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学聚会”中,很少看到体制内的人?

一、体制内的人工资普遍不高,一般都是三五千,低档次的聚会去了没有意义,高了动辄千把块的费用,对有家庭的体制内普通职员来说,消耗不起。

大家可能觉得不可能,实际上就是这样,大多数只有四五千。

二、体制内的人,经常非常忙碌,身不由己,很难抽出时间外出参加这样的聚会,如果有时间,可能更愿意和几个知根知底的好友小聚一下。

三、体制内的人,大多数提升很慢,同学聚会不免有些人要炫耀收入,地位,如果自己只是个职员,被别人问到,会很尴尬,而同学什么人都有,大庭广众问一些尴尬的问题,很常见。

四、如果比较有前途的,混得比较好的,也不愿意参加,因为有些参加同学聚会的,并不是想帮助其他同学,而是想通过聚会拜托被人办事。

被问到了,不帮或者不方便帮忙,会说你没人情味,帮了人家以为理所当然,“同学嘛!”容易左右为难。

五、同学中什么人都有,有些戴着有色眼镜,有些有些自己的目的,还有的会骗人。当年同学会很火的时候,我也参加了,一开始大家聊的火热,后来其中一个同学骗了几乎群里所有同学,总共好几十万,后来解散了。

六、体制内的人,大多数不会喝酒,或者只是小酌几杯,更愿意和知心的人一起,同学会里会喝酒的多,人家敬你你不喝不行,喝了容易醉,自寻痛苦,所以不如不去。

七、不方便出现在这种场合的同学,有些人的身份不方便出现,现场总是有些同学会乱拍照,自己被拍到了不好,不参加合照也很尴尬,不如不参加。

当初在学校一起读书的时候,同学感情肯定是比较特殊的感情,大家也都比较纯粹,但是现在大家工作很多年,平时也没有太多的联系,参加同学聚会,其实意义也不大。

如果对方比你成功,你自己会非常难受,如果你的同学比你失败,好像对方又会嫉妒,你何必去招惹这样的事情,还不如过好自己的生活,不管别人怎么样。

有那么几个感情好的同学,知根知底的,偶尔小范围聚一聚就行了!

你参加过同学聚会吗?什么感受?




同学聚会,体制内的人很少参加,这是正常现象。我曾经参加过一次初中同学聚会,发生了两件很不开心、极不愉快的事,从那开始,我就发誓,绝不轻易参加任何形式的聚会。

2016年春节前两天, 那时我还在我们市直部门当办公室主任。临近春节,我请了几天年假提前回家过年。刚回到家,就接到一个同村的初中同学电话,说他们几个人商量计划大年初三在县城组织初中同学聚会。对于这种聚会,我是比较忌讳的。所以,一开始我是想尽各种办法推辞。这同学和我关系比较好,就一直解释,说初中毕业20来年,一直没有组织过聚会,届时还会请几个初中老师参加。我一听,有初中老师参加,其中也有对我比较关照的班主任。于是我答应下来参加这次聚会。同学又对我说,你是我们初中同学唯一一个在市直“当官”的同学,你来当这个筹备组主任吧。对于这个提议,我立即给予拒绝,筹备组成员也不行。但是我提议,聚会从大年初三中午饭开始,晚上7点半吃完晚饭结束,除去老师外,所有人都AA制。同学说,他们原来是计划晚上去KTV唱歌喝酒的。我说,大年初四我要回市里值班,晚上的活动就不参加了。随后,同学又打电话给我,说征求了几个老师和同学的电话,女同学喝酒也少,AA制的费用就是午饭和晚饭,每人先缴纳130元。

大年初三11点,午饭过后,大家在饭店里聊天打牌。一个连名字我都记不起来的同学对我说,请我帮他一个忙。原来,他家正在修建的新房,没有得到镇政府的批准,要被政府强行拆除,负责拆除的副镇长刚好是我在乡镇工作时的老同事。我离开乡镇5年了,从来没有因为私事找过镇里的老同事。但同学既然开口,也不想驳他面。于是就打电话向老同事副镇长了解情况。老同事副镇长说,他家前几年已经修了新的住宅,面积还很大,这次又是新建,肯定违规了,肯定是要依法依规被拆除的。我当场对同学作了解释,他脸色铁青走开了。

晚饭时,新来了一个同学参加,据说是个玩社会的。由于我中午喝得比较多,我就对大家说,我酒量有限,晚上我就少喝点,明天一早还要开车回市里值班,请大家多多包涵。几位老师也为我求了情。虽然说是少喝,其实也喝了不少,但是没醉。就在聚会快结束时,这个新来的同学大声说,今天晚上谁喝得最少,晚上就请大家去KTV唱歌。大家一致看着我,我毫无准备地看着大家说,明早真有事,我就不去了,大家都喝得比较多,还是早一点回家休息吧。这个同学不依不饶说,那你发个大红包给我们。面对这样的场合,有时真的很难辩解,于是我发了一个200块的红包在同学群里。晚饭结束后,我就打滴滴回家了。然而,剩下的大概10个同学又去了KTV唱歌喝酒。

说到这里,大家以为结束了,其实事情才刚刚开始。当天晚上回到家后,我就直接睡觉了。第二天一早我刚准备开车返回市里,接到班主任的电话说,昨晚去KTV唱歌喝酒的一个同学喝醉酒骑摩托车出车祸,当场死亡。说实在的,当时吓得两腿发软,幸好我没有参加他们的活动。微信群里的聚会公告,也在我的提议下,取消了了KTV活动,还要求大家自身安全自负。后来,公安局询问了这次聚会的筹备组所有成员,查看微信群公告内容。最后的法院的判决是:参加KTV活动的另外9名同学,每人赔偿死者5万元

这次聚会引来的事情还没有结束。找我说情不要拆除他新建住宅的同学,拿2万元现金送给母亲,要我母亲转达他的愿望,我母亲怎么推脱都不行。拿到这2万元,我母亲立马打电话跟我说。我立即打电话给这位同学说,我妈会当着你家人的面把钱返还你,你以后不要做这种事了,违规建筑的事,我真的帮不了你。我打的电话,也录了音,留作洗清自己的证据。后来,这位同学的违规建筑,还是被拆除了。


参加一次聚会,发生了两件差一点使自己身陷囹圄的事情。教训极为深刻,从那次聚会开始,我就给自己定了个规矩,只要有10人以上参加的同学聚会,无论是初中同学、高中同学,还是大学同学,都一律不参加。

体制内编制人员,为什么不愿意参加这些同学聚会,主要原因是毕业多年,大家各方面的认知发生了较大变化,社会层次、文明素养、个人地位等方面的差异比较大,加之同学之间见多年未曾见面,大家相互不太了解,即使坐在一起也没有什么共同话题。特别是作风改进越来越深入,管理越来越严格的今天,编制人员不参加同学聚会,主要有五个顾忌


第一个顾忌:怕引火烧身。

就像我经历的事情一样。参加聚会,难免要斛光交错、推杯换盏,有些身体不好的人,或者嗜酒如命的人难免会喝多了、喝醉了,甚至有些人还会斗酒。喝醉的出了事故,参加人员肯定是脱不了干系的。


第二个顾忌:怕请托办事。

编制人员,所掌握的公共资源和人脉关系相对要多一些。参加同学聚会,一听说你是某某局的,难免会请托你帮忙办一些事。这些事是合法合规的还好办,关键是很多请托的事都是违法违规的,拒绝也不是不拒绝也不是。帮忙呢,违法违规。不帮呢,肯定会招来一些道德绑架。


第三个顾忌:怕误入歧途。

参加聚会的同学,素质层次不齐,大学以上同学还好一些,高中以下的都是三教九流,什么行业的人都有。特别是一些混社会上的同学,聚会结束后,可能带你去KTV、去美容院、洗脚店等,顺便找个人陪陪你,一不小心就误入歧途,被公安逮个正着。这方面出事的人,还真不少,我们市直单位就有2个被抓现行,最后被开除了。


第四个顾忌:怕违反规定。

现在,公务员管理比较严格,出台了不少规定措施。特别是对领导干部,要求更加严格。一般不允许参加各种形式的同学会,也不允许接受相关同学的请吃安排。所以,有一定级别、比较自律的公务员,对参加任何形式的同学聚会,都是比较忌讳的,也是从心里比较抵触的。


第五个顾忌:怕被耍套路。

现在的人,都比较精明。耍起手段、玩起套路来,部分公务员根本不是这些同学的对手。特别是一些生意人,看见你是政府机关的人,就怂恿你投资他的生意,什么包赚不赔,什么返还率30%,什么1次投资3年返本5年赚翻天。我们市直机关曾经就有一同事,被搞P2P的同学说服,带动全家人员,借了30多万,全部投资了200万元,最后该P2P暴雷了,200万元血本无归。该同事伤心不已,最后还得卖了房子还欠别人的钱,媳妇也和他离婚。真是妻离子散啊!

综上,对于编制内人员,和纯真友谊的同学吃个便饭、聊聊天,完全是可以参加的,毕竟有良好纯洁感情的同学也不多,一般也就3-4个。但对于那些以班级参加的同学聚会,无论是小学同学、高中同学、大学同学、研究生同学,我都建议最好不要参加。

聚会有风险,参加需谨慎。




我从来不参加同学聚会,战友聚会:为什么?理由以下,一,我是体制内,职务有点高。二,我不喝酒不抽烟,怕别人说我清高。三,我没有必要参加这些聚会,怕人说我显摆。四,我与同学也好,战友也好,真正有来往的就那么5一6人。我也挺关照他们。五,几乎我请他们来聚会,他们的家人一起来,没有压力,不会破坏规矩,费用我一个人承担。这些同学与战友都了解我的,大家彼此之间有较深的感情很溶洽。而且大家都都是高情商的人。六,省的惹下麻烦,我们之间不拍照不录音,不晒照片。而且是约好下次聚会的时间,地点。




前些年确实掀起过一阵同学聚会热,别说年轻人了,甚至那些毕业几十年,很多同学都已经不在人世了的老头子老太太们,也来凑这个热闹。不过,这阵风没有持续多久,就渐渐趋于平静,很多人在参加过一次同学会后,都表示,再也不会参加任何形式的同学会!本想重温一下同学之间纯净的情谊,哪知道遇到的全是变了味的交际。

我参加过一次高中同学会,那是在我们高中毕业20周年时搞的一次同学聚会。老实说,聚会没有开始之前,我非常期待,毕竟有很多同学自从高中毕业后再也没有见到,甚至都没有联系,很想知道他们的情况。我想,他们应该也是和我一样的心情吧。

终于等到了聚会举办的日子,我满怀希望地来到举办这次同学会的酒店,见到了很多多年未见的老同学,我感到非常兴奋,也非常高兴。尤其是高中时有几个比较谈得来的同学,这么多年中因各种原因没有联系上,这次见面,大家自然会有很多话要说。大家共同回忆读书时那些有趣的往事,时不时传来阵阵笑声。虽然都是中年人了,但此刻大家的心仿佛又回到了十七八岁的青年时代。


从总体上来看,来参加聚会的同学们都是非常高兴的,刚见面时也都非常热情,非常开心。虽然有的同学相貌有些改变,不过仔细回忆也能认得出来。随着见面时礼节性的寒暄结束,我发现,大多数同学还是同以前读书时那样,只会去找当年关系比较好的那几个,对其他同学则没有表示出更多的热情。

我试图与每一个同学都多说上几句,奈何有的同学根本不给这个机会。人家跟我打几声哈哈以后,就去找他的好同学玩去了,剩下我一个人站在原地不知所措。经历了几次这样的遭遇以后,我也学得乖了,再不会主动找那些平时没有联系,高中时也没多少交情的同学去套近乎了,我同样把自己与一些同学隔离了起来!看来,是我想多了。

离晚上的宴会正式开始还有20分钟左右,酒店外开来了一辆奔驰,从车上下来一个西装革履,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他戴着墨镜,拿着手包,迈着四方步走了酒店。他刚进店,马上引起了一阵不小的骚动:一些同学马上迎上前去,大声与他打着招呼,只听见“雷总来了”、“雷总你好”、“雷总请坐”等问候声此起彼伏。


我使劲回忆了一下,终于想起来了,原来是我们班的雷某某同学。我只知道他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之后跟着父亲在外市经商,没想到现在已经变成“雷总”了!好家伙,原来人家趁着这次同学会,衣锦还乡来了!想倒是想起来了,不过看到雷总忙于同其他同学互动,我也就没有主动上前和他打招呼,一直到宴会正式开始,我始终没有找到机会与他说上一句话。不是我不想,而是围着他的人实在太多了,他根本就忙不过来。

酒宴正式开始后,本次同学会的主持人,原来的班长在发言时,着重介绍了参加今天同学聚会的几个在体制内工作的同学。其中有本市某某局的局长、本市某某县的副县长、本市某某学校的校长等人。作为在体制内工作的我,当然这些同学我都认识,也都有联系。只不过我没有被列入介绍范围。

介绍完张局、刘县、杨校等人之后,接着就是雷总了!班长介绍了雷总这么多年在外打拼的经过,并动情地说这次同学会,得到雷总的大力支持!本来我们定的酒店只是一家中档酒店,雷总知道后让换到了现在这家高档酒店;而且我们今天宴会上的高档香烟、酒水以及菜品,全部都是雷总重新安排的。这些费用的差价,全部由雷总倾力赞助!大家对雷总表示感谢!雷鸣般的掌声响起!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可以想象了吧。大部分同学,尤其是那些经商办企业的同学,全都围着雷同学转,想方设法与他拉关系,套近乎。至于其他那些没有做生意,也没有办企业,在体制内上班拿几个死工资的同学,管你是不是局长、县长、校长,根本没几个人理睬。当然更没人理我了。所以,吃完饭我找了一个借口就赶紧溜了,再呆下去也没有多大意思。当然,这样的同学会我是不会再参加了。

后来还有大学同学会,我拒绝了。虽然我知道我的大学同学中,没有一个人在外面经商办企业,都是在体制内工作,但有几个同学的职位是很不错的,到时候估计又是一群同学围着他们转,只不过是称呼由“某总”变成“某书记”、“某长”、“某局”而已,大概率也是没有人理我的。

后来,与几个同事就参加同学会一事进行了交流,大家的感受都差不多。刚开始的时候很高兴,很期盼,但参加过一两次以后就很反感了,尤其是毕业时间越长的同学会越无聊!所以很多人现在对同学会根本不感冒,不仅仅是体制内的,体制外也有不少人不再参加同学会了。


总结起来,体制内的人不愿参加同学会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没有存在感,被人瞧不起。老实说,在体制内工作的人总是多多少少有点优越感的,虽然他们本身可能并不觉得,但社会上的人常常会把这种优越感强加给他们。不管你同不同意这种观点,目前的情况就是这样。而如果在同学会上,遇到几个职务比自己高的“某书记”,或者是收入甩自己几十条街的“某总”,大家都围着这些人转去了,其他的体制内的人就会强烈感觉到自己被冷落了,没有丝毫的存在感,所以对这样的同学会,他们自然不会太感兴趣。

二、怕别人求自己办事,但自己根本办不了。这种情况太常见。一些同学知道你在体制内工作,同时还大小有点职务,因此他们常常会找你办事。这些事情一般情况下都是通过正常渠道办不成的。要么是有关规定不允许,要么是有的条件达不到,要么是想让自己免于受处罚,要么是想通过非常手段为自己谋私利等等。如果不答应他们吧,他们要生气;如果答应他们吧,自己根本没有能力替他们办成!遇到这种情况,真是左右为难!为了不让自己和同学都感到难堪,纯粹就不去参加同学会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三、层次不一样,没有共同语言。虽然大家读书时都是同学,但毕业以后各人走的路不一样,最终就会自然分层。尤其是那些大学以下的同学,人生道路的差别更是巨大。他们中的一些人会飞黄腾达,一些人可能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对于体制内的人来说,一般不会为生活担忧,同时体制内自有一套自成体系的规则,长期在这套规则的“约束”之下,体制内的人与社会上的人差距就会非常明显。社会上的人可以胡吹乱侃,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他们不管自己能不能办得到,总是先答应了再说。而体制内的人不可能这样做,他们说话都很谨慎,自己办不到的事绝不会轻易许诺。同时,他们还不能信口开河,无中生有,胡编乱造。因此,由于层次不同,必须没有多少共同语言。最初的惊喜和兴奋劲过后,他们感受到的更多的是无聊和无趣。

四、怕被人设局,被有心人下套。体制内的人,一般行事都非常谨慎。因为他们受的约束相对来说是比较多的,稍不小心,就有可能踩雷。虽然只是参加个同学会,但对他们来说也要考虑考虑,毕竟人心隔肚皮,自己不可能知道别人心中怎么想。如果这些同学中,有人以前请你办事没有办成,或者是他的亲戚朋友受过你的打击处理等等,他想趁同学会的机会收集点关于你的“黑材料”,恐怕还是比较容易的。因为现在的录音、录像设备已经非常现代化,不怕录不到,只怕你不说。在饭局上被人出卖的事例,并不少见。所以有的体制内的人知道自己在工作中得罪过很多人,因此他们就会非常警惕,不轻易参加类似的活动,以免自己中了别人的圈套,到时候百口难辩。


五、怕出意外事故受牵连,影响自己的前途。同学会免不了人员聚集,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人多势众。虽然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但意外事故谁也没有办法防范。毕竟意外和明天哪个先来,谁也不知道。

对体制内的人来说,如果因为自己参加的同学会出了意外事故,尤其是出现人身伤亡事故,而自己因为各种原因又与事故的发生摆脱不了关系,因此而受到牵连的话,对他们来说是难以承受之重。他们不仅仅会损失金钱,更重要的是会因此而葬送他们的政治前途,这样的代价,只是因为参加一次同学会就让自己摊上,是极为不划算的。所以权衡利弊之后,他们通常会选择不参加。

六、受相关管理制度约束,不敢越规。目前体制内人员的管理越来越严格,各处规章制度紧密出台,不管是工作纪律还是生活纪律,在很多方面都有着明确的规定。如果违反这些规定,都有相应的处罚措施。所以,作为体制内人员来说,为了自己的前途,谁也不敢轻易拿这些规定不当回事。因此,不只是同学会,很多别人看来很正常的活动,由于有规定约束,他们都是不能参加的。


上面这些,大概就是体制内的人不愿意也不想参加同学会的原因吧。当然可能还存在其他的原因,如果大家对此深有体会,也不妨在评论区写出来,与其他同行交流。说得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谅解。




简单说,被收入高的人瞧不起;被底层的人求办事,通常还办不了。自讨没趣。又不能像混社会的那样胡吹,随便许诺,事后和没说过一样。所以,不去最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体制   同学会   社会上   同事   尴尬   多年   晚上   事情   聚会   初中   同学   人员   酒店   财经   工作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