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到外地是怎样一种体验?

这个问题,我最有资格回答了。

我就是陕西嫁重庆的。

要说体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不习惯。总感觉那里的菜做得粗枝大叶,吃着不香(可能是那圈人厨艺不行),第一次去他家,公公就做了一个我没见过的大菜:麻花炒青椒。

2.语言不通。虽说重庆话和普通话的音差不多,但是也只能听懂一部分,还有一部分的地方方言不经翻译根本听不懂。比如“一起、全部”,他们那里叫“把连”,瓜子叫“二宏”,傻子叫“嘚勒儿”,好烫叫“好耐”……

3.风俗习惯不同。全国的家庭应该都是在除夕那天吃团年饭吧,但重庆不同。腊月20几就开始团年,亲朋好友轮流来,今天在这一家吃,明天在哪一家吃。等真的到除夕的时候,反而像平常一样了,有剩菜就吃剩菜,没有剩菜就炒两三个家常菜。

那里还盛行修“生坟”,意思就是人还是活蹦乱跳的,没病没灾的老人家就开始张罗给自己修坟,挖一个空坟,恐怖不恐怖。

4.最主要的是受欺负时无处诉苦啊。明事理的公婆很少,大部分都会跟儿子统一战线,你一个外地的孤军奋战,去哪里搬救兵。远嫁的女儿一般都是报喜不报忧。

所以要嫁外地,必须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




我是陕西嫁到湖南。第一次去婆家,满满一桌子猪油炒的菜,肉片切的那个叫大片,鱼用很大的不锈钢盆装了满满一盆。其他菜也都是用大碗装的。唯独米饭碗很袖珍,我吃不动菜,就着剁椒酱吃了四小碗米饭,把婆家人看呆了。然后第二天,饭桌上就有了酸豆角、霉豆腐、大头菜这些下饭菜。


家里客厅有个地灶,就是给地面挖个洞,做成煤炉的样子,平日里上面放个带围罩的桌子,坐在桌边很舒服,脚都是暖烘烘的。有时也在上面煮饭炒菜。我觉得很新奇,主动去炒菜,结果没平衡好,差点把锅翻了。


红薯不但人吃,给猪也吃。因为婆家没养猪,我开始是不知道的。去舅舅家时,看到舅妈在门外煮了好大一锅红薯,我就让仲先生帮我拿。仲先生笑笑没说话,过去拿了一个,就听到舅妈说,你怎么把我喂猪的红薯给妹子吃,屋里有吃的。舅妈不知道我是能听懂她们说话的,因为她儿媳妇很久才能懂一些,我是在学校听多了仲先生和老乡讲话,所以基本都懂。


过年买肉,不是几斤几斤的买,起码要买半扇猪肉。留一点新鲜肉,其他的切成大块和白萝卜一起煮,然后再用油炸,可以放好些天。过年走亲戚要放鞭炮,所以过年那几天,鞭炮声是不绝于耳。不过现在回老家的时候放鞭炮的人已经很少了。

喝酒不用酒杯,用的是碗。自制的米酒,喝着特别有劲。还有杨梅酒,不但好喝,颜色还很漂亮。

我觉得我挺能适应婆家这边的生活的,感觉很不错。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侵删)





我是四川人,嫁给了山西人。

我还是把地方说得再具体一点,免得山西人群攻我。

我是嫁到了山西运城某县。

我是四川广元某县人。

我去山西的次数少,去了以后有很多不习惯的地方。


饮食上,公认的北方面食、南方米饭,但我老家、婆家和公认的饮食习惯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

我老家,一日三餐。早上稀饭、鸡蛋、豆浆、馒头或小包子、泡菜;中午米饭和炒菜;晚上面条。

我婆家,一日两餐,早上稀饭、馒头、凉菜,下午,面条。

我老家的稀饭是用大米煮的,婆家的稀饭是用玉米渣煮的。

过年的那几天,婆家是吃两顿稀饭,会简单做点菜,但绝大部分是凉菜,而且还是生的。

婆家还特别喜欢炒鸡蛋,鸡蛋炒青椒、鸡蛋炒木耳、鸡蛋炒黄瓜、鸡蛋炒火腿肠,反正鸡蛋可以配各种菜炒……

而我老家是猪肉配各种菜炒着吃。

紫外线特别强,冬天特别寒冷、干燥。

有人说,广元的气候宜南宜北,是北方人的南方,是南方人的北方。

我老家位于广元南边,气候更符合南方湿润的气候特征。

我都是国 庆和春节去的婆家。

国 庆那几天,天高云淡、艳阳高照,早晚比较冷,紫外线还比较强。

三四天的时间,我和我丈夫的脸上明显被晒黑了。

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

小时候看到这一句诗的时候,以为这只是比喻,雪那里会像盐。

直到在婆家,眼见为实,让我相信了。

婆家的冬天特别冷,特别的干冷,风吹在面上有一种刀割般的感觉。

那年春节去婆家,天空飘起了雪,我见到了盐粒般的雪花。

而我老家的雪,要么是一大 片的六角形,要么就是小了一点看不清形状。



当地方言很难听懂,语速特别快。

婆家的方言,我是一句也听不懂,而且当地人说话语速特别快。

婆家的人和我说话,都会说普通话。

有时候,我看他们聊天,不知道他们在说啥,只能看口型,猜猜他们聊的什么内容。

有些习俗不能理解,让人难以接受

  • 出嫁的女儿不能回娘家过春节,哪怕是离 婚了,都不能回娘家过春节。说的是会影响到娘家的风水,会给娘家带来霉运。
  • 有些婚闹习惯,不能理解,我们去山西举办婚礼的时候,婆婆对我说,有些人会逗新娘玩,会来抢新娘的鞋,让我把鞋穿好一点。婚礼的那一天,除了几个人问我要红包外,没有人来抢我的鞋。也没有人闹新郎。

不过,我看过老公表弟的结婚视 频,他们有打新郎的习俗,婚礼仪式前一晚,新郎会滚床,这时就有人打新郎的。婚礼那天,接到新媳妇,在回家的路上,新郎被人绑在了电线杆上,有人用脚踹他、有人在他脸上涂鸦。

  • 除夕不吃年夜饭,这是我怎么也想不到的。除夕那天下午吃了饭,贴好对联,搞好卫生,一家人吃着瓜子、花生看春晚,等到12点放鞭炮。
  • 亲戚之间的关系很冷淡,哪怕是亲兄弟姐妹之间,平时都不怎么联系,过年走亲戚只是形式一样,带上礼物到了亲戚家后,聊不了10分钟就会走,亲戚之间也不吃团年饭。



结语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世人都认为是自己的家乡好,如果嫁到了外地,安家生活在外地,时间久了也会入乡随俗。

重要的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尽快地适应周围的环境和新的生活。

时间会改变一切,终有一天,他乡也会变故乡!




我也是远嫁,我是陕西的,老公家是河北。七八百里地,真的太远了,一个人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一个熟悉的人都没有,那感觉真的很不好,在老家生孩子待了一年都快抑郁了,还好我们一家三口在外边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突然来到这么远的地方,真的一点都不习惯,无论是语言沟通还是饮食习惯还是春节习俗,跟我们那里区别太大了,在老家待了半年多才慢慢适应。

首先是这个语言沟通,跟我们那里说话一点都不一样,刚开始去他们说话我都听不懂,说慢点才能明白什么意思。

比如吃饭的时候,婆婆让拿筷子,陕西那里就说筷子,婆婆她们把筷子叫“竹”音译,开始我都听不懂,“竹”是什么?后来观察才明白这是筷子。

还有花生叫长果,油条叫果子,还有很多跟我们那里叫法不一样的东西。而且每个字的音调也不一样,我都是听个大概,跟他们交流还是有点障碍。

其次就是饮食习惯。我们那里一天吃两顿饭,婆婆家一天三顿,早上八点多吃完,一点左右中午饭,六七点晚饭。

毕竟我在老家生活了20 几年,这个胃也都习惯了一日两餐,来到婆家大早上七点多就吃饭,我是一点胃口也没有。中午十二点多该休息了,还要起来吃饭,真的好困。下晚饭吃的又晚,感觉不怎么消化。一天三顿饭真的不习惯,早饭简单吃点就好,没必要那么正式。

还有就是春节习俗不太一样。我们三十晚上吃饺子,初一早上吃过早饭就可以去拜年。

婆婆家三十晚上吃火锅,包好的饺子是第二天早上才吃的。早上四五点起来吃饺子拜年,关键还要磕头。我跟妯娌反正没ke过,就是行个礼就行。说真的头一年那么早去拜年我都起不来,那么冷那么早出去给人拜年,真的太不习惯了。

重要的还是没有亲戚朋友,一个人都不认识,老公家亲戚也没有同龄人,所以基本没地可去,除了在家还是在家。孩子出生那一年我真的要抑郁了,这种滋味太痛苦了!

现在来婆家也近10年了,但是在老家待的也不多,孩子一岁多我们就来城里了,跟老公一起。之前在老家确实难过,谁都不认识,串个门都不知道去哪。现在分开住了,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不用考虑太多。

总之,远嫁的滋味不好受,女孩子们一定不要远嫁,如果老公对你好婆家明事理还行,就怕他们亏待了你,你自己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孤身一人,这样的日子该有多难熬?






开始不适应,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会习惯的。不过,嫁到外地可不能随便来娘家跑了。希望想嫁外地的姑娘,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广元   婆家   山西   陕西   娘家   稀饭   除夕   新郎   婆婆   老家   亲戚   外地   早上   鸡蛋   说话   地方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