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为什么生猪长得很慢,农民养一年才100来斤?

六七十年代,为什么生猪长得很慢,农民养一年才100来斤?

第一:猪苗

当时农村养的是“本土猪”(黑色猪毛),该猪种自然繁殖,一年产两窝小猪仔;体型小生长期慢。

第二:猪吃的食物

猪吃的基本上都是“三七糠”加野菜(打猪草),淘米水洗锅水;根本吃不到有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也没有其它“饲料添加剂”(鱼骨粉、氨基酸等),从六七斤的小猪仔一年能长到100来斤,就算可以了。

那时我家喂两头猪,早上起早拾狗屎,中午晚上还要打猪草,猪草打不到时,春天、夏天还要从水塘中,捞水草,洗净用刀张碎拌三七糠喂猪;猪要长到一百几十斤,需要一年半的时间才能岀栏。

第三:杂交猪苗

记得七十年代后期,江苏金坛有杂交猪苗出售;农村人开始引种饲养。

猪以“白猪、花猪苗”为主,体型大而高;该猪种食物量大,比土猪吃的多;料肉比成正比,于是饲养杂交猪,基本上一年就可以长到一百五十斤左右;一年就可以岀栏屠宰。当然了,杂交猪肉肥肉(厚)瘦肉比与土猪有区别的,猪肉也没有土猪肉香。

第四:现在的猪苗

猪经过“多少代引种杂交”的猪仔,在大型饲料场,根据猪的生长周期,从仔猪到育肥过程中;科学配方饲料饲养,加上植物蛋白质、增加饲料能量,添加各种饲料添加剂(生长激素),一头仔猪入圈到屠宰场;基本上三到四个月就岀栏,而且体重不低于180斤。因为生长周期长,饲养场就越养利润越低。(料肉比与猪的生长周期或正比)

饲料成份:玉米、豆粕、鱼粉、麸皮、赖氨酸、预混合料(生长激素)、预防兽药等

这就是说,我们现在吃的猪肉都吃不到“猪肉香味”来的道理;都是饲料生长激素惹的祸。




一百来斤这还是好的,我家一九七九年卖了一头猪,养了十个月,称重九十一斤,等外价格四角四分钱一斤,猪的喂食是红薯叶为主,也就是说饿不死为原则,现在的猪比老人住的好,吃的好,夏用空调,冬用炉,所以长的快。




谢谢邀请!

六七十年代农民养的猪只所以长的慢,根本原因就是猪吃的不好。平时,多以猪草,红芋叶,刷锅水,掺些麦麸或糁子等为主食。比如,母亲用大盆盛半盆水,把猪草或红芋叶剁碎放进盆里,再掺半瓢麦麸子或糁子,搅拌几下就成了当年的猪食。入冬以后,猪草和红芋叶没有了,母亲就煮红芋(红薯、地瓜),或者烧红芋糊涂,再掺些水喂猪。即使是红芋也舍不得放开量喂猪,因为当时的红芋(包括红芋干子面)在冬春两季同样也是人的口粮!

那个年代喂猪的猪食最恰当的说法就是“清汤寡水”。因此,猪长的慢。可那个年代的猪肉肉味浓!那香气真的是充满半条街!令人馋涎欲滴!

现在,在“饲料充足切又科学”的情况下喂养出来的猪肉,却没了肉味,更失去了香气!实在令人失望!

如此的“良种”和用“科学配比出来的饲料”所饲养的猪肉,一定会被市场逐渐淘汰?因为这种“良种”和“科学”最主要考虑的是收益?而非市场主体的真正需求!




感谢邀请!

六七十年代为什么生猪长得慢是吧!

那是当然长的慢啰。那个时候是集体时代,粮食没过关,按人头公分吃饭,那里有粮食来养猪哟!那个时候的猪,就是割青草养殖猪,长的是草膘,你知道吗?

养殖一年到头只有100把斤重。但是肉好吃哟!

这就是生猪长的慢的原因之一,原因之二,喂养肥猪吃的粮食,也就是粗粮,粗粮是啥,就是红薯喂养的,不蛮大家说,我现在就还是用红薯养殖猪哟。

不过自从国家改革开放,田亩包产到户,粮食只要不招受天灾,每一年的粮食大部分都是养殖猪了,只不过没有饲料养殖的猪,长的那么快。

好了以上就是六七十年代,为什么生猪长的慢的原因,朋友们有不同意见的,在评论区留言,一起探讨,谢谢!




不仅六七十年代猪长的慢,以前也是这样,一般情况喂养一年也是一百五十斤左右。部队和机关及其它行业所养猪也是这样,超过二百斤的少之又少,因为饲料不加催化剂添加剂之类的东西,但那时猪肉味道很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生猪   猪苗   麦麸   猪草   猪食   生长激素   仔猪   猪仔   粗粮   红薯   猪肉   饲料   粮食   生长   农民   科学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