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支持辛吉飞吗?

先抛开辛吉飞的真实目的到底是什么。有些事情,只有你了解了全部经过才会有一个客观的角度。

我是70年代人,在我小时候我们一家都住在我妈的职工宿舍,地处市中心,宿舍楼下有一间供销社,也就是小卖部,承担了周边居民日常消费品的供应,有的时候我还经常搬个凳子去小卖部门口写作业,因为家里的保险丝经常烧断停电,在我父亲回来之前只能点蜡烛。

供销社的货架和柜台里陈列着香烟火柴烟酒杂货,印象最深的是放在角落里的三口大缸,里面分别是酱油,醋,白酒,混合散发着浓郁的酱香和酒香。爸妈中午做饭的时候我经常被派去楼下打酱油,营业员把一只漏斗塞进酱油瓶口,然后用竹子做成的吊勺,从大缸舀起一勺酱油倒进瓶中,不多不少,刚好一瓶。

印象里,有时候会听母亲说这次的酱油不上色。后来这个秘密被我放学回家的时候发现了,我看见营业员正在用茶壶往酱油缸里兑水,我把这个信息告诉了我妈,然而我并没从这个秘密里捞到更多好处,以后打酱油买东西都被派往几百米外更远的菜场小卖部。所以当时的酱油的口感完全来自于小卖部的良心程度。

那时候我们当地有着完整的产业链,纺织,印染,造纸,化工,电厂,酿造厂,酒厂,油厂,食品厂,肥皂厂,水泥厂,啤酒厂,我们的日常消费品都来自这些当地企业,同学们的家长也都分别在这些单位上班。这些厂无一例外都是国营单位,包括我家楼下小卖部也是,还有商场和一些饭馆也是。

酱油和醋在我记忆里是严禁浪费的。因为有时候我妈把酱油瓶碰倒了淌了一些都会心疼半天,如果骂一个人懒也是:酱油瓶倒了都不扶。而让我产生深刻记忆的是一次年三十吃饺子,我妈让我倒点醋,我倒了小半碗,被骂到年初三。在那个买粮食买布都要凭票的年代,酱油消费也并不是小朋友们想象得那么自由。因为少,所以觉得香。

计划经济下,国营企业的收入都要纳入国库,再由国家返还企业一部分用于工资发放和经营成本。国家严格掌控着各种生产材料的价格和销售价格。买东西也是,按家庭人口配额来发粮票布票油票来限制消费。在这样的情况下,酿造厂不需要考虑什么生产成本,按需进原料,按需生产,按指导价销售,反正亏还是赚都是国家在兜底。传统工艺的酱油生产成本比我们想象要高得多,如果不统一价格管理,根本吃不起,即便这样,人口多的家庭都不买酱油,自己晒酱来当调味品。

后来到了八十年代中期,改革开放大潮从沿海涌到了内地,国营企业都在政策指导下纷纷改制,开始自负盈亏了。在一些厂长还没琢磨明白,厂子就已经拿不出一分钱来运营生产了,只能倒闭关门,有的成为废墟,有的被民间收购,工人下岗另找出路。这个时候可以说是百花齐放,也可以说是群魔乱舞。

在私营企业进入食品领域的时候,国家还没有严格的相应法规对食品制定相关的标准,其实食品安全问题最严重的时期,就是从八十年代中期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后期。没有添加剂标准,假货横行。假烟假酒假饮料假酱油,假皮鞋皮带等等,在八九十年代到达了顶峰。那时候谁没喝过三精一水的汽水饮料的举个手。瓶子和包装上没有任何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一口喝下去全是高科技。学校门口小卖部老板直接当你面拿一小瓶香精,一袋糖精倒进一个大桶里,再倒入一堆冰块搅拌一下,一杯5分钱,那时候体育课下课,一个塑料杯子不带洗的,你喝完了传给他接满一杯再传下去,顺便再买点不知哪里出的果丹皮,陈皮,老鼠屎等等袋装食品分着吃,小伙伴们都开心极了。所以都别再说怀念八九十年代的味道,我们都是从那个时候泡过来的,高科技比现在多太多了且肆无忌惮。喝假酒瞎了死了的新闻很多,打击查处假货生产厂家的报道也到处都是。

好在食品安全法经过几次修订,经过专家实验和论证后,结合生产成本,添加剂的剂量允许范围也越来越严格,厂家要随时面临取样抽查,现在一步步的走向一个可控的范围。假货和高科技依然存在,但是正规厂家的产品被控制在远远低于损害健康的标准。至于真正传统市场上也不是没有,你们可以看看老恒和的传统酱油,至不至于吃得起那是另一个问题。

至于辛吉飞,我不认为他做得不对,但是夸大了一些事实这也是事实。在通过这几轮疫情的处理态度说明国家还是始终在关心老百姓的健康的。

只能说希望我们国家能够更发达一些,百姓收入更高一些,这样我们就能消费得起更健康更天然的食品。




我认为对于辛吉飞,应该立案侦查。我从来不相信“一己之力”挑战整个食品加工业的说辞。他的黑暗料理,并没有逼退真正的制假造假者,反倒是让一些合法、合规经营的生产商,饱受争议和困扰。

如果他确实掌握一些行业黑幕,应该走合法、合规渠道反映问题、投诉问题商家,而不是在网上,断章取义的妖魔化添加剂。造成消费者的恐慌和误解、误判。

中国这几年的发展委实不易。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但绝不是在民众中造成恐慌的借口。国家在出手整治,在规范,但绝不是一刀切的妄加评判。

妖魔化食品添加剂和现代食品工业的行为,可恶可憎!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想把国家、民族置于深渊的做法,都应该被追究!




支持。他这样的人是社会机器的修理工,不能缺少




不支持

他完全是选择性叙述带节奏,妖魔化食品添加剂和现代食品工业

不要以为纯天然就是健康。离开食品添加剂,你只能吃到有害细菌/霉菌超标的包装食品




他最大的价值,就是告诉了普通大众,原来在食品加工行业中,有这么多的可能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小卖部   假酒   国营企业   高科技   假货   供销社   食品工业   酱油   添加剂   生产成本   食品添加剂   楼下   食品   国家   财经   健康   辛吉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