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为什么要杀韩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吕后将韩信骗进宫,对他说: “你犯了谋逆罪,君王叫我杀你。”韩信哈哈一笑: “君王答应我五不死。”可是笑声未落,看到自己所站的地方,心中叫苦。

“五不死”,是韩信功劳最盛时,刘邦对他的封赏,即: “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君不死,没有捆他的绳,没有杀他的刀。”

这里是长乐钟室,周围阴森森的。头顶被顶棚遮得看不到天,脚下踩着地毯看不到地,刘邦也身影不见。

吕后挥挥手,几十名拿着木棒的宫女一拥而上,将韩信套在布袋中,活活打死。

虽然“五不死”出现在野史中,真实性有待考证。但是吕后在长乐钟室杀掉韩信,却是清清楚楚记录在《史记》中。

“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绐信曰: “虽疾,强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 ----《史记·淮阴侯列传》

韩信死时只有33岁,他是个军事奇才,也是西汉的开国功臣。

可以说,没有他,刘邦就不可能打败项羽,掌控江山恐怕还遥遥无期。

他的死,到底是吕后一人独断专行还是刘邦的意思?

他到底做错了什么事,遭受如此悲惨的厄运呢?

一、韩信的功与过

韩信的伯乐是萧何。因为萧何,韩信开始了辉煌的人生,也因为萧何,韩信33岁就死于非命。

“萧何月夜追韩信”的故事流传甚广。

韩信投靠刘邦后,一直没有得到重用,因此失望逃走。

萧何连夜追上韩信,劝说他回到刘邦军中。并在刘邦面前极力推荐韩信,终于说服了刘邦,将韩信拜为大将军。

此后韩信的人生就像开了挂一样。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他率军定三秦,擒魏、取代、破赵、胁燕、击齐,灭楚,威震天下。

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大战,暗度陈仓,木罂渡河,背水一战,半渡而击和垓下之战都出自于韩信神出鬼没的策划。

韩信常常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所向披靡。被人称作“战神”,“兵仙”,“国士无双”。

刘邦最后能够战胜楚霸王项羽,统一江山,开创大汉王朝四百多年的基业,韩信居功至伟。

不过,才华如此耀眼的韩信有着致命的缺点,他不懂得人情世故,缺乏政治洞察力,不会明哲保身。

韩信战胜了对手,却倒在了自己人的屠刀之下。

这个结果,其实早就有人料到了,并且不止一次地提醒过韩信。

无奈韩信过于自信,将拯救自己的机会一一错过。

韩信灭齐一战后,项羽曾经派人规劝他: “项王多次战胜汉王并饶他性命,汉王一脱身就背弃盟约,继续与项王为敌,可见他是没有诚信的人。您现在是汉王和项王争夺天下的关键,如果您继续帮助汉王,项王死后,您就会被杀。您为何不三分天下自立为王呢?”

韩信一笑置之,并不理会。

谋士蒯彻,更是苦口婆心地为韩信剖析局势。指出韩信能力太强,功高震主,无论投靠谁,日后都必然会引起主君的忌惮,很难有容身之地。他唯一的出路就是自立为王。

此时,韩信占领了齐国,率领的军队不断增加,几乎可以和项羽、刘邦的兵力相当。

如果韩信自立为王,以他的威望和卓越的军事能力,将可以和项羽、刘邦抗衡,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可是,韩信却放弃了这次机会,他认为刘邦对他恩重如山,他要“士为知己者死”。

韩信却不知道,在项羽拉拢他,蒯彻游说他时,刘邦已经对他起了反感之心。

齐国平定后,韩信上书给刘邦,说齐国管理不易,如果不立个齐王,局势就不能安定,要求刘邦将自己封为代理齐王。

恰在这个时候,刘邦正被项羽围困在荥阳,情势危急。

收到韩信的上书后,刘邦气得大骂韩信不来解救荥阳之急,反而用齐国的安稳来要挟自己,其心可诛。

张良进言说,现在处境不利,应该将韩信封为王,免得他生事叛乱。

于是刘邦这才暂时平熄了心中的怒火,为了安抚韩信,干脆直接将他立为齐王。

经此一事,刘邦虽然不得不满足韩信的愿望,却认为韩信是在趁火打劫自己,在心中埋下了不满的种子。

而随后发生的固陵之战,让刘邦对韩信的不满再次加剧。

当时刘邦亲自率军追杀项羽,约齐王韩信、梁王彭越合围楚军。

没想到韩信和彭越拥兵自重,竟然没有按照刘邦的要求前来相助,导致刘邦大败而归。

这时候刘邦还要与项羽决战,不得不依靠韩信。

因此他硬生生地咽下一口气,将大片的地区划分给韩信作为封地。韩信得到这个好处,才带兵南下,垓下之战拉开了序幕。

在决定项羽生死的大战中,韩信作为统帅,指挥三十万汉军与十万楚军决战。

夜晚,楚军听到四面传来楚国歌声,以为楚国已经被汉军全部占领,斗志瞬间被瓦解。

韩信趁势进攻,楚军十万军队被全歼,项羽自刎而死。

这一战,让刘邦得到了天下,他自然喜不自胜。

可是,韩信超人的智慧和能力却让刘邦又惊又怕。

刘邦曾经多次与项羽交手,也曾经多次败于项羽之手,对项羽的军事才能最为了解。

韩信奇思妙计,用如此小的代价迅速制敌,将项羽的十万精兵一举歼灭。

在刘邦看来,韩信简直不是人,而是神!

他不禁会阵阵后怕,如果当初没有采纳萧何的建议,拜韩信为大将,现在自刎而死的会不会是自己?

如今韩信立下如此大功,自己不可能不给他奖赏。

韩信已经是诸侯王,为人臣子已经升到了天花板。

再奖赏他荣誉、财富、兵力,韩信的权势将会超出自己的控制范围。

如果今后韩信起了异心,自己会不会落到项羽那样的结局?

刘邦细思极恐,好在天下大势已经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韩信的作用已经没有那么大了。怎么处置韩信还不是自己说的算吗?

二、吕后为什么要杀韩信?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古往今来,功高震主的臣子们,能够得以善终的,往往懂得急流勇退。

范蠡辅助越王勾践复仇成功,劳苦功高。却悄然泛舟而去,隐居乡野,远离朝廷纷扰。

而同样功勋卓著的文种,范蠡离去时,曾力劝他退出权力漩涡。文种却不肯放弃权势,最终被勾践诛杀。

功成身退,适时放手,才是皇帝最放心的人!

智商高、情商低的韩信可以指挥千军万马,所向无敌。却偏偏窥不破这小小天机,即使刘邦已经给了他很多暗示,他也几乎视而不见。

项羽刚刚死去,大局已定,刘邦就立即飞驰入韩信军中,收取了他的兵权。

这种迫不及待的姿态明显地表示出,韩信已经失去了刘邦的信任,可是韩信却对此茫然不知。

接着,刘邦又将韩信的“齐王”改为“楚王”。

看上去都是诸侯王,可是差别却大了。

齐地的将士跟随韩信征战多时,听命于韩信,其中不乏韩信的亲信。

从齐王改为楚王,韩信对军队的控制力被大幅度削弱,几乎成了没牙的老虎。

韩信只在楚王的位置上坐了四个月,就发生了一件大事。

有人向刘邦告密,说韩信要谋反。

刘邦早就不信任韩信了,因此立即就相信了告密者的话。

韩信平时恃才傲物,从不将刘邦的一众谋士和武将看在眼里,对待他们的态度极为倨傲。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根本没有人替他说一句话。

众人商议后,认为韩信武力值实在太高,刘邦身边没有能够跟他媲美的人物。

对待韩信,不宜强攻,只能智取。

于是,刘邦假称去楚国的云梦泽巡游,然后召韩信前来觐见。

这时候韩信察觉出些许不对,感觉刘邦来者不善,难道是那个秘密被刘邦知道了,前来兴师问罪?

原来韩信瞒着刘邦做了一件蠢事。

韩信做楚王后,项羽原来的属下钟离昧因为被刘邦通缉,无处可去。想到曾经与韩信是至交好友,于是前来投奔。

韩信悄悄将钟离昧保护了起来。

听到刘邦召见,韩信内心非常忐忑,想将钟离昧交给刘邦。

钟离昧被迫自尽,随后韩信提着钟离昧的头去见刘邦。还没有说一句话,就被刘邦下令绑了起来。

韩信叹道: “天下已定,我就是那只抓到兔子后就被烹的狗。”

这话让刘邦动容,思前想后,杀了韩信,必然落下一个薄情寡义、过河拆桥的名声。

于是,刘邦将韩信降为淮阴侯,让他闭门思过。

被贬为淮阴侯后,韩信心中不服,常常装病不参加朝会。

不久后,韩信曾经的部下,阳夏侯陈豨起兵反汉。又有人告密,说韩信也参与了谋反。

刘邦亲自带兵平叛,临走前,并未留下如何处置韩信的意见。

留守在都城的吕后却不肯放过韩信,既然刘邦不肯动手,那就自己来吧。

于是,在吕后的指使下,萧何对韩信撒谎说,刘邦已经平定叛乱,邀请群臣入朝庆贺。

当韩信进入宫中后,就被吕后杀死在长乐钟室里。

韩信临死前并未说明自己是否造反,实际上他也没有造反之举,那么他有没有造反之心呢?

《史记》中记载,陈豨离开都城时,韩信曾经鼓励陈豨取天下,并承诺自己做他的内应。

陈豨起兵反叛后,刘邦亲自率兵围剿,韩信托病没有随从,却暗中派人给陈豨传信: “只管起兵,我在这里协助您。”

看来韩信确实曾经有过谋逆之心。不过,韩信如果真的要造反,在灭掉齐国时,是最好的时机。

那时候他威望极盛,兵力充足,又有项羽递过来的橄榄枝,如果韩信起兵的话,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即使是在韩信当上楚王后再行谋逆,也未必没有胜算。

如果他真想造反,怎会提着钟离昧的头,去跟刘邦请罪?

可见,在刘邦将韩信降为淮阴侯之前,韩信是没有谋逆的想法的。

按照《史记》中的记载,韩信在兵力强盛时不想反叛,反而在没兵没权的时候起了反叛之心。

十有八九是因为刘邦的所作所为让韩信气愤不已,因此怂恿陈豨造反,一解自己心中的怨气。

否则他随着刘邦一起去镇压陈豨,在军中做内应,岂不是比在长安造反容易百倍?

这样犹如小孩子斗气一样的行为,显示了韩信在人情世故和政治运筹上的一窍不通。

那么,刘邦没有亲手杀韩信,他到底有没有杀韩信之心呢?

毋庸置疑,刘邦非常忌惮韩信。

可是刘邦两次接到韩信谋逆的秘报,虽然对韩信做了惩戒,却并未杀他。

一是因为韩信的功劳实在太大,大汉王朝的半壁江山都是韩信打下来的。

二是刘邦没有抓到韩信谋逆的真实证据,如果就这样斩了韩信,无法服众,也会让天下人唾弃自己无情无义。

因此,刘邦并没有下决心杀掉韩信。可是韩信一日不死,他就一日不能放心。

刘邦登基后,封了七个异姓诸侯王。在短短的七年内,刘邦就利用各种借口,铲除了其中的六位。

对韩信,刘邦早已起了杀心,只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吕后为何趁刘邦不在,擅自行动,杀了韩信呢?

刘邦的心思,夫妻多年的吕雉当然心知肚明。

吕后正是通过揣摩刘邦的想法,在不激怒刘邦的情况下杀了韩信,实现了自己不可说的隐秘目的。

1】汉初三杰中,张良最先抱上吕后的大腿。在吕后与戚夫人争夺太子之位时,他为吕后出谋划策,保住了刘盈的太子之位,最得吕后信任。

萧何也接住了吕后递过来的橄榄枝,为吕后排忧解难,从他诱骗韩信一事上就可以看出,他与吕后关系匪浅。

韩信却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危险处境,以他恃才傲物的性格,连那些刘邦器重的文臣悍将都不放在眼中,更别提身为女人的吕后了。

韩信根本就不屑巴结吕后,更别提鼎力支持吕后了。

既然不能为自己所用,吕后当然不惜除掉他。

2】对于吕后而言,她绝不愿意只做男人背后的女人。

一方面,吕后筹谋让自己的儿子刘盈坐稳皇位,另一方面,如果有机会的话,吕后还想通过刘盈控制朝堂。

韩信这样的人,年轻,能力强,吕后无法拿捏,将会对自己野心的实现造成巨大的羁绊。

趁着刘邦在世,借助刘邦的手来铲除韩信,名义上是为刘汉政权除患,实际上是为自己日后掌权扫清了障碍。

3】杀了韩信,可以敲山震虎,杀一儆百

吕后深知这些劳苦功高的大臣是多么难以对付,而刘盈性格软弱,显然无法驾驭这些重臣悍将。

杀掉功劳最大,却行事张扬的韩信,对这些老谋深算的大功臣是一个极大的威慑。

三、结束语

刘邦平叛回来后,发现吕后已经杀死了韩信,又喜又怜。

“高祖已从豨军来,至,见信死,且喜且怜之。” ----《史记》

喜,自然是消去了心中的担忧,韩信再能干,也无法对大汉政权造成威胁了。

怜,韩信这样不世而出的军事天才实在难得,就这样年纪轻轻死于非命,不得不让人觉得可怜。




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可以说,了解韩信被杀死的前因后果,以及藏在韩信之死背后的复杂权力斗争,相当于了解帝王与掌兵将帅关系的半部历史,其教训非常深刻。

韩信之所以在历史上长久闻名,有诸多原因,他是汉初“三杰之一”,他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常胜将军和军事理论家,他是从基层士兵到汉王朝军事统帅的非常典型的杰出战将,当然,韩信之所以天下闻名,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韩信的死所牵涉的方方面面的谜题。

韩信的死,让人想起了历史上最重要立国功臣的血的教训:“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韩信的死,让人联想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俗话所包含的历史意蕴。

韩信的死,让人想起了吕后的狠毒:用布袋包裹住韩信,将其悬挂于大钟之内,让一群宫中女子用竹签把韩信活活扎死。

韩信的死,还让人联想到历史留下深刻成语“功高震主”,以及韩信墓前祠堂中的对联“如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等等。

那么,在历史上,在关于韩信扑朔迷离的迷雾后面,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历史真相呢?

一、天才军事家,功高盖主

韩信是“汉初三杰”之一,刘邦曾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史记· 高祖本纪第八》 )萧何对刘邦说:“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

韩信的军事才能在汉朝无人能比,他少年时虽有“胯下之辱”的胆小怕事的不好名声,也有赖在亭长妻子那里吃闲饭,以及靠洗衣大娘送饭给他吃的懒汉声誉,但是,他从小就醉心于研习兵法,生来就是领兵打仗的人才,他满怀抱负,不计较眼前小事,关注着长远大事。

当然,军事天才并非年轻时便能一帆风顺,也要有识才之人和用才之主,起先,韩信在项梁、项羽那里虽也在军中,但却没有能得到重用,后来,有了夏侯婴和萧何的举荐,韩信被刘邦重视,刘邦专门设坛拜将,封韩信为大将,韩信才能发挥出他不同凡响的军事天才,才能演绎出轰轰烈烈的精彩军事大戏。

韩信深谙兵法之妙,他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他东征定三秦,设疑兵渡河败魏军,引兵向北破代王,井陉之战灭赵国,引兵东进灭了齐国。后来,更是在垓下之战中,大败楚军,奠定了汉朝军事上的致胜局势。

作为战术家,韩信为后世留下了大量战术典故,如: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背水为营,拔帜易帜,传檄而定,沉沙决水,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韩信的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们推崇备至。

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表现得最为杰出的卓越将领。他指挥打仗的鲜明特点是善于灵活用兵,他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军事指挥家。他所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等,成了古代战争史上的杰作战例;作为战略思想家,他在被拜将时所阐述的战略方针,成了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他的军事理论成了古代兵法中的精华。

可以说,刘邦的军事战略完全是按照韩信的主要战略思想来制定的。韩信献上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初期出兵策略,成功夺取了关中。接着,在彭城战败之后,韩信率兵以木罂渡河灭了魏国,才扭转战局。之后,韩信提出了“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的战略建议,而正是刘邦接受了他的建议,才逐渐取得了胜利。韩信建议刘邦亲自领兵与项羽在荥阳、成皋之间对阵相持,而韩信自己却率兵北上,开辟新的战场,夺取北部地区,从而创造了从侧翼对项羽形成战略包围的战争态势,使汉军在整体战场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当刘邦与项羽在荥阳相持时,韩信在北方战场中所向披靡,他率领新军队北上夺取了代国,而后在井陉口与赵军决战,韩信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大破赵军,活捉了赵王歇。之后,韩信整兵列阵,威压燕国,逼降了燕国,一时声威大振。

只是,刘邦见韩信战果辉煌,开始提防韩信,他利用与项羽相持不下的机会,深夜突然到了韩信军营,夺了韩信的兵权,令他为相国,重整赵国的降军,整合新军去攻打齐国。

攻齐时,韩信所率领的军队非汉军主力,而对方是楚齐联军,此时,若没有用奇计是很难取得胜利的。韩信只能出奇制胜,其策略之一是以奇袭的方式先击破了没有戒备的齐国军队,然后进军潍水,威震齐国。其策略之二是利用水战击败龙且所率领的二十万齐楚联军。龙且是项羽手下最出色的猛将,韩信若与之硬拼,敌众我寡,韩信必败,所以,他必须以智取胜。韩信发现潍水可用,他令士兵以土囊堵住潍水,随后以诈败之计引龙且过河来追,待龙且至河中,便令士兵移去土囊,放潍水将齐楚联军冲为两段,楚齐联军大乱,韩信趁乱出击,大败敌军,斩了龙且,全歼二十万敌军。潍水之战意义重大,这不但化解了刘邦在主力战场上的被动局面,而且,在兵力对比上也已预告了项羽的失败。因为韩信战功显赫,且韩信占据了齐地,从兵力对比上来看,韩信所率的军队,实际上与刘邦、项羽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为了安抚韩信,防备他独立发展,刘邦封韩信为齐王。


韩信(剧照)

楚齐联军被韩信击败之后,楚、汉迎来了最后的决战。

汉五年(前202年),刘邦趁项羽不备、楚军饥疲之机突然对楚军发动战略追击,可是,刘邦追击楚军至固陵(淮阳西北)时,楚军反击,刘邦大败而归。此时,若没有韩信等前来支援,刘邦是无法战胜项羽的。

为调动韩信、彭越来援,刘邦采用了张良的谋略,将陈(淮阳)以东至海边的广大地区划为齐王韩信的封地;将睢阳以北至谷城(山东东阿南)的地区划给彭越,封彭越为梁王,并让韩信负责指挥与项羽的关键性的决战。于是,韩信从齐地南下,占领楚都彭城(江苏徐州市)和苏北、皖北、豫东等大部分地区,形成对楚军侧背的攻击态势;彭越则领兵从梁地西进,从西面挑战项羽;汉将刘贾会同九江王英布自下城父(今安徽亳州城父镇)北上,从南面威胁楚军;而刘邦则率部出固陵东进,如此一来,汉军已从南、北、西三面形成了对楚军的合围之势,项羽面对着强大的汉军,被迫撤军至垓下(安徽灵璧南)。

垓下之战示意图

汉五年(前202年)十二月,刘邦、韩信、刘贾、彭越、英布等各路大军约计40万与10万楚军于垓下展开决战。汉军以主帅韩信率军居中,将军孔熙为左翼,陈贺为右翼,刘邦率部从后面跟进,将军周勃断后。

起先,韩信指挥汉军猛攻楚营,但初战失利,他引中军后撤,命左、右两翼军队继续攻击。楚军迎战而不利,韩信见楚军显败势,挥师反击,楚军经不起中、左、右三路军的猛攻,战败而退入壁垒坚守。此时,楚军已被汉军重重包围,而且,被围的楚军因屡战不胜,已兵疲粮尽,军心十分不稳。

韩信很有针对性地命汉军士卒夜唱楚歌,歌云:“人心皆背楚,天下已属刘;韩信屯垓下,要斩霸王头!”这歌声胜过战马利剑, 使楚军士卒思乡而厌战、军心瓦解,彻底失去了战斗力。韩信乘势进攻,楚军大败,十万楚军被全歼,项羽逃至东城,项羽自叹无面目见江东父老,自刎而死。

垓下之战,汉军大获全胜,此时,刘邦回到定陶,他突然进入韩信军中,收夺了韩信的兵权,并改封韩信为楚王,令其设都于下邳(江苏邳县东)。

潍水之战和垓下之战充分显示出韩信非凡的战争韬略和卓越的指挥才能,同时也使他的战功远远居于汉军其他将领之上。没有韩信指挥汉军征战,刘邦是不可能打败项羽的,韩信对于汉王朝的立国来说,是功勋卓著的军事统帅。可是,韩信的卓越战功,他的超凡的军事指挥才力和他超常的军事韬略,已经形成了功高盖主的态势,对此,刘邦岂能放心得下?

在韩信被夺去了齐军的指挥权之后,韩信不但被移封为楚王,而且,在一年之后,刘邦又以游云梦泽的名义诱捕了韩信,把他带到长安,降封为淮阴侯。韩信功高盖主的初步结果,是失去了齐地和齐军的兵权,并从王变成了侯,而最严重的后果还在后面。


韩信(剧照)

二、挑战帝王的底线,埋下祸根

自古帝王都有“卧榻”心结,对执掌强兵的武将都有“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担忧,刘邦对于手握重兵的韩信自然也有这样的担忧,何况,刘邦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谙熟帝王权谋的草根皇帝。

韩信是睿智的天才战略家,但却不是权谋家,他有军事家的韬略,却没有帝王的权谋,自然是玩不过刘邦的。韩信在攻齐成功之后,项羽曾派策士武涉来说服韩信,韩信身边的谋士蒯通也献上了策略,都建议韩信“三分天下鼎足而王”,可是,韩信都拒绝了。当时,韩信还很相信刘邦,自信心满满,认为刘邦是不会剥夺他的封地齐国的。可是,韩信太自信了,多次征战获胜之后,他开始自傲,忘记了作为武将,作为臣子该有的低调和收敛,他屡次触犯了刘邦的底线,这让本来就提防武将的刘邦对他难以容忍。


韩信画像

其实,从韩信占领赵国时,刘邦就开始对他产生警惕性,并开始采取行动。当时,刘邦与项羽在荥阳、成皋相持,且是败多胜少,刘邦择机到了韩信掌控的赵军的营寨中,刘邦已表现出对韩信的不信任。《史记》记述道:

“六月,汉王出成皋,东渡河,独与滕公俱,从张耳军脩武。至,宿传舍。晨自称汉使,驰入赵壁。张耳、韩信未起,即其卧内上夺其印符,以麾召诸将,易置之。信、耳起,乃知汉王来,大惊。汉王夺两人军,即令张耳备守赵地。拜韩信为相国,收赵兵未发者击齐。”(参看《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刘邦夜入赵营,夺了韩信的兵权,并令让他整顿新军去攻击赵国,这明显表现出对韩信的戒心。而从那时起,韩信对刘邦也开始有所怨恨。之后,在对齐的战争中,韩信也耍了些聪明而狠辣的计策,这又加深了他与刘邦的隔阂。当时,刘邦派他的得力谋士郦食其去齐国劝降,郦食其能言善辩,已说服齐王降汉,可是韩信正在外围领着围着齐国,他趁齐王正与郦食其在议和而没有防备时,突然领兵攻齐,齐军大败,韩信很快取得大胜。可是,这在齐王阵营中的郦食其就惨了,他被齐王下令烹煮而死。韩信此举使刘邦和汉营中谋臣都非常生气。这明目张胆地害死刘邦所亲信的谋士,用心险恶,让刘邦心里对韩信埋着怨气。

更有甚者,韩信在打破齐楚联军之后,占领了齐地,他凭着自己掌握的军事实力,以带威胁的态度地向刘邦要求代理齐王,这是直接在挑战刘邦的底线。在权谋家刘邦看来,韩信此举不仅是借机对刘邦在赵营夺了他的兵权的报复,而且,是依靠手中所掌控的齐军在向刘邦索取齐王之位。刘邦得知韩信的要求后破口大骂,想率兵去灭了韩信。在张良、陈平陈说厉害关系并再三劝说下,刘邦才冷静下来,他为了安抚韩信,装着送了个恩情,索性封韩信为齐王。显然,韩信当齐王的目的是得到了,但是,刘邦对他的封王是极不情愿的。韩信如此狂妄地挑战刘邦的底线,这让刘邦在心里暗暗下决心,要处置韩信。

韩信依然很自信,他为能当上齐王而志得意满,他以为他的巨大战功让刘邦让步了。韩信还不满足,在刘邦于固陵被项羽打败时,刘邦要求韩信、彭越领兵去支援,韩信迟迟不前行,直到把大片土地分封给他时,他才领兵去支援刘邦。此时,刘邦非常需要韩信,所以,他命韩信为汉军与楚军决战的总指挥。可是,垓下之战后,项羽自刎了,楚军被灭了,韩信的用处也没有那么重要了,于是,刘邦马上就对韩信采取严厉行动:

首先,刘邦解除了韩信的齐王之职,转封他为楚王,让他有王位但掌控不了齐军;其次,一年之后,刘邦以游云梦泽的名义诱捕了韩信,把他带到长安,降封他为淮阴侯,理由是有人告韩信谋反。


刘邦(剧照)

三、谋反罪名虽诡异,但遭“狗烹”的命运却免不了

刘邦逮捕韩信的理由是有人告发韩信谋反,但刘邦处置韩信的方式也只是把他从王降为侯,并没有处死他。这就表明,至少在潍水之战后,韩信被降低封位时,刘邦还没有认定韩信存心谋反。可是,到最后,韩信却死于非命,其罪名就是谋反,那么,韩信是真的想谋反吗?是有谋反之举还是被按上谋反之罪而被冤杀的呢?

首先,刘邦早就对韩信很警惕,对他的军事才能和他的巨大战功表示担忧,对韩信执掌兵权颇感忌惮,所以,刘邦才一次次在韩信掌握重要兵力时,便解除他的兵权,并改变封地,甚至把他的王位降为淮阴侯,一次次让韩信失去兵权,最后让他待在长安,手中没有一兵一卒。但是,刘邦并没有虐待或约束韩信,看来,刘邦只是剥夺韩信的兵权,并警告他,控制他,打压韩信的傲气,也防范韩信利用兵权惹出事来,但刘邦似乎没有想杀韩信决心。

刘邦知道,韩信是一位军事奇才,有军事韬略,但没有权谋,他将韩信放在长安的眼皮底下,避免韩信受到了蒯通那样的谋士的诱惑。刘邦害怕的是,韩信这样的军事家若与权谋家联手,到那时,刘邦想坐稳天下就有困难了。所以,刘邦一直对韩信有所防范和有所控制,不过,刘邦一直没有杀韩信。

那么,关于韩信造反,是真实的吗?

司马迁在《史记》里总结对韩信评价之后说:“天下已集(同辑),乃谋叛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这即是说,天下已安定,韩信竟然还想着要谋叛乱,被诛灭宗族,不就是应该的吗?以司马迁的观点看,韩信之死,乃是因为谋叛乱,他被处死,被灭了三族,是应该的,适宜的。

这是结论,那么,韩信谋反的过程呢?《史记·淮阴侯列传》上记载:“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阴使人至豨所,曰:‘弟举兵,吾从此助公。’韩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

这以段记载了韩信与陈豨密谋的过程,有几个要点:一是刘邦要带着韩信去镇压陈豨,而韩信以生病为由,不跟着刘邦一起去。二是韩信在刘邦走后,便派人到陈豨处去传达信息,其主要内容是:“老弟你举兵起事,我在这里帮助你。”三是韩信与家臣筹谋着假传圣旨,把被关在监狱里的罪犯和刑徒奴仆放出来,组织他们去袭击吕后、太子。

对太史公的这一段记载该怎么理解呢?

首先,刘邦是很厉害的政治家,而且,他对韩信一直提防着,假如刘邦已经看出了韩信要谋反,他是不会因为韩信推脱生病就把他留在长安的,他必定会采取措施,要么强令韩信跟着他走,做好安排,控制住韩信,不会让韩信有机会派使者到陈豨处去送信。而最大的可能是,刘邦并没感到韩信要造反,所以,韩信因为不愿参加讨伐陈豨装病了,刘邦就让他留下。

其次,刘邦已经决定要镇压陈豨,并且亲自要求韩信跟着他一道去,这说明,刘邦对陈豨和韩信已经非常警惕,刘邦是政治斗争的高手,他怎么可能让韩信有机会派使者去向将要被镇压的陈豨送情报吗?这是大有疑问的。最大的可能是,司马迁故意把当时人们的传言记述下来,但他不便为韩信辩护,就作为事实记载下来,但这是很难被相信的,司马迁故意让人们自己去判断,他知道人们会看出真正的事实是什么。

再次,韩信要放出囚犯刑徒,组织他们去袭击吕后、太子,这可能性也不大。吕后住处和太子府都是重兵把守的地方,而且,他们一定对韩信一直是防范的,想在长安城带着一帮囚犯刑徒去攻下后宫和太子府,这胜算极小,而韩信精通军事韬略,是常胜将军,他是不会打无把握之战的,所以,以无把握的举动落得个欲杀皇后、太子的大恶不赦的罪名,韩信如此有谋略的人,是不会干的。

所以,最大的可能是,司马迁明知是不太可能的事,但当时有这样的传言,他把这传言记述下来,但在当时的状况下,他不可能指出韩信不会做这样的事,所以,他故意将其记载下来,他知道,人们是能看出事实的真相的。所以,在记载的语句里,司马迁是用“谋与家臣……”和“欲发……”这样的用词,“谋”就是打算,筹谋;而“欲”就是想要去做,表明这并非是已经在做的事。所以,史学家的记述,有时是很微妙的,有时用的是“春秋笔法”。

总之,司马迁关于韩信造反的记载,疑点不少,值得进一步分析探讨。还有,告发韩信谋反的那个舍人的弟弟,其目的是为了救出他将被韩信处死哥哥,因而,这个人才站出来作证的,他的证词很难作为铁证,有故意作假证之嫌。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韩信对于刘邦降他为侯,剥夺他的军权,并把他留在长安等防备性的举动十分不满,因而,在气愤之下,韩信发了很多牢骚,其中包括口不择言地谈论了陈豨手握边疆重兵,而且,议论陈豨是军事人才,有可能造反,而韩信的议论被人们传开了,后来,传言被吕后知道了,就被当成是韩信参与陈豨的谋反,因而这成了定韩信死罪的证据。而且,韩信后来曾哀叹自己没有接受蒯通自立为王的建议,这表明韩信确实说过了一些要谋反的话,但只是表达不满情绪的牢骚话,他没有真的参与谋反,他只是有谋反念头,而没有谋反的实际行动,而即便如此,吕后也是不可能容他的。


刘邦与吕后(剧照)

四、谁是杀韩真凶,是何原因?

刘邦不杀韩信可能是真的,至少他暂时不杀韩信,当韩信被带到长安时,他还是有一定自由的,刘邦还与韩信喝酒,在喝酒时,刘邦曾问韩信说他能带多少兵马,韩信很自傲地说刘邦只能带十万人马,而韩信自己带兵却多多益善,不过,韩信还给刘邦留了面子,认为刘邦虽然不能带兵超过十万,但却能御将,能驾驭韩信他这样的名将。

显然,杀韩信的命令是吕后下令的,在吕后看来,韩信是必须死的。

首先,杀了韩信对吕后掌控朝权是有利的。

“汉初三杰”都是不一般的能人,张良谋略超群;萧何善于理财和管理;韩信是军事天才,但是,为什么吕后只是杀了韩信,而却没有对张良、萧何采取措施呢?


“汉初三杰”(剧照)

萧何作为丰沛功臣集团的领袖,他与韩信不是一伙的,当时他向刘邦推荐韩信,是为了汉朝的利益,但在后期,他不可能帮助韩信,他只能舍弃韩信,一是为了自保,免遭吕后怀疑;二是为了维护丰沛集团的利益。但是,萧何也是他自己要害韩信,他把韩信欺骗出来,一定是吕后所指使的,萧何不会与吕雉作对,吕雉需要萧何,而且,萧何没有兵权,吕雉也不必杀他,留着他还是有用的。

此外,张良历来与吕后关系密切,他曾帮助过吕雉,为吕雉出谋划策,请“商山四皓”帮助她的儿子稳住太子之位,而且,张良后期已经表现出超脱隐居,不想参与朝政了,吕后没有必要杀张良。

而韩信就不一样了,韩信相对年轻一些,而且,他是军事天才,指挥过汉朝的千军万马,胸有韬略,战无不胜。此外,韩信历来不受管束,例如,他违令提前攻齐;要挟刘邦让他当代理齐王等,而且,韩信曾拥有过封地齐国,若是让韩信活着,一旦有了机会,韩信将对吕后控制朝权构成很大威胁,所以,吕后虽然知道刘邦暂时还不想处死韩信,但是,她必须利用刘邦不在都城时的下手除掉韩信,从而为将来她执掌朝权事前清除可能出现的障碍。所以,吕后杀韩信是有她的理由的。


吕后(剧照)

其次,吕后要杀韩信是很坚决的,有一个关于吕后杀韩信死的传说,表露了吕后绝不会放过韩信。当年,汉军在与楚军决战的关键时刻,韩信领兵追赶项羽至荥阳,便按兵不动了,刘邦弄不明白,便问萧何,萧何表示,韩信是在讨封。刘邦会意,于是,他封韩信为“三齐王”,即“与天王齐,与地王齐,与君王齐”。此外,刘邦还赐韩信“五不死”,即“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君不死,遇绳不死,遇刀剑不死”。韩信听了封赏之后,立即率兵大败项羽,汉军取得了决战的最后胜利。

后来,吕后与萧何合谋,召韩信进宫,吕后说:“你犯下了谋反罪,君王叫我杀你。”韩信说:“那不行,君王封我不死,我得当面和君王说清楚。”吕后说:“你见不着君王了!”

于是,吕后令人把韩信吊在乐宫大钟里,上面有大钟罩着,不见天日;脚悬空于地面,无法立地

吕后没用绳子勒死韩信,也没有用刀砍死韩信,而是让宫女用削尖的竹子将韩信活活刺死。如此一来,便没有违背当年的承诺,杀了韩信。

这传说正史没有记载,但由此可以看出,这传言表露出吕后非让韩信死不可。


周勃(剧照)

结语:严酷的历史现实,都是权力欲惹的祸

吕后为什么要杀韩信呢?这是吕后受太强的权力欲驱使所采取的行动。在《史记》里,吕后被记载在“本纪”中,显然,司马迁是把吕后作为“女皇”来立传的。吕后杀了韩信,这对于她临朝称制和维护皇权专制是有利的,他不能大意,不能让韩信这样一个军事天才且屡次不听话的武将活着,她不会让韩信有机会构成对汉朝皇权的威胁。

一代功臣名将就这样死在一位权力欲极强的女人之手,而这个女人后来成功地临朝称制。在刘邦死后,吕后控制了汉王朝的最高权力,成了虽没有皇帝之名的“女皇”,可是,她不知是否能料到,在她死后,周勃联合陈平夺取吕禄军权,诛杀了吕氏诸王,拥立汉文帝即位,而吕氏家族正是因为吕雉的专权才带来了祸害,可见,嗜权如命、杀人如麻,有时会给后代带来悲惨的结果!




韩信和吕雉,本来八杆子打不着的人,到最后却联系到了一起。吕雉杀了韩信,但后人却很自然的把杀功臣的罪按到刘邦身上。

吕雉这个人本身就是迷一样的人,其实她的出身并不复杂,一生也脉络很清楚。但总给人一种看不透的感觉。给我们的感觉是历史上一直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后宫不能干政!但吕雉就这样光明正大的干政了,杀了韩信,刘邦并没有多大反应。

因此,吕雉给人的印象就是,反差特别大,她杀了韩信,把彭越剁成肉酱,把美貌如花的戚夫人弄成人彘。残忍无比!但她政令不出皇宫,无为而治,她统治的那八年是汉朝最平稳的八年。这是一个杰出的女政治家。

而这一切的开始却是她杀了韩信开始的,那么她为什么杀韩信,对她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1)吕后和韩信,美女和英雄的非传统关系。

在通常的桥段里,都是美女爱英雄。无论多么不可能,在我们的国产电视剧里都会想方设法让他们发生一段爱情,然后因爱生恨,女方产生疯狂的报复。

有这样的桥段产生,这说明虽然我们国家有五千年的历史,但某些导演历史知识不会超过十年。也就是在他们的脑海里,男女之间除了爱情关系之外,就没有其他好写的了,比如工作关系,到最后仍然是爱情关系。

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历史的真实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它没有固定的套路,反而是经常出人意料。就比如温文尔雅的富家小姐吕雉,最后会变成毒后吕雉。还比如连自己都养不活的韩信,竟然是几百年才出现的一个战神,和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几个军事家一起称“兵家四圣”。能和他排在一起都是震铄古今的天才人物。历史往往出人意料。


两个人的年岁相差并不大,吕后出生于公元前241年,韩信出生于公元前231年,而项羽出生于公元前232年。韩信和项羽其实相差一岁,历史就这么奇妙。

刘邦是一个无赖,但有一个欣赏他的太公,然后富家千金小姐,白富美的吕雉就这样一朵鲜花插在刘邦这堆牛粪上。而韩信却饿的两眼发昏,坐在河边钓鱼充饥。

一个社会黑白颠倒时,人才的遭遇往往悲惨世界。这个时候我们就不禁有点疑惑,当韩信,刘邦,张良,项羽等在江湖上游荡的时候,谁在治理着大秦帝国?

当人才得不到重用,而一群不是人才的人占据着各个重要位置的时候,这个国家会怎么样,这也是历史上很多跨时代的人物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但这些问题似乎不是该吕雉思考,大龄单身女青年这时候被吕太公嫁给了刘邦,终于找到自己的爱情。这时候的吕后应该是最开心的时候,都说美女和野兽才是最完美的视野冲击,街头的混混刘邦娶到了温文尔雅的吕后,才是最大的新闻。

而韩信却是另外一个版本的故事!

2)兵仙韩信,一个凡人修仙传的故事。

韩信是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他被无赖欺负,无奈之下只能钻裤裆。他没有生存技巧,还不如河里的一条鱼。如果说历史上还有哪一个名人最落魄,一定是韩信。

别人的人生还有起起落落,韩信的人生一直是蹭吃蹭喝。用我们现代人的话来说就是,他有胳膊有腿,但就是什么都不干。这一点跟刘邦有点像。但刘邦有生财之道,韩信却没有。

韩信最擅长的是打仗,但他在项羽手下混到了郎中,职务也不算低。跟项羽经常见面,但天才的军事将领项羽竟然没有发现韩信是最顶尖的军事人才,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也就是说,几百年才出现一个的兵圣,竟然没有得到同样的杰出军事将领的老板项羽的好评,难道项羽真的是眼瞎吗!居然被刘邦的手下萧何发现了。

这如果不是历史真正发生的事情,让人绝对不会相信。萧何会打仗吗,上过战场吗,他凭什么能断定韩信能打仗?这是项羽都没有放在心上的一个人,项羽是谁,打的刘邦无处藏身的西楚霸王。


但这就是历史,最不可思议的地方却那么顺理成章。萧何发现了韩信是个顶尖的军事人才,然后说服刘邦,让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然后韩信才开始华丽的表演。也征服了天下。

韩信的伟大之处不仅是军事家,更是一个战略家。是他首先发现了争天下时关中平原的重要地位。然后制定了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的神妙计划。打了章邯一个措手不及。

当韩信帮助刘邦拿下关中平原后,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刘邦得天下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并且让后来的造反者都明白了关中平原的重要作用。

刘邦能拿下关中平原,更重要的是,韩信不仅仅是一个战略家,更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而后来的诸葛亮虽然是一个战略家,但不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终其一生也没有拿下关中平原,所以蜀国只能偏安一隅。

韩信打下的国土面积有多大?占据关中平原后,韩信发动安邑之战,采取的方法仍然是虚虚实实,表面强攻河关,暗地里偷袭夏阳,直接袭击魏国都城安邑,一举灭了魏国。

灭魏之后,韩信的精锐就被刘邦劫走了,剩下三万新兵。而要进攻的赵地,赵王与成安君陈馀陈兵二十万在井陉口抗击汉军。兵力悬殊太大。

二十万对三万新兵,这就是韩信能成为兵仙的原因,这一次韩信竟然玩出了了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策略,一举击败了赵王的二十万人,收复了赵地。

剩下的就是灭齐之战,一样是诡诈百出。也就是说,战场上,对手永远不知道韩信是怎么出手的,从哪里出手。齐王田广,大将军龙且一共也是有二十多万人马,却一样的输给韩信,只不过这一次韩信是用河水,半渡而击。

攻赵用的是背水一战,攻齐用的是半渡而击。韩信非常懂水,难道是当年饿的实在太厉害,在河边垂钓悟出来的!

三战韩信就可以封神,当世再无敌手。这时候韩信风光的时候,吕雉正在项羽的营中做俘虏,她也盼望着韩信胜的越多越好,她就可以被解救出来,因为刘邦却是指望不上。

3)韩信打下来的土地,却是吕雉的天下。

韩信是一个将军,打下了大汉的大半个天下。刘邦成了皇帝,吕后成了皇后。虽然刘邦成为皇帝以后身边美人无数,但刘邦还是封吕后为皇后,太子还是刘盈。

看起来好像是刘邦还念旧情,虽然外面彩旗飘飘,但家里红旗永远不倒。吕后还是找到了一个好老公。刘邦真是这样的人吗?完全不是。

不是刘邦心甘情愿的做这些事情,而是吕后逼着刘邦不得不做。刘邦最喜欢的美女是戚夫人,能歌善舞,倾城倾国。而且还生了一个英武不凡的赵王。戚夫人的枕头风一吹,刘邦就动了换太子的心思。

这时候不得不说吕后厉害,吕后最先绑上战船的是张良,在张良的计谋下,太子请来了商山四皓,让刘邦觉得太子已经有自己的势力,这时候废立太子动摇新兴政权。


刘盈坐上太子之位仅仅是开始,面临的阻力不仅仅是戚夫人,而是怎么驾驭群臣,要知道都是跟刘邦打天下的骄兵悍将,后来的朱元璋也曾伤透了脑筋,打江山的功臣,非常难安抚。

吕后也想到了这一点,但吕后与朱元璋的光明正大的利用案件牵扯进去的方法不同,因为吕后没有那么厉害的手腕,权谋是需要智商,这个智商吕后没有,吕后有的就是狠毒。因为圣人都曾经说过,最毒莫过妇人心。

妇人心为什么毒,因为光明正大的肯定打不过,只好用毒辣的手段震慑。如果杀一两个无足轻重的人,起不到任何作用,要杀就杀有份量的,环顾整个朝野,只有韩信有份量。

并且吕后非常有心机,这次杀韩信不是吕后出的头,而是萧何去找的韩信。没错就是刘邦认为功劳最大的萧何。也是功臣集团最有威信的萧何。用萧何杀韩信无疑是一石二鸟,不但杀韩信可以立威,还把萧何绑上战船。

这就是吕后,在儿子地位受到威胁后迸发出来的巨大能量。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这也是刘盈那么善良的原因,因为所有的脏活累活,都是吕后做的。

只是可惜了韩信,那么伟大的一位军事统帅,就这样惨死在一个妇人手里,仅仅三十五岁。试想那这样的人放在打匈奴的战场上,大汉是不是会强大的快一点,不会憋屈到汉武帝时期。

但吕后管不了那么多了,自己的地位都不保了,哪还在乎国家的需要。可怜韩信,一代战神,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死了。把他的杰出才华也带到了地下。

吕后用韩信的人头换来她地位的稳固。

综上所述:吕后杀了韩信其实是为了立威,是为了震慑功臣集团,也让刘邦看到她的厉害。只是可怜了兵仙韩信。

当年刘邦和项羽对峙,项羽突然发现他的老部下韩信成了兵仙,许以重金想派人说服韩信背叛刘邦,韩信说了这样一番话:

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

真切的表达了感激汉王对他的知遇之恩,这情比山高,比海深,至死不渝。

从这里可以看出,韩信是战国时代的一个士,把“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

但没想到的是,刘邦却一直对他不放心,而吕后更是借他的人头立威,巩固自己的地位。这个世界已经变了,不再是智者的舞台,而是小丑的表演时刻。英雄已经开始谢幕。小丑的垃圾时间!






历史无数次地证明: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韩信之死将萧何也推上了历史的断头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成了一个永恒的笑话。


韩信被吕后诛,据《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刘邦得知此事后,萧何由丞相升任相国,加封五千户,还专门为其配了五百人的卫队。


吕后诛杀韩信的理由是谋反,但直到现在,这个理由仍旧没有信服力。吕后在萧何的神助攻下,敢于直接对韩信下手,这说明她早已摸清了刘邦的心思。她所做的就是刘邦想做的,而她之所以这么做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自己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衅,诛杀韩信为她赢得了重要的政治资本。



韩信成为吕后捞取政治资本的牺牲品

能被载入史册的女人,都不简单,吕后在后世的名声并不好,那是因为人一旦被推入利益的海洋中,很难保持纯洁,女人也不例外。


人们常说,共患难易,同享福难,吕后便遭遇了这样的变故。吕后,名雉,是刘邦的发妻,汉惠帝刘盈生母。吕雉在刘邦还是一介布衣时嫁给他,但几乎没享受过刘邦的宠爱。两人自打结婚后,就是聚少离多。


刘邦在沛县做亭长的那几年,还是一个懒散的无赖,又爱呼朋唤友,骗吃骗喝,三天两头的不见人影。家中之事,织布耕田,烧饭洗衣,孝顺父母,教育子女等这些责任,几乎都靠吕雉,可以说,她一人担负起了家庭中的大部分劳动。



后来刘邦因遣散了服徭役者,没有尽到押解之责,遂而成为了通缉犯。吕雉又变身“间谍”,不时给外逃的刘邦传送消息,还要不时地送衣送饭。


刘邦一逃吕雉就成了“留守妻子”,她不仅要负责照顾一家老小的生活,还要背负“罪犯”之妻的压力,甚至还要忍受监狱之苦。


为了抓捕刘邦,沛县县令曾将吕雉逮捕入狱,到公元前209年,刘邦在萧何、曹参等人的响应下,杀死沛县县令,吕雉才被救出。



可以说,早年的吕雉,与擅于玩弄权术基本不沾边,在她身上所显现的是,中华劳动妇女一贯的吃苦耐劳的作风。


到了楚汉争霸,吕雉虽贵为汉王王妃,但也只是空有一个名头。项羽说抓就抓,她与刘邦的父亲一起成为了俘虏,做了项羽手中的人质。


这一关就是好几年,而当她再次见到刘邦时,刘邦身边已有了年轻貌美、能歌善舞的江苏女子戚姬。他带着她四处征战,俨然已有取代她这个正室夫人的趋势。



久别重逢,刘邦见到吕雉并没有多少欣喜,长年分居,他对吕雉的感情已变得很淡薄。吕雉毕竟是个女人,她对戚姬的嫉妒之心,在刘邦死后,变得一发不可收拾,足以证明,她有多么介意刘邦对戚姬的宠幸。


刘邦称帝后,吕雉被封为皇后,但她的处境并没有得到改变。刘邦对戚姬更加宠幸,平定内忧外患四处征战时,带在身边的女人永远是戚姬。


即使刘邦身在长安,吕后也很难见到他。死了心的吕后只好把自己的精力另投它处,她有政治天赋,于是将自己的热情转移到了她的政治事业上,慢慢也培植起了自己的势力,笼络了一批朝臣。



刘邦与戚夫人育有一子,取名刘如意。他几乎将自己全部的爱都给了戚夫人和他们的儿子,同样也因为他的爱给她们母子引来了灾难。


刘盈是刘邦与吕后所生之子,按照嫡长子制,他于汉二年(前205年)被立为太子。尽管早年刘邦还有一子,名为刘肥,但刘肥的出生上不了台面,顶多算是刘邦的私生子。


刘盈生性软弱,并不为刘邦所爱,他所得到的父爱,远不能与刘如意相比。刘邦在彭城遭遇兵败逃跑时,曾多次将刘盈扔下不管。可见,对于嫡长子的生命安危,刘邦根本不在乎。



由于戚夫人受宠,刘邦想立刘如意为太子,他先立刘如意为王,又抛出了刘盈“不类我”的言论,他说如意最像我,而且戚夫人常年跟随他,又贤良又聪慧,肯定能教养好如意。


此言论一出,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自然是吕后,随之也遭到了众臣的反对,张良、周昌、叔孙通等也都反对废长立幼。


刘邦想要易储之事,使吕后更加缺乏安全感,为了捍卫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她必须做一些大事,以此引起刘邦的注意。靠美色那是不可能了,她只能靠自己的政治头脑。



大概当了皇帝的人,最忌讳的事情就是造反,刘邦也不例外。吕后就从“谋反”二字出发,优先选中了韩信,之后是彭越,再后还有英布,都是造反的罪名,都有吕后的参与。


从时间点上来看,吕后诛杀韩信是在公元前196年,而刘邦死于公元前195年,在刘邦的晚年易储情绪特别高涨。不得不说,此时的吕后已经很擅长玩弄权术了,而且把握好了时机。



韩信之死

公元前196年,陈豨叛变,刘邦亲自率兵征讨,韩信推脱有病没有跟随,然后暗中派人与陈豨联系,两人准备里应外合,试图谋反。


然而不凑巧的是,关键时刻节外生枝,韩信手下一个门客因犯罪拟被处死。这位门客的弟弟得知哥哥将要被杀,于是立即向吕后告发了韩信。


吕后接到举报后,马上将萧何召进了宫,共同商议对策。谋反是件大事,而谋反的人是韩信,这更是一件大事。



萧何给吕后出了个主意,就说刘邦征讨陈豨大获全胜,陈豨被杀,皇上要召集群臣共贺。然后由萧何亲自出面将韩信请进宫,因为对于韩信而言,萧何是他的恩人,可以说没有萧何就没有他的今天。


想当年萧何月下追韩信,这是一件多么令人肃然起敬的事儿。而如今,亲自将韩信追回来的萧何,又要亲自把他送上“路”,有点滑稽,又有点悲凉,还有些宿命的味道。



果然韩信给了萧何面子,跟随他入了宫,一入宫便遭被绑了起来,押送到长乐宫的钟室被处死,一代名将就这样走完了自己悲喜交加的一生。


以上记载出自于《史记·淮阴侯列传》,司马迁说韩信因谋反被吕后诛杀,实属咎由自取。那么,为何有人对于此种说法并不买账呢?还说韩信纯属冤死。


韩信到底有没有谋反?从刘邦的态度来看,他是宁可信其有,因为刘邦老板对这位韩信员工一直就不怎么感冒,这位员工能力太强又太高调了,这对老板来说是有很大压力的。



刘邦对韩信的任用,立中有破,边用边防。一个能力超强的人,一旦得不到重用,就会想着另投他人,这是员工思维。韩信跟过项羽,给过项羽不少好的建议,项羽没采用。在失望之余又投奔了刘邦,结果也一样得不到重用。


如果不是被萧何追回,韩信未必会效忠于刘邦,也就是说,刘邦重用韩信,不是出自本心,而是受制于萧何几次三番的推荐,和面对汉中紧张的局试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才启用韩信的。



这一试果然韩信没有让萧何失望,但也让刘邦很是担心。在灭掉魏、代两国后,刘邦便调走了韩信的精兵。在灭掉齐国后,刘邦又故技重施,再次调走了韩信的精兵。刘邦这样做的目的,当然也有战场形势的需要,但也不排除是为了防止韩信坐大。


韩信灭齐后,实力和声望都大增,他本可以立即发兵荥阳,帮助刘邦灭掉项羽,但刘邦等来的却是韩信的邀功。韩信派人通知刘邦说,要给他封个“假齐王”。


在张良、陈平的劝说下,刘邦答应了韩信的要求,但此举刘邦能不生气吗?这分明就是在领导面前耍威风嘛!但这还不止。



韩信获得“齐王”封号之后,仍旧没有出兵攻击项羽的意思,致使刘邦的二十万人马被项羽的十万大军打得不敢出战。张良献言说,你得给他更大的封地啊。


刘邦依计而行,果然,韩信和彭越都出兵了,合围项羽于垓下,逼其自刎于乌江。韩信的待价而沽,可以说,彻底惹恼了刘邦。在刘邦的心中,你韩信就是一个趁火打劫的人。


拿下项羽后,韩信被封为楚王,他高调还乡,千金酬谢当年给自己饭吃的漂母,当年曾让他受胯下之辱的少年,也被封为高官。出行则陈列军阵,一时八面威风。



刘邦见此情景能对他放心吗?再加之他收留了项羽麾下的旧将钟离眜,很快便背上了造反的罪名。虽说这是一桩明摆着的冤案,但刘邦还是借此削去了韩信的楚王之位,降为淮阴侯,将其带到京城后无罪释放。


失去了封国居于皇帝眼皮底下的韩信,手中并无一兵一卒,从此,赋闲在家,他心中对刘邦有怨恨是再正常不过了。于是他拒绝上朝,也不跟随刘邦出行了,还说有耻于和绛侯周勃、颍阳侯灌婴等为伍。


刘邦定天下后,缺乏的是治国之才,韩信实际上也基本没什么用了。如果他保持老实低调的姿态,稀里糊涂的终老还是可以的,张良不是就这样老去的吗?



但韩信是军事人才,军人的血性容不得他低调啊。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韩信,在政治场上却是个小白。若说他谋反,为什么不在自己手握重兵时造反,又为什么不接受蒯通的计策谋反,而是要在两手空空的情况下选择造反呢?


可以说,韩信之死,死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由此可见,刘邦并不喜欢韩信其人,也没有与韩信建立起亲密的君臣关系,韩信若死更有利于刘氏天下的稳定。



对于韩信的境况,吕后与萧何再清楚不过。在陈豨叛变之际,恰好生出韩信叛乱之事,吕后利用韩信来博取刘邦的关注,并敢于不经刘邦同意,直接诛杀韩信于宫中,这正是吕后政治才能的绝妙之处。


第一,杀了韩信,替刘邦解了心头之“恨”。第二,杀了韩信,不会有任何后果,因为此时的韩信手无寸铁,没有什么实力。第三,就算刘邦怪罪下下来,萧何也参与了,要处理也得一起处理。


综上所述,吕后诛杀韩信有着极大的个人利益,同时刘邦对韩信的所作所为,也等于将韩信送上了断头台。




公元前196年,西汉第一功臣韩信,被诱杀于长乐宫。吕后尤不解恨,又下令灭其三族。临终前,韩信留下一句话,顿时让吕后后怕不已。


看着满身的伤疤,韩信愤愤不平:“我真后悔不用蒯(kuǎi )通的计谋,如今反被个女人所杀,这难道不是天意吗?“


一直到死,韩信都觉得自己是被冤枉的。


事实果真如此吗?




表面上看,吕后杀韩信,是被逼的,因为韩信想要谋反、欲袭击吕后和太子。


原本,韩信并不是谋反案的主角。


公元前197年,代国国相陈豨 (xī)自立为代王,正式举兵叛乱。


而说起陈豨叛乱的原因,有点让人哭笑不得——他是被刘邦给吓得


这事还得从三年前说起。


公元前197年,匈奴进攻代国,代王刘仲(刘邦的二哥)为了保命,自己撒丫子跑回了洛阳,刘邦气得破口大骂,立即废了二哥的代王之位。


但国不可一日无君,代国作为抵御匈奴的第一道防线,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得派一个信得过、有能力的大将镇守才行。


思来想去,刘邦决定封爱子刘如意为代王,阳夏侯陈豨为代丞相,统领赵国、代国两国的部队。


按照惯例,陈豨受到提拔后,得进宫向皇帝谢恩,没成想,陈豨谢过恩之后,并没有立即返回代国。


他不仅在长安大宴宾客,还去见了自己的老上司——韩信,当时韩信刚被撸掉王位、降封为淮阴侯,正一肚子怨气无人诉说。


两人刚一见面,韩信就拉着陈豨的手,意味深长地说:


“你镇守的地方、精兵云集、兵强马壮,如果朝中有人告你造反,陛下第一次不信,但说的次数多了,陛下难保不信。到时候陛下一定会亲自带兵去讨伐你。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一定会在长安起事,咱们里应外合,不愁打不下天下!”


陈豨听得心潮澎湃,当即躬身一揖,回应道:“属下都听将军的!”




当天晚上,刘邦听说陈豨在京城四处拉拢故交旧友,甚为不满,就派内侍好好将他训斥了一通。


本来,骂也骂了,刘邦也没真想把陈豨怎么样,谁知,陈豨心中有鬼,越想越害怕,竟孤身一人、连夜逃回了代国。


当时代王刘如意没有就藩,所以,陈豨名为丞相,实际上行使的却是代国的军政大权,再加上,他督统的还有赵国的军队,一时间,陈豨俨然成了大汉王朝北部的统治者。


权势的假象,让陈豨行事更加猖狂,违法乱纪的事也层出不穷。


赵国的丞相周昌看不下去,就秘密向刘邦禀告了此事。


刘邦将信将疑,就打算以“参加刘太公丧礼”的名义,召陈豨回京,好当面和他对质。


陈豨吓坏了,他料定自己此去凶多吉少,既然横竖都是个死,不如就此反了吧!


公元前197年9月,陈豨就此踏上了不归路,还拉上了无数王、侯当垫背的。




正如韩信预测的那样,刘邦听闻陈豨反叛的消息,果然御驾亲征,不过有一点,韩信没料到,大军出发前,刘邦竟亲自点将,让韩信也带一队兵马前去平叛。


不知韩信当时还处在怄气的状态,还是真的想火中取栗、趁乱举事,最终韩信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了刘邦的要求。


看着韩信这小子又故技重施,刘邦无奈地摇了摇头、走了。


不久,吕后就收到了韩信一位家丁的密报:

“韩信想与陈豨里应外合,共同造反,他们的计划是先矫诏,放了京城里的罪犯和奴仆,然后攻入宫门,拿下皇后和太子。”


“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豨报。其舍人得罪于信,信囚,欲杀之。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史记》


吕后心中大惊,立即召萧何入宫,商量对策。




最后二人商定,为了防止韩信的亲信作乱,得先把韩信召入宫中,再做处理。


为了假戏真做,萧何还亲自前往淮阴侯府,对着韩信,先是猛夸陛下的英明神武,陛下出兵不足一个月,就平定叛乱回朝了。接着,又盛情邀请他出席庆功会,不去就是不给萧何面子、不给皇帝陛下面子。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韩信是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结果,这一去,韩信再也没回来。一代“兵仙”,就此定格在35岁。


“春,淮阴侯韩信谋反关中,夷三族。”——《史记》


关于韩信的死,历史上还有个传说。


据说,在楚汉争霸的最后一战——垓下之战时,为了让韩信尽快参战,并超水平发挥,刘邦曾许诺封韩信为“三齐王”,分别是“与天王齐,与地王齐,与君王齐”;还特赐韩信“五不死”,即“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君不死,遇绳不死,遇刀剑不死”。


所以,吕后在杀韩信时,为了遵守承诺,特意蒙住他的双眼、倒挂在铜钟内,并命宫女用竹签将其刺死。




韩信的死,并没有为陈豨谋反案画上句号,反而启动了一连串的蝴蝶效应。


不久,陈豨兵败被杀;

梁王彭越因没有亲自带兵平叛被杀;

韩王信因参与谋反,被杀;

燕王卢绾平叛不利、叛逃匈奴;

淮南王英布趁机谋反、被杀……


自此,刘邦建国初分封的七位异姓王,已经被灭族了六个!




从史书的记载来看,韩信确实是死于谋反,但我们稍加分析一下,就知其中有不少漏洞。


其一、谋反是性命攸关的大事,保密性极高,一个身份低微的“舍人之弟”为什么会知道?


其二、皇上御驾亲征、大胜归来,一定会闹得满朝文武皆知,韩信久居长安,又如何分辨不出真假?


其三、韩信身为齐王时,蒯通曾劝他背弃刘邦、三分天下占其一,当时他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想成事易如反掌,但他感念刘邦的”知遇之恩“,死活不肯背弃汉王。


“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史记》


如今,韩信被”软禁“在京城,四处都是刘邦的眼线,他手中也没了兵权,处境如此艰难,韩信又怎么会自寻死路,去谋反呢?


所以,我认为,韩信的死,与是否谋反,关系不大。




实际上,韩信谋反与否,最后都难逃被杀的命运。


韩信,是军事上的天才,政治上的蠢材。


在战场上,韩信可以“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但在官场上,韩信任性妄为,身处绝境而毫不自知。

第一、韩信多次拥兵自重,得罪了刘邦。


韩信从一个管仓库的小吏,一跃被刘邦登坛拜将,这才有了崭露头角的机会。


为了报答刘邦,韩信申军法、承秦制,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还定三秦、助刘邦夺回了汉中之地。


刘邦大喜过望,这才终于认可了萧何对韩信的评价——“国士无双”


可刘邦高兴了没多久,他就被这位“国士“惹毛了。


1、越级请封赵王


公元前204年,刘邦派韩信张耳前去攻打赵国。


当时韩信手下只有10000多名未经训练的新兵,而赵王则号称有20万兵马,如果硬碰硬的话,韩信估计被砍得连骨头渣儿都不剩。


在分析了敌我双方的优劣后,韩信决定将汉军背水列阵,并另调2000名轻骑,趁赵军追击之际,夺取赵军军营,并在军营内插满汉旗。


汉军被置于死地,人人拼死力战,不敢有片刻停歇,而赵军发现自己的军营内已插满汉旗,顿时军心大乱,斗志全无。


韩信乘势指挥汉军前后夹击,赵军一败涂地,不仅大将被斩,连赵王歇也成了俘虏。


韩信以一招“置之死地而后生”,轻而易举灭了赵国。


打了胜仗,韩信首先不忘给领导报信,顺便提个“小”要求——封好搭档张耳为赵王


当时,刘邦正在荥阳被项羽打得找不着北,接到韩信的捷报,刘邦的心情,既怒又喜。


喜的是,汉军总算不那么怂,怒的是,你韩信算老几,封王这么大的事,什么时候轮到你说话?


生气归生气,刘邦想了想自己的处境,还是答应了韩信的要求,立张耳为赵王。


“乃遣使报汉,因请立张耳为赵王,以镇抚其国。汉王许之,乃立张耳为赵王”。---《史记》


韩信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但他和刘邦的梁子,就此算是结下了。




2、请封齐王


灭掉魏国、赵国后,韩信又继续东进,灭掉了燕国,准备进攻齐国。


公元前 203 年,当韩信带领大军到达齐国边境后,才得知,刘邦已派遣亲信郦食其,出使齐国,并成功说服了齐国降汉。


韩信见状,本想引兵而去,可他手下的一位谋士蒯通,却建议韩信继续武力攻打齐国,否则会让人觉得,一个将军还不如一个儒生的功劳大。


韩信觉得此言有理,便不顾齐、汉之间的盟约,一直带兵打到齐国的都城临淄城下。


齐王把一腔怒火全发泄到郦食其身上,便下令将其烹杀。


韩信攻下齐国后,又立即给刘邦写了一封信,先是汇报战果,然后开始诉苦,说自己人微言轻,镇不住齐国人,最后很“贴心”地献上解决意见:“不如封我为假齐王?我好为您分忧!”


刘邦看到信后,肺都要气炸了:你违令攻齐、害死郦食其,这个账还没算呢!现在反来邀功请赏!


张良、萧何见状,赶紧出面,劝汉王以大局为重,毕竟眼下能救汉王出荥阳的,也就只有韩信了。


于是,韩信很快就接到了一封“热情洋溢”的回信:大丈夫,做什么假齐王?!要做就做真齐王!


我为你建功立业,你就得分我土地、立我为王,这在韩信来说看,是天经地义;


可对身处困境中的刘邦来说,韩信此举,就是赤裸裸的趁人之危。




3、逼要封地


公元前 202 年,刘邦与韩信、彭越、英布等约定,各路兵马四路出击围攻项羽,可等刘邦到达固陵,想象中“ 千军万马来相见 ”的景象并未出现,韩信、彭越爽约了。


结果可想而知,刘邦又成了项羽的手下败将。


退军途中,刘邦召张良分析战败的原因,张良分析说:

“现在韩信、彭越只有王号,而没有实际的封地,所以他们打起仗来,并不尽力,如果大王能将封地分给他们,楚军必败。”


刘邦依张良所言,将陈以东直到渤海的大片领土,封给了齐王韩信,将睢阳以北至谷城的领土,封给了彭越。


二人得到好处后,果然出军,将项羽围攻至垓下,并一举击溃了楚军。


"诸侯不从约,为之奈何?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史记》




有人说,韩信一直以“国士”自居,他一生的信条是“士为知己者死”,但在我看来,韩信的行为倒像个商人,他打的每场仗、攻下的每座城池,都是为了和刘邦做交易,以争取对应的利益。


他看不到长远的得失,他只在乎及时奖惩。

这样的人,如何能奢谈“以后”呢?


第二、韩信身上有很多不可控因素。


建立汉朝后,刘邦最想要的局面是“稳定”,最想要的人才是“忠臣”。

而这两条,韩信都不具备,韩信身上有太多不可控的因素。


首先,韩信实力不可控。


韩信打仗有多厉害呢?


一次,刘邦请教韩信,说:“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马?”韩信回答说:“十万,差不多了。


接着,刘邦又问:“那你能带多少兵马?”韩信脱口而出:“我嘛,当然多多益善。”


从史实来看,韩信这话,一点也不吹牛,刘邦战项羽,十战九败,韩信战项羽,一战必胜。

就连刘邦自己都说:“连百万之众,攻必克,战必胜,吾不如韩信”。


从楚汉争霸的态势来看,韩信归汉则汉胜,归楚则楚胜,他以一己之力扭转了整个战局,乃至天下的大势,难怪后人会称他为“兵仙”


1000年后,提起韩信,司马光忍不住感慨:“刘邦之所以能得到天下,有一大半都是韩信的功劳啊!”


“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资治通鉴》




其次,年龄不可控。


公元前196年,刘邦已经60岁了,而韩信只有35岁


一旦刘邦驾崩,朝野上下,还有谁能制得住韩信?


再者,立场不可控。


韩信在投奔刘邦前,曾是项羽麾下的一员执戟郎中,还曾给项羽献过计,可惜,项羽没有听他的。


在投奔刘邦后,韩信虽没有听从蒯通的计策、公然举兵,但他多次要挟刘邦,这在刘邦看来,就是“不忠不义”的表现。


韩信本事大,岁数小 ,立场又不坚定,一旦政权有变,他就是整个汉朝最大的一颗炸弹。

这样的人,不除掉,还留着过年么?


第三、韩信的存在,阻碍了刘邦“家天下”的目标。

刘邦建立汉朝后,虽分封了七位异姓王,但他对这个群体一直非常忌惮。


所以,在刘邦不断地猜疑下,七位异姓王不得已造反了六个,刘邦也顺势灭了六个。


此后,刘邦与诸臣杀白马盟誓:“天下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天下只有我刘的,才有资格当王!


这才是刘邦一直追求的奋斗目标,而韩信的目标,恰与刘邦背道而驰。


他一生所愿,就是裂土封王。


所以,当韩信被封齐王时,他志得意满;被改封楚王时,他不置可否;被降封淮阴侯时,他心怀不满,经常借故不上朝。


当一个人处处只想着自己,那他离危险也就不远了。




第四、韩信骄傲自负、在朝中没有得力的盟友。


一天,淮阴侯韩信到舞阳侯樊哙家吃酒,樊哙顿觉蓬荜生辉,赶紧跪在家门口迎接:

“大王您肯光临寒舍,真是我三生有幸啊!”


论实力,韩信只是个被软禁的将军,而樊哙是当朝相国;

论关系,韩信只是刘邦的臣下,而樊哙是刘邦的连襟;

论爵位,二人都是列侯。


从眼下的综合实力上看,樊哙要远胜于韩信,可韩信一向自诩为天下无敌,不把樊哙、周勃等人看在眼里。


当樊哙屈尊出迎时,韩信不仅坦然受之,还出言讥讽:“我竟沦落到跟你为伍,真是笑话啊!”


韩信情商如此,朝中众人纷纷“粉转路人”,就连当初最欣赏他的萧何,此时也站在了他的对立面。


所以在刘邦、吕后想除掉韩信时,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他求情。




总结:


他是一个底层逆袭的大将军,一个为大汉打下半壁江山的无敌统帅,一个能左右天下大势的诸侯王,一个让人望尘莫及的兵仙。


他用短短四年时间,出陈仓、定三秦、灭魏、擒赵、破代、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后世留下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一战、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等经典战术典故。


他居功至伟,却难逃被清算的噩运。


归根到底,他是个军人,只适合生活在战场上。


政治于他,太复杂了。


所以,他终其一生,只能当个军事奇才。


悲哉,韩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汉王   荥阳   关中   淮阴   项羽   史记   汉军   兵权   齐国   长安   刘邦   公元前   太子   原因   财经   军事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