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为什么要冬眠?冬眠的蛇为何毫无自保能力,连老鼠都敢欺负它?

一位养蛇20多年的老师傅告诉我:90%的人都不知道看到冬眠的蛇,必须马上采取行动,否则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蛇虽可怕,可冬眠的蛇也只能“任鼠宰割”?答案颠覆你的认知,有一种老鼠专门吃蛇。



今年年初,深圳的一处在建地铁工地,挖出来了一条长达7米,重达50斤的巨蟒。不过这条巨蟒正处于冬眠状态,施工人员不费吹灰之力就捕获了这条巨蟒。


巨蟒是一种攻击力很强的蛇,那么这条巨蟒为什么没有对施工人员发起攻击呢?那要从蛇的习性说起。


蛇类估计是所有已知生物中,唯一让所有人都会产生恐惧的动物。




科学家们发现,这是因为蛇的祖先几乎是跟人类共同进化的,人类对于蛇类的恐惧和感知蛇的能力几乎是刻在基因里了。


全世界共有3412种蛇,我国就有其中的241多种。从体型上看蛇有小型蛇,大型蛇;从是否有毒上分有毒蛇和无毒蛇;从活动区域可分为陆地蛇、海息蛇,但是蛇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绝大部分蛇需要冬眠


所有人都知道蛇是冷血动物,冬天要冬眠,但未必知道蛇冬眠的真正的原因。


老师傅告诉我,很多人只知道蛇要冬眠,却不知道蛇也会夏眠。




蛇为什么要冬眠?

所谓冬眠是一种生物学状态。指的是生物上的一种极端调节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生物的体温、代谢和其它生理活动下降,以作为对环境的适应。


你可以把冬眠理解为电脑的“睡眠状态”或部分手机的“超级低电量模式”


用一句概括动物的冬眠,就是以极低的消耗活着。




冬眠是很多动物适应寒冷冬天的“法宝”,因为冬天食物匮乏,且气温极低。如果不主动降低自身活动或消耗,那肯定是熬不过去的,特别是那些变温动物和适应能力差的动物,这里面就包括蛇类。


天,土壤温度高于15°的时候,冬眠的蛇开始慢慢苏醒,不过要到18℃才会出洞捕食。


夏季,夏日炎炎,蛇即不喜低温,也不喜高温,蛇也会找阴凉地和有水的地方“避暑”,在夏季蛇也会完成繁殖的任务。


秋季,一场秋雨一场寒,蛇类会在冬天到来前,会疯狂捕食,所以秋季也是蛇类活动频繁的时间。


冬季,气温再次低于15℃的时候,绝大部分地区的蛇都会找个洞冬眠。


总之,蛇的生活习性完全跟着温度走,可以说是四季分明。




温度对蛇的影响有哪些?

蛇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1.3亿年,但是进化过程却非常慢,这跟蛇的习性有关。


我们知道在极寒地区没有蛇的影子,这是因为其活动受到了气温的制约,所以寿命自然也受到气温的限制。


主要原因就是气温会影响蛇体内的包括酶在内的催化效果。


当气温较低的时候,酶的催化就慢,蛇类活动减弱,蛇会去找个温暖的洞躲起来了冬眠。


蛇也会夏眠?


没错,蛇也是会夏眠的。


当气温过高,酶的催化变快,蛇类活动就变得频繁。如果温度进一步升高,蛇会出现众多不适,会找相对凉快的地方躲起来。


所以夏季高温时间,很多蛇都会找水源,躲在乱石里,甚至直接溜进农户家里的空调挂机上,也是常有事。若果气温进一步升高蛇就会进入夏眠,不过夏眠有别去冬眠,夏眠的蛇是处于苏醒状态的,是极具攻击力的。


总之,温度是会影响蛇类寿命,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甚至危及生命的。




冬眠的蛇攻击力如何?还有威胁吗?

老师傅告诉我,冬眠的蛇也是有危险的。


前文已经提到过温度对蛇类活动的影响,那么不同的温度范围,蛇的冬眠状态也是不一样的。


第一阶段:入眠,气温范围13°到15°。


我们知道睡觉有浅睡眠阶段,那么蛇冬眠也有类似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蛇已经进入冬眠,但是并未完全“睡过去”,其身体也未进入完全麻痹状态。所以这个时候受到惊扰,蛇会天性地向任何袭扰它的人咬去。




第二阶段:深度冬眠,气温范围10°以下。


当气温低于10°以下,甚至零度以下的时候,蛇进入冬眠的深度冬眠阶段,这个阶段蛇的新城代谢率降到了最低,其心跳最低降至每分钟5下。


蛇的身体会比较僵硬,处于完全麻痹的状态,在这个阶段的时候,蛇是完全没有任何反应能力的,更别谈攻击力了。


所以开头地铁施工时候挖出来的冬眠巨蟒被轻而易举地捕获。




第三阶段:出眠,气温范围15°以上。


春天再次来临,气温和土壤温度逐渐升高。蛇的体温上升,体内催化酶开始活跃,蛇就会慢慢苏醒,这个时候蛇要是遇到了刺激,也会提前苏醒,也是很危险的。


总结:蛇冬眠也是分阶段的,就像我们睡觉时候的浅睡眠、深度睡眠一样。蛇在深度冬眠的时候,即气温低于10℃的时候,是毫无攻击力力的,这点最为重要。如果你直接把蛇从地下弄出来,它会直接冻死,并不会苏醒。




为何老鼠会吃冬眠的蛇?


农村有一句俗话即蛇鼠一窝。




当然今天讲的不是这个成语的引申意思,即形容坏人相互勾结。


只是说表层意思,我国的成语博大精深,可谓是几千年农耕文明的智慧。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说的就是鼠类挖洞的能力,而农村地区常见的田鼠,是非常擅于打洞的,其洞穴好像一座“地下宫殿”,有厕所、有起居室,还有储物间。




但是蛇没有脚,没有适合挖洞的门牙,所以蛇冬天怎么找洞冬眠呢?


那就是蛇抢鼠窝,准确地说是抢田鼠窝。


被抢了家的田鼠,当时是不敢复仇的,甚至全家被端都有可能,但是冬天形势就会发生逆转。


平时的时候,蛇是鼠类的天敌,老鼠只有被吃的份,但蛇开始冬眠后,鼠类开始了“逆袭之路”,老鼠乘着蛇进入深眠的时候报仇,展开“屠杀”,蛇只能“任鼠宰割”。




其实老鼠不仅会在冬季开展对蛇的“复仇”,在每年的夏天蛇产卵季节,也会有老鼠偷吃蛇蛋。


总之,由于蛇有冬眠的习性,而鼠类没有,所以老鼠会趁着蛇进入深眠的时候,开展报复行动,深眠的蛇是没有自保能力的。


有一种老鼠专门吃蛇。

这就是一种名为“食蛇鼠”的啮齿类动物,这种老鼠的体长约50厘米,跟一些小蛇不相上下,堪称“最凶猛的啮齿类动物”。


这种老鼠可以像猫鼬一样吃蛇,吃起蛇来跟“辣条”一样。


除了老鼠,还有什么动物会吃冬眠的蛇?

老师傅告诉我,野猪吃起蛇就跟吃“辣条”一样。


野猪是杂食性哺乳动物,已有4000万年的历史。野猪不挑食,只要是能吃的都能吃下。广泛分布在全球,包括我国的东北三省、云贵川、福建、广东地区。在全世界共有20个亚种,外表看起来比家猪强壮得多,体型也较苗条,体重可达200公斤。




野猪也是吃蛇的,这是因为野猪的嗅觉高度发达,藏于底下的蛇的味道都闻得到,而且野猪拱嘴非常厉害,拱土翻土能力出色,冬季挖几条小蛇吃,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野猪为何不怕蛇?

农村老人常说:猪是蛇的克星,是真的吗?


前面简单介绍了下野猪,那么野猪如何做到不怕蛇的呢?难道野猪也跟平头哥蜜罐一样对蛇毒免疫吗?


1、野猪身披铠甲,蛇无从下口。

蛇这种动物虽然很可怕,但是蛇捕猎的方式大多是都是偷袭,需要悄悄地接近猎物,然后张开大口咬住猎物,然后用身体缠住,使其窒息而死或直接生吞目标。


蛇的捕猎方式适合猎物表皮相对光滑的目标,如果是目标是野猪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野猪不仅“皮糙肉厚”,而且其身上长满了如针一样的鬃毛,遇到危险的时候,会立即倒竖起来。别说是蛇了,连猎豹这样的捕猎高手都不敢把野猪怎么样。




蛇要是敢猎捕野猪,这种感觉就相当于有人拿着无数个针扎你一样难受。


再加上蛇需缠绕目标卷起来再吞掉,但是野猪体重高达200公斤,身形较大。一般的蛇不过2到5米,是没有办法困住野猪的,更不可能顶着针扎去生吞。


总之,蛇没办法捕猎野猪,但是野猪却是猎杀蛇的高手。


2、野猪不怕蛇毒吗?

很多人认为野猪不怕蛇,是因为野猪不怕蛇毒,其实这不完全正确。


真正的原因是蛇根本没有机会“放毒”。


野猪皮糙肉厚,还有鬃毛保护,除非是大型巨蟒,根本不可能对野猪构成任何伤害。




蛇毒需要通过毒牙把毒素注入血管才能生效,蛇还没来得及咬中野猪,估计已经被野猪踩住了,然后吃掉了。


吃进野猪胃里蛇毒会被野猪强大的消化能力中和掉,野猪不会感觉到任何不适。


总之,野猪不仅冬天不怕蛇,就算是夏天蛇也不是野猪的对手,野猪吃起蛇就跟吃“辣条”一样。


看到冬眠的蛇出洞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老师傅告诉我,看到冬眠的蛇出洞必须马上采取行动,否则就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在1975年的辽宁海城发了一个意外的事情。


这年冬天,辽宁海城原本冬眠的蛇类集体离奇苏醒,不顾东北零下20度的严寒出洞,结果都被冻死。


这次蛇类离奇的不顾死活的异常举动,被一些人发现并上报,当时的专家们汇总各方面的消息后,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就是提前疏散全市15万居民,做好防地震的准备,几天后当地就发生了“海城大地震”。




有人说这次海城的蛇从冬眠中苏醒的行为挽救了全城的生命。


可当时气温很低,冬眠的蛇为何会苏醒呢?




这是因为蛇类首先对震动非常敏感,也有“打草惊蛇”这样的词语来形容蛇类对震动的敏感。


另外持续不断的地下板块运动让地下的温度升高,所以蛇误以为是春天来了,提前唤醒了它们,让他们不顾外面严寒而“出洞”。

遇到冬眠蛇该怎么办?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农夫与蛇》的故事,这个故事大概讲的是一个农夫救了一条冻僵的蛇,用身体去温暖蛇。最后农夫苏醒的蛇反咬一口后死亡的事情。


所以如果在野外遇到冬眠的蛇,不要好奇去看看或触碰,应该速度远离。


换句话说,人都有“起床气”,估计蛇也有,惹急了后果很严重。


“蛇睡它的,你走你的”,千万不要抱有好奇或是侥幸心理去挑逗它,因为这种行为还是有一定风险的。


野外遇到蛇怎么办?

虽然野外不太可能遇到泰坦蟒,也不至于遇到内陆太攀蛇,但是一般的蛇还是有可能遇到的。


今年露营热持续火爆,有不少人选择了野外露营过夜,除了准备好露营的装备,还要做好野外露营的防蛇工作。




1. 做好防蛇的充分准备。

要防蛇首先就不要选择蛇易出没的地方,像非市政公园的草地、水边、茂密的灌木边,都有可能有蛇出没。露营地区应该选择有人管理的公园或露营营地,可提前购买市售驱蛇粉,撒在露营区域,对于打算露营过夜的人,也可以购买彩灯,蛇也不会贸然闯入。


2. 感觉有蛇时候可以这么做。

蛇是一种非常敏感的动物,怕震动。如果你感觉到有蛇或者担心有蛇,可以用力跺脚或者用竹棍、等上涨敲击地面,都可以有效驱蛇。




3. 不主动惹蛇。

野外遇到蛇也不用怕。蛇是爬行动物,爬行的速度最快也只能赶上人的步行速度,所以只要还有一段安全距离,你可以选择马上跑,蛇的耐力也有限,无法追上全力奔跑的人。




如果你跟蛇的距离只有几步怎么办?


这种情况下,切莫直接撒腿就跑,因为这会惊吓到蛇,因为你要对它发起攻击。正确的做法是,缓步向后退,慢慢移动,直到距离蛇有一段安全距离后,再跑。


如果你发现蛇挺直了腰板,试图跟你比一比“身高”的时候,你可要小心了。


四目相视后,蛇对人发起攻击前,会比一比“身高”,这个时候就是非常紧急的时刻了。如果要跑一定要用“S”型走位,切莫走直线,这是因为蛇只能看到直线。




4. 徒手抓蛇

“打蛇打七寸”,“野外碰到的蛇都是无毒的,不要怕,上去撕烂”。


这些不负责任的话,大家还是不要相信,因为蛇一般不会在你注意到它的时候发起攻击。


据统计,绝大部分蛇咬事件都发生得很突然,被咬人事先没有发现蛇,又惊吓了蛇,所以野外放蛇是第一位的。


遇到蛇最好的办法就是离开,毕竟要即使无毒,被任何动物咬一下,几百上千元就没了。


如果很不幸,你真的被蛇咬了,这份急救指南请收下。


被蛇咬了怎么办?

不要惊慌!不要惊慌!不要惊慌!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1、首先确定是无毒还是有毒。

蛇有没有毒很好分辨,看下被蛇咬的伤口是否只有两个毒牙印。




如果有两个毒牙印,这就是有毒蛇,需要立刻开展自救。如果是半圈牙印,那就不要担心,简单用清水多次清洗伤口,酒精或碘伏消毒,不放心也可以去医院检查。


2、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

不要急,毒蛇的毒素是靠血液流动传播的。冷静下来后,你需要立刻拨打120电话,或者联系家人送医,切勿剧烈跑动或走动。同时一定要记住蛇的样子。如有可能拍下蛇的照片,这样医生才知道用哪一种抗毒血清。


3、等待中记得包扎好。

毒蛇的毒素随血液流动传播,所以可以用外套衣物或绳子在距离伤口靠近心脏的位置,也就是伤口的上部结扎,以减缓血液的流动,另外还有牢记不要结扎得太死,每隔十多分钟松开重新结扎。




小结:野外被蛇咬后,最关键的是就是不要惊慌失措,首先确认毒蛇的种类,记住蛇的样子,拨打120等待救援外,自己也要学会结扎伤口,大部分情况下都会没事。

最后:

1、蛇的生活习性受气温制约,即不喜寒,也不喜热,高温会夏眠,冬天会冬眠。

2、蛇的夏眠是苏醒状态,冬眠也按气温分阶段,气温低于10°,蛇就会进入深度冬眠,全身进入麻痹状态,这个时候是毫无自保能力的。

3、鼠类跟蛇类其实就是“一对冤家”,鼠类趁着蛇冬眠的时间开展报复,也是常有的事,不管如此,鼠类也会在夏季偷吃蛇的蛋。

4、野猪是蛇的天敌,吃起蛇来跟吃“辣条”差不多。




俗话说“蛇鼠一窝”,这就是蛇和老鼠的关系,由于蛇没有自己打洞的能力,还是一种穴居动物,所以就只能进到老鼠洞里将老鼠吃掉“鸠占鹊巢”了。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蛇和老鼠天敌的关系会颠倒过来,也就是说老鼠也能吃蛇,而这种特定的情况就是蛇冬眠时。那么,蛇为何要冬眠呢?冬眠的蛇为何毫无自保能力,被老鼠吃掉呢?我们一起来聊一下这两个问题。

蛇为何要冬眠?

冬眠是指自然界中有些动物在寒冷的冬季会通过降低自身的体温从而进入类似于昏睡生理状态。冬眠的动物主要以变温动物为主,当然也包括了一部分的哺乳动物以及鸟类,不同动物的冬眠的原因不同,比如哺乳动物冬眠通常是因为食物匮乏而被迫冬眠,但是,变温动物的冬眠主要原因则是温度。

蛇作为变温动物也是如此,它们无法像哺乳动物那样调节自身的体温,体温会随着外界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到了四季分明,冬季明显寒冷的地区,蛇会为了躲避严寒而进入冬眠的状态。

不同地区的蛇冬眠的时间也有一定的差异,以我国北方的蛇类为例,它们通常是在每年的11月中旬陆续进入冬眠,在次年的4月份才陆续的出来活动,整个冬眠期需要持续5个月左右。但是,我国南方的一些蛇类冬眠期进入和出蛰的时间要晚和早一些,其中冬眠的时间大约在12月份,出蛰的时间大约在每年的3月份。

蛇类不同的冬眠时间是由温度决定的,作为一种变温动物,当外界温度低于15℃时,蛇的活性就会降低,等到长期温度处于13℃以下时,蛇就要冬眠了。在冬眠前,蛇会大量地进食,然后选择鼠洞、树根下、厚厚的落叶、岩石的缝隙等地方进行冬眠,通常蛇都是群居冬眠的,这样有利于保持温度。

因此,蛇冬眠是因为该地区到了冬季气温会骤降,而蛇作为一种变温动物,无法在低于13℃的环境下活动,所以才被迫进入冬眠状态,以躲避严寒。

蛇冬眠时,毫无防御能力吗?

蛇冬眠是要分阶段的,在气温低于13℃时,蛇还是有一定的活性的,此时是蛇的入眠阶段,这个阶段的蛇并未完全进入冬眠期,如果此时惊扰了它们,必然会遭到蛇的扑咬。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的持续降低,蛇开始进入深眠状态,深眠状态下的蛇新陈代谢速率降低到极致,心跳每分钟降低到5-30次之间,其次体温与所在位置的温度几乎是一样的(冬天地下也很少会结冰),不过,由于新陈代谢速度减缓、体温较低,蛇的身体几乎是僵硬的。此时,如果你将蛇从冬眠地拉出来,它不但不会攻击,还会被冻死。

第三个阶段就是出眠阶段。出眠阶段已经是过了寒冬了,随着地温的上升,蛇的慢慢苏醒过来,此时的蛇与入眠阶段的蛇一样都是具有攻击性的。

因此,说蛇冬眠时,没有防御能力,只是说深眠阶段,其他两个阶段的蛇,都有一定的攻击性和防御能力。其次,在冬季,如果持续的白天高温(暖冬),蛇也会从深眠中醒过来,这并不是什么异象,而是低温满足了蛇活动的温度,所以它们才会爬出来晒晒太阳,继续提升一下体温。(下图为农夫与蛇,农夫就是通过自己的体温让蛇结束了深眠阶段才会被咬的)

冬眠的蛇会被老鼠吃是真的吗?

在我们的认知里,蛇是老鼠最大的天敌,但是在冬眠时,老鼠确实是可以吃蛇的。在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相信许多小伙伴都知道大连蛇岛,上面有两万多条毒蛇,而且清一色的都是蛇岛蝮。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小岛上,蛇岛蝮就是靠吃上面的老鼠和路过的海鸟生活的。但是,仅仅是少量的老鼠和海鸟并不能满足它们的需求,而且这个海岛到了夏天非常热,到了冬天非常的冷。因此,这种气候条件,成功地让冬眠的蛇又加了一眠-夏眠(温度持续高于32℃时,蛇会进入夏眠)。所以,在大连蛇岛上,蛇岛蝮一年有一半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

由于长时间在“眠”中,给了食物链下级的老鼠逆袭的机会。作为一种杂食性动物,生活在海岛上,老鼠也经常饥肠辘辘的,所以等到蛇进入了深眠阶段时,岛上的老鼠就开始了对蛇的“屠杀”,因此,也就有了“蛇吃老鼠半年,老鼠吃蛇半年”的说法。

不过,在夏眠时,老鼠通常是不敢吃蛇的,因为此时的蛇躲在阴凉的地方,其体温没有下降,身体灵活性依然在,很少会进入深眠阶段,所以,老鼠对蛇岛蝮的威胁其实是集中在冬季,而“老鼠吃蛇”的真相其实是加上了老鼠偷吃蛇蛋(每年的8-10月份)。

总结

蛇之所以会冬眠是气候所致,热带的蛇类除了会短暂地进入夏眠外,是没有冬眠的,而只有生活在有寒冬的地区的蛇才会因为无法调节体温而被迫冬眠。蛇的冬眠分为三个阶段,在入眠和出眠时,蛇是有防御和攻击能力的,但是进入了深眠后,它就成为了任人宰割的存在,而老鼠恰恰就是趁这个时候悄悄进入蛇洞,将僵硬的蛇吃掉的。




每年春天加拿大纳西斯的野生管理区都会出现一片涌动的蛇海,数千条蛇纠缠在一起,这些蛇刚刚经过了漫长的冬眠,它们出来透气、玩耍。

涌动的蛇海

加拿大马尼托巴省纳西斯一带被厚厚的石灰岩覆盖,那里有着数千处裂缝、坑道和洞穴,这样的环境非常适合蛇类生存。大量红边袜带蛇不远千里迁徙到此,因为蛇的数量太多,而裂缝、坑道、洞穴的数量毕竟有限,所以便出现成千上万条蛇挤在一起的景象。

据不完全统计,纳西斯野生管理区共约有25万条蛇,其中有四个活跃的蛇穴,每个蛇穴大约有3.5万条蛇。

在每年4月末5月初春回大地的时候,雄性的红边袜带蛇会结束冬眠,率先钻出它们居住的石灰岩洞,它们静静等待雌性红边袜带蛇苏醒,然后开始繁衍生息。

雌蛇醒来后皮肤和尾基部的腺体能分泌一种特有的强烈气味,吸引雄蛇尾随而来,成百条雄蛇会和一条雌蛇纠缠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交尾球,这样的交尾球分布在树枝、草坪等各处。

神奇的爱尔兰冰蛇

爱尔兰地区有一种无毒蛇,它全身长着五彩斑斓的大花,这种蛇冬天会想方设法把自己冻成冰棍,以此来保护自己,度过冬眠期。冻在冰里的蛇,横卧时像一根硬邦邦的棍子,盘卧时像一朵白色的花。

奇特的冰蛇给当地居民带来不少便利,不少老人会用冰蛇当手杖,甚至有的居民还把冰蛇收集起来,用细绳子串起,挂在门口或窗前挡风。

更让人惊讶的是,当春暖花开之际,包裹在冰蛇外面的冰融化掉,冰蛇也会悄悄溜走。

对于蛇我们总是心存畏惧,同时又总想去探究它们身上的秘密,人们很好奇,为什么蛇一进入冬季就会销声匿迹,它们为什么会进行冬眠,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温度降低蛇无法适应

蛇类属于变温动物,也称冷血动物,事实上除了哺乳类和鸟类,地球上的动物大部分都是变温动物。

变温动物体内不具备自身调节体温的机制,它们只能靠自身行为来调节体热的散发,或者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来提高自身的体温。

变温动物很难适应过高或者过低的温度。当外界温度过高时,它们的代谢率随之升高,体温也逐渐上升,它们只能离开高温环境;当外界温度降低时,它们的代谢率也随之降低,体温也逐渐下降。它们会迁移到阳光下通过晒太阳的方式来取暖,或是钻进地下、洞穴中进行冬眠。

所以变温动物一般都是在白天活动,晚上休息,比如蛇、鳄鱼等较大的冷血动物早上需要晒太阳以使体温升高,然后他们才开始活动。

冬天气温下降,蛇的体温也随之下降,蛇即便通过晒太阳的方式也无法使自身达到适宜活动的温度,所以蛇不得不进入冬眠状态,以这种方式来适应低温环境。

一般来说,当气温下降到约15℃以下时蛇就必须开始冬眠了。当然不同种类的蛇,冬眠的温度略有差别。


冬眠是为了自我保护

由于温度的降低,导致蛇体内酶的活性也随之降低,它们的新陈代谢极为缓慢,无法进行正常活动。

此时冬眠其实是对自我的一种保护,冬眠时蛇不吃不动,仅依靠消耗体内积蓄的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的最低需要,据悉,在冬眠期间,蛇所需消耗的能量仅有平时的三分之一,这样的低消耗可以让它平稳度过整个冬天。

蛇的冬眠期有多长

蛇的冬眠期长短与它的生存地有很大关系。生活在寒带和温带的蛇到了冬天基本会有3-5个月左右的冬眠期。

我国南北方的蛇冬眠期就有明显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北方的蛇冬眠期在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3-4月份左右,冬眠时长在4-5月左右;而南方的蛇冬眠期在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3月份,冬眠时长比北方的蛇少了1-2个月。而长白山蝮蛇冬眠期可达7个月,华南地区的部分蛇类甚至不冬眠。

蛇类冬眠其实和人类的睡眠类似,当外界温度开始降温的时候,它进入浅睡眠模式,温度持续降低一段时间后,进入深度睡眠模式,当外界温度回暖时,它开启苏醒模式。

蛇喜欢聚群冬眠

蛇时常会聚群冬眠,人们曾在新疆伊犁的一个洞穴中发现几百条蝮蛇和草原蝰蛇聚在一起冬眠。在印度甚至曾有2000多条蛇在一个树洞里冬眠,而且每条蛇长都在2米左右。

散居冬眠的蛇类死亡率高达30%-50%,而聚群冬眠则会大大降低死亡率。

因为群聚冬眠可以使周围温度上升1-2℃,也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进而大大降低了体内能量的消耗。而且雌雄蛇聚集在一起冬眠,也有利于来年春天繁殖后代。


冬眠时的蛇很脆弱

冬眠期的蛇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力是非常差的,它们的防御力降到极点。

没有冬眠时,蛇的感知力非常敏锐,蛇的舌细长、尖端分叉,它们的舌头总是不断吐出,捕捉飘荡在附近的粒子,舌头缩回到嘴里的一个特殊凹槽中,在那里气味被分析后传递到大脑,从而对周围环境和猎物做出精准判断。

有些蛇类的鼻孔与眼睛之间各有一个凹下似漏斗形的感温器官,人们通常称之为“颊窝”,颊窝处有一层薄膜,对热非常敏感,周围气温千分之几摄氏度的变化也可以被蛇感知到。靠着这灵敏的“热感应”,蛇能够在黑暗环境里准确地判断出猎物所在的方向和位置,一击即中。

另外,蛇长期匍匐在地上,它与地面近距离接触,也可以通过地面的震动来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进入冬眠期的蛇,等于是“闭目塞听”,它们很难感知外界变化,当敌人来袭时,它们基本察觉不到。

不过蛇还是很聪明的,它知道自己在冬眠时比较脆弱,所以通常会选择相对隐蔽、狭窄的地方躲起来冬眠,比如干燥的洞穴、树洞或者岩石缝隙等。

这些藏身之处不易被察觉,而且对于蛇的天敌蛇鹫、蛇獴、蜜獾来说,这些地方相对狭小,所以即便它们发现了冬眠的蛇,受到体型的限制,它的的指爪或者鸟喙也很难到达蛇的藏身之地。

不过对于体型小巧的老鼠来说,这应该不是什么难题,它们完全有可能进入蛇冬眠的洞穴、裂缝或者树洞吃掉冬眠期的蛇,所以民间有“蛇吃鼠半年,鼠吃蛇半年”的说法。


冬眠的蛇也可能咬人

冬眠的蛇虽然防御力、攻击力比较差,但是也并不是绝对安全的,它们也可能会咬伤人。

2019年12月31日,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虽然是年终岁尾,可是淇澳岛的某工地的工程却没有停止。不少工人都在紧锣密鼓地做着收尾工作,争取在新的一年来临前为工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上午11点左右,一群工人到半坡上挖水沟。大家正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一位50多岁的老工人却突然大叫起来:“蛇,我被蛇咬了!”

大家听到叫声,赶紧围过去,发现一条长约20多公分、拇指粗的竹叶青蛇正紧紧咬住老工人的腿,情况紧急,大家来不及多想,只能用锄头向蛇砸去。


很显然这是一条正在冬眠的竹叶青蛇,老工人几锄头把它从土里挖了出来,它的好梦被惊扰后,恼羞成怒快速地冲向老工人的右腿,狠狠地咬住不放。

蛇被打晕了,现场的工人担心它醒来后会再伤人,于是把它装进一个玻璃瓶子里,并且拍了一张照片,大家迅速把受伤的老工人送到医院,医生看着照片对症下药,及时为伤者注射了抗毒血清。

所以,冬眠的蛇一旦被打扰,那么可能会苏醒过来,并且会咬伤人。这其实可以解释《农夫和蛇》的故事里,蛇为什么咬了农夫,不是不懂得知恩图报,其实是本性如此,它只是在做自我防御。

如果蛇在冬眠期受到打扰,会消耗它们的能量,这是它们那时无法承受的。蛇醒过来没有再次入眠,那么它可能会因为低温和没有进食而导致死亡。

蛇不仅会冬眠,还会夏眠

蛇不仅会冬眠,也会夏眠。当夏季的高温来袭,比如当气温上升到35℃以上,超过蛇身体的承受能力,蛇因耐受不了持续高温,会隐蔽于阴凉、干湿适中的洞穴中,开始夏眠。

夏眠的时间取决于当地具体的温度。在夏眠期间,蛇同样也是不吃不喝、不动不蜕皮。

此外,当食物短缺时蛇也不得不进行夏眠,比如每年的7月份蛇岛上鸟类数量减少,蝮蛇食物短缺,它们便多蜷曲于草丛或石下不动,被迫夏蛰。


结束语

蛇是变温动物,它之所以会冬眠是不得已而为之,这是一种自我保护。蛇的冬眠期长短不一,这取决于它所处的地理区域。

冬眠期的蛇很脆弱,几乎丧失了防御和攻击能力,此时老鼠悄悄进入蛇洞,将僵硬的蛇吃掉也不是没有可能。

万事万物都有其规律,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应该选择尊重,不去打扰,这样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位50多岁的“捕蛇人”告诉我:90%的人都不知道,蛇一旦冬眠,就会成为老鼠的“口粮”,因为冬眠的蛇浑身僵硬,毫无抵抗能力,而且就算被吃掉也不会苏醒,只能“任鼠宰割”。那么,既然如此蛇为何还要冬眠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

关于蛇这种神奇的动物

蛇是一种古老的爬行动物,已经在地球上繁衍1.3亿年了,它们身躯细长,种类繁多,进化程度极低,栖息环境多种多样,喜欢以青蛙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吞噬能力极强。

目前,全世界共发现蛇类3425种,其中大部分都是无毒蛇,它们没有毒腺,但体型较大,擅长使用缠绕技能,而毒蛇通常都有锋利的毒牙,能分泌出恐怖的毒液,可以让猎物在短时间内暴毙,杀伤力十分可怕。

不同种类的蛇体型差异极大,比如非洲的盲钩蛇体长只有6厘米,跟蚯蚓差不多,而南美的亚马逊巨蟒,体长则接近10米,体重更是高达500斤,是真正意义上的巨无霸。

蛇的运动方式极为特殊,因为没有四肢,它们只能依靠肌肉收缩来前进,因此行走姿势千姿百态,主要分为蜿蜒前进、侧向前进、伸缩前进和弹跳前进。

蛇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10-20年,其中眼镜蛇最多可以活29年,蛇的交配方式也很特殊,在繁殖期雄蛇可以无限交配,而雌蛇只交配一次。

那么,蛇为什么会选择冬眠?

正常来说,蛇类都是从每年11月下旬开始冬眠,到明年3月中旬结束,这期间它们一点战斗力都没有,连老鼠都打不过,但即便如此,冬天一到蛇还是会老老实实的冬眠。

1.蛇是冷血动物,如果不冬眠就会被冻死

蛇是一种典型的冷血动物(变温动物),它们平时不需要消耗能量用于维持体温,这样做的好处是非常节能,消耗的热量只有普通恒温动物的30%。

但坏处是无法调节自己的体温,只能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而当外界气温低于零下13摄氏度时,它们体内的生物酶就无法正常工作了,新陈代谢也会随之降低,导致难以行动。

这时候只有冬眠才能拯救它们,因为冬眠可以有效地降低新陈代谢,让它们处于一种“假死”的状态,就算不吃不喝,也能靠体内的养分来维持生命,直到明年春暖花开在重新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温血动物也会通过冬眠来减少能量消耗,比如棕熊,但不同的是,棕熊的冬眠是浅度睡眠,一旦遇到刺激就会马上苏醒。

2.冬季食物匮乏,蛇只能通过冬眠减少能量损耗

动物冬眠的原因主要是天气严寒和食物缺乏,尤其是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是生物,冬季气温最低能达到零下20多度,这种气温植物根本不会生长,导致很多昆虫和小型哺乳动物都失去了食物来源。

这让以昆虫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的蛇类,也只能饿肚子,因此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季,找不到食物的它们,只能选择冬眠,以此减轻身体对能量的消耗,这样才能熬过冬天,得以生存下去。

值得一提的是,生活在热带地区的蛇类,通常是不用冬眠的,因为热带地区,一年四季气温变化不大,食物也不会匮乏,因此蛇类不需要冬眠也能生活下去。

3“集体”过冬,是蛇冬眠的重要原因

一般来说,蛇会寻找一个温度相对稳定的地方进行冬眠,比如树洞、土坑和土壤缝隙,这些地方通常都很宽敞,让蛇的身体可以充分舒展,也为蛇群相聚提供了完美的空间。

毕竟蛇类喜欢集体“办大事”,比如群体繁殖,而且对蛇来说,聚集在一起冬眠,不仅安全,还可以有效提高自身温度,确保自己不会被活活冻死。

此外,蛇类在冬眠时,为了减轻对心脏的压迫,一般都会将身体盘起来,把全身70%身体盘起来,这为蛇类集体冬眠提供了更加宽广的空间。

老鼠为什么要吃冬眠的蛇?

我们都知道,蛇专门以鼠为食,是老鼠最大的天敌,但在冬季这种情况却反了过来,冬眠的蛇成了老鼠的口粮,面对老鼠的攻击没有一点抵抗之力。

1.蛇冬眠的时候毫无战斗力,老鼠可以随意报仇

蛇类的细胞活动,必须依靠生物酶参与反应,但当外界气温过低时,蛇类的生物酶就会停止工作,导致它们身体僵硬、难以行走,面对进攻没有任何反击能力。

这时候的蛇处于生命中最脆弱的状态,因此很多“捕蛇人”都会选择在冬季捕蛇,而老鼠也不例外,作为蛇类的食物,它们经常受到蛇类的威胁,一不小心就会被蛇类吞入腹中。

但在冬季,面对盘曲不动,处于完全睡眠状态的天敌,老鼠所有的愤怒都会被激发出来,而且都不用费尽心思与蛇战斗,就能将它们当成辣条一样轻松吃掉。

2.冬天食物少,老鼠可以靠吃蛇维持生命

作为哺乳动物,老鼠和人类一样都是恒温动物,它们的大脑下方有一个体温调节中枢,因此体温调节机制比较完善,体温不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老鼠不会冬眠,但冬季天寒地冻、万籁俱寂,老鼠即便在洞里储存了大量的粮食,也会面临食物短缺的困扰,于是便经常外出觅食,而躲在洞中无法移动的蛇,便成为了最好的食物来源。

比如大连蛇岛的褐家鼠,它们性情凶猛、战力极强,就算是面对行动自如的蛇也能打上很久,所以当蛇一旦进入冬眠期,它们的机会就来了,而蛇只能任其宰割了。

3.老鼠感知敏锐,可以顺利地找到蛇窝

一位60多岁的农村老人告诉我:“蛇吃鼠半年,鼠吃蛇半年”,在冬天遇到冬眠的蛇,只要不把它们放到温暖的地方,就可以说随意处置,老鼠也是这个想法。

而且老鼠感知敏锐,寻找蛇窝的能力极强,它们嗅觉灵敏,能很好地识别动物散发的信息素,灵敏度差不多是猎犬的7倍,尤其是对蛇的气味更加熟悉,平时一闻到就会躲得远远的。

老鼠视力也不错,它们虽然是全色盲,但在黑暗中有很强的辨别力,可以轻松发现洞穴中冬眠的蛇,而且听力也很发达,轻微的响动就能引起它们的惊恐,如此强大的感知力,让老鼠可以轻松找到蛇窝,进而将蛇击杀。

那么,蛇的还有哪些天敌?

大自然相生相克,任何动物都有自己的天敌,就算是非洲象在幼年时也会遭到狮群的围杀,蛇类也不例外,它们的战斗力虽然很强,但令它们畏惧的动植物还是有很多的。

1.平头哥

平头哥学名蜜獾,性格凶猛、战斗强悍,发起飙来就算是狮子也敢打,当然结果通常都是被秒杀,一般来说,成年后的蜜獾平均体长可达98厘米,体重在20-29斤之间,是一种中型猛兽。

蜜獾是杂食性动物,主要以昆虫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尤其擅长捕食毒蛇,因为它们不仅拥有可以抵御毒牙的皮毛,还拥有强大的蛇毒抗体,号称毒蛇最大的天敌。

2.野猪

野猪主要分为欧洲野猪和亚洲野猪,它们身材壮硕、战斗强悍,成年后的体长可达2米(不包括尾长),体重在400斤以上,嘴巴长着锋利的犬齿,背上长着长而硬的鬃毛,号称森林“小霸王”,就算是野狼也不敢轻易挑衅。

野猪也是杂食性动物,它们几乎什么都吃,就算是毒蛇也不例外,尤其是冬天的时候,经常用犬齿把冬眠的蛇类挖出来吃掉,是蛇类的克星之一。

3.蛇獴

蛇獴是一种体型中等的哺乳动物,它们身材细长,四肢较短,成年后体长可达75厘米,一般栖息在热带雨林中,平时主要以捕食各种毒蛇为生,是蛇类的死对头,一旦遇见就会不死不休。

蛇獴最喜欢捕食的就是眼镜蛇,它们灵活的身材,让眼镜蛇的无从攻击,体内的蛇毒抗体,让眼镜蛇无可奈何,是名副其实的眼镜蛇杀手。

4.蛇灭门

蛇灭门俗称蛇怕草,也叫望江南,是一年生豆科草本灌木植物,根系发达,喜温耐旱,对土质要求不高,成熟后叶互生,小叶为6-10个,高度在2-2.5米之间。

蛇灭门号称毒蛇的克星,在花开季节会散发出一种奇异的芳香,人类闻到会觉得神清气爽,但毒蛇闻到就会逃之夭夭,而且蛇灭门对治疗毒蛇咬伤还有独特的功效,是一种很珍贵的中草药。

5.七叶一枝花

农村的老人常说:“家藏七叶一枝花,毒蛇都怕进到家”,七叶一枝花是百合科重楼属的植物,成熟后高达100厘米,是一种非常有名的草药,对治疗毒蛇咬伤有很强的效果。

而且七叶一枝花,不仅可以治疗毒蛇咬伤,还能驱赶毒蛇,简直就是毒蛇天生的克星,而且只要经过简单培育就可以生根发芽,栽培极其简单。

总之:

蛇之所以冬眠,是因为它们是冷血动物,无法调节体温,如果不冬眠只有死路一条,但冬眠的蛇根本无法移动,可以说毫无自保能力,因此便成了老鼠的美食,十分凄惨。




很多人只知道蛇吃老鼠,却不知道其实老鼠也会吃蛇。在我们老家有种说法,叫蛇吃老鼠半年,老鼠也吃蛇半年。


这种说法其实是有根据的,在温暖的春夏季,蛇的活动能力很强,常常以老鼠为食。而到了寒冷的冬天,蛇就只能冬眠了。它冬眠的时候,一动不动的呈现出假死状态。又因为它们经常霸占老鼠洞,所以,在冬眠的时候蛇基本没有防御能力,很容易被老鼠咬伤,甚至啃食。



‬关于蛇

蛇是一种古老而且‬分布范围很广‬的生物,对此‬大家‬应该‬都不会‬陌生‬。除了‬南极洲大陆没有‬发现‬蛇‬的‬身影‬,其他‬大陆都‬出现‬过‬。蛇‬界‬其实‬也是‬一个‬大家庭‬,共‬有380多‬属,种类高‬打‬3000多‬种。



那么,蛇为什么要冬眠呢?


众所周知,蛇是冷血动物,它的体温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一旦到达低温,蛇的活动能力和反应能力就会下降。随着温度越来越低,蛇就会彻底进入冬眠状态,开始不吃不喝不醒保持体力,静静守候温暖的春日来临。


冬眠,其实也是蛇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是冷血动物为了活下去的一种生存方式。



蛇冬眠的具体时间没有统一的,在南北方也是不尽相同的,是根据当地温度来调节的。据说,在海南的生活的蛇是很少冬眠的。那里的蛇一年四季都可以在外面抓老鼠。





冬眠的蛇为何毫无自保能力,连老鼠也要欺负它?


冬天气温低下,蛇体内的温度也随之降低,使它的身体僵硬难以动弹。所以,蛇在冬眠的时候即便遇上了危险醒来,也基本没有自保能力。这其实很好理解,拿人类冻僵的手脚对比,常常迈两部路都很艰难。而这时候一旦遇到危险,基本上是束手就擒的吧?


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对于蛇一点都不陌生。那时候没有手机游戏,收割后的稻田就是孩子们的天然游乐场。而挖老鼠洞,也是男孩子最为擅长的。我曾亲眼所见,小伙伴们挖出一条正在冬眠的蛇,虽然醒来了但看起来就是奄奄一息的。趴在地上一动不动,毫无生机。


不过话虽如此,可千万不要以为冬眠的蛇是真的死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人类去触碰它,仍然有被咬伤的风险。所以,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为什么连老鼠也可以欺负冬眠的蛇?


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以上所说的,蛇冬眠没有什么自保能力,而老鼠基本就是一窝窝的存在,对抗一条奄奄一息的蛇是没有太大的难度。


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蛇霸占了老鼠的洞!蛇本身是不会打洞的,要想冬眠,它就得到处找一个适合自己而不被打扰的洞。而这些洞,通常就是老鼠洞。冬天气温低,老鼠同样需要一个去处。所以,一个老鼠洞里可能既有蛇也有老鼠。蛇鼠一窝,就是这么来的。


同处一室的一对天敌,老鼠就会大着胆子去啃食一动不动的蛇,把它当成一顿大餐。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冬眠的蛇会被老鼠吃掉的原因!


‬最后:

总而言之,蛇与老鼠这两种生物就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冬眠的蛇有可能被老鼠吃,而一旦气温回暖,老鼠又会被苏醒后的蛇吃。当然了,平常老鼠趁蛇外出偷吃蛇蛋也是常有的事。


朋友们,你们听说过老鼠吃蛇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变温动物   蛇岛   夏眠   老鼠   蛇类   能力   天敌   毒蛇   野猪   体温   气温   温度   冬天   状态   动物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