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人有痛风?

主要是生活越来越好了,吃得多动得少。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水果的摄入量比之前多了。果糖的摄入过多是一个原因。




我想说:你也许不关心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有痛风,但其中的有些原因也许是你正在做或者正在经历的,生活成就了我们,也成就了疾病。

一直以来,在人们心中,痛风都是“富贵病”或“帝王病”,在不少人眼中的痛风患者都是过着这样的生活:“每日餐桌上都是美酒佳肴,每日都是在单位做着成功人士。”是的,尤其对于“打工人”而言,痛风这种疾病背后意味着“饮食生活无度”和“疲劳与努力工作”。

感谢悟空问答邀请我回答“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人有痛风”这个问题,我是成都西部痛风风湿医院痛风科医生刘良运,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帮助。

当我们将目光转向身边人,确实有太多的人深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困扰。是我们都“富贵”了?还是因为其他原因呢?我想有必要深究其中的原因,以让那些觉得痛风不会找上自己的人们提高警惕。

在探究痛风患病率增高的原因时,我可以提前透露:痛风患病率增加,除了遗传因素外,生活因素中的六大原因,一半都和吃有关。

以前痛风人群确实少,现在痛风人群在飙升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性、晶体性疾病,通常痛风的表现是脚的第一跖趾关节突然肿胀、剧烈疼痛和发红发热。从疼痛程度而言,痛风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即使是刮风那样轻微的刺激疼痛关节处都可能让关节疼痛的剧烈;而从发作时间来看,痛风也如同风吹过一样,总是月黑风高时突然发作,而且来去匆匆,24小时内疼痛到达顶点。


我国对痛风的流行病学研究起步不早,有文献报道的是,1948年我国仅有2例痛风病例。在20世纪50年代前,痛风一般和风湿混为一谈,所以无从得知在此之前究竟有哪些人患上痛风,但可以知道的在古代痛风是一种罕见病;上世纪80年代,有研究论文指出全国仅有15例痛风患者;到了2005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痛风患病人群已达到1200万人;2015年,调查显示我国痛风患病人数已超过3000万;而根据去年的相关数据,痛风人群已高达8000万人。2019年《中国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指南》指出,中国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达13.3%,痛风的患病率也达到1.1%。



现在痛风确实已经成为了无人不知的常见疾病,所以在体检时也多增加了尿酸和肌酐两项指标,可以显示出痛风以及痛风可能造成的肾损伤。也就是说,痛风从“富贵病”变成了老百姓都可能患上的疾病。

而从另外一项指标,也就是痛风患病的男女比例而言,刘医生在10年前学习的相关知识是女性很少痛风,绝经后的女性有可能患上痛风,但比较少见;在2015年有研究数据显示,痛风的患病率男女比例在20:1;2018年更新数据显示,痛风患病的男女比例在15:1;而最新调查研究数据认为,痛风患病的男女比例已经在12.6:1。这组数据告诉我们,痛风不仅不是富贵病,不是男性容易患上的疾病,连女性也逐渐成为了痛风的高发人群。

那么,短短不足百年间,痛风是如何从罕见病变为了人人都可能患上的疾病呢?到底是什么改变了我们的身体?我们接下来分析一下。


从“富贵病”到“常见病”,一半是饮食一半是压力

痛风患者激增,是一个事实的情况,这与我们祖国日益强大、经济高速增长有关。在旧社会或者是古代,缺衣少食,粮食状况极端恶化,富人们每天大酒大肉,穷人们衣不蔽体勉强度日,富人们容易出现痛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各种代谢性疾病,而穷人们连生存都是问题,怎么能生得起病呢?

经济的恢复,高速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满足,我们已经基本消灭了贫困,普通人的生活也变得盈余,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就拿饮食而言吧,我们的饮食生活其实相比之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以前普通人求果腹,也就是低蛋白、低脂肪和低热量的食物,但是随着欧美饮食的进入,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也在普通人餐桌上出现。

以前所记录的痛风患者,多是名人和有钱人,所以痛风才被称为“帝王病”或“富贵病”。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青岛的海鲜在成都一样能吃到,四川的火锅全国都能品尝,而无论哪里的肉和酒,都可以出现在任何隐秘的角落,无论是谁在恣意享受美食和美酒的同时,也要品尝出暴饮暴食的“恶果”。也就是说,正因为我们不注意“养生”,太过于放纵自己,才导致痛风患者不断增加。痛风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本来就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那么,另外一方面,从职业调查而言,确实白领和城市人群更容易患上痛风。这主要还是生活压力导致的。在人人都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时候,我们的压力在增加,结婚生子,买房买车,工作上的压力和生活中的压力接踵而至,而压力不仅能导致焦虑、抑郁、失眠等精神上的疾病,还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免疫失衡等疾病。痛风,本就是风湿免疫性疾病,说白了,还是免疫导致的。

有句俗话:“十个男人九个尿酸高”。实际上,相比痛风,高尿酸血症更为普遍,有调查说高尿酸血症患者已经超过1.2亿人。高尿酸血症患者是痛风的高危人群,高尿酸血症就是尿酸的物质过多引起的。原本体内尿酸的产生和排泄保持平衡,总是保持在一定水平,这个水平就是420μmol/L以下。但是如果尿酸合成过多或排泄减少,体内尿酸就会超过标准,过多的尿酸不能溶解在血液中,结晶沉积在关节、软骨、滑膜、关节腔和肾脏内,就会引起关节病变或肾功能不全等。


和高尿酸血症相比,痛风带来的不仅是剧烈的疼痛,而是可以引起尿酸性肾病、痛风石、尿酸性肾结石、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等伴发疾病等。虽说痛风症状发作时间一般持续7~10天,之后会从急性期进入缓解期,但是我们还是需要注意为什么会出现痛风,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

痛风的发病原因有很多,主要还是生活方式不健康

其实从年龄结构上我们能窥斑见豹,了解到痛风为什么发病率会增加。以前痛风患者都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在21世纪初的调查显示,痛风的高危年龄在45岁以上,发病平均年龄在53.7岁;而现在的调查显示,30~40岁是痛风的高发期。刘医生看诊的痛风患者中,有6岁痛风的小男孩,也有18岁痛风的小女孩。从青年到中年,痛风患者都表现出数量增加的趋势。

而痛风发病率增高,和痛风的年轻化趋势密不可分。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尿酸清除率降低,尿酸排泄减少,痛风发病率也会明显增加。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痛风的发病率增高,还是主要在年轻群体上。这其中的原因包括:

  • 吃肉吃太多:肉,无论猪肉、牛肉、羊肉还是鸡肉、鸭肉、鹅肉,或者是动物内脏、鱼肉与海鲜,都是富含尿酸合成的底物嘌呤,我们都知道大量肉类食物的嘌呤会转化为尿酸,大大超过了生理代谢和排泄能力,导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生;此外,肉类含有丰富的饱和脂肪酸,这与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可以减少肾的尿酸排泄。
  • 喝酒喝太多:酒,无论红酒还是白酒,无论黄酒还是洋酒,都含有大量的乙醇。白酒、黄酒和洋酒本身并不含有嘌呤,也不产生尿酸,但是遗传代谢的产物是乳酸,乳酸在肾脏和尿酸产生竞争性,抑制尿酸的排泄,而且另一方面乙醇还能促进尿酸的生成;在所有的酒中,啤酒诱发痛风最快,啤酒富含嘌呤能直接生成尿酸,啤酒含有的二氧化碳会转化为碳酸降低尿pH值让尿酸排出受阻。
  • 吃糖吃太多:这里所说的糖主要是果糖,尤其是含糖软饮料,主要包括大部分碳酸饮料、果汁等,此外还有面包、饼干等都富含果糖。含高果糖食品对痛风存在有负面影响。有研究证明,摄入含糖饮料1700~2040ml/周的男性痛风发病的相对风险值要比摄入少于340ml/月的男性高1.85;而每周喝5~6次含果糖碳酸饮料的患痛风发病率要高出正常人29%;每天喝2次含果糖碳酸饮料的痛风发病率高达85%。碳酸饮料不仅含果糖,而且其含有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碳酸也会对肾脏造成损伤。
  • 压力太巨大:我们身处在“压力社会”,压力不仅来源于日常工作,而且来自于生活。人际或家庭关系紧张,工作上过度劳累,都会让机体受到影响。过度压力可以让人体自主神经调节紊乱,也导致尿酸、尿素氮、肌酐等代谢废物的排出率下降,而且导致免疫功能紊乱,还让体表及内脏血管收缩,包括肾血管的收缩,导致尿酸排泄减少。所以,长时间紧张工作、长期过度疲劳、人际关系处理欠妥等,都导致痛风发病率增高。
  • 运动太剧烈:以前普遍认为是运动尤其是剧烈的运动可以抵御痛风,但是新的研究发现,健康的运动员也可能患上痛风。因为在剧烈运动后,体内的尿酸因为排汗的原因会出现短暂地上升,没有没有及时补充水分,过多的尿酸就会在血液中沉积。而从事剧烈运动的人,为了少出汗,经常不能充分补充水分而持续运动,这也是很多人尽管在健身房锻炼身体,但也患上了痛风的原因。另外一方面,运动太少也不利于尿酸等身体的“废物”排出,导致代谢出“故障”。
  • 体重太超重:有很多人认为,痛风是肥胖人群的专属,所以我刻意将体重超重放在最后来说,也就是说,前面很多因素造成痛风,但不一定造成肥胖。当然,肥胖人群更容易尿酸高或者痛风,患病率是正常人的2倍多。超重或者肥胖人群容易患上痛风主要是胰岛素抵抗状态下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增加,肾尿酸排泄减少。


以上这些原因,都是导致越来越多人患上痛风的主要诱因。从预防痛风的角度而言,我们也要从以上方面去预防,也就是合理饮食,合理运动,减轻压力,戒烟戒酒,每天喝够2000毫升水,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每天吃肉150克以内,每天摄入嘌呤300毫克以内,每天摄入盐6克以内。从生活开始,减少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发生的风险。




尿酸,是我们身体代谢出来的废物,正常人会将其与大小便排出,但也有部分侥幸没有被排出或还未被排出,这时候它们会留存在血液中进行等待。

这个等待的过程中,如果尿酸在血液中含量过多,就是高尿酸血症,然后尿酸继续增多,就会形成尿酸晶体隐藏在关节内部,这时候病情就升华了,可以被称为:痛风,所以从病因来看,痛风患者也可以称之为“高尿酸血症”,但从症状来看,则不能如此称呼,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

六十年前中国痛风患者只有不到10人!反观现在高尿酸已经和“三高”并存,成为了新的“第四高”,痛风一样成为了社会非常常见的慢性疾病,是什么导致这种现象呢?综合当下人民生活习惯和痛风的病理来看,两句话就能概括:“吃的变好了”、“人变懒了”!

“生成尿酸过多”

众所周知,尿酸是由于体内嘌呤摄入的多少决定的,而嘌呤是自身生成80%,外界摄入20%,绝大多数痛风患者都是由于外界摄入嘌呤超出20%而出现的问题。所以患者日常生活中经常摄入的食物,食物当中含有嘌呤的多少,对患者是否发生痛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饮食上就能看出,当下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在罗教授小时候,想要吃顿肉必须得逢年过节,反观现在,大鱼大肉顿顿吃都行,各类高脂、高热饮食让当下人们的营养过剩,人体摄入过多的嘌呤不能排泄出去,自然生成的尿酸指标就会过高,血液当中残存了过多的尿酸,诱发生成尿酸结晶,就会发生发生痛风。

“排泄尿酸过少”

尿酸排泄也是判别病情的主要因素,尿酸排泄90%都是通过尿液排出的,其余10%是通过大便、汗液。也就是说尿酸排泄的多少和人体代谢正常循环是成正比的,但是当下人民的生活习惯与过去有非常大的不同,无论做什么都太方便了,外卖、快递、汽车等,基本没有了运动或者活动的必要,特别是智能时代的普及,在家躺着可以处理所有事,诸如交谈、娱乐、工作等,这样会使我们身体内代谢循环过慢,尿酸排泄过少,体内堆积过多,自然也会诱发痛风。

痛风的治疗和预防其实非常简单,有句老话最为适用:“管住嘴、迈开腿”,这六字真言希望各位痛风患者铭记。




痛风是最常见的炎症性关节炎,是由于血清尿酸水平的慢性升高超过饱和点导致的尿酸单钠晶体形成所致。其特点是周围关节迅速发展的单关节滑膜炎,痛风急性发作期是非常痛苦的,但急性期可自愈,在几天或1-2周内解决。然而,长期沉积尿酸盐晶体会导致关节损伤和皮下病变。除此之外,痛风还与许多影响长寿和健康的疾病有关,如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等。

近些年,不仅是我国,在全球范围之内,痛风发病人数均呈上升的趋势。痛风的患病率和发病率在世界各地区差异很大,发达国家的发病率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痛风的发病增多,且认为有遗传背景的人,生活方式的影响会更加明显。痛风的发生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 男性更容易发生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男性发作痛风的年龄比女性更早,女性在绝经前,痛风发生率低于男性,绝经后,痛风发生率与男性相当,可能是雌激素的保护作用使女性绝经前较少发生痛风。
  2. 饮酒和肥胖是导致痛风发生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肥胖既是痛风发病的危险因素,又是痛风发展的促进因素,肥胖者的血尿酸水平通常高于正常人。医学统计表明,肥胖症患者的痛风发生率比其他人高出50%以上。痛风患者中,体重超标的人占到了七层以上。虽然瘦子也可以得痛风,但是比例较低。
  3. 血液中铅含量超标者,痛风发生率也会增加。
  4. 喜欢吃海鲜,喝啤酒等含嘌呤饮食,也是尿酸增高的原因之一。
  5. 高海拔和寒冷地区,由于缺氧,红细胞增多,红细胞的寿命为3月,体内细胞凋亡后遗传物质DNA代谢分解为尿酸,尿酸水平也会增多。

因此,现在痛风人群越来越多,除与遗传背景因素相关外,经济条件的改善,饮食,肥胖,饮酒的发生增多与痛风发生较多也有必然的联系。




痛风最几年越来越“流行”,身边的得痛风的人也越来越多,得了痛风对于吃货来说是非常非常痛苦的。什么是痛风?为什么会得痛风呢?

痛风其实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是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会导致尿酸产生的过多或者是排泄减少造成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增加。尿酸会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等位置沉积,造成组织的炎性反应,引起疼痛。产生痛风的主要原因是尿酸增高,而尿酸增高的原因也有很多,痛风在古代称之为“王者之疾”,意思就是说是达官贵人才会得的病,是一种“富贵病”。

为什么现在得痛风的人越来越多呢?主要原因可能是现在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多样化,吃的食物种类很多,为了应酬、结交必需要长期大量饮酒等等这些都是痛风越来越多的原因。例如:1、前面说过痛风是吃货的噩梦,有些食物含有很多的嘌呤成分,例如动物的内脏、海鲜、牛羊肉等食物,这些嘌呤含量高的食物会加重体内的尿酸含量,引发原来积蓄在软组织的尿酸结晶重新溶解,这时可诱发并加重关节炎。2、饮酒也是痛风的常见原因,酒精主要是通过肝脏进行代谢,饮酒后的血液浓度会增加,会间接是血液中的尿酸浓度增加,会加速尿酸进入软组织内形成尿酸结晶,引起身体的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加重炎症。3.遗传因素也是一部分,研究统计表明,大约有10%-20%的痛风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

痛风的治疗在西医方面主要是使用抗炎药镇痛,以及用降低体内嘌呤含量的药物,而痛风患者在我们的生活中要注意,应该戒酒,少吃或者不吃含嘌呤高的食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痛风   富贵病   嘌呤   尿酸   果糖   发病率   关节   患者   人群   食物   压力   疾病   饮食   原因   发生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