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中的祁王究竟冤不冤?

不冤,虽然他一心为国,能力初众,但他锋芒实在太露。

祁王能力出众,也深通人和之道,朝臣武将有一多半都追随他。是皇帝众多王子中最厉害的一个。皇帝最不能容忍他的有两点:

第一,朝堂之上,一件事,但凡祁王与皇帝有不同意见时,底下的大臣很多都偏向祁王,这让皇帝非常尴尬,自己想做什么事如果祁王反对,那些追随祁王的大臣也会跟着反对。很多事皇帝都得依法依理,不再可以独断专行了,自己像是被架空了一样,父子俩谁是皇帝已经分不清了。这能忍?所以祁王死后,皇帝就培养了两个皇子来制衡,不再一家独大,这样双方意见不同时至少有一半是帮自己的。

第二,朝堂之外,赤焰军林燮是祁王姑父又是舅舅,血缘上的关系加上共同的理想抱负,林燮对祁王比对皇帝还忠心,军中领导都选用祁王的人,甚至对皇帝的圣旨都可以不理会,毕竟祁王以后会继位皇帝,早早的辅佐他也是顺应天理。如果皇帝和祁王反目,林燮必然帮着祁王造反。而赤焰军的战力皇帝是最清楚的,当年自己就是靠着赤焰军才当上皇帝了,历史完全可以重演。

仅仅这两点他这皇帝就当的没意思了,想要自己舒舒服服的当皇帝,就必须除掉祁王。

更何况祁王的实力远不如此,内有一个痴情的言侯爷,外有南镜幕府十万大军,还有一个能征善战的靖王,其他军中有很多人是赤焰军旧部,林燮以前救皇帝时一呼百应。




冤枉?曹丕曹叡要是把司马懿杀了你说冤枉吗?太子宠妃大将还有所谓十万精骑的霓凰郡主居然是一家人?开玩笑呢?加起来大梁17万精锐在手里,你跟皇帝说放心,我不会反的!皇帝说我但凡信了你的邪我就活不到这么大年纪!沈追说了一句话是对的,皇帝在意的不是你会不会反,而是能不能反!说起来这个萧选真的算不错的君主了,没有沉迷酒色,不随意斥责大臣,至于什么只在意皇家脸面,这也算错?平常老百姓还在意个脸面呢!何况皇家?这个琅琊榜说白了就当一部偶像剧爽文看看就得了!别当真,当真就输了!




看过琅琊榜风起长林,你就会明白,长林王一辈子为了国家,也不想谋反,但是他掌握了全国最强大的力量,而且这股力量对长林王的认可要大于皇帝,你是皇帝,你能容忍吗?更何况第一部中的梁帝是一个极其多疑的人,在滑族,夏江,谢玉的陷害下,纸面上的证据确凿,祁王怎么可能不死。




冤!

按照梁帝梳理的几条祁王的“罪行”无非就是与林家走得太近,林家不用梁帝的人,祁王朝堂顶撞以及之前沈追总结的“祁王反没反不重要,重要的是想反就随时可以反”。我们挨个来剖析一下:

1、与林家走得太近

我觉得这点无可厚非,林夑与梁帝本就是过命的交情,后代走得近难道不应该? 7万赤焰军是林家带出来的,确实有造反的风险,但更多的是守卫边疆啊,就像赵国的李牧,你说李牧有没有造反的能力,肯定有,但赵王干掉李牧,结果就是加速灭亡。如果梁帝担心,可以想办法逐渐裁撤林家的兵权,这跟祁王没关系啊,梁帝自己没能力限制林家,反而怪祁王?

另外有人提到霓凰与林家的关系,兵力加起来更让梁帝担忧,但霓凰是太皇太后赐婚,又不是祁王从中拉线的。

2、林家不用梁帝的人

这一点确实是林夑做得不妥,如果情商高点像王翦那样主动打消帝王疑虑是最好的,但作为武将,不是每个人都像王翦那样打仗牛逼情商还高的。况且重不重用谁也还是要林夑自己决定的,万一确实是梁帝派的人能力太差呢?这种是说不清楚的,你可以有所怀疑,但不能贸然打击。

这一点用现在企业总部和分公司的管理来对比就很好理解,我是分公司总经理,总部派的人我心里肯定会自然地排斥,谁能保证不是被盯着的?(况且我跟集团老总还是好兄弟)我自己的人用得放心,也听话,只要我业绩好,你总部就不能说我用人不对,贸然把我干掉,那跟着我的这些老人肯定也会动摇,搞不好就是分公司直接垮掉。但如果我一直做不起来业绩,那总部有各种理由说成是我的过错,再来干掉我就是理所应当。

3、祁王朝堂顶撞

这个就不多说了,按照剧里的设定,祁王确实是贤王,提了很多好的治国方法,梁帝却不爱听。

4、沈追的总结

祁王反没反不重要,重要的是想反就随时可以反。但问题就是,祁王就是还没反,林家也没反,你没有实实在在的证据就痛下杀手,结果就是有理也变得没理了!看下《大秦帝国2》秦惠文王就一直知道甘龙等老氏族有谋反之心,但他一直没出手,就是等真正造反的时候才出手,虽然有风险,但这样才师出有名。秦始皇也是等嫪毐一众造反的时候才动手清理。

另外对比下崇祯,到处怀疑这个那个,杀了多少能臣武将,像孙传庭你说他有没有干掉皇帝自立为王的能力,也有啊,那你能说崇祯撤他是正确的吗?是孙传庭咎由自取吗? 梁帝运气比较好,干掉赤焰军的时候,赤焰军刚好把大渝精锐部队干掉,周围不再有能与大梁抗衡的邻国,从而没有导致灭国。

——琅琊榜确实有瑕疵,但整体来时确实是一部优秀的权谋剧,祁王和林家确实冤枉,这一点没有问题,就像汉武帝的太子刘剧,刘据相当于祁王,卫青相当于林夑,虽然那时卫青不在了,但卫家的影响力还在,太子绝对有能力造反。后来因为巫蛊之祸被陷害,武帝后来想明白也是追悔莫及,这也成了武帝一生的污点。




祁王雄才大略处事太过高调,身处权势中心,身死是早晚的事,但这并非祁王的错。

林家被满门抄斩还是有点让人气愤的,毕竟是忠臣良将,虽说和祁王走得近又手握精锐雄兵,但林家当时正为国家,为皇家浴血杀敌,从同理心来说是还能引起观众共鸣进而站在梅长苏一边一起从内心声讨皇帝的。

这部剧最让人不能释怀的是七万精锐冤丧梅岭,而且是在和大渝军血战之后,这才是这部剧最能引起人的共鸣所在,看过了那个场景不免让人痛惜悲愤!

那事件发展到这地步是怎么造成的呢?很简单也很明了

----皇帝才能平庸

你看看他让两个儿子在朝堂上争来斗去,拉帮结派,搞所谓的政治平衡就知道他不是个明君,就像袁绍一般志大才疏,色厉胆薄,三个儿子争来斗去,文臣武将互相倾轧,君臣猜忌,梁帝也是如此,由于才能平庸,所以只会玩儿政治操弄,若不是文臣武将对他忠心耿耿,他早就该下台。

我看好些人都把过错归咎于有着赤子之心又很优秀的祁王和林帅,难道优秀是错?难道于浊浊尘世怀着一颗赤子心不好吗?若说有错,只能说他们没有遇到同样优秀的帝王明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崇祯   这一点   大梁   武将   脸面   精锐   大臣   太子   皇家   皇帝   总部   在意   确实   能力   优秀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