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时,“护秋”是怎么一回事?队里会安排谁来护秋?

生产队时,“护秋”是怎么一回事?队里会安排谁来护秋?



现在粮食已经是满足需要了,许多人不知道“护秋”是怎么一回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实行的是集体制,农业科技非常落后,农作物的种子是传统种子,没有良种,没有化肥和农药,种子是生产队自己选留的老品种,产量特别低,只有现在良种的四分之一左右,农药就是敌敌畏和六六六粉,一遇到病虫害大发生,农作物就会大减产,生产队时期粮食比较缺乏,对粮食的管护是比较重视的。


在我们生产队,主要是旱地,水田只有二十多亩,旱地主要种植玉米、高粱和部分烤烟,一般情况下,“护秋”主要是保护玉米,因为玉米棒扳回去后可以煮或者烧熟后吃,稻谷和烤烟是没有人去偷的,一般都不会进行保护。另外在我们村寨后面的悬崖峭壁上生活着一群大约二十多只猕猴,猕猴是非常讨厌的,在玉米棒已经结籽后,猕猴就会成群结队下山量扳玉米棒,玉米地只要猕猴经过就损失惨重了,有一句话说“猴子扳玉米,最后只能得一个”,满地都是玉米棒,剩余的非常少。当玉米硬实后生产队就要派人“护秋”了,也就是保护玉米不被人偷和猕猴的危害,选派“护秋”的是生产队政治素质好,一般是共产党员或者共青团员、比较积极的年轻人,白天黑夜负责某片土地玉米的安全,生产队的土地面积宽,一般都是分3个以上的“护秋”队,每个队2—3人,负责面积大约50亩左右,一直“护秋”到秋季玉米成熟收获,每天按照生产队最高工分值记工,大约每天10个工分。




什么是“护秋”,是不是护秋收?我们这儿没有“护秋”一说,只听说“摸秋”,也就是那些结婚后一直不生小孩,在八月十五晚上,趁大月亮,到别人地里偷两个东冬回去送什么“子童老爷”,这样就可以生个像东瓜一样白白胖胖的小子了。

说来也怪,有的这样做了,还真的生了孩子。因此在八月十五晚上去摸别人的的东瓜也不算什么丑事,东瓜的主人也不太在意这事,充其量叫两声,“昨晚我的东瓜被别人摸走了”,又认为是个积德的亊情,就不像其他东西被偷一样,又是乱骂又是上大队公社报案的了。

但也有一些人纯属是偷来吃,不但偷人家的东瓜,而且还去用自己制作的炸弹、麻药弹等去偷人家的狗来打平伙炖东瓜吃。

因此,种东瓜的人也聪明起来,凡是将成熟特别是大路边的东瓜在八月十五前两天就摘回了家。

有一年,我在大路边菜地里种了一株,由于经常护理它没遭天干,不但长势好,而且结好几个,其中有一对睡在一起,不是很大,只有四五斤一个,非常可爱,我看还刚在上粉,就舍不得摘掉它,心想等到八月十五白天再去把它摘回来。八月十四白天去看仍然睡得很可爱,第二天一早去看,哟,不见了,只剩下两个流水的缔缔了,唉,大失所望!

相隔几天,才听说是邻队的张二毛他们打了一条黑狗,到处找东瓜,最后回想起我家地里的东瓜又多又大,结果只摸了两小的,也只好将就了。据他们同吃狗肉的岀来说,如果他家知道了,充其量就赔他块把钱,因为当时的东瓜是一角钱一斤。当我知道后,感觉到是摸秋好玩,摸到了我的自认倒霉,后来他们来赔我也没要。

在生产队时,特别是自然灾害集体伙食堂那三年,像胡豆,玉米,红薯等成熟时,生产队都要轮班看护,以防小偷。

日日防火灾,夜夜防强盗,在任何时期都是少不了的,现在更是如此,岂止是个“护秋”完事。




说起"护秋",我就想到生产队集体劳动人浮于事。现在有些人提起生产队劳动就说那时人的集体观念强,颗粒归公,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听起来不愿辩论,就当他们肚里气多,当放P算了。

我不知别处,我们这里的"护秋"、"护夏"又合称"看坡"。为什么要安排专人"看坡"呢?因为那时都是集体的东西,别人偷你不偷就觉得亏。偷集体的东西不怕别人看见就怕"看坡"的看见。别人看见人家不会管闲事去得罪人,所以生产队必须安排专人看坡。

"护夏"时间短,重头在"护秋",大约得两个多月。"护秋"的分两类,一类是生产小队自己安排看好本生产队的地块。一类就是大队的民兵,划片分工看守。秋前护青,秋收时护粮,秋后护复收,一直到秋收完成后"放坡"。

"护秋"的重头戏又在秋收。分白班夜班,白班有在路口蹲守的,有在地边巡视的。凡是发现有拿看农作物回家的一律按偷盗处理,除非你吃在肚子里。大队当民兵的有不少痞子。那时某村曾发生护坡民兵QJ过路女人的事。让人家找到大队,但大队民兵连长为息事宁人,坚决不承认是本大队民兵干的,把那人撵了出去。说不然就把她扣住按反革命办了。现在说起这些事挺奇葩。




在以前护秋的工作是很牛的,带个红袖章,手里拿个棍子,认真负责。主要是为了防盗。工作时间长,不用卖力气。




"护秋"我知道,还有"护青"、"护树"、"护路"、"护堤"等等,"护"是看护、保护的意思,后一字表达护的对象。

"护树"、"护路"、"护堤""护"的对象单一,不用解释,好理解。而"护秋""护青"的"秋"和"青",是个广义概念,广义对象的代称。

"秋"不是指秋天,而是指秋天成熟的庄稼,"护秋"就是看护秋天成熟的庄稼,不只防人偷,还防动物破坏丶偷吃,观察病虫害,提供及时收割信息等。

我们这,不是所有庄稼、所有地方都要护秋。比如水稻,不论离生产队距离远近,一般不另安排人护秋,只是平时正常管理、一般是管水的人照应,也是他份内事。极少出现偷割地里水稻情况。一旦出现,必然细查。偷割田里稻子,脏物处理很难干净,十有八九破案。

但如棉花、山芋等,成熟时,是有人偷的。护秋因地制宜,一般分给庄稼地周边社员家庭管护,落实责任,按亩按时间按看护效果给予一定工分。离生产队较远又没本队社员住的地方,安排专人看护,看护人选择责任心强,不贪不占,公道正直,铁面无私的社员担任,大多是年龄较大的男社员,半劳力,要日夜驻守,工分不低,还如上河工一样,有补助粮。

护青的"青",一是苕子、黄花草等绿肥丶饲料,快收割或翻耕时防偷。二是护本生产队青草(生产队牛要吃)防外队人偷割。选择的人同护秋。

其实,公、私物资财产,什么时候都有看护。看护人骂人、撵偷,没收赃物,甚至毁掉偷盗工具,何时都有,那时多些。有人总把生产队时的看护人看做"二楞子""小恶霸""生产队长打手、小哈巴"等,是一种偏见,或是自己及上辈吃过看护人"亏"的心理阴影产生的报复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生产队   东瓜   玉米棒   猕猴   旱地   工分   民兵   社员   农作物   庄稼   专人   大队   玉米   成熟   集体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