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饥饿使人长寿,饱食使人生病”,这句话有没有道理?

我觉得应该有道理!我四叔,从小对吃就特别挑剔:猪油不吃,肥肉不吃,动物内脏更是不用说!宁愿饿着也不想吃!

他最喜欢的吃的是土鸡蛋!并且说一天只能吃一个,吃多了也不好!

堂弟15岁左右,已长到1.83米,女儿也是超过同龄人身高,我们开玩笑问他有没有秘诀,他说:饭不要吃太饱了,要保持点饥饿感,不要吃垃圾食品,少去外面吃饭,少点外卖,不要吃肥肉……

反正好吃的都没有营养,而有营养的都是不好吃的,养生是个漫长的过程,吃太多了,就回会懒得动,不动又还想吃,越吃越不想动,慢慢的成了恶性循环,长期下去身体肯定吃不消,不生病才怪呢!

我自己就是后者,老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吃多了之后,胃又会不舒服,前段时间去检查,说我吃得太好了,营养过剩!!还要多吃点蔬菜,饮食清淡!我是无辣不欢!

要想长寿,还是要饮食清淡,规律,不宜太饱,你看看钟南山教授,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没有他的精神状态好!




有人说:饥饿使人长寿,饱食使人生病?这句话有没有道理?

我认为,有道理。人类真正有能力吃饱的历史应该就在近代。在中国也就是三四十年的时间,饥饿的时代,我们可以回想下有病的人很少,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能吃饱了,就百病丛生,可见人不怕饿死,就怕饱死。我的母亲常说:平时省一口,饿时顶一斗。就是谆谆教导我们:常将有时思无时。人有战胜饥饿的天性,养成节俭的习惯对身体是有好处的。我们要养生,“辟谷”指的就是少吃,享受适当饥饿给人带来的快乐。

我们要想长寿,就要掌握科学的养生方法,对饥饿使人长寿,饱会使人生病有自已的认知和判断。饥饿不是不吃饭,那样是会死人的,我们要正确理解“饿”的含义:一、每顿饭不妨都少吃一口,每次想添饭,要坚持不添,看似活得有点累,其实肠清者寿长,这点你要懂。二、我们的肠子有多长?人的肠子全长三十尺左右,稍短于食草动物而远长于食肉动物,说明我们的体质适应杂粮,素食为主、小荤为辅。这也符合人类采食史和长寿的规律。三、吃得少有饥饿感,怎么办?此时不要急,分散一下注意力,喝点水、散散步、听听音乐,只要坚持一小时,饥意全无,和平时一样,该干嘛干嘛。

那么,饱食怎么会生病呢?我们的消化系统不是为了我们天天接待大鱼大肉而准备的,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吃饭不节制,暴饮暴食、营养过剩,天长日久,腰粗肚大、气湍胸闷等毛病就会来。饱食会给肠胃增添负担,给心脏带来挤压,增添患病的风险。我们平时说的:饭吃七分饱,身体自然好。就是平衡吃饭的最高境界,就是对饥饿和饱食利弊的完美诠释。

人类几千年的文明进步史。吃是主题,半饥半饱是人体进化的常态。生活条件好了,富裕病来袭,你可要当心。适当的饥饿对人有好处,吃的过多会诱发疾病,管住嘴,迈开腿,健康幸福就会来!




这句话非常对,看看我们周围的人就知道了。当老总的,天天应酬,大肉大鱼,糊吃嗨喝,四十几岁走的大有人在。孤独老人,缺吃少穿,靠拾垃圾为生,一般都活到八十多岁。

我认为,人人可以活到一百岁,食物是一定的,人一生可吃九吨食物,谁先吃完谁先走。从身体而言,需要有饥饿感,现在人群中糖尿病患者多,主要是吃出来的。为了健康,从均衡饮食开始。




我曾经饿过3天,就是只喝清水,不吃任何食物,长寿不长寿这个还真不知道,我体会还是很深的,不仅仅是体重瘦了5斤,而且感到身体更轻盈了,心理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是一段难忘的经历和体验

饥饿的原因

这个是我自己主动选择的,不是被动的。我之前一直对辟谷很向往,但没有机会去实践,这次正好公司一个同事联系了一个老师,本来想去参加7天,全程参与和指导的,后天我们俩没请下假,只能边上班边辟谷,其实我们这个不算严格意义的,只能算简易版的半辟谷,初次尝试,就3天,因为还要上班,我参加的初衷就是为了让自己体验一下,并不是为了减肥,我平时吃饭一般都比较饱,看到好吃的会吃撑,这可能是大多数人的生活,生活条件好,不自觉的油水也大,对肠胃消化造成一些负担,就是想让每天高速运转的器官,主要是肠胃器官有个休息的时间。于是我就想尝试不一样的体验和经历,根据我们俩身体条件的不同,我是3天只喝水,不吃任何食物,我那个同事是吃了喝水,可以每天吃一个苹果。

饥饿的经历

在这个半辟谷之前,我们还是做了很多的准备,不是一下子就不吃食物的,而是逐步减少食量,为了减少胃部一下子从饱食到饥饿的不适应,学了一些简单的打坐、吞咽空气、冥想等。

第一天,还是比较顺利的,充满期待和好奇,加上工作比较忙,不是体力活,但是就是需要坐在办公桌不停,不觉得太饿,就按照要求小口小口喝水,伴随着吞咽空气,上午没觉得太饿,中午,我们俩没去吃饭,聊天互相鼓励,打坐了一会,到了晚上,到家就有点饿了,但是觉得还是可以忍受的,就早早睡觉了,这几天从来没有睡得这么早过,9点多就睡觉了,睡得早还是蛮舒服的,第二天早上起来脑袋很清醒。

第二天,是相当难熬的一天,可能肚子里的食物早就被消化得一干二净,这个时候才体会到什么饥饿的感觉,尤其是第二天下午,感觉就是前胸贴后背,身体成了薄薄的两层,话也不想多说了,喝水感觉都不管用了,心情很沮丧,想放弃,就给老师打电话,在老师的指导下,找了个安静的地方,打坐了15分钟,主要是集中意识,冥想,确实真的好多了,会过神来,默默自己依旧软软的肚皮上的肉肉,还是这么真实,就这样,继续坚持了下去。

第三天,是充满喜悦的一天,自己终于坚持过来了,而且神奇的是,身体好像已经适应了饥饿的感觉,虽然还是饿,但是不觉得难熬也,依然按照要求喝水,这一天,感受到水的甘甜,当静静的满满的喝水,尤其是专注喝水的时候,当水从口中划过喉咙,然后到胃里、身体的各个器官,乃至充盈着每个细胞,当专注的喝水的时候,才体会到生命之源的意义。

第二天,确实是比较难熬了,真的是前胸贴后背,这个词,只有饿过的人才能有深刻的体会,感觉身体内五脏六腑都消失了,身体只剩薄薄的两层,很轻盈,风一吹都要倒的感觉,尤其是到了下午,感觉自己坚持不下去了,喝水也不管用了,就想放弃,于是给老师打电话,在老师的知道下,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打坐了15分钟,冥想集中意识,感觉好多了,摸着自己温暖的身体还有依旧存在的肉肉,一切还是这么真实,于是就度过了这难忘的一天。

第三天,感到是充满希望的一天,很神奇的是,肚子里虽然还是饿,但是精神上并没有觉得太难过,按照要求,喝水,感受到白开水是这么的甘甜,之前喝白开水都嫌没味道,这时候真的是甘之若饴,当水从口中划过喉咙,然后到胃里、身体的各个器官,乃至充盈着每个细胞,当专注的喝水的时候,才体会到生命之源的意义。

我的体会和感受

三天过去,我不仅是瘦了5斤,对我来说,更是难忘的体验,让我更珍惜食物和水,只有失去的时候才懂得她的宝贵,更珍惜当下的生活。

其实并不是让大家去尝试,现在社会,随着生活条件的越来越好,其实人们很久没有饥饿感的感觉,更多的是口腹之欲,其实身体没有那么需要食物,只是难以控制的是自己吃的欲望,所以不饿也会吃,看到喜欢吃的就会吃撑,其实现在没有饿出来的毛病,大多数是吃的太多了,身体可能承受不了而产生的的问题。

我是小溪,喜欢美食瘦身减肥健身,同名公众号:小溪瘦身秘籍,每天晚上9点更新,分享更多小妙招,我们一起变瘦变美吧




不是饥饿使人长寿,而是限制饮食能够延长寿命,即在没有营养不良的情况下减少热量摄入,可以增加许多不同生物的健康和寿命,包括酵母、蠕虫、苍蝇啮齿动物。目前而言是否能延长人类的寿命没有结论,但是观察限制饮食可以提高几种灵长类动物的寿命如灰鼠狐猴和恒河猴,所以限制饮食延长寿命很有可能适用于人类。

上图A/B是遵循标准饮食的恒河猴;C/D是被限制卡路里摄入的恒河猴,可以看到的,限制饮食摄入的猴子看起来更年轻,也更强壮。

在许多动物中,饮食限制的程度与平均寿命和最长寿命的延长之间存在相关性,也就是说,一只动物的饮食限制水平越高,它的平均寿命会延长越多。

上图左边的生存曲线是一个假设的结果——如果饮食限制在人类身上跟老鼠身上一样有效,那么人的预期寿命会是多少;右边为实验室老鼠实验结果。然而,目前还不知道饮食限制对人类的效果如何。

目前已经观察的限制饮食到对健康有明显的好处包括可以降低体温、胰岛素抵抗水平和体脂,改善胆固醇和血脂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肌肉萎缩和脑萎缩的几率更小;相反,营养过剩可能增加年龄相关疾病的危险包括肥胖、糖尿病、心脏病、神经退行性变和癌症。

关于限制饮食促进长寿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在果蝇和秀丽隐杆线虫中,限制饮食对长寿的作用机制之一是开启mir-235分子开关,并且抑制cwn-1/WNT4,促进细胞循环的自噬过程。此外,饮食限制通过调节p38信号和转录因子ATF-7调控的先天免疫通路来延长寿命,p38和ATF-7免疫在过度活跃时的慢性炎症易导致与年龄有关的疾病,加速衰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长寿   恒河   饥饿   小口   饥饿感   器官   寿命   道理   食物   人类   身体   条件   饮食   动物   感觉   老师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