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家相处最大的禁忌是什么?

赵晓莉和王辰都是211名校毕业的高材生,婚前王辰买了房,赵晓莉的父母给女儿陪嫁了一套商品房,一辆车。双方父母很认可这门婚事,亲戚朋友也很看好他们,按理说,他们的婚姻应该幸福美满。

可是赵晓莉结婚3年左右,一家人却在相处时发生了很大的分歧,导致赵晓莉满腹委屈、王辰压力倍大,双方的父母也产生了很深的隔阂,原本幸福的家庭,过得一地鸡毛。

赵晓莉和王辰是大学毕业后认识的,两人恋爱半年左右,赵晓莉提出去王辰老家看看,王辰有些吞吞吐吐,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

赵晓莉问他原因,他才低着头说,他家是农村的,家里条件不太好,赵晓莉是城里姑娘,独生女,父母都有稳定工作,和他家没法比,他担心赵晓莉去他家之后,会提出分手。

赵晓莉去家里后才知道,王辰家里的条件和她家比确实不算好,但是和村里其他人相比也不算差。他父母在镇上做点小生意,一个月也有一万块的收入。王辰有个弟弟,比他小五岁,辍学后一直帮父母看店。

赵晓莉安慰王辰不用想太多,她看中的不是金钱,而是王辰对她的心意,只要王辰对她好,其他问题都不是问题。

王辰很感激赵晓莉对他的情义,所以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父母又贴补几万块钱,首付了一套婚房。

赵晓莉的父母觉得女儿出嫁,他们也要拿出诚意,为了显得有面子,老两口首付了一套商品房作为赵晓莉的陪嫁。陪嫁房离他们的婚房不远,老两口觉得家里长辈或者亲戚来小住,两套房子离得近,方便有个照应。

刚结婚就有两套房子,王辰正沉浸在幸福中,谁知赵晓莉的父母却问王辰要十万块的彩礼,并且表示房子的装修钱也由他家出。

王辰因为这件事和赵晓莉发生了小争执,从小到大,父母一直在告诉他,他们有多不容易,希望王辰多体谅他们。王辰善良懂事,知道感恩,所以从小到大很少让父母操心,上大学时的费用都是自己赚的。

他希望靠自己的努力过上好日子,而不是啃老,让父母帮衬自己。如今他结婚买房子花了父母的钱,心里已经很愧疚了,如今赵晓莉又要问他父母要钱,他不知道该如何向爸妈开口。

王辰对赵晓莉说:你知不知道我父母这些年有多难,你知不知道我父母和弟弟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咱们依靠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己不好吗?彩礼别要了,房子装修的钱咱们自己出,自己攒钱置办慢慢置办不行吗?

赵晓莉理解不了王辰的说法,她身边的同学结婚出嫁都有父母帮衬,王辰结婚,父母本来就应该买房出彩礼钱,王辰为什么责怪她不懂事呢?


赵晓莉本来不太在意钱的事,但是王辰的说法让她心里很不舒服,所以她坚持这么做。王辰无奈,只能和父母商量,让父母帮衬自己。

王辰的父母虽然在镇上做生意,收入还不错,但是他们之前创业失败欠了二十多万块,欠的钱还没还清,所以父母只给了他十万彩礼,房子装修的钱他没和父母提,而是瞒着赵晓莉在银行贷了款。

彩礼和装修的问题都解决了,小两口结婚的日期也提上日程。王辰长相帅气,赵晓莉年轻貌美,两人站在一起,就是天作之合。婚礼办得十分热闹,也羡煞了身边的亲戚朋友。

赵晓莉和王辰都在正式单位上班,每周末有休息。闲暇时,两人要么窝在家里看电影,要么出门短途旅行,日子过得幸福又快乐。婚后半年左右,赵晓莉怀孕了。这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两人都十分重视,所以赵晓莉选择停薪留职,在家养胎。

以前赵晓莉上班时,每个月赚的钱能自给自足,自从她不上班,经济压力都在王辰一个人身上,他要还两套房子的贷款,还要负担赵晓莉的开支,压力倍大。


王辰一个月的工资有一万块左右,每个月的房贷要还掉六千,剩下四千给赵晓莉三千,他留一千块。王辰经常想,幸亏他没有抽烟喝酒的习惯,不然一千块钱压根不够花的。

赵晓莉怀孕六个月时,偶然发现了王辰的还款记录,才知道房子装修的钱不是他父母出的,她又心疼又生气。心疼的是王辰压力太大了,他还这么年轻,却要负担这么多,太不容易了。她生气的是,王辰什么事都自己扛,不让父母帮忙分担。父母既然生了他,就应该在他困难的时候帮衬他,他不开口,他父母还以为他在城里过得很好呢。

不过王辰觉得这些都不是问题,眼下孩子才是最重要的,他只希望赵晓莉少生气,母子平安。

赵晓莉孕后期生活不便,公婆在家做生意没办法来照顾她,所以赵晓莉搬到了娘家住。后期需要孕检,孕妇也需要补充营养,王辰的钱压根不够花的。所以赵晓莉的父母不仅照顾她,还贴补了一些钱。

起初,王辰心存感激,对岳父母的态度很不错,回到家主动和她们打招呼。孩子出生后,他也尽力扮演好父亲的角色,下了班就陪孩子,让赵晓莉和岳父母能休息一会。


不过时间久了,王辰觉得自己又要赚钱养家,回到家又要带孩子,压力太大,他和赵晓莉商量,能不能让岳父母搬到商品房住,然后把她们现在住的房子出租,这样他就能减轻一些压力。如果岳父母不想搬,就把陪嫁房卖了,这样他的压力也能减轻。

赵晓莉王辰这种说法无法理解,房子是父母给她的陪嫁,凭什么他说卖就卖?王辰却反驳道:这套房子写的是你的名字,不是我的,那凭什么要我还房贷呢?我每个月都把工资交给你,结果月月都没有剩余,孩子这么小,能花多少钱呢?我赚的钱都去哪了?

赵晓莉细数了一下家里的开销,家里没添大件的东西,但是她们一家三口的吃喝拉撒,孩子的奶粉钱,生病看病的钱都需要不少,算起来,王辰的工资压根就不够。

赵晓莉告诉王辰,既然他觉得压力大,那就让他父母一个月出五千块保姆费,或者请一个保姆。王辰的父母不来帮忙带孩子,凭什么她的父母就要亲力亲为?

赵晓莉提出这个想法时,王辰第一个反对。他弟弟准备开店,父母要攒钱给他弟弟,哪里还有余钱给他?再说了,赵晓莉现在也没上班,她在家带孩子就行了,请保姆干嘛?

赵晓莉告诉王辰,她半年的哺乳期假已经到了,她要上班,母亲身体不好,退休后还做过两次手术,她一个人带孩子,身体根本吃不消。总之,王辰的父母要么出钱要么出力,要么请保姆。


王辰不肯向父母开口,赵晓莉就开车回老家主动和公婆说这件事。公婆表示无能为力,她们还有一个儿子没结婚,不能什么钱都给王辰。王辰也顺着父母的话,劝赵晓莉懂点事,赵晓莉一个月的工资还没有五千块,赵晓莉辞职在家带孩子,不就解决了请保姆的事,和五千块的保姆费了吗?

赵晓莉知道自己现在的工资不高,可是她的工作福利待遇不错,而且升值空间大,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里经济压力越来越大,她也想好好在职场打拼,给孩子更好的生活。

赵晓莉知道公公婆婆觉得王辰收入不错,在城里很享福,才会一毛不拔。她将王辰和她平时省吃俭用还有家里的各种开销花在哪里,都告诉了公公婆婆。

原以为公婆会体谅她们小家庭的不容易,谁知婆婆听完赵晓莉的话,却怒火中烧,当着赵晓莉的面打电话质问亲家:你们给你女儿买的陪嫁房凭什么让我儿子还房贷?这房子是你们婚前买的,和我儿子有关系吗?你应该让你女儿还。

赵晓莉的母亲解释道:亲家母,我们只有晓莉一个女儿,我们百年之后,所有的财产不都是他的嘛?当时买房,也是为了孩子好,希望他们过得更好不是吗?

王辰的母亲却说:你们还年轻,什么时候才能不再?我看我儿子这辈子,可能都等不到这套房子归他。


王辰母亲的话像针一样扎向赵晓莉的心,如果她爸妈对王辰不好,何必给她买房,何必照顾她的孕期,现在还帮她带孩子?王辰的妈妈不出钱不出力就算了,竟然能说出这样的话,太让她心寒了。

赵晓莉将手里的塑料杯扔向王辰,希望他出面说句话,王辰觉得赵晓莉当着父母的面给他脸色看,父母会很难堪,一气之下打了赵晓莉一巴掌。

赵晓莉哭着回了娘家,虽然王辰也跟着回来了,但是夫妻俩每天按部就班地上班、下班,平时不说一句话,陪孩子玩耍时,也是分开陪伴,拒绝交流。

孩子一岁生日时,王辰的母亲给赵晓莉的母亲打电话,说她准备来城里,让赵晓莉的妈妈带着孩子在家等她。赵晓莉的妈妈对王辰的妈妈有意见,故意说孩子那天要体检,没办法在家等她。

王辰的妈妈觉得体检时间很快,中午就能回家,便直接坐车去了城里。不过到了中午,赵晓莉的母亲和孩子都不在家。王辰的妈妈给她打电话,她说天气太热,带着孩子出门避暑了,最近几天不回来。

王辰的妈妈这才明白,亲家母压根不想让她看孩子。她本来也没照顾过孙子,既然亲家母不让她看,她便懒得来了。


不过王辰老家的亲戚朋友都知道她抱孙子的事,他们每次问起孙子胖不胖,身高多高了,她都回答不上来。

也许是觉得面子上挂不住,也许是真的觉得对孙子有亏欠,她开始每个月给赵晓莉打五千块钱。

赵晓莉也不是不懂得感恩的人,婆婆主动示好,她对婆婆的态度也缓和了很多。因为公婆常年在老家,所以夫妻俩并没有大的矛盾。

孩子三岁的时候,赵晓莉的父亲生了一场大病,需要花不少钱。老两口这些年的积蓄都贴补在赵晓莉一家三口上,所以思虑再三,决定和赵晓莉商量,能不能把她的陪嫁房卖了,这样他治病的钱有了着落,王辰不用还房贷,他们不用出钱,也没什么压力。

赵晓莉和王辰商量,王辰犹豫了一会,说道:我不反对这件事,不过卖完房子要把我还房贷的钱还给我。

赵晓莉有些无语,她父亲生病了,王辰竟然还在考虑还钱的事,他怎么好意思开得了这个口呢?


王辰把这件事说给他妈妈听,他爸妈连夜坐车赶到城里。早晨赵晓莉洗脸刷牙时,王辰的父亲突然质问赵晓莉:你为什么要惹你妈妈生气?你眼里还有没有我们两位长辈?

赵晓莉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王辰的父亲继续说:你早晨起来为什么没和你妈妈打招呼?婆婆也是妈,你为什么不喊她一声妈?

赵晓莉平时起床也是忙忙碌碌,只想赶紧收拾好东西出门,这次公公却因为她没和婆婆打招呼而找茬,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

赵晓莉准备喊王辰解围时,发现王辰正在卧室被婆婆训斥,婆婆说他自私,不知道心疼父母,还说他太傻,还了这么久的房贷,房子却没了。她有两个儿子,以后她只管小儿子,不再过问王辰的事了。

赵晓莉知道公婆这次来就是来找茬的,她心情不好,刷牙的时候故意把牙刷杯重重地放在洗脸池上。公公不耐烦地走上前说:你凭什么发脾气,这是我家,这是我给我儿子买的房子,你想发脾气回你自己家去。

赵晓莉委屈地红了眼睛,公公却转头就找王辰告状,说赵晓莉不尊重他。王辰气坏了,狠狠打了赵晓莉两巴掌。

赵晓莉捂着脸夺门而出,她想离婚了,却想不通事情为何会走到这一步?她和王辰曾经那么相爱,为什么才结婚没几年,日子就过得一地鸡毛。如今公婆对她有意见,她父母对王辰也有意见,小两口感情出现了问题,他们的父母也互相埋怨对方的不是。

《礼记·曲礼》中有句话: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意思是人际交往中,要有来有往,互相尊重,而不是别人对你好,你却觉得是应该的。夫妻相处需要分寸,亲家之间相处也需要讲究分寸。

亲家是一种特殊的亲戚,因为孩子们成了夫妻,两家才从陌生人成为亲戚,所以相处起来掌握不好分寸,容易产生矛盾,也会让子女左右为难。

为了孩子们好,亲家相处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过度干涉子女的家庭生活,减少走动。

亲家相处时要保持距离,不要过度干涉子女的家庭生活,也不要和子女走动太频繁,不然时间久了,父母或多或少会参与到子女的家庭事务中。

两代人的观点不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不同,如果双方父母干涉子女的生活,很容易引起家庭矛盾。孩子成家立业,遇到问题应该学会自己解决。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双方父母都要学会放手,只有不过度干预孩子的生活,才不会让问题复杂化。

2.帮忙不添乱,少说少做。

父母不可能陪伴子女一辈子,所以能不添乱就不添乱。不要对子女的婚姻指手画脚,在子女面前说对方家庭的坏话。这容易让孩子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也容易让亲家相处时更糟糕。

3.亲家之间减少接触。

亲家之间就算聊得来,也不要频繁走动。因为时间久了,总会有一些事考虑得不周到,而慢慢累积成矛盾,之后因为这些小事产生嫌隙。

亲家保持不远不近的关系,子女不用分心处理双方父母的矛盾,才能有精力顾全自己的小家。如果亲家之间关系不好,子女夹在中间也会左右为难。

4.亲家之间不要谈心

亲家之间相处时,不要口无遮拦,什么都说,更不要谈钱的事。对方若比你穷,会觉得你炫富。如果你家里穷,对方会觉得你这么说是想逃避责任。

也许聊天时你只是心直口快,但是后来子女发生矛盾,他们就会无意间联想到你说的话,将错误怪到你身上。

亲家的立场不同,看待问题的方式也不同,不必要求别人的想法和你一样。君子之交淡如水,亲家在相处时也要保持君子之交,少说话,少来往。

距离产生美,希望亲家相处时都能把握好分寸,保持距离。如果子女在婚姻里发生矛盾,也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说极端的话,不要让矛盾升级。

要鼓励孩子主动承担家庭责任,让孩子从之前的家庭真正分离出来,关起门来过他们自己的日子。只有子女们独立成长,懂得婚姻需要包容和理解的真谛,父母才能真正放心,安心!




当自己的儿女长大成人了,进入了婚嫁的时候,总会给自己找一个亲家过来。

亲家,就是对方的父母,不管是儿媳妇的还是女婿的,当孩子结婚之后,从表面上来说,两个家庭就是一家人了。

但要真将自己和亲家当成一家人,那就大错特错了。

一、亲家和自己不是一家人

不管什么时候,都要记住,就算子女结婚了,亲家和自己都不是一家人。

在我们村子里面,有个老李,60多岁了,自己儿子在城里面工作,也找了个城里面的儿媳妇,小两口就呆在城里面了,周末休息或者过年的时候,回一下老家。

这不过年嘛,老李的儿子,就自顾自地带着亲家一家子到村子里来了,说是一起过年,也没跟老李提前打个招呼,都到年三十了,到家了才知道,原来亲家那边来了4个人。

人家来了,总的招呼不是,老李就让老伴收拾着房间,让亲家有地方休息,而老李呢,出去招呼了几个朋友,又急急忙忙地宰了一头猪,在出去补充了一些食材,心里面才算是稍微安稳点。

然后就回到家里和老伴忙活年夜饭了。

老两口张罗着,前前后后弄了20多个菜出来,毕竟亲家来了嘛,有什么拿得出手的都拿出来了,不能让亲家笑话。

而亲家呢,到家之后就是这里走走那里逛逛,没帮什么忙,老李也不好让亲家帮忙,最后年夜饭还算过关了,对方没提什么意见,自己也不好的问什么。

亲家在老李家这几天,完全将自己当成家的主人一样,时不时地指挥着老李去做什么事情,老李作为农村人也比较老实,想着大过年的,也不好的让自己儿子丢脸,自己忙里忙外,尽自己的努力去让亲家满意。

在我们农村,有这么个风俗,就是亲家过来自家过年了,那是看得起自己看得起自己的儿子,所以自己就不能藏着掖着,将自己能拿出来的都拿出来,不说让亲家满意那也不能让亲家抱怨。

所以这几天,老李带着亲家在这里玩那里玩,还买了很多农村特产什么的,都是老李和老伴在忙活着。

到了后来,亲家带来的一个小孩不知道怎么翻的,从一个老式皮箱子里面翻出了两枚勋章,说是看着好玩让老李送给小孩玩了。

老李立马拒绝,并且说明了原因:这两个勋章,是自己父亲当年抗战时候留下了一枚,剩下一枚也是自己在部队里面立功得到的,都是用命拼回来的,只能当成纪念留着,不能送人,并且也表示其他的看上什么都可以送,唯独这个勋章不行。

最后亲家不死心,又在老李家里翻上翻下,就当是自己家一样,最后又把老李当年珍藏的12瓶好酒给翻出来了,最后老李直接就送给亲家了。

等亲家走了,老李感慨,这亲家,真不是一家人啊,来到自己家,一直指挥自己做这样那样的事情,自己都忍了,但是在家里让小孩翻上翻下的,自己也不好得说,只能客客气气的赔笑。

最后还因为自己的客气,亲家嘴上也客客气气的,但是在景区的时候,手上可不客气,买了很多特产,不管是什么,什么贵就拿哪个,这几天,光是陪着亲家出去玩,都花了3万多块钱,这3万多块钱对于农民来讲,一年能省下来就算不错了。

二、和亲家相处,重要的还是距离

人和人相处,是需要一个安全距离的,这样双方都不会被对方刺痛,这也是人与人之间交往需要注意的地方。

亲家也是一样,需要保持安全距离。到了对方家里,我们是客人,就要做好客人最基本的礼仪,就算是亲家,也不能越线。

很多人认为和亲家的关系,越亲越好,却不知道,双方之前都是独立的家庭,只是两家的孩子结婚之后才有了联系,这就是亲家,之前相互不认识,之后联系也不会多,就是这么个联系,如果真两家很好的关系,除非就是两家人从很久之前就知根知底的,不然谁会和你交心交底。

在亲家家里做客,我们要像客人一样,做到不干涉,不指点,不乱翻。

不干涉,就是主人家做什么事情,做什么安排,自己不要去干涉,也不要发表自己的观点。很多时候主人家都会客气地问一句:你觉得怎么样?这个时候聪明的人都知道,这已经是主人家能够安排得最好的了,就算自己提什么意见,主人家也很难去处理了,所以还不如不说,说了主人家办不到的时候大家心里都不愉快。

不指点,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做事风格,就像我国56个少数民族一样,各有特色,我们不应该将自己的观点,强加到对方头上,认为应该怎么做,而是应该尊重对方的做法,主人家这么做总有人家的道理,这是人家的特色,所以我们不应该去指点主人家应该怎么做。但要真主人家碰上不会的东西, 问到自己了,这个时候就不用吝啬了,赶紧教教亲家怎么做。

不乱翻,这是基本的礼仪了,谁家都不是公共区域,作为一个客人,就算是亲家,如果这里走走那里走走,这里翻翻那里翻翻的,总会让主人家不满,谁家还没有点小秘密啊,万一将主人家的私房钱给翻出来了,对谁都不好。

所以我们作为客人,到亲家做客,我觉得,我们还是保持距离得好,可以去帮亲家做一点事情,但不要去说亲家哪里做的不好,谁都有做的不好的时候,这很正常,糊涂一点,哈哈一笑就过了。

三、亲家相处,最大的忌讳就是盲目攀比

亲家为什么会到自家做客呢?一般有两个原因:

一个就是因为子女的个人原因,主动叫着过来帮忙带孩子什么的,这个时候亲家才会上门做客;

另外一个就是想念自己子女了,很多独生子女的家庭,女儿远嫁了,害怕女儿在对方家里过得不好,所以时不时的会用各种借口过去做客,也看看女儿过的怎么样。

所以亲家上门做客了,一般也就这两种情况。

但不管哪种,亲家来了,总要招呼好,这个时候,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总会出现攀比现象。

手指都长短不一,家庭也一样,有些人的家庭条件好有些人的家庭条件差,这很正常,有时候就会出现家庭条件好的做的一些事情,让条件差的亲家很难接受,认为这是在炫富,但对于条件好的家庭来讲,这些都是很普通的;于是家庭差的家庭心理肯定有气,就想着在其他地方找回来,一来二去的就出现攀比现象。

最直观的就是给小孩发红包了,有人发100,有人发200,有钱的发的就多点,没钱的就少发点,正常应该是这样的,但是有人为了面子,为了自己子女以后能够生活得好一点,硬着头皮地跟上去,结果就是用自己的全部去挑战对方的零花钱,将自己弄的很受伤。

所以我认为,与亲家相处,做到自己能做得最好就行,重要的是让亲家能够感受到你这颗真心就行,而不是让对方感受你有多少实力。

不管是人与人,还是亲家与亲家,真心实意最重要,这才是和谐相处的基础,而不是看谁有多大的能耐多大的实力。




我正在经历和亲家斗智斗勇这件事,能把我烦死,又不好和亲朋好友说,怕他们笑话,今天在头条一吐为快。

前天亲家母要过生日了,儿子给她发了888块生日红包,庆祝她生日快乐!当天中午,亲家就跟老公发微信说,我今天过生日,你们也应该跟我发红包祝福,最少2000块钱。

老公看了微信感到很诧异?哪有过生日问亲家讨要生日红包祝福的啊?我们女儿嫁出去几年了,从来没有听说过,女方父母过生日,还要问男方父母讨要红包的,真的是太奇葩了!

老公生气归生气,但是看在未来的媳妇面子上,还是给她转了2000块钱为她庆祝生日,钱刚转过去,就被她秒收了,我和老公被她连声谢谢都没有说,就秒收红包的做法给逗笑了。

怪不得儿子经常跟我们说,她妈妈眼里只有钱,开口闭口就是要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亲家   陪嫁   主人家   公婆   娘家   公公   禁忌   子女   家里   不好   父母   女儿   房子   孩子   家庭   装修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