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为一个神权国家?

天赋神权的皇帝还需要其他神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9257条回答。

这是因为,中国缺乏神权统治的土壤。

其实在三国时期,张鲁割据的汉中地区,事实的就是政教合一的神权统治。

张鲁和父亲、祖父,都是五斗米道系的宗教领袖。

借助三国时期全国大乱,汉中政权崩溃,张鲁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特殊道教政权。


据史料记载,张鲁在汉中,不置长吏,以祭酒管理地方政务。继承其祖的教法,教民诚信不欺诈,令病人自首其过;对犯法者宽宥三次,如果再犯,然后才加惩处;若为小过,则当修道路百步以赎罪。又依照《月令》,春夏两季万物生长之时禁止屠杀,又禁酗酒。他还创立义舍,置义米肉于内,免费供行路人量腹取食,并宣称,取得过多,将得罪鬼神而患病。

也就是说,张鲁是用神职人员和宗教法规,来管理汉中。

但是,随着张鲁投降曹操以后,这个政权也就消失了。

为什么会这样?

只能说在三国特殊时期,全国都已经陷入混乱,汉中独特地形,让这里成为世外桃源。

而来这里的民众几乎都是逃命而来,任你这里是什么统治都认了。

由此,张鲁的政权才能够生存。

另外,张鲁政权之所以维持这么久,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管理得很好,老百姓对此很满意。

如果张鲁政权也是很混乱的,倒行逆施,滥杀无辜,也很快会被民众推翻。


其实,我们研究世界古代各国的政教合一政权,都有一个类似的过程。

宗教往往是先出现的,总是在对生活无能为力的底层民众首先开始信仰,并且大量传播。

一旦宗教形成了一定的势力,就会同实际统治者发生关系。

统治者认为这种宗教威胁统治,无非是两种处理办法,第一打击,第二收为己用。

欧洲古代基督教同世俗政权,存在长期的竞争关系。

教皇强大时期,可以废除欧洲的国王。而国王强大时候,比如英国,可以建立自己的宗教,不受教皇干涉。

常见的是统治者将宗教收为己用,但又涉及到一个谁占主导权的问题。

在世界其他国家,有的统治者对于宗教控制有限,最终导致宗教领袖反而超越世俗政权。欧洲的教皇,甚至有自己的国家和军队。

但就中国来说,古代的宗教都是被统治者利用而已,没有大的威胁。

为什么会这样?

第一,中国世俗政权有着完整的一套。

从春秋战国开始,在宗教还比较弱化的时代,中国世俗政权已经有了无数统治经验。

到了秦汉以后,中国的世俗统治制度逐步定型,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在当时相对公平合理的制度。

中国古代社会在绝大部分时代,底层平民虽较为困难,基本生活还是可以维持。

这就抑制了宗教的扩展,尤其老百姓相对认可世俗政权的合理性。

只有在活不下去的乱世,老百姓才会投身摩尼教、白莲教这些反政府组织,进行武装叛乱。


第二,中国世俗政权对于宗教的打压和利用。

三大教在中国都有相当的变化。

道教和佛教在中国古代演变很久,逐步形成个人修行的手段,对国家政权没有什么威胁。

像日本战国时期那种僧兵、寺庙武装力量,在中国历史上是几乎没有的。

偶尔出现就会被定为邪教,政府迅速派兵剿灭。

比如清末的天理教,能够强大到攻打紫禁城,然后随后就被彻底浇灭了。

利用方面,很多皇帝自称自己是道教神仙转世或者佛教什么佛转世,给自己的世俗统治镀金。

但是,皇帝是不允许宗教人士干涉他的权力的,历史上也没有先例,只是单纯地利用罢了。


第三,中国老百姓相对务实。

其实古代中国老百姓,很多人是不信教的,或者只是表面上信教。

以红楼梦为例,贾府信教的主子很多,贾母、王夫人甚至王熙凤都有不同程度信教。

而贾府同佛教和道教人士也比较亲密,来往密切。

然而他们几个显然都是表面上信教,王夫人天天练佛经,实际上心狠手辣,我们知道的就害死了晴雯、金钏儿两条人命。

实际上,中国古人很聪明,真正遇到了宗教理论和实际利益冲突时,他们多选择保护实际利益。

由于民间宗教氛围其实颇为有限,想要形成政教合一的国家,缺乏足够的群众基础。




记得小时候,太姥姥在家里拜神。

因为那几尊神像,看起来阴森森的。尤其是到了晚上,越看越瘆人。所以我和表弟、表妹就总觉得家里能看见鬼。

后来,我们说的话被太姥姥听到了,她就很严肃的说:“世界上没有鬼,别乱说!”

我们仨的脑回路,当时就宕机了。愣是搞不懂这是啥操作。

既然不相信有鬼,那干嘛要拜神呢?

神和鬼不是同一个体系内的玩意吗?

直到多年后,我们才明白,自古以来,咱们中国人都是“敬神”而不“信神”

遇事不决,去庙里求签。

抽到好签——感叹菩萨真灵,菩萨保佑。

抽到凶签——什么破庙?下次再不来了。

人在路上走,眼皮子跳。

左眼皮跳——左眼跳财,这是好征兆呀!

右眼皮跳——什么右眼跳灾?都是迷信!

大多数人都是如此。习惯于“功能性拜神”。

没需求的时候,绝对不去拜神。

有需求了,一定要去庙堂拜拜。

进去之后,不管什么神,先拜了再说。信不信不重要,关键是神要保佑自己。不能保佑自己的神,那是假神仙,下次不拜了。

一言以概括之,大家虽然拜神,但拜神的前提是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对自己有利的才相信。不利的,不信。不是神说啥就是啥。这就是咱们中国人普遍信仰的神明观。



回到这个提问来说:为什么我国古代没有发展成一个神权国家?

因为我们国家很早就缺乏神权统治的土壤。

现在的中国人,汽车后视镜上绑红绳,档把上挂佛珠,反光镜上挂毛爷爷像,副驾驶收纳箱里还放着几本佛经。然后开口就是“上帝说什么什么”。

表面上看起来,好像什么都信。很虔诚。

然而其实,这种人骨子里是什么都不信。

古人也一样,感觉庙太大了,只供一尊神太浪费地儿了,就多供几尊。把儒释道的大神全搁在一起供。拜一次就全拜了。

明朝时,朱棣曾下旨“禁祀孔子于释老宫”。

严禁将孔子、佛氏、老氏并祀于一堂。

但老百姓不理会朝廷禁令,一切如故。

像这种“敬神”,却从不“信神”的社会。神权又怎么可能凌驾于皇权之上,继而发展成神权国家呢?

说到这里,又有个新疑问:难道华夏文明从诞生之时起,就是如此吗?

实际上,也不是。

夏朝尚神,商朝尚鬼。夏商时代,祭祀非常活跃。几乎就是“遇事不决就拜神”。

当时的中国与埃及、两河、印度、欧洲、美洲原住民文明一样,掌握祭祀的人,享有很高的话语权。可以说,神权和王权并立,甚至可以说,神权有时候还大于王权。

只不过,由于从周代开始,华夏文明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世俗化理论体系,所以才导致我们对神明的态度变成了“功能性拜神”。

这个转变的过程,大致如下:

商代以前——神最大,一切靠老天保佑!王也不例外。

西周时期——德行要好,老天才会保佑!王只是天子。

春秋时期——天子算个屁,德行好就行,没老天啥事。

战国时期——只有德还不够,还得有刑。没老天啥事。

秦朝以后——用刑管制,用德教化。天子掌管祭祀权。

这方面的变化,看典籍就知道了。

比如《尚书》。

天不可信,我道惟文王德延——《尚书》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尚书》


《尚书》创作于西周。从以上摘取的内容就不难看出,西周时期的人就意识到了,神明不可信。

不是说你祭天,你就是天子,天就一定会保你政权的延续。

你除了祭神,还必须要有德行,要对老百姓施仁政,你才配得上天子之名。

如果你对老百姓不好,老百姓想推翻你,天也会听从老百姓的呼声灭亡你。

还比如《左传》。

(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齐国打鲁国,曹刿问鲁庄公,你凭什么与强大的齐国作对?鲁庄公说,自己平时对鬼神祖先很敬重,自己有神灵保佑。曹刿直接表示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你只有对鲁国老百姓好,你才有一战之力。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旧有的社会理论遭到了全面的颠覆。周朝的“天最大”,以及周天子代天施政的观念受到了挑战。

当“天”这个概念被诸侯捅破了个窟窿后,统治者再想补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从这时候开始,德行的重要性就超过了祭祀。统治者只要有德就行了。没天啥事。


再比如《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孟子说的话,就很直白了。老百姓才是政权稳定的关键。压根都不提神明。

又比如《礼记》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

西汉的戴圣认为,当政治国的人必须要有“絜矩之道”。要得民心,要有德行,要知道德本财末的道理。

神,当然是要敬的。但不能搞错了本末。

你是因为有德,有民心,你才是天子。所以你才掌握了祭天权。

不要小看了这些先秦典籍的重要性。

因为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后,这些典籍都是儒生必读的。特别是从隋唐开始,当科举制度兴起之后,像《尚书》这样的书籍,都是考科举的人必须读透彻的书籍。

这就跟基督教,伊斯兰教的经学院一样。许多基督教徒和穆斯林,从小就学经典。

只不过,他们学的是上帝或者真主是如何创造世界的,要如何敬神。

而在中国,读书人学的是天不可信,单靠祭祀打不了胜仗。统治者只有保民,只有依靠老百姓,才能延续其政权。

总的来说。神权是在周朝之前比较明显,商朝人就特别迷行,小大之事悉皆卜之。

但从周朝开始,神权就逐渐不重要了。皇帝虽然名为天子,掌握代民祭天权力。但统治者也明白,那都是扯蛋玩意。单靠神权唬不住老百姓。自己真正维持统治的法门,是用刑法管制老百姓,用德行教化老百姓。

谁敢用神权来挑战自己,自己就灭了他。

比如三武一宗灭佛运动。

连皇帝都如此现实,老百姓就更现实了。神权社会自然不会出现。




古代的中国,为什么要发展成为一个神权国家呢?难道让神,这个看不见摸不着,来无踪去无影虚无缥缈的东西,统治华夏,统治人们的思想意识,去顶礼膜拜?如果是这样所谓的神就会支配人们大脑和一切,那个神主就能统治一切受他奴役受他驱使,人民只有唯唯诺诺听他摆布,善良人的心理就会被他摧残殆尽。中华民族的祖先是聪明的,他们自有他们的治国之道,神解决不了的事,统治者自有解决法则,他们也不想让神来取而代之。




花不尽第17条回答。

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其历史背景。神权即是宗教,宗教也是为统治服务的。我们先来看看世界上三大宗教产生的过程。

基督教产生于1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这里主要生活的是犹太人,他们被罗马帝国统治。罗马帝国是入侵者,对底层人民非常不友好,实行高压统治政策,基督教就产生于犹太人社群中,认为耶稣是创始人。

基督教信奉上帝创造一切,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耶稣是上帝的儿子,他来人间是为了宣讲天国的福音,劝人悔改,转离恶行,为世人赎罪。这其实是下层普通民众对统治者的反抗方式。

信奉基督的西方人民,个人理念非常强,对统治阶级非常不屑。专门全世界搞事情,宣传所谓的人权和民主。用葛优在非诚勿扰里的话说,现在翻身了,就喜欢加倍的对别人指指点点。

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622年的阿拉伯半岛,由穆罕默德创建。此时的阿拉伯半岛以游牧为生,逐水草而居,各氏族部落为争夺牧场、水源和土地常年混战。再加上拜占庭和波斯两大帝国为争夺和控制阿拉伯商道,在半岛长期进行掠夺战争,人民非常渴望和平和统一。

穆罕默德为人谦和、乐善好施、善于经商、社会威望不错。他以伊斯兰教为基础,统一了阿拉伯半岛。伊斯兰教信奉安拉是宇宙间至高无上的主宰,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主张敬主爱人,服从造物主,维护和平。这就是统治者统治普通民众的方法。

延续到现在,中东很多国家依然实行政教合一,人民必须遵从很多约束。说他们保守、传统、遵从原教旨,其实都是伊斯兰教荼毒太深。

佛教就更加有意思了,它起源于古印度,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由释迦牟尼创建。公元前两千年左右,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创建了野蛮的种姓制度。经过社会变迁,此时的印度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释迦牟尼是印度北部的部落王子,生活优渥,早年四处游历,看惯了太多的生老病死,内心无比困惑,想寻求身心解脱的方法,最后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佛教的基本主旨是因果和轮回。万事皆有因果,人生难逃轮回。修的是超脱因果,求的是免除轮回。释迦牟尼不想推翻上层统治,也不想压迫统治底层人民。他只是一个没有志向的贵族,贵族最想做的就是维持现状。所以信奉佛教的人一直奉行着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理念。佛教在中国也几度兴盛,所以我们多多少少有一些这样的性格基因。

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成为一个神权国家。这点我们要有充分的民族自信。一想到这里,我就觉得我们的老祖宗是真的牛逼。

一方面,我们的理念先进,我们早早的进入了封建社会,远比三大宗教兴起的时间还要早。自周朝开始以礼治天下,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任何学派用来治国,都比宗教先进的多,完全不需要打着宗教的幌子来治理国家。

另一方面,佛教在中国兴盛是在南北朝时代,那正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三百年。所以在民不聊生的战乱年代,人民才需要宗教来麻痹自己或别人。以中国的地理条件,我们能够抵御更加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外来入侵。在农业社会时代,老祖宗的生活水平比同时代的他们都要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9

标签:神权   阿拉伯半岛   伊斯兰教   中国   道教   汉中   基督教   佛教   国家   统治者   天子   政权   世俗   老百姓   宗教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