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脾胃虚几岁可转好?

家长,小孩子的脾胃要靠持之以恒的“保养”才能变得强壮。

如果出现脾胃虚弱的情况,是需要及时干预的,具体需要结合孩子病情的严重程度来决定。

若是轻症,则可通过日常饮食的调整而改善,若是病情比较严重,则需要针对在治疗才行,若是不加以干预,则不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好转。


儿童脾胃虚弱,会有哪些症状?

1、身材矮小、瘦弱或者是胖而无力;

2、白天精神倦怠、不爱活动

3、夜间睡眠也不安稳,容易惊醒、哭闹;

4、食欲不振、少食、偏食、挑食;

5、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过敏性疾病;

6、肤色也欠红润,甚至有苍黄、青灰等表现。

针对于儿童的脾胃虚弱,可以采用下面的措施缓解:

首先,可以吃一些温和食物,清淡营养,要保证食物荤素搭配均衡;

其次,对症应用中成药或口服中药治疗;可以给儿童用艾灸、敷贴等方法缓解,如常见的神阙穴。

最后,平时应注意适当运动、多晒太阳、多做户外活动。

家长不要过度担心,也不要随意用药,请在专业中医医生指导下辨证用药,对症治疗。




谢谢邀请!对于“孩子脾胃虚几岁可以转好”的问题,康康有以下的解答:

我们常说的孩子脾胃虚,一般是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症,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

引起孩子脾胃虚的原因:

中医认为,小孩子的生理特点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表现为脾常不足,形指有形的脏器、组织,气指相应的脏腑的功能,故小儿脾胃无论从生理结构还是生理功能上均尚发育不成熟。

西医认为,小儿的消化道腺体的发育不足、消化酶的分泌量少,这些均可导致对食物的消化能力减弱。

孩子脾胃虚的表现:

(1)生活方面

白天爱出虚汗、稍一动就汗出淋漓;晚上睡眠不沉,半夜容易哭、容易惊吓。每天都容易发困,上课容易睡觉,容易累,不爱运动等。

(2)精神方面

孩子精神差,整张脸都偏青青白白的苍白之色;面色黄或青灰,两眼之间有一条隐约的青筋。跟脸颊的红润相比,眼、嘴、人中、鼻子周围,印堂等位置有隐约的青光泛出。

(3)消化方面

胃口不好,饭量很小,挑食且不爱吃主食。肠道动力减慢、大便不通、初头干硬、后便烂。

(4)患病方面

脾胃为后天之本,小儿脾胃虚弱主要是不健康生活饮食方式所导致,身体脏器得不到充足的营养支持,就会影响孩子发育,或者是容易患上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所以说:“小儿脾虚生百病”,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脾胃虚弱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帮孩子调理,避免病情越拖越不好,体质也会越类越差,甚至积食越多,个头都都不再发育。

所以,平时注意给宝宝调整饮食习惯和结构,让宝宝吃一些容易消化的、营养丰富的食物,比如梗米粥、小米南瓜粥、小米红薯粥、小米红枣粥、黑豆浆(或黑豆煮粥)、燕麦(煮粥要熬煮烂一些)或者做成燕麦面包等,还可以用粳米和燕麦一起熬煮浓粥来给孩子补脾胃、敛汗。这样能够让宝宝从有限的饮食当中获取足够的营养,减轻宝宝的胃肠负担。

同时,要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强迫进食,不挑食,适当给宝宝增加户外活动,配合小儿推拿捏脊效果会更好。

另外,多吃新鲜的果蔬,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在身体没有出现其他不适时,不要随便给孩子使用补品补药。

当孩子脾虚弱,在一般情况下,孩子在5-6岁左右时就会逐渐好转,因为宝宝脾胃虚弱与消化系统发育还不成熟,消化功能还不改善等有关,当宝宝逐渐长大,随着逐渐地添加辅食,做好调养工作,脾胃功能逐渐得以缓解和完善,消化食物的能力也会慢慢提高,一般大约到五到六岁左右脾胃虚弱的症状就会逐渐好转直至完全恢复。

所以,家长不要过度担心,也不要随意用药,若是需要用药,可以适当用一些健脾消食、助运化的药物,比如健胃消食口服液、醒脾养儿颗粒等,调整脾胃功能。




解决育儿问题,分享育儿知识,欢迎关注咨询---------育儿讲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脾胃是非常弱的,无法分解大分子食物,等到4个月以后,宝宝的胃开始慢慢发育,基本到3-4周岁的宝宝,脾胃功能发育完全,6-7周岁的时候脾胃功能基本和成年人脾胃一样了。

尽量保持母乳喂养期

在一周岁以前,宝宝尽量喂养母乳

一、因为宝宝脾胃还没有发育完全,对一些食物的消化处理能力非常弱,如果吃入大分子难消化的食物,很可能导致宝宝消化系统紊乱,导致积食病症,严重者会有便秘,这对宝宝的健康非常不利。

二、宝宝母乳喂养可以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妈妈母乳里面含有免疫球蛋白,对宝宝免疫力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母乳的蛋白质分子也是非常精细的,很容易被宝宝吸收消化,母乳是宝宝的最好的食物。

如果宝宝由于某些原因导致不能母乳喂养,妈妈们也一定使用配方奶喂养,以免宝宝出现不适应的症状。

一周岁以后即可辅食喂养

一周岁以后的宝宝,已经足够有能力消化一些辅食,建议给宝宝三餐母乳或者奶粉喂养,分为早上,中午,晚上三餐,早上200ml即可,中午和晚上各150ml即可,每天喂养量保持500ml即可,其余时间按需喂养辅食。

辅食可以选择一些肉末,易消化的鱼块末,注意去刺,以免扎到宝宝,还有山药粥,小米粥,南瓜粥,都是可以作为辅食的。

辅食切记不要喂养太多,要少食多餐,喂养太多会给宝宝脾胃造成负担,负担过重,会导致积食消化不良的现象,注意荤素搭配,不要喂养太多高蛋白食物,也会引起宝宝消化系统紊乱。

喂养中出现以下情况则是宝宝脾胃负担过大,导致积食现象

1、出现口臭,口腔异味非常大;

2、很少大便,拉大便非常干,非常硬;

3、非常容易放屁,而且都是非常臭的屁;

4、宝宝食欲不振,出现厌食、挑食,没有活力;

5、腹胀,大便硬结或腹泻;

6、舌苔厚且白,鼻梁两侧发青;

怎么处理脾胃弱的现象

1、调整饮食习惯,多吃素菜多喝水,少食多餐,晚上不要吃太多,减轻脾胃负担。

2、给宝宝推拿按摩,摩腹3分钟,按顺时针在宝宝肚脐处按摩,然后3分钟捏脊,从下往上捏,注意力度,不要伤害到宝宝。




谢谢邀请!很乐意回答你的提问!

小儿一般都会出现脾胃虚弱症状,这与幼儿自身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家长不合理的喂养有关。

正常情况下,幼儿脾胃功能在3岁左右逐渐发育完善,所以,在孩子三岁前一定要特别注意科学喂养,否则很容易伤到孩子脾胃,影响生长发育,只要家长科学喂养孩子,孩子自身脾胃虚弱症状到3岁后就会慢慢好转。

所以,3岁前幼儿科学喂养对脾胃功能好转很有必要!

四个月前的婴儿提倡纯母乳喂养,即使没母乳喂养的都应该使用易消化吸收的配方奶粉,从4~6个月开始可以逐渐添加辅食,4~6个月,添加泥状食物(如,含铁配方奶粉,彩菜泥,水果泥,蛋黄泥等)7~9个月,末状食物(如,烂面,全蛋,菜末等)10~12个月再过度到碎状食物(如,碎肉,碎菜)。

1~3岁,遵守这些喂养原则:

1.平衡膳食

2.选择合适的食物品种,宜选择质优量少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3.注意合理烹饪,烹饪要注意色香味形,以刺激小儿食欲,食物宜细软烂碎,尽量不要吃油炸硬性食物,利于消化吸收。

4.合理安排进餐,一般早中晚三次主食,中途不可吃太多零食,两餐之间可以补充水果等易消化的食物,乳类保持每天400毫升左右。

5.注意饮食卫生,幼儿尽量少食生冷食物,不食隔夜饭菜,肉食要煮熟。

6.幼儿自主进食,定点定时吃饭,幼儿吃饱后千万不要继续喂,以免摄入过多,加重脾胃负担。

那些饮食对改善小儿脾胃有利:

1.红枣小米粥

先将小米清洗后倒入锅中用小火炒成略黄,然后加入水及红枣用大火烧开后小火熬成粥食用。

2.鸡内金蒸蛋

取鸡蛋然后加入适量鸡内金搅拌上锅蒸熟即可。

3.山药粥

加山药、粳米及水煮粥食用。

小儿脾胃好,要靠大人科学喂养,否则会导致本就脾胃功能虚弱的孩子脾胃越来越差。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小孩脾胃虚不会随着自己长大慢慢转好的。小孩脾胃虚要靠持之以恒的调理,我们家的孩子小时候就是脾胃虚弱,吃东西不吸收,总积食发烧,在长期的调理下现在才慢慢好转!

我一般让孩子在家吃饭,很少在外面吃饭,就算特殊情况在外面吃饭也一定会给孩子买碗粥带着。我们家每晚必须有粥,小米山药粥,鲜虾蔬菜粥、小米南瓜粥、二米粥、杂粮粥等。山药是养脾胃的,要给孩子多吃山药。

水果寒凉的东西尽量少吃,我家孩子因为小时候便秘,我错误观念就给吃很多寒凉的水果,这也是错误的,直接导致孩子脾虚胃寒,尽量吃温性水果。

坚持推拿,虽然我现在也没坚持了,但是有半年时间我每天晚上给孩子揉腹推拿,孩子肚子也很舒服。肠胃好了,饮食也注意,慢慢小孩脾胃就养好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脾胃   孩子   山药   消化系统   母乳   小米   大便   虚弱   小儿   症状   食物   幼儿   家长   宝宝   功能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