人中仅占不到0.2%。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发病率约极低,女性略多于男性。患者除了应用他汀类药物联合依折麦布外可以只需每年注射两次这种名为因利司然或应用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蛋白即可PCSK9依洛尤单抗”(瑞百安)、“阿利西尤单抗”。


饮食中的胆固醇绝大部份来自动物性食物,其中肉、禽、鱼类为主。而动物的脏器、蛋黄、乳制品、脑髓中含量最为丰富。食物中的胆固醇多为游离(自由)胆固醇,少量为胆固醇酯,‬因此‬吸收后‬合成‬胆固醇的比例‬较‬低‬。‬


LDL是构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核心脂质的主要成分,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越高,则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长得也越快越快越大,容易形成不稳定易损的软斑块,一旦斑块破裂就会激活血小板并和纤维蛋白连接形成了血栓,导致心肌梗塞是脑梗塞。

基实早年就开发并对急性心肌应梗塞患者临床应用llbllla纤维蛋白受体拮抗剂阻止纤维蛋白和激活后暴露出来的纤维蛋白受体结合而形成血栓。因此,许多医生和科普文章的作者始终还就血栓的形成发表许多错误的观点如:血液粘稠度高、血小板聚集、斑块破裂后块碎片的堵塞等等错误的认识,也难怪其实任何一本教课书上对于血栓的形成也是采取磨糊的观点,既使编书的人也有知识面上的局限性。

而阿司匹林起到的作用就是当斑块破裂的瞬间,可以阻止血小板激活阻止‬血栓‬形成‬。‬斑块不破吃了也白吃。因此当发生心肌梗塞后需要立即做PCl术会叫你服用300毫克的阿司匹林还要用低分子肝素或llbllla受体结抗剂,其中主要原因怕血小板遇到支架的糙面(对血小板来说)会形成新的支架入血栓或术中发生其他斑块再次破裂。


因为急性‬心梗‬患者的‬基础‬胆固醇和‬LDL水平高低参差‬不齐‬,‬如果LDL在‬4.5mmol/L左右‬,‬一片‬阿托‬伐他汀只能‬使‬LDL下降‬35-40%还在‬2.7mmol/L左右‬,即使‬用‬80mg阿托‬伐他汀也只‬能‬使‬LDL降到‬2.2mmol/L,因‬为‬他‬汀类药物‬即使‬加倍使用‬‬也只‬能使‬LDL‬多下降增加‬6%‬。当然很少有医生会用80mg阿托‬伐他汀,‬因为产生肌损‬和‬肝损‬的可能性会明显增加。


此时‬应‬考‬虑‬一片‬标准‬剂量‬的他汀如‬阿托化‬他汀‬20‬mg或‬瑞舒伐他汀10‬mg或‬匹伐‬他汀‬4mg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肠‬道‬内‬回吸收‬‬胆‬固醇抑制‬剂‬依折麦布‬10mg在‬他‬汀类药物降低‬LDL‬40%的‬基础上‬进一步‬使‬LDL增加‬下降‬18-20%这样‬就‬能‬把‬4.5mmol/L的‬LDL降到‬1.8mmol/L。


同样‬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患者,‬也可以用中‬、‬小‬剂‬量的他汀‬联合依折麦布使‬‬LD L根据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多少分层‬获得不同‬的达标值‬,‬而‬不是‬把‬LDL降得‬越低‬越好。‬当然‬LDL髙需‬要吃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则应严格控制富含髙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黄‬油‬、‬蛋黄‬等‬


但人体又离不开胆固醇

1.胆固醇‬是‬构成人体各种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2.它是合成各种激素和神经介质不可缺少的原料;

3.在传递神经活动的过程和‬维持‬阻止‬脑‬功能‬衰退‬中起‬着‬重‬要‬作用;

4.胆固醇也是人体的一种重要的能量储存形式。


5.胆固‬醇‬和‬人体的免疫功能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胆固醇过低‬易发‬感染‬和‬恶性‬肿瘤。‬这已被国际国内的许多研究广泛地证实了。

当然胆固醇过高容易产生动脉粥样硬化产生的心血管疾病,万一粥样斑块破裂容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血栓和梗塞事件,中国心血管疾病是导致总死亡率的第一位。


1.因此没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3.0-3.4mmol/L只需在饮食上适当控制而不必要服用他汀类药物;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模式加吃多运动即可。


2.在众多的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中,如有高血压,糖尿病,长期嗜烟,家族中有中年即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和事件的人,尤其是性格急噪、争强好胜属于交感兴奋类型的人,如有1-3项危险因素,应该用他汀类药物药物使LDL降到2.6 -3.0mmol/L以下。

2003年美国心血管年会中首先报道了只要把LD L降到2.6mmolL以下通过冠状动脉血管超声检查可以发现斑块在缩小。

3.既有糖尿病又巳通过各种检查确诊冠状动脉任何一支狹窄超过50%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而未末预植入支架的人建议把LDL降到2.2-2.6mmol/L以下。两种疾病都有且控制得不好的患者LDL应降至2.0mmol/L。

4.支架植入后冠状动脉重建术搭桥的患者应该把低密度酯蛋白胆固醇降到1.8以下。


所以应该根据可能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各种危险因素多少和控制得好坏应用常规剂量或中、小剂量的他汀类药物以防止为了达标使用剂量过大产生的副作用。也可以联合依折麦布将LDL再降低20%达到分层达标的目标数值。


总结:胆固醇绝对不是越低越好,LDL过低可能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降低了,但由于胆固醇过低造成的各种疾病和死亡率却升高了。


2022.7.30









三高就是指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这高血脂虽然包括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但更多时候更指高胆固醇。因为胆固醇升高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尤其胆固醇中的低密度脂蛋白更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

胆固醇一文不值吗?那倒也不是,胆固醇也有自己好的一面:

1、胆固醇 能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2、胆固醇转化为胆汁。

3、胆固醇能够参与合成激素。

如果胆固醇低于人体正常的生理需求就会出现:

1、胆固醇低容易患上抑郁症,特别是老年人。

2、胆固醇低容易引发脑出血。

3、胆固醇低降低免疫力。

4、胆固醇低影响智力发育。

但胆固醇升高肯定是有坏处的,会明显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目前常用的血脂标准:

总胆固醇 2.8~5.17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04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3.4mmol/L

高危人低密度目标是<2.6mmol/L

极高危人低目标是<1.8mmol/L。

为什么胆固醇会升高?为什么瘦人胆固醇也高?为什么不吃肉胆固醇也高?

这其实是一个问题,我们弄清楚,胆固醇的来源就知道了,胆固醇来源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内源性合成是胆固醇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内源性合成的胆固醇可以占到我们所有胆固醇的70%以上,所以说内源性合成的胆固醇在胆固醇升高的占比中占比非常之高。简单说就是自己代谢紊乱了,即使不吃肉,不是胖子,您的基因里面有,那就会胆固醇升高。

少部分外源性摄入,也就是我们说的饮食,吃的太油,太肥,大概占胆固醇比重的30%左右。内源性合成和遗传基因几乎是我们不能改变的,但外源性摄入是我们可以进行改变,而且可以受我们控制的最好的方式方法,所以外源性摄入的干预可以有效的减少胆固醇的升高。

即使胆固醇受饮食影响比较小,但也必须控制饮食,因为健康饮食还能控制30%,如果不控制饮食,那么胆固醇可能会更高。

【心血管王医生正式授权原创保护,如有窃取者一定追究法律责任。】

【有任何心血管、高血压、高血脂的问题,可私信我,我会尽快回复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胆固醇   碳水化合物   因素   脂蛋白   冠状动脉   血栓   肝脏   心血管   动脉   脂肪   人体内   类药物   患者   血液   食物   来源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