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工作和结婚后,你来往最多的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同学?

参加工作和结婚后,来往最多的是大学和读研的同学。


因为这些同学的层次、底蕴和思想高度、以及同频度极高。交流起来话题很多。微信里只言片语、一个电话,或一次小聚,言谈间就有很多新思想,新内涵和新启发。就如同一本好书,开卷有益。通过交往能够互相学习,开拓视野,共同成长!


而小学、初中、高中同学交往的不多。但一年也会有一两次聚会,但往往感觉和这些同学,尤其是小学、初中同学交流起来总找不到谈资?


开始时,每当同学们一张罗聚会,真不太想参加。但不参加吧,同学又很拿你这个班头挺当回事。去了,听着他们聊着七大姑八大姨、家长里短的事,还插不上话,有些尴尬。不插话吧,又会给人以异样的感觉。


后来,每次参加聚会,我就把好笑的笑话或酒桌上的游戏带给大家,组织大家在笑声和游戏中度过聚会时光。


各位友友,有关和不同年代的同学交往时,您有怎样的感受,您也分享一下吧!







参加工作和结婚后,来往最多的还是小学同学。因为这些同学从小一起玩到大,情谊深厚。童年在一起做过很多趣事,至今记忆深刻。这只是个人认为,友友们是怎么看的!




我是95年参加工作的,96年结的婚。工作、结婚后来往最多的不是同学,而是同事。

自小在农村长大,小学同学大多没有上初中,上高中的更是凤毛麟角。路不同,共同语言本就不多,成年后,为了生活,我们都不得不四处奔波。聚少离多,让本就生疏的关系更是浅淡了很多。


初中同学倒是不少,毕竟我是在镇上上的初中。热热闹闹相处了三年,考上高中的也仅仅只有12人而已。本人自认智商低,初中时拼了命地学习,平时没空闲和心情和同学沟通、交流,背起行囊离开初中后,我和初中同学几乎彻底断了联系。去年老班长建了个初中同学群以便他更好地推销他的保险,我始终处于深度潜水状态中。后来感觉实在无聊,悄悄退群了事。



高中到时有几个处得相当好的同学。刚开始时也打电话聊天,每年过年时也定期聚聚。但毕竟都天南地北的,每年的定期聚会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改成了两年、三年相聚。现在的通讯发达了,微信聊天都不要钱了,可每每拿出手机后又感觉没什么好说的,渐渐地,除非有大事,我们才联络一下,走过礼后,双方都默契地保持了沉默。


我上的是两年制大专,勉强称得上是大学吧。上大学期间虽无一官半职的,人缘却相当好。毕业后也曾多次鸿雁传书,到现在我还保存有当年大学同学的书信。奈何时间总会冲淡记忆,距离终会隔断情谊。大学群是有,但绝大多数时间群里都是一片静寂。偶尔有水花泛起,也只是步入仕途且官运亨通的同学宴饮后的一片点赞、叫好声。我距离他们远,也就只能远远看看罢了。


上班后有了臭味相投的同事。最近网上一直有人建议不要和同事交朋友,我真的很不以为然。相处二十多年了,即便有些利害冲突也早就成了过眼云烟。我们聊天,我们喝酒,我们斗地主,当然我们也抬杠,我们也斗气,我们也闹矛盾,可只要一个电话,我们就能很快聚在一起。当然我说的同事是处得来的同事。


时间是把杀猪刀,距离是根打狗棒。慢慢地我发现:和你经常来往的不过是距离不太远的又经过时间考验的人。






同学。

富有的同学,玩时间,时间玩穷的同学。

你不周旋于同学人和事,同学怎么会影响到你的情绪。

顾及同学们的感受,你会很难受。

每天早上肯舍得给你发微信,问好!只有在同学心里才有位置,那才叫同学。




参加工作结婚后,来往最多的还是小学同学,初中到大学的同学一开始联系,后来因常换手机号,常更新单位时间长了就找不見了,而小学同学在故里,每次回家都能见到几个聚一聚,很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往时   鸿雁传书   初中   高中   同学   小学   工作   大学   情谊   同事   聚会   距离   感觉   电话   时间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