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如果撤出中国,会引发什么连锁反应?

近期郑州富士康在某些方面的不作为伤了国人的心,其实各地富士康曝出的问题并不鲜见,比如劳动强度大、非法加班、过劳死、员工跳楼、性别歧视、非法使用童工、欠薪拖薪等等。

有些人对富士康的“忍耐”到了极限,甚至说出富士康应该抓紧撤出中国的气话。不少人认为富士康只是一家代加工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毫无技术可言,已经不符合我们从“制造”到“智造”的战略要求,富士康撤出中国不会有什么影响,况且还会有其他企业顶上。

确实,虽然说“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但如果富士康撤离中国,对我们一点影响也没有吗?大家想的未免也太简单了,短期来说连锁反应还是不小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就业的影响:

富士康以中国台湾为中心,事业版图横跨三大洲,遍及全球,在20多个国家及地区都有生产及服务据点,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专业制造商,以为苹果等公司代加工、代组装而闻名于世。

具体到大陆,1988年富士康在深圳宝安投建了内地第一个工厂,从此便在内地扎下了根,近35年来又陆续在郑州、成都、太原、烟台、天津、武汉、昆山、重庆、南宁等多地设厂。

虽然近几年一些产能在陆续向人工成本更低的南亚、东南亚等地转移,但是目前在内地仍有大小厂区36个,可以说大中华区是富士康的重要战略支点之一。

富士康在内地各厂的员工数量大概有120万之多,单从就业的角度而言,120万职工背后就有120万个家庭,如果富士康全面撤离,那么首当其冲的就是这120万职工的就业吸纳问题,哪家工厂能完全吸纳这些就业者是一个现实问题。

另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富士康以代加工业务为主,也就是我们上文所说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对职工的学历、技能等要求不是那么高,所以120万职工中大部分都是学历不高、劳动技能不多的劳动者。

这部分劳动者本身在求职时的竞争力就不大,如果失去这份工作,重新就业是一个大问题,不排除被职场淘汰的可能性。

有人可能会说总有替代富士康来吸纳这部分职工就业的企业,再就业不愁。但这是后话,在未出现替代者之前,短期内肯定会影响就业。

此前就有富士康要陆续撤出内陆的消息,富士康在越南北江省投资3亿美元建工厂并招录员工3万人,以及传出联手苹果在印度设厂的消息后,就引发了一轮担忧120万职工就业的问题。倘若短期内富士康真的彻底告别内陆,那么短期内恐怕很容易会引起就业市场上的“阵痛”。

此外,120万还只是供职于富士康的直接就业者,倘若把整个链条上的劳动者全算上,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比如上游供货商、运输商、产业园配套的宾馆、超市、餐厅等等,失业人数会更多,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是有的。

以郑州富士康为例,这是内陆规模最大的一个厂区,设有郑州航空港厂区、经开区厂区、中牟县厂区三个分厂,单是厂房占地面积就多达140万平方米,吸纳就业者30万人左右。

这30万职工中,除了郑州当地就业者,还吸纳了郑州周边多个市、县的劳动者,一旦富士康撤离,那么这些人只能暂时返乡待业,收入和生活将大受影响。

在2010年富士康落地郑州之前,郑州周边区域的青年劳动者很多都选择到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外出打工,而富士康落地之后,又吸引他们回乡就业。在家门口就业,无疑对家庭的照顾更多了,这也是富士康存在的意义。

其二,对当地经济和税收、财政的影响:

不要以为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创造不了太大的社会价值,如果有这种想法那就大错特错了。

一项重要的数据是,2021年我国出口总额达3.36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而出口企业10强中,富士康独占3席,分别是郑州富士康、深圳富士康和成都富士康,分列第1、第4和第5位,出口总额分别是316.4亿美元、150.5亿美元和146.1亿美元。

如果说东部沿海地区在出口上还能依赖港口或其他一些外向型的出口企业,那么像郑州、成都这样的内陆城市,富士康的出口占整个城市出口金额很大一块比重,几乎是不可或缺的。

各城市在出口总额上对富士康有多依赖?

这么说吧,郑州市2021年全市出口总额中,有82%是郑州富士康三个厂区创造的;

这里说一个很直观的数据对比,在富士康落地郑州之前的2021年,全市出口总额不到35亿美元,随着富士康落地郑州,全市出口额从此开启了“开挂”模式,次年就涨到了近100亿美元,2012年又实现了翻番。

再就是从全市GDP数据来看,2021年郑州GDP4000亿,在全国城市排名中排在20名开外;到2021年,郑州GDP总量暴涨到1.27万亿,排在全国第16位,其中一个很大的因素是富士康落地郑州对全市GDP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

另外,南宁、成都、太原、衡阳等,当地富士康出口额占比都在30%以上;如果以“省”为研究对象,内陆省份河南、山西、四川、湖南4省份的第一大出口企业都是富士康。除了上述4省,靠海的传统经济强省山东,以及广西省,第一大出口企业也都是富士康。

由以上数据可知,如果富士康撤离中国,那么很多省份的出口总额数据会“不尽人意”,至少纸面上的数据不会那么好看。

倘若从税收和地区财政的角度来讲,答案更是显而易见的,既然富士康创造了这么大的营收和出口总额,当地税收和财政对其也有一定的依赖。

当然,我们不否认各地富士康厂区对当地就业、出口、税收、财政等方面的贡献,但这并不意味富士康就没有从当地获取红利:

实际上无论是哪个城市的富士康,与地方上的关系是相互成就的关系,富士康之所以在大陆设厂,看重的当然是大陆发展的红利,其中就包括便捷的交通、较低的劳动成本、职工的职业素质、完善的供应链、优良的营商环境、政策上的帮扶等等。

如果没有以上优势存在,那么我想富士康一定不会在内陆大力布局、广泛建厂,所以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不是说富士康想撤走就能撤走的,能否在东亚、东南亚等地区享受到以上红利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三,富士康撤离对我国产业链是一个打击

富士康的存在,对于我们来说远不止对就业、出口等方面的加持。

大家都知道,我国有些相较于其他国家最为健全和完整的供应链,工业门类非常齐全。而疫情期间,工业空心化的美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提出了制造业回流本土的政策。

任何一个国家在看到我国完整供应链的时候,都会“眼红”,巴不得对我们加以限制,最好是连最基本的口罩、玩具、衣服、锅碗瓢盆等生活必须品都生产不出来。

而富士康一旦大举撤离中国,也就意味着开启了一个风向标,我们上游芯片、零部件厂商,以及下游的组装产业都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本质上来说是对我们完整产业链的一种打击,我们绝对不能坐视不理。

所以虽然富士康在内陆只是一个代加工厂,完全谈不上高科产业,但是就目前来说,它的存在对于我们还有重大的意义,一旦撤离,长期来看会有其他企业和产业予以填补空缺,但短期内恐怕会引起阵痛和连锁反应。

当然,富士康对内陆的依赖也很大,设厂必然是要综合考量各项因素和红利的,而我们几乎有着全球最好的营商环境、政策加持等基础作为牵制,这也是富士康不能一拍脑袋就撤离的根本原因所在。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富士康如果撤了的话会发生什么连锁反应呢?很多人肯定会说:撤了就撤了,也无所谓了,不就是一家代工厂吗?他撤了别人会来顶上的。

还有人会说一句看起来在什么地方都很有道理的废话——地球离了谁还不是一样转。往往后面还会补上一句:富士康离开了我们,损失的是他们、不是我们等等。

事实真的如此吗?我看很多人把问题给想简单了、想得太容易了。

富士康是一家超级巨无霸型的生产型企业,应该算是世界上目前最大的代工厂之一了。从1988年开始,富士康对大陆进行投资、进行转产。

我初步查了一下:目前富士康集团在大陆一共有36个地方建立了厂区、建立了生产基地。这些生产基地雇佣的员工加在一起超过了100万人。

例如:郑州富士康是大陆地区最大的一个超级大厂,巅峰的时候有员工30多万人,现在也有员工20多万人以上。据网上统计的数据来看:富士康几乎占据了郑州经济的半壁江山、也为河南省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那么富士康走了以后会发生哪些连锁反应呢?我觉得最少有三个连锁反应。

第一个反应很简单、也很直接:富士康撤离的话会导致大量的人立即失业、需要重新就业了。

富士康目前的直接就业人口达到了100万左右,这部分人首先就会失业了。但是单单这么算就有点不客观、不全面了,还有巨量靠着富士康吃饭的产业或者二次就业人口,例如:富士康配套的企业和供应商、周边的商业配套、当地的物流,港口,码头、大量的商贩、还有很多富士康的家属们等等。

其实这笔账很好算,富士康如果内部有100万人就业的话,那么起码能带动周边上千万人的就业岗位。大家试想一下,富士康走了以后这些人怎么办呢?是不是要找工作、再就业,眼下真的这么容易吗?

第二个连锁反应:富士康企业所在的当地经济肯定会遭受巨大的影响。这一点我就不展开分析了,例如:当地的外贸出口、当地的财政收入、当地的各项经济指标等等。

第三个连锁反应:富士康走或者留,有可能会成为一个重要的风向标。

这几年欧美一些发达经济体都在积极地干一件事情:找到新的供应链、从而把我们踢出世界产业分工中去——脱钩这个词很多人肯定听过的。

不得不说的是:我们这里发展了这么多年,有着良好的营商环境、低廉的人力成本、基础设施和交通也很方便、外加上我们自己还有庞大的市场和熟练工人、相关配套的产业链等等。

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现象:美国人天天发动欧洲国家的企业与我们脱钩、把工厂搬到东南亚甚至是印度去。可是欧洲的企业们都在犹豫、都在徘徊、甚至不愿意跟着美国人的脚步走,例如:德国。

如果此时富士康将工厂搬到了越南、搬到了印度去的话,这无疑给这种“脱钩论”打了一针强心剂——显然对我们是极度不利的。

以上就是富士康现在搬走会造成的连锁反应了,大概有三点:就业是个大问题、经济发展和各项指标会下降,另外还有可能产生风向标的作用。

有些人又开始说了:乐天玛特走了、谷歌走了、三星也走了,我们不还是照样的过日子、照样吃一日三餐吗?于是乎就得出一个结论:富士康走了,我们还是照样过日子。

从逻辑上来说的话,这种讲法也没有问题。当年我们一家外企都没有的时候、没有改开的时候,大家也是在过日子的。唐宋元明清的时候我们还是在过日子的,可是日子跟日子是不一样的,日子之间是有差距的。

眼下我们要做的不是搞“零和博弈”、不是天天在那里高呼:谁走了都一样的废话。我也知道谁离开了谁都能活,可是为什么不能活得更好一点呢?

富士康和前面的企业不太一样,他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是能够解决大量就业的企业、是能够极大地促进外贸出口的企业……

这样一家企业走了以后,眼下会给我们的就业、经济发展、外贸出口、营商环境的口碑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的——这一点也是个无可争议的事实。

人家真要走我们留不住,但是一定要尽量去留,这不是意气用事的事情,而是实实在在的切身的利益问题。

最后我想说,在我们的产业升级还没有完全成功、还没有占据产业链顶端的时候,富士康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极其重要的。如果现在富士康真的走了的话,无疑最高兴的就是美国人了,离他们的完全脱钩目标又进了一步了。

我劝大家还是不要干:仇者快、亲者痛的事情。富士康走了之后,也许对有些人无所谓,可是那些富士康的员工、指着富士康吃饭的人,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我劝有些人不要只顾着敲击键盘的一时之爽,而失掉常识与底线。




我认为不会有太大的反应。他走了就会另外一家代工企业上来,比如说中国的比亚迪也是代工企业,而且做的也不小。

它走了,中国这么大的市场和产能还是存在的。它再去国外建厂和形成产能是需要时间的。一个富士康就能决定中国的风向吗?它不是去东南亚建厂了吗,似乎效果并不理想吧!

正因为总是有人说富士康走了会影响多少任务,才会让它如此豪横。它走啊,明天它就走啊。

乐天玛特走了,影响中国人吗。谷歌走了,影响中国人了吗?美企走了很多了,影响中国了吗。

它不会走,它也不敢走。它走了,就是伤我们一百,自损一万。它走吧,有它四十,没它也五八。

很多国家 企业都想摆脱中国,想去中国化。我想说的是,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但是世界可以没有富士康,中国也可以没有富士康。中国人也可以没有富士康。




日资走了,格力等替代,三星走了,华为崛起,富士康走了,比亚迪会多增几家代工公资,美国拒绝中国加入空间站,中国人自己研发,高铁,航母,航空就是先列。




1、郑州和河南依靠富士康带来的出口经济,遭受直接影响。

2、20万郑州富士康员工失业,相关的100万人口的生计出现困难。

3、影响全国各地的富士康的信心及相似外资的投资信心,老的会逃离,新的不会再进来,损失不可估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三星   连锁反应   中国   劳动密集型   东南亚   郑州   内陆   厂区   劳动者   总额   职工   员工   美元   数据   财经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