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成绩好,初中不一定好,初中成绩好,高中不一定好。这句话有道理吗?

这个问题,我作为一个陪读了18年的妈妈,说一下自己的经历和观点。

小学里我儿子成绩一直是班级里的前三名左右。四年级之前我没有出去工作,全职陪伴儿子上学,他的三门成绩一直保持优秀。

后来他四年级了,我出去工作了,他的成绩偶尔会下滑。我儿子自律性很差,学习一定要有人陪伴督促他。因此晚上及双休节假日我极少出门,都是在家陪伴他学习写作业。

因为小学成绩一直不错,到了初中他的成绩也一直保持在班级里前10名左右。每次考得很差的时候,回家看我很生气,就会说这是小考试,下次我会再考回来。我知道对于成绩孩子心里其实已经有了自己的定位,下次考试果真他又考回来了。

孩子到了叛逆期,自律性又很差,现在网络时代诱惑又多,感觉初中几年最难。

小学时,年纪小还比较听话。不碰手机,在四五年级的时候电脑偶尔会给他玩玩,时间不会超过半小时。

但是到了初中,不给他手机电脑简直就是要了他的命[捂脸]。他想方设法和我斗智斗勇。

不过他再怎么玩耍,毕竟有小学里的学习基础。他的语文老师一直和我说,他的语文学习就是一直在吃老本。

小学里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每天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作业整洁,字迹工整。我儿子握笔姿势不对,我陪着他纠正了半年多时间才纠正过来。

然后空余时间陪着孩子一起阅读,最值得我自豪的事就是从小我把儿子的阅读爱好培养了出来,但也因此那段时间他痴迷看书把眼睛搞的近视了。

现在的年代几乎每个学生都会在外面补课,我儿子从来没有要求我这么做。他当然希望自己的时间越多越好,他好尽情地玩游戏。

但是只要我给他交好外面的补课费,把课表给他,他就会按时去上课,虽然几乎每次上课都会迟到那么几分钟[笑哭]。

考进高中,他懂事多了。但成绩经常是上下沉浮,也许是他运气好吧,在最关键的一次考试中竟然考得非常不错,令他的高中老师们大为惊喜。但他给自己的定位不高,非常有主见,很容易知足。

所以小学成绩好,初中不一定好;初中成绩好,高中不一定好。这句话我觉得完全没有道理。不管是学习的哪个阶段最基本的是要把学习习惯培养好,学习习惯培养好了,成绩就不会差。

儿子的同学及我身边认识的孩子,小学成绩好的,到了初中、高中成绩都不会差到哪里,一般都能保持中上水平,有的更好,甚至更优秀。




我是一名高中生,这个问题在我们这里很常见。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班里有一个同学,成绩已经达到了逆天的程度。考试稳站年级前三!我初中的时候上的也是普通班,这种环境还能考这么好完全就是奇迹!当时我其实也挺嫉妒她的,但也是无奈,认为人家是天才,超不过去的。但我和她表面的关系其实还不错,我承认我嫉妒她,但我起码和她关系也还算过得去,没什么矛盾。中考后,她考入了我们市的一个重点高中,但是听说她到那之后就一落千丈,具体什么情况我还真不知道。

她那是重点高中,所谓的成绩差应该也比我好,反正我是上的一个普通高中,没重点的好也没职高差的那种。但她之前一直是年级前三的存在!这根本就不是她的水平!

再说一个案例,还是我们班的一个女生,一个富二代,成绩顶多算是我们班的中上游水平。走后门进的一个比较好的高中。但她到那之后就是犹如开挂般的存在!听我朋友(也是那个女生的男朋友)说,她到那混的就是如鱼得水,次次考全年级前十,最差的一次也没出前100!

所以说,这句话完全正确!反正我是信了!




小徐从教二十年来,对学生的学情和成绩有较深刻的了解,可以明确一点,小学成绩好,初中不一定好的学生确实存在,而且以女生居多。大多在初一时成绩有所下滑,初二下半年明显表现出来,到了初三如果学生不奋发图强,基本上就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相反,小学成绩不好,初中也不一定不好,同样是从进入初一开始成绩慢慢上升,直到初三稳定下来。

同时,这种情况也适用于高中,初中成绩好,高中不一定好,初中成绩不好,高中成绩也不一定不好。关键是看到了高中,从高一开始成绩是慢慢下降还是上升,到高二下半年基本稳定到一个固定的名次上为止。

虽然,小学升初中后和初中升高中后,学生的成绩都将面临重新“洗牌”,但是造成学生成绩下滑还是上升的原因却各有不同。

一、小学成绩很好,初中成绩不一定好的原因

一、所学知识不同,解题要求的能力亦不同。

小学知识点比较浅显单一,不但老师讲什么考什么,而且题型固定且多次练习过的,小学生只要智力没问题,能认真听课,并踏踏实实的完成作业,基本上成绩都不会差太多,特别是一些相对爱学习的女生面对语文、英语、科学、思想品德等以识记为主的科目,成绩优秀的更多。

初中知识开始大量拓展,语文从课内拓展到课外,阅读理解从筛选信息拓展到鉴赏分析内容、结构特别及主题思想等,作文更是从注重事件的完整性到注重文章的剪裁和主题的深刻。英语阅读中长句更多,词汇的积累也不仅局限于课内,再加上作文,难度也提升不少,而数、理、化的题型变化更是千变万化,解题需要推理的步骤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因此仅靠死记硬背,没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往往成绩会呈下滑趋势。

另外随着数、理、化学习的深入,一些动手能力和理性推理能力差的女生会失去优势,成绩也会有所下降。

2、学生身体、思想及情感上的变化以及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对学生的干扰,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态。

初中学生步入青春期,情绪波动大,无论是家庭生活、学校生活,还是个人成长上遇到的烦恼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一旦处理不好,造成学生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的情况真的很多。而这种学生的成绩下滑往往在很短的时间能显现出来。

这时候,家长和老师都要第一时间对学生进行沟通,想方设法走进孩子心里,要有一颗同理心,先肯定并理解孩子心理行为上的困惑,再慢慢疏导,千成不可高压对待,或者一味地说教,另孩子心理更加的逆反,从而造成更大的逆反,影响学习。

二、初中学习成绩好,高中成绩不一定好的原因

1、从所学知识的不同而言,有一个形象的比喻:

初中的时候,老师第一节课教学生们和面,第二节课教学生擀皮,第三节课教学生调馅,第四节课教学生包饺子,再经过反复练习,考试就考学生包饺子。

高中的时候,老师用一节课教大家和面、擀皮、调馅、包饺子,在学生包饺子的技能还学得迷迷糊糊之时,考试却考学生如何烙大饼。

这个比喻虽然读来可笑,但是上过高中的人都会会心一笑,确实比喻的太贴切了。高中知识的特点就是一快,二难。

高中要想学习好,文科知识面要越宽越好,必须站到一定的高处,才能更容易解题,例如,英语的词汇量和阅读能力要远远高于课本所读,才能培养一定的语感,提高理解能力,从做题速度到做题的正确率才能大大提高。

理科则需要更强大的联想、分析、推理、总结、归纳,从现象看到本质的能力,除了有强大的大脑,还要有勤奋的精神,从大量刷题中总结解题思路,拓展解题渠道,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解题的能力。

因此,从高中的高强度、高难度的学习任务而言,一些知识面不宽,学习不够勤奋,头脑不够灵活的学生跟不上高中课程进度也是很常见的事情。

2、从学生的身体、思想、情绪的管控能力来看

高中的学习压力空前强大,而且高中的学习,特别是重点高中的学生,都是初中时,各学生的佼佼者,都曾经是初中老师的得意门生,进入高校,成绩重新“洗牌”后,一些在初中时期数一数二的好学生,一下排到班上二三十名,在高中老师眼里也成了后进生,甚至“学渣”,有些心理脆弱的学习确实受不了,焦虑、自卑随之而来,而学生一旦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就会影响学习的状态,学习成绩会更加糟糕

因此,对于高中学习成绩,最重要的是自我认知,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付出和所得,宠辱不惊是最好的学习状态,怕只怕一些学生因不能左右自己的学习成绩而妄自菲薄,或者因不被高中老师重视而泄气,失去学习的动力。

家长和老师面对这样的学生,一方面要正确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奋发图强,培养不到最后一刻不放弃的钻研精神。往往能正确面对自己的成绩,并能正确把控自己情绪的学生,最后的结果都不会太坏。

总之,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充满了变数,影响学习成绩的除了个人的心智,还有学生思想行为上的变化等。而学生要想在学业上得到最好的结果,除了扎实的学知识外,还要强大自己的内心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初中   成绩   高中   小学   都会   文言文   家长   不好   阶段   能力   老师   孩子   知识   考试   财经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