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天天喝大酒,为什么不得半身不遂?

古代没有西医,当时也不能测血糖和血压,血脂等检查,其实也有得糖尿病的,中医叫渴症,但是也测不了血糖,只是根据症状诊断,所以也不可能记录三高值,但是肯定有三高和半身不遂的病人




古代的酒,因为发酵蒸馏技术落后,工艺粗糙,所以酒精度数低。度数低就喝得多,图那个晕乎劲儿,喝多了就老上厕所,上完一身轻松,回来又接着喝。因此这样喝大酒不仅不容易造成"三高",还增强了新陈代谢。

再说,古人酿酒都是男人的活儿,女人是闻不了那股中人欲呕的酒糟味的。加之酒房热气蒸腾,酷热难当,男人最多只穿条裤衩,所以酒房也不是正经女人去的地方。这下好了,男人们一边喝着蒸馏出来的原酒,一边往入缸入窖的酒里兑白水,所以那"杜康"就更寡淡了。

黄河之水天上来,古代之酒淡如水。所以读古书,只要是个人物,都是讨口酒吃,以酒相待,实际上就是把酒当成水喝,酒精度数顶多相当于现在的啤酒。这才有了李白的会须一饮三百杯,才有了乔峰不论走到哪里,都是说"店家,先切二斤牛肉,再打十斤酒来"。

现在题主应该明白了吧,古人喝大酒,实际上是啤酒,而且要花钱,所以喝得极少。这就是古人每年体检,从未见有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记载的原因。既然不会中风脑梗,又怎么会得半身不遂呢?




1⃣️古人有百分之九十几的都是穷人,而穷人最大的问题是一直没有解决好温饱,我看到清朝时北平市面上的百姓照片都是骨瘦如柴的体格,穷人几乎连素食都填不饱肚子,就谈不上鱼肉食品,哪来的营养过剩需要转为脂肪储存。

2⃣️半身不遂的人几乎都是血脂高引发了高血压使毛细血管扩张度差而导致的脑血管破裂出血压迫脑组织的运动神经而发生半身肢体功能障碍。古人即使能解决温饱也只是以素食为主,也就很少会发生脑中风后遗症!

3⃣️古时的酒几乎是自家酿造,甚至不要煮酒,用米饭发酵再稀释后既甜又有酒香,即使武松喝了18大碗也未醉去。你从古人的酒坛口盖就证明,那时的酒度数低,普遍称水酒。那种酒坛子盖如果盖在如今这种白酒(50多度)的坛子上,酒精度数就会很快跑没了,而水酒就不会快速挥发。

4⃣️古人饮食差劳动强度大就没有肥胖人,没有三高人群,加上喝的都是自酿的水酒,种种原因不能导致半身不遂的诱因!

谢谢!






今人的病古人肯定也会有。因古代只有中医,可能叫法不同,或者古人平均寿命低,还没半身不遂就夭折了。还有就是缺乏记录。




在古代,能够天天喝大酒的人一定是富人。古代的穷人连温饱都成问题,哪有条件天天喝酒。

半身不遂这个疾病自古有之,古代的人也会得半身不遂。比如白居易,唐顺宗等都曾得过半身不遂。但是古代得偏瘫的人比现在少多了,因为绝大多数古人做不到经常吃到大鱼大肉,得高血脂的很少。古人大多经常劳作,很少熬夜,得高血压的也很少,因此得偏瘫的人极少,而且多是富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半身不遂   北平   白水   水酒   酒坛   古代人   度数   高血压   素食   血糖   温饱   富人   穷人   古人   酒精   古代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