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仅18就去世的陈国公主,为何戴着黄金面具与舅舅合葬?

带着黄金做的面具,与舅舅合葬, 这是一个怎样神秘的故事呢?

我是三少, 我来回答。

一段尘封千年的故事

1986年,在内蒙古奈曼旗,一个蓄水坝的施工现场,发现了陈国公主墓。工作人员惊奇地发现,这是国内发现的第一座、从未被盗的辽代皇族墓!

古墓出土了大量的文物珍品,大小数千件。黄色的金、白色的银、红色的琥珀、洁白的玉,琳琅满目的珍宝布满了墓室,是仅次于皇陵的重要考古发现,是契丹文化的奇迹。

在千年古墓中,人们看到了平卧于棺面的公主与驸马,头枕着金花银枕,身着银丝网络葬衣,脸上覆盖着栩栩如生的黄金面具,脚穿金花银靴;

尤其是躺在驸马左侧的公主,更为雍容华贵。她头戴鎏金银冠,双耳戴着珍珠、琥珀耳坠,脖子上佩戴珍珠项链,手腕戴着两对金镯,双手还套着11枚金戒指。

古墓的壁上 , 巨幅壁画,浓郁的草原风情, 历经千年岁月却不褪色,整个墓室金碧辉煌,珠光宝气!

这座奢华的王侯级别的墓葬, 究竟尘封一段怎么样的往事呢?

一 千年前, 那段盛世的爱情!

原来古墓中的陈国公主, 是萧太后的亲孙女,她的父亲耶律隆庆是萧太后的二儿子,她的祖父就是萧太后的丈夫,辽朝第五位皇帝辽景宗耶律贤。

有专家说,辽朝的皇族一般为耶律氏、后族为萧氏,两大家族为了将政治权力牢牢地握在手中,便盛行这种近亲联姻的方式 (那时并没有近亲结婚的概念)。

这场盛大的契丹贵族联姻,于千年前在北方草原盛大举行。那年春天, 草原上风和日丽,16岁的陈国公主和30多岁的驸马在举国欢庆中缔结良缘。

公主虽然年轻,但在契丹皇族中却具有很高的地位,获得过无数封号。她先是被封为太平公主,后来又晋封为越国公主。

在她刚满16岁时,就按照契丹贵族的婚姻习俗,嫁给了比自己大18岁的舅舅。

这位驸马同样身世显赫,他叫萧绍矩,出生于名门望族,生前曾任秦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师等职,是军中的高级将领,深受皇帝的喜爱。

但是,这场令人瞩目的婚姻仅仅只持续了两年!1018年,36岁的驸马与刚满18岁的花季公主先后因病过世。

耶律王追封她为陈国公主,以无数的金银美玉作为陪葬, 并在他们胸前戴着一对美丽的琥珀璎珞,象征他们生死相依的爱情, 沧海桑田,生生世世.!

一种独特的契丹丧葬习俗

陈国公主带着十八年华的爱情盟约和驸马沉睡了千年,向我们展现了最完整的契丹贵族厚葬习俗。

契丹,一个马背上的游牧民族, 打鱼狩猎, 逐水草而居, 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久而久之,人他们对自然产生了敬畏,因此产生了契丹人独特的丧葬习俗——树葬。

树葬,指的是人死后将尸体放在树上,任自然风化,等尸体风干后再把尸骨重新捡起来埋葬。

后来, 契丹的铁蹄踏进中原,中原文化受到契丹人的关注,他们开始将本民族的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丧葬习俗也逐渐融合了中原的元素。

所以, 他们在树葬之后,还增加了停尸,墓室尸床等丧葬程序。因此在殓葬后,人们还要定期进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于是,美化和装饰尸体就显得非常重要!

也正因如此,今天的我们才得以一睹契丹公主的奢华陪葬!

古墓中发现的黄金面具、银丝网络等,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为了把尸体笼络住,让尸体变得更威严,而不会因为停尸时间过长导致尸体腐烂,影响主人生前的形象。

陈国公主墓中出土的黄金面具,与银丝网络不仅是最完整,而且等级最高!

一件神秘的黄金面具

在这个奢华至极的千年古墓中, 公主与驸马脸上覆盖的黄金面具最为神秘。他们为什么要脸覆金面具,面具又是用来做什么的?

陈国公主的黄金面具,采用捶揲工艺制作而成,长20.5厘米、宽17.2厘米,和一位成年人的脸庞大小相当。面具耳朵部位的纹路清晰可见,面部圆润,眼睛双睁,嘴唇微抿,刻画了一位契丹民族女性的容貌。

而驸马的面具, 细看呈半浮雕形, 面颊较消瘦, 两眼圆睁, 双唇抿合,显露出男子特有的刚毅姿态。

有意思的是, 其他地方发现的面具,多是闭着双眼的, 而这两个金面具却是两眼圆睁, 显示出契丹文化的特色。

其实,黄金面具,除了陈国公主墓出土之外, 还有九世纪发掘的迈锡尼国王黄金面,和古埃及法老图特卡蒙的金面具。这些神秘的黄金面具,似乎都隐藏着一段令人难以揣测的往事。

无一例外,这些逝者的家世地位, 都是特别的高贵显赫。神秘的黄金面具,不仅可以很好的美化尸体, 大概也是他们想长存世间的,一种独特的方式!




很简单,因为陈国公主的舅舅萧绍矩,不仅是其舅舅,也是其夫君。

辽陈国公主墓于1986年夏在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的青龙山镇发现,是我国迄今发现的唯一没被盗掘过的辽代皇族大墓。

最终,陈国公主墓里出土文物3227件,有大量的金银器、玉器、瓷器等等,数量之多品质之优世所罕见。而墓穴后室中并列着两具遗骸,按照墓志记载,就是当年辽朝的陈国公主与其驸马萧绍矩,两人的面部都覆盖着黄金面具

陈国公主墓志记载:公主为秦晋国王皇太弟正妃萧氏之女。

当年的秦晋国王皇太弟,叫做耶律隆庆,也就是辽景宗与萧太后萧绰的次子,虽然辽代的太后几乎都姓萧,但萧绰就是那个最有名的萧太后,耶律隆庆的哥哥,就是辽圣宗耶律隆绪。

虽然陈国公主的父亲并非皇帝,但是按照辽朝的规矩,她还是可以做公主的。

辽制:皇子嫡生者,其女与帝女同。

换句话说,但凡是皇后所生的皇子,就算没做皇帝,他的女儿还是可以享受与皇帝女儿同等的待遇的,所以封为公主也可以

陈国公主的父亲乃是辽圣宗的同母弟弟,而母亲萧氏也出身非同一般,萧氏乃是辽景宗耶律贤的长女,封号秦晋国大长公主,小字观音,她成年后下嫁北府宰相萧思温的继子萧继远,而萧思温就是萧绰的父亲。

《秦晋国大长公主墓志》:生女二人,长适,秦晋国王追谥孝贞皇太弟隆庆,册为秦国妃,次适故齐国王隆裕,册为齐国妃。

当时秦晋国大长公主与萧继远生下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并且还都嫁给了自己的弟弟,其中一个就是陈国公主的母亲萧氏,而那个儿子,就是萧绍矩

最终,萧氏与耶律隆庆的女儿陈国公主,嫁给了萧绍矩,也就是外甥女嫁给了自己的亲舅舅,这倒是与当年鲁元公主的女儿张嫣,嫁给舅舅汉惠帝刘盈一般。

辽朝时期,耶律一氏与萧氏一族世代通婚联姻,历代的辽国皇后太后几乎全都姓萧,而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正,耶律一族规定只能与萧氏一族通婚。况且当时的契丹人并没有所谓的近族不得通婚姻的限制,所以陈国公主嫁给萧绍矩也没什么问题。

至于萧绍矩,虽然其出身显赫,但是似乎能力平常,在辽代史料中记载甚少,已知就是其曾做过泰宁军节度使,还是个有职无权的虚衔,按照现代科学手段的检测,当年萧绍矩离世的时候大概35岁,而公主也没到20岁。

契丹作为游牧族群,非常喜欢金银之类,而陈国公主的墓葬之内有大量的黄金饰物出土,陪葬非常多,公主与驸马各佩戴一顶鎏金的银质冠,并且佩戴着黄金面具。

古代,覆面这种风俗在很多的地方都广泛存在着,西汉时期的中原地区尤其兴盛,只不过使用的大多是玉而非黄金,而除了中原之外的其他地方,东北、漠北、青藏、西域等,大多使用黄金白银。不仅仅是黄金面具,陈国公主的墓葬之中,还有大量黄金制品,包括脚底下的靴子也是黄金制成,工艺与唐朝时期酷似,但花纹极具契丹特色

如果陈国公主真的纯粹和自己的舅舅合葬,那倒是挺奇怪,毕竟外甥女跟舅舅合葬的现象着实罕见,但关键萧绍矩不仅是陈国公主的舅舅,也是其夫君,那么夫妻合葬,也没什么。




1000年前的一天,18岁的少女突然死亡,母亲悲痛欲绝,为她戴上了金面具。少女与丈夫,也是舅舅一起睡在金花枕上,长眠于地下。

他们没想到的是,千年后,他们的风采惊艳了世人,他们的爱情温暖了冰冷岁月。

一、陈国公主的短暂人生

少女身世显赫,她的叔叔是辽国第六位皇帝辽圣宗耶律隆绪。她的父亲是辽代第五位皇帝辽景宗和大名鼎鼎的萧太后之子耶律隆庆。

按照辽代的规矩,萧太后是皇后,耶律隆庆即是嫡子。虽然他没有做皇帝,他的女儿也可以跟皇帝的女儿一样,称作公主。她很小的时候就被封为“太平公主”,后来又晋封为“越国公主”,死后又被追封为“陈国公主”。备受皇室恩宠。

陈国公主16岁时,嫁给了34岁的舅舅萧绍矩。萧绍矩可不是什么七拐八拐的亲戚舅舅,而是如假包换的亲舅舅,萧绍矩的亲妹妹是陈国公主的母亲。

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可是辽国历代如此,再往上推一代,陈国公主的父亲耶律隆庆也是母亲萧氏的亲舅舅。

这可真是够混乱,辽国的规矩不在乎结婚双方是不是近亲,只在乎血统是否纯正,结婚双方是不是耶律氏配萧氏。

整个辽代,几乎都是耶律氏与萧氏通婚,要么就是耶律氏娶萧氏,要么就是萧氏娶耶律氏,“肥水不流外人田”这句话被他们体现得淋漓尽致。

总之,外甥女嫁给舅舅,在当时的辽国,是完全合乎规矩,无可厚非的事情。

更难得的是,陈国公主很喜欢萧绍矩,而萧绍矩也心仪这个娇憨美丽的小姑娘,余生能够一起度过,是双方梦寐以求的事情。用一个词来说,就是“两情相悦”。

两个身份显赫的人结为连理,草原上举行了盛大的婚礼。敲锣打鼓,群马奔腾。入夜,篝火熊熊,契丹族人载歌载舞,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共同祝福一对爱侣生生世世,永浴爱河。



婚后,陈国公主和萧绍矩自然是琴瑟和鸣,恩爱非常。可是,幸福总是短暂的。不幸的日子来的那么快。

陈国公主结婚当年的冬天,父亲耶律隆庆就不幸病逝。没想到又过了一年,萧绍矩逝去。没多久,陈国公主也突然生命垂危,辽圣宗亲自来看她,为她延医问药,可惜皇帝也无力回天。

公主的生命终结于1018年,那一年她18岁。墓志铭上这样感叹:“自古人生皆有死,陈国公主太夭年!”

二、奢华的公主生活

1986年,内蒙古奈曼旗青龙山的一群工人在修建水库时,挖出了几块年代久远的青砖。考古专家勘探后,确定这是一座辽代古墓,墓葬的规格是王侯级别的。

打开墓室,专家们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这是国内发现的唯一一座从未被盗的辽代皇族墓地。一个无法想象的华丽世界出现在大家面前。

墓地中没有棺椁,戴着金面具的公主和驸马躺在棺床上,他们头上顶着鎏金银冠,身体用银丝网格包裹了起来。


房顶和四面墙壁上是毫不褪色的艳丽壁画,绘有牵马图、侍奉图、仙鹤、云朵等图案,展示了草原人民自由奔放的风姿。

公主墓中随葬品共3227件,明亮耀眼得让人不舍得移开视线。有许多制品是用金、银、玉石以及玛瑙、琥珀、珍珠等贵重材料制作而成,琳琅满目地摆满了整个墓室。契丹贵族的奢靡生活展露无遗。

契丹人的生活离不开马,他们也非常爱马,所以都会好好装扮自己的马。在不断的改良中,兼顾舒适和美感的马具就成为了契丹人的必备品。

在草原上长大的公主可少不了做为骑手的装备。马背上的欢声笑语和飒爽英姿,仿佛透过这些远古的饰品展现在我们面前。

三、公主留下的谜题

陈国公主墓地中,一块墓志铭记录了公主的身世,弥补了辽代历史的空白。可是,由于契丹特有的文化和风俗,墓葬中留下了大量的谜题,引人好奇。

1、为什么公主和驸马要戴金面具?

公主的驸马的金面具造型精致,据说是按照真人的模样制作的,有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契丹人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没有固定的住所。他们的丧葬习俗非常奇特,常常把死者放置在树上,待得自然风干后,再将尸骨埋葬起来。《魏书·失韦传》说:"父母死……尸则置树林之上。”这种丧葬方法也称作“风葬”或者“树葬”。

金面具和银丝网格可能是为了将尸体固定在一起,避免散落。这样使尸体看上去更加美观,具有威仪。

虽然辽国后来的丧葬风俗受到了汉族的影响,讲究入土为安。可是,辽国人仍旧保留了契丹民族的一些传统特色,金面具就是其中之一吧。

不过古人忌讳死不瞑目,陈国公主和驸马的面具却是睁开眼睛的,这是什么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2、一件诡异的文物

公主腰间的一枚尖细物品引起了专家们的兴趣。这件东西貌似现在的锥子,但是比普通锥子长度略长。玉柄金鞘,锥体为银质,虽然历经千年,拔出来依旧寒光闪闪,锋利依旧。
这样的东西是做什么的呢?为什么一个娇滴滴的公主会把它带着身边?


辽是契丹民族建立的政权,一直保持着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即便是皇帝,也不会固定居住在都城,而是根据季节迁移行宫。
上行下效,辽的贵族常常在狩猎中表现自己的勇猛彪悍,男子如此,女子也不甘于人后。
每到春季,贵族们会训练海东青捕猎天鹅。海东青是一种猛禽,能高飞而且善于捕猎。
下人们在湖泊周围寻找天鹅,找到后就举旗报警,敲锣打鼓,天鹅受惊飞起后,狩猎人放出海东青,追捕天鹅。

海东青抓住天鹅后,将它们拖拽到地面。狩猎者会举锥直刺天鹅颈部,一锥毙命。

想想娇滴滴的少年公主,举起玉柄银锥刺向雪白的天鹅,画面有些血腥残忍,却正是契丹人勇猛好胜的表现。

3、公主到底因何而死?

一个备受宠爱的公主,两个皇室贵族,突然在结婚一年后先后死亡,到底发生了什么?

有专家推测,公主和驸马的祖先都是近亲结婚,近亲结婚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大大增加。可能公主和驸马都因遗传病而死。

可是,这种说法很难让人信服,毕竟遗传病很难造成夫妻双方突然在短时间内相继死亡。

这个谜题没有答案,或许以后能在其他墓地中找到答案也未可知。


四、结束语

一个娇美而又英气勃勃的女子,就这样穿越千年的时光,袅袅地走到我们面前。

那些精美的文物,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辽国风光推送我们面前。让我们聆听历史的声音,回望那金戈铁马,猎猎风云的年代。

~~~~~~~~~~~~~~

欢迎关注@福小猫




陈国公主的中“陈国”只是封号,实质上她辽国公主,与她合葬的人名叫萧绍矩。此人既是公主的舅舅,又是公主的丈夫,萧绍矩比公主大18岁。

三十多年前发现陈国公主墓

三十三年前,在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的辽国公主墓被发现。该墓是辽国公主与

驸马萧绍矩的合葬墓,驸马的另外一个身份就是公主的舅舅。

公主与驸马合葬墓修建于公元1017年,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墓中出土了包括金银和珍珠玛瑙在内的数千件随葬品,这是一个标准的辽国贵族墓。

从出土的墓志铭可确定,这是辽代陈国公主夫妇合葬墓。棺中两人头枕金花银枕,身穿银丝葬衣,脸覆黄金面具,脚穿金花银靴,公主的配饰更多。

除此之外,陈国公主还配有鎏金银冠,戴着琥珀耳坠、珍珠项链,以及两对金镯和十一枚金戒指。这个墓葬在当时非常豪华,反映契丹贵族的奢华。

这次考古发掘并没有给出陈国公主及驸马的死因,唯一能确定的是陈国公主是在16岁时嫁给34岁的舅舅萧绍矩,他们的婚姻仅仅维持了两年的时间。

虽然没有得出确切的死因,但专家推断两人的死与辽代宫廷斗争没有关系,最大的可能就是病死。由于当时技术手段还不成熟,没有做成病理分析。

陈国公主有着怎样的身世?

陈国公主是辽景宗耶律贤的孙女,耶律贤是辽的国第五位皇帝。公主的父亲耶律隆庆是辽景宗的次子,母亲是正妃萧氏,还有五位兄弟和两位姐姐。

辽国第六位皇帝耶律隆绪(辽圣宗)是耶律隆庆的哥哥,作为辽国皇子,耶律隆庆八岁就被父皇封为恒王,后又被哥哥进封为梁王,成为南京留守。

耶律隆庆善于统兵,多次大败宋军。三十九时被封为秦晋国王,拜大元帅。陈国公主就是在这样的显赫之家长大的,她奶奶就是大名鼎鼎的萧太后。

由于父亲能征善战,再加上家世显赫,这位公主生前数次获封,最初被封为太平公主,之后又晋封为越国公主,陈国公主是她去世后被追封的名号。

公主十六岁时,父亲耶律隆庆为她已选好了驸马。驸马是辽国泰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师都尉萧绍矩,他是辽圣宗皇后萧氏的哥哥,辈分是公主的舅舅。

驸马萧绍矩是当时绝对的皇亲国戚,他的叔祖父萧思温是辽国重臣,娶了辽太宗耶律德光的女儿燕国公主,萧思温三个女儿嫁给了穆宗之弟和景宗。

耶律隆庆为女儿举办了隆重的婚礼,但这场贵族联姻只持续了两年。公元1018年,36岁的萧绍矩与18岁的公主先后过世。给后世留下了无尽的遐想。

陈国公主为何要嫁给舅舅?

在辽代的婚姻形式中,外甥嫁给舅舅被称为两性互嫁婚姻。辽国皇族耶律氏和后族萧氏是契丹族中的最强大的贵族,双方通过通婚来防止政权旁落。

辽国的律法规定“番法,王族唯与后族通婚,更不限以尊卑”,这一通婚形式已经成为辽国制度。辽朝九位皇帝中,除穆宗皇后外,其他均为萧氏。

辽代还有一种异辈婚的特殊婚姻形式,异辈婚流行于辽国贵族阶层。辽国的异辈婚中最常见的形式是甥舅婚,类似于陈国公主的甥舅婚形式有很多。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与皇后述律平的女儿质古,嫁给了述律平皇后的弟弟室鲁。室鲁与质古的女儿又嫁给辽太宗耶律德光,这些都是甥舅婚的形式。

异辈婚和甥舅婚都是原始婚姻的残存,主要存在于北方少数民族。中原地区也有这种异辈婚现象,但非常稀少,契丹人通过这种甥舅婚来巩固政权。

以上便是陈国公主的身世,以及她嫁给舅舅的原因。至于她与驸马为何先后去世,还有待专家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陈国公主十八岁,和舅舅合葬,这字眼结合起来就有一种禁忌话题的质感,但实际上这话题并不禁忌,戴着黄金面具的陈国公主,和她舅舅是真正的夫妻。

有人就纳闷了?

古代中原王朝联姻,和舅舅联姻的不多啊,汉惠帝刘盈算一个,但是这陈国公主是哪位?还戴着黄金面具,这么奢侈,必然也不是无名之王朝吧。

是的,陈国公主的皇室很强大,但是严格来讲,不属于中原王朝,因为她的家族乃是与宋朝对立的北方游牧政权,强大的辽国。陈国公主乃是耶律皇族,是辽景宗的孙女,在历史上,对她的记载是几乎没有线索,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于内蒙古发现了她和她的丈夫,也就是她的舅舅萧绍矩的合葬墓,看到一对带着黄金面具的夫妻,才开始揭幕了他们的身份。

显赫的陈国公主,背景神秘的萧绍矩

辽景宗耶律贤有一个儿子名为耶律隆庆,是为后来的辽圣宗耶律隆绪的弟弟,八岁时,便早早封王。

耶律隆庆出生在宋太祖年代,但是真正成长起来,南征北战却是在宋真宗时代,在《辽史》中所记载到的,耶律隆庆在公元999年便已经南下伐宋,并且在瀛洲击败了宋军,当时已经是辽国梁王的留守北京(幽州),战功赫赫,远不是那种啃老本的王爷所能比的。

因为辽圣宗早年被萧太后萧燕燕所干政,加上又有韩德让这样的汉人当他的“假父”,所以辽圣宗的性格算是攻击性较低那一类人,和宋仁宗非常相似,可是这种性格在契丹朝廷反而不是什么好事,因此他的亲兄弟耶律隆庆便拉拢朝政,说不上是要篡位,可是也没太敬畏这个兄长:

圣宗阇弱,且不能睦族。而隆庆奸诈,又缮甲兵,故国人多附之。

后来耶律隆庆再次大败宋军,辽圣宗给他加封晋王、太师,耶律隆庆的地位十分之高,同样的,他的儿子们就有三个被封为了郡王,例如当时的中山郡王,正是后来辽兴宗、辽道宗朝的重臣耶律宗政。所以耶律隆庆在契丹的地位非常之高。

除此之外,耶律隆庆有两个女儿(有争议说是三个),分别是韩国长公主以及陈国公主,韩国长公主嫁给了皇后萧氏的才俊萧匹敌,萧匹敌是述律平的族人,可谓是强强联合。

所以,在这么强大的背景之下,年幼的陈国公主自然是受万千宠爱,她出生于公元1000年,历史上对她的记载几乎等于没有,但是从后世她的陵墓等级仅次于皇陵而言,可以看得出陈国公主是很受皇族耶律族以及萧族的喜爱的。

而另一位主角,陈国公主的舅舅萧绍矩,他则是仁德皇后萧菩萨哥的族兄,和韩国长公主嫁给了萧匹敌一样,陈国公主也嫁给了述律平的族人,虽然萧绍矩要比陈国公主大几岁,但是双方显赫的身份之下,而且把贵族联姻当作主题的双方显然对这种事情不是很在意。

外甥女与舅舅的结合:全都因为辽朝的祖制

辽朝的建立者是耶律阿保机,耶律阿保机当年统一契丹八部,经历了诸弟之乱,又用计消灭了契丹草原的反对派。但事实上,在耶律阿保机自己看来,这份功劳不仅仅是自己的,更有一份来自于他的贤内助,述律平的功劳。

述律平是个类比隋文帝独孤皇后,唐太宗长孙皇后的女强人,有独孤皇后的勇猛,又有长孙皇后的温柔,在耶律阿保机创业的过程中,好几次面临危机,都是述律平出面抵挡,除此之外,消灭反对的贵族,本质上是述律平的离间计,重用汉人韩氏家族,也是述律平的倡议,正是因此辽国才会迅速强大,过渡了纷乱的五代。

因为耶律阿保机崇尚汉人皇帝刘邦,而刘邦当年有一个很好的帮手,从沛县一直跟到他当皇帝,那就是萧何,于是耶律阿保机决定,从述律平开始,以后所有的皇后都姓“萧”,因为耶律阿保机前面的几位祖先,一般都是和述律部通婚,于是述律部变成了契丹的三大贵族之一,萧族。

耶律阿保机立下祖制,耶律皇帝只能和萧家通婚,甚至是,耶律皇族也只能和萧族通婚,以此来加强两个家族之间的紧密联系。

例如辽景宗便娶了萧燕燕,也就是辽圣宗的母亲,而萧绍矩的族妹,也是辽圣宗的第二任皇后,萧菩萨哥。

在这个祖制之下,大了陈国公主整整十八岁的萧绍矩才会举行了这场“不可思议”的婚礼,对于耶律隆庆来讲,这样强强联合绝对是没错的,在陈国公主十六岁那年(不算晚婚),两人举办婚礼,那一年萧绍矩也已经三十四岁了,属于中年男人了。

他们之间的婚姻绝对是不存在什么爱情之类的东西,或者说可能性很小,因为两人本来就是皇族之人,心里对一些联姻之事都懂,结合当时耶律隆庆的发展来看,他之所以促成萧绍矩和自己小女儿的婚礼,还是在于加码自己的政治话语权,

萧菩萨哥很早的时候便已经为辽圣宗诞下了孩子,属于实权派后宫,所以陈国公主和萧绍矩的婚姻在这场背景下的意义还是非常明显的,不过没过几年,耶律隆庆自己也去世了,耶律隆绪给自己的弟弟追封了皇太弟,这个追封类似于太子,但是给自己的弟弟追封皇太弟,本身就可能意味着辽圣宗的一种隐喻。

厚葬的夫妻,先后去世或因近亲遗传病

公元1018年,驸马萧绍矩先去世,不久之后,陈国公主也紧随着丈夫的脚步告别人间。陈国公主其实是追封的公主之位,她去世的时候,实际上是越国公主之位。

他俩合葬的墓穴,位于如今的内蒙古,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打开了这个墓穴,里面的陪葬财宝数量可谓让人惊叹无比,三千二百余件珍贵的文物,让这一次对辽代的丧葬还有工艺生产力、与宋朝的贸易类目有了很清晰的考察方向。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俩人的黄金面具。

黄金面具着一种厚葬形式更多是来自于北方草原,汉人的厚葬就如汉代中山王刘胜,一般不会单纯地把黄金展现出来,而是制成了金缕玉衣。简单粗暴,用大量的黄金打造的面具,这种方式也是对北方游牧民对黄金利用的最直面的表达质感。

辽朝的厚葬风俗实际上还是继承了唐朝的遗风,不过陈国公主的墓穴,也能发现一些来自于宋朝的工艺品,可见时代进步推动的南北交融是明显的,而陈国公主与其丈夫萧绍矩的墓穴,也被称为仅次于皇陵的奢靡程度。

最后,关于二人在公元1018年先后死去,考古学家们认为对于耶律皇族以及萧族而言,这可能算是正常事件,而且这样的夫妻绝不仅仅指他们一对,因为长时间的近亲结婚,导致了两个皇族的血统难免会产生大量的疾病隐患,所以这两人可能都是因为先天疾病早逝的,但也属于正常死亡。

之所以覆盖着黄金面具,这大概就是两人受到当时的统治者的宠爱,因此给予这么大的赏赐吧。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1986年的内蒙古奈曼旗,两具戴着黄金面具的尸体在一座辽代古墓中被考古人员发现。这座古墓墓室四周都是金银珠宝,两具尸体并排躺在棺木里,身上裹满了银丝,穿戴整齐,华贵异常。

据调查,该古墓属于陈国公主耶律氏,她的祖父就是著名的辽景宗耶律贤。古墓中并排躺着的遗体之一就是公主殿下,而另一个乃是陈国公主的丈夫契丹人萧绍矩。

令人震惊的是,萧绍矩和陈国公主还有血缘关系,他是陈国公主的舅舅!年仅18岁就去世的陈国公主,为何会戴着黄金面具与自己的舅舅合葬?

考古学家研究后发现,墓室中还有一套用篆书刻写的“故陈国公主墓志铭”,这套墓志铭验证了公主身边尸体的身份——“泰宁军节度使检校驸马太师都尉萧绍矩,即皇后之兄也”,同时也揭开了这对夫妻死亡和墓室的秘密。

据墓志铭中记载,陈国公主自小深受盛宠,封号赏赐不断,是皇帝最喜欢的女儿之一。16岁时,被皇帝许配给了契丹人,也是皇后的兄长萧绍矩。

这一现象在其他朝代可是很难出现的,而且当时的萧绍矩比陈国公主整整大了十岁不止,让人不由得怀疑陈国公主真的是最受宠的国朝公主吗?

据了解,辽王朝权力比较集中,王族和后族人选代代固定于两个家族,即耶律氏和萧氏。

为了让权力严格统一,当时常常会让两大家族子嗣联姻来达到聚合权力的目的,于是陈国公主的婚姻受政治影响,早在她出生前就敲定了。

而这场政治联姻自然也得到了亲王贵族的支持,办得轰轰烈烈,格外引人注目。据说这场婚礼最后在草原中进行,依据就是古墓历久弥新的壁画上详细刻画的奔马、草原、传神的婚嫁人物等形象。

虽然婚姻乃父母之命,可是陈国公主和萧绍矩却是真心爱慕的,婚后他们伉俪情深,没有因为年龄差异而性格不合,反而一见如故,过上了幸福的婚姻生活。

可惜的是,他们成婚后不久,18岁的陈国公主就去世了。陈国公主的去世原因众说纷纭,直到现在也没有有科学依据的说法,我们只能推测她的死很可能和辽王朝这种近亲结婚的政策有关。

如今的我们都知道,近亲结婚生下的孩子很大概率会患有遗传疾病,陈国公主的父亲也是联姻的牺牲者,因此陈国公主很有可能带有先天性遗传疾病,18岁就香消玉殒也不足为奇。

而令我们好奇的是,为何她死后被发现的尸体上有一副黄金面具呢?难道陈国死之前,还在打扮自己吗?

事实并非如此,辽国为契丹人建国。在契丹并未掌握政权的时候,他们相当节俭传统,对逝去之人的最普遍处理方式是树葬,也就是将尸体放树上风干,随后将其直接埋葬。相当的朴素。

可是等到契丹建国以后,他们学习到了中原汉人的厚葬习俗,并且运用到了生活中。不少皇亲贵戚都放弃了史书记载的著名“树葬”,转而修建陵墓,携带大量奢侈品、金银珠宝陪葬。

陈国公主墓也是如此。在陈国公主去世后,辽景宗悲痛欲绝,当即为陈国公主选址修建了陵墓,并为她打造了精致的黄金面具,也就是我们在墓碑中看到的那副,目的就是遮蔽住尸体,免得因为腐烂而影响了尸体的外观,从而有损皇室的颜面和公主形象。

不仅如此,随之陪葬的还有无数用金银珠宝,玛瑙玉石,珍珠琥珀等制成的器具物品。数量之多,令当时的考古人员大为意外,这可是难得的考古发现。

那么,为什么公主陵墓中会有她丈夫,也是她舅舅萧绍矩的遗体呢?难道他们是一起去世的?或者萧绍矩驸马也是众多陪葬品中的一员?

众所周知,夫妻同时死亡的可能性一般不大,除非死于有预谋的凶杀,否则基本上可以不用考虑这一情况。而据分析,陈国公主大概率是死于疾病,故而驸马必定不太可能是和公主一同因病去世的。

值得注意的是,陈国公主墓中,不管墓志铭还是随葬器物刻字中,对萧绍矩的描写都少之又少。

推测这大概是因为身为皇帝亲生闺女的陈国公主,在当时身份地位都比后族出身的舅舅萧绍矩高不少,加上深受盛宠,又英年早逝的原因,所以格外受皇帝照顾。

但丈夫陪葬的说法却依旧荒谬,萧绍矩身为皇家贵族,怎么会被逼着替陈国公主陪葬呢?

实际上,在陈国公主死后,萧绍矩还独自活了大概十余年,并未娶妻,他与陈国公主真心相爱,在独自生活的这十几年光阴里,他一直在追忆缅怀自己的结发妻子。

等到50多岁后,萧绍矩疾病缠身,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于是下令开棺,希望自己死后能葬在陈国公主身旁。契丹一族没有中原的“封棺后不可开棺”的习俗,因此萧绍矩的遗愿得到了满足。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能在陈国公主墓中,看到两个黄金面具尸体的原因了。




一千多年前,辽国的皇室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婚宴,一名16岁的公主出嫁,对象竟然是34岁的舅舅。然而,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仅仅两年之后,一对新人先后去世。紧接着,一场规模空前盛大的葬礼也如期而至。


陈国公主墓

1986年6月,内蒙古通辽市斯布格图村修建水库时,村民们发现了一座沉睡千年的古墓。很快,内蒙古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员便到达了此地。

经过考古发掘,该墓营建辽圣宗开泰六年(公元1017年),是陈国公主与驸马萧绍矩的合葬墓。另外,该墓历经千年而未被盗掘,因此,里面的布局陈设和当年入葬时一模一样。

经过考古工作人做的清理,该墓共计出土了金、银、玉石、玛瑙、珍珠等珍贵随葬品3227件。这些品类繁多的陪葬品中,黄金制品的重量更是达到了1700克。如此规模的珍贵陪葬品,着实让考古人员惊讶不已。

当时,最令考古人员惊讶的是墓室正中央的两个墓主人。

在棺床上,公主和驸马头东脚西,仰身直躺。他们二人均头枕金花银枕,身穿银丝网衣,脚穿金花银靴,胸佩琥珀璎珞、束带。双手手腕佩戴一对金手镯,且手指各戴金戒指一枚,腰间甚至还佩戴了一个纯金的荷包。

在一众金银殓衣,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个墓主人都佩戴了一副纯金面具!



为什么会佩戴纯金面具

佩戴纯金面具这件事实际上是源于契丹民族的丧葬习俗。

众所周知,契丹是一个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打渔狩猎、放牧养马,所有的生活必需品都要靠大自然给予。因此,他们或许是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或许是出于对大自然的回馈之心,衍生出了与汉族土葬形势完全不同的“树葬”。

所谓树葬,顾名思义,实际上就是在人死之后将其尸体挂在树上,因此,该种丧葬形势也称挂葬、风葬、悬空葬。

当然,在契丹的习俗中,死者并不是一直挂着,而是有一定的时限,少则一个月,多则一年,等到死者的尸体自然风化腐烂之后再收敛其骸骨入土。



在这一过程中,悬挂于树上的尸体难免会遭到飞禽走兽,以及一些蛇虫鼠蚁的啃食,以至于会变得面目全非。也因此,在死者入殓之时,为了保持死者生前的威仪,死者的家属通常情况下会制作金属网衣来收敛尸骨,用金属面具来覆盖死者的面部。

由于陈国公主和他的驸马萧绍矩出身高贵,地位显赫,因此他们二人面具自然非同凡响,黄金打造也成为了她们身份地位的象征。

陈国公主的驸马为何是他舅舅

说了这么多,咱们最后聊聊陈国公主的驸马为何是自己的舅舅。

实际上,古代皇族婚配,很大一部分都奉行近亲结婚原则,这样做的目的一来是为了权力、财富不向外流失,二来是保证所谓的血统纯正。

比如,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父亲曾娶了自己的亲妹妹,生下了图坦卡蒙,埃及艳后也曾嫁给自己的亲弟弟。



另外我们熟知的日本皇室,以及高丽皇室也有大量的近亲结婚案例,比如日本圣武天皇和亲姨妈结婚,桓武天皇娶自己的亲姐妹,高丽光宗王昭先后娶了自己的亲妹妹以及亲侄女为妻。

当然,欧洲地区更加混乱,以至于出现了欧洲哈布斯堡王朝这种奇葩。

在中国,我们的先人很早就发现了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情况。也因此,自西周以来,大部分人都严格遵守着“同姓不婚”的原则,一些朝代为此甚至立法,禁止同姓男女结婚。

不过,当时的人们并不禁止表亲甚至舅甥的婚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吕雉曾让自己的外孙女张嫣嫁给了自己的儿子汉惠帝刘盈。

在辽代,情况也基本如此,辽代奉行的是耶律和萧姓结婚。比如著名的萧太后嫁给了辽景宗耶律贤,而萧太后则是萧思温和辽景宗姑姑的女儿。换句话说,萧太后是他丈夫的姑表妹。

题目中的陈国公主是萧太后的亲孙女,他嫁的人萧绍矩,这个萧绍矩则是萧太后侄子。也因此,陈国公主和萧绍矩是舅舅和外甥女的关系。



两人为何突然去世?

可以肯定的是,两个人没有经历任何血腥的政治斗争,因此有一种说法是两人因为近亲结婚导致了生理问题。

关于近亲结婚,大家都很清楚其危害。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祖先因为累世近亲结婚,到了他这一代出现了严重的畸形,一口龅牙外加左脚踝严重弯曲,上肢细小、下肢肥大,走路都走不了,因此仅仅19岁就突然暴毙了。

再有,日本天皇也有很多近亲结婚的遗传病,著名的比如明治天皇,生了好几个儿子都早早的夭折了,无奈之下选了硕果仅存的大正天皇,结果还患有脑部疾病,后来还出现了精神问题。

当然,最著名的还是那个欧洲的哈布斯堡王朝,每个人都拥有有一个仿佛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硕大下巴,以及一个嘴巴几乎包裹不住的大舌头,以至于他们连正常的说话和吃饭都非常困难。



回到陈国公主和驸马萧绍矩的问题,两人结婚时,耶律和萧姓已经连续通婚多代,也因此,两个人会有很大的概率患有遗传性疾病,年轻暴毙也在预料之中。当然,这也是一部分人的猜测,至于真相还有待考证。




历经千年的古墓中,一位18岁公主,身旁躺着的是自己30岁的舅舅,双双戴着纯金面具,身裹银丝网衣,这怪异的景象背后,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陈国公主复原像

1985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奈曼旗青龙山镇东北10里斯布格图村西的山南坡上,人们准备兴建一座水库,就在这里,两座辽墓被发现。

1986年6月,内蒙古考古研究所开始对该墓进行挖掘。

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两座墓地虽然仅相隔10米,但一座被盗严重,而另一座完好无损。

那座完好无损的便是陈国公主和驸马萧绍矩的合葬墓。

这是一座中型多室壁画墓,全长16.4米,前面有东、西耳室,宽6.7米。墓道东西两侧和前室顶部均绘有壁画,人物、马匹、仙鹤,日月星辰等。因为所用颜色均为矿物颜料,所以虽然历经近千年,但仍旧鲜艳夺目,美轮美奂。

后室为圆形,室内只有砖砌的尸床,没有棺木,尸床上铺一层柏木铺板,木板上再铺褐紫色织金褥垫,公主和驸马就放置于这块褥垫上。

墓地被清理时,两具尸骸已经腐朽,唯存两具头骨和少量牙齿,正是根据这些牙齿,相关部门鉴定出驸马的死亡年龄在30岁左右。

墓地的随葬品非常精致丰富,布满前室、后室、尸床和东西耳房。有饮食器皿、马具、各类玻璃、金玉器。玛瑙、水晶、琥珀琳琅满目,进入墓室似身坠宝山,目迷五色。

此外,更为瞩目的便是公主和驸马随身穿戴的银丝网络和纯金面具了。

这两套网络,是用银丝编制的葬衣,乃根据人体的各个部位分编的,分头网、臂网、胸背网、腹网、腿网和足网7个部分。这些网络编制完后,穿进死者人体,再用银丝将所有部分接上,这就成为了一件完整的衣物。银丝网络穿戴完毕后,再穿戴外衣,套上银靴,佩戴首饰。最后,才在面部套上纯金的面具

驸马和公主面具

在制作面具前,依照死者脸型先做一个模具,再将加工好的薄金片覆于模具上捶打,眉、眼、鼻细节处用心捶錾,成像大多接近死者真容。 覆盖于公主和驸马面部的两个金面具,都呈半浮雕形。公主面如满月,鼻梁狭长,是典型的契丹人面孔,抿唇,双耳宽大,神态平静而端庄。 驸马颧骨微突,脸型较瘦,下巴略尖,鼻梁狭长,双唇抿合,符合当下的审美。这么一看,感觉驸马还吃亏了。

可是,为何要给这对尸体覆盖上金面具呢?

这就得从两人的身份谈起了。

据墓志记载,公主卒于开泰七年(公元1018)三月,年仅18岁。这一年四月,她被附葬于驸马萧绍矩之墓“先太师之茔”。

驸马萧绍矩,是开泰年间的仁德皇后的兄长,虽并非同胞,但亦有血缘关系。仁德皇后便是陈国公主的生母,所以,陈国公主还是和这位舅舅有着血缘关系。

驸马与公主的鎏金银冠

甥舅为婚,在现在看来是惊天丑闻,但在那个时代,这是契丹族统治者的一种婚姻故俗。尤其是皇族中,耶律必须与萧氏联姻。譬如陈国公主的两个亲舅舅隆庆和隆裕,娶的两个妃子都是自己同胞姐姐的女儿。

所以,陈国公主嫁给非直系舅舅,在那时根本不足为奇。

墓志记载,自太祖耶律阿保机到圣宗皇帝,所谓的“六页帝王之族”,都是这位陈国公主的血缘近亲,这样的出身,自然尊贵非凡。

也正因此,陈国公主的随葬品,才会如此丰厚,而那身银丝网络和金面具,或许也是“随嫁品”

16岁那年,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陈国公主,带着家人的祝福,嫁回了母亲的娘家,丈夫是年近30的舅舅。可惜才不过两年,夫妇俩便相继过世,根据墓志所言,两人的死与宫斗毫无干系,而仅仅因为疾病。这不免让人好奇,究竟是怎样的病,让一对年轻的小夫妇早早辞世?

因为墓地最初被清理时,相关部门未考虑到根据人体遗骸检测具体病症,所以这个问题也成了未解之谜。如果根据现有的信息,我们只能猜测两人的早逝或许与近亲繁殖有关,譬如“进化之父”达尔文,与其表姐结婚后,所生子女非死即病;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肆无忌惮地血亲间通婚,整个家族最终灭绝。

而早早辞世的陈国公主和驸马萧绍矩,为何要在面部上戴上金面具?目前最常见的说法,是与契丹族的丧葬文化有关。

契丹族信仰萨满教,崇拜自然,认为人去世后将尸体挂在树上,可以离天神更近。三年后,待尸体风干,再收回火化安葬。所谓树葬便是如此。

银丝网络

辽建国后,受中原文化影响,原先的树葬开始转向土葬和火葬。尤其富贵人家,特别重视遗体保存,开始采用金属网络包裹遗体,此外还戴金属面具。

如厉鹗《辽史拾遗》引文惟简《虏廷事实》曰:

“契丹富贵之家,人有亡者,以刀破腹,取其肠胃涤之,实以香药盐矾,五彩缝之,又以尖笔刺皮肤,沥其膏血且尽,用金银为面具,锦綵络其手足。耶律德光之死,盖用此法。时人目为帝羓,信有之也。”

萨满教认为,面具是死者灵魂的载体,戴上它,可以保护死者的灵魂不被打扰,更意味着与俗世隔绝。

这些解释看似合情合理,然而亦有站不住脚的地方,因为在当时,北方不少兄弟民族如女真族、蒙古族等,都信仰萨满教,可是却没有这样的丧葬习俗。

不巧的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四川广汉,出土了三千多年前的黄金面具,面部大小与真人相仿,五官生动。而显然,萨满教在广汉一带,并不流行。

所以,仅用信仰解释这种葬俗,似乎没有太大说服力,至于真相如何也只能有待探讨了。而在真相出来之前,我们姑且认为,佩戴金面具,是为了保护死者魂魄不离的吧。




一个年仅18岁的美丽公主,一个30岁的神秘男子,两人合葬在一起,这本来没什么好奇怪的,可如果男子是女子的亲舅舅呢?

这是不是乱伦?

是的!至少在汉族人看来是的!舅舅娶了外甥女,这不是乱伦是什么,是要遭雷劈的,居然还堂而皇之地葬在了一起。


这对“乱伦男女”是谁啊?

1986年,内蒙古奈曼旗,一处蓄水坝施工现场,工人在挖掘过程中,突然挖到了一处墓葬。

施工方第一时间上报给了文物局,文物局立即组织专家过来进行抢救性挖掘。

专家来了之后,发现这座大墓保存完整,未发现任何盗掘痕迹,真是意外之喜!

这座墓的主人到底是谁啊?专家根据规格,猜测是契丹皇族,至于是哪位,只有挖到墓碑之后,才能见分晓。

几天之后,终于挖到了墓碑,只见上面用契丹文写着“故陈国公主墓志铭”,专家大喜过望,陈国公主是萧太后的亲孙女,墓葬的陪葬品绝对可观。


几个月之后,陈国公主墓终于露出原貌了,果不其然,出土了许多宝贝,金银珠宝、琥珀玛瑙,足足有上千件之多。

最令专家惊奇的是墓主人脸上的黄金面罩,男女主人各一个,制作精美,鼻子、嘴唇、眼睛等面部结构栩栩如生,就连耳朵的纹路都清晰可见,令人叹为观止。

墓主人为何要罩着黄金面具呢?

专家解释说,契丹族有树葬的风俗,他们这个民族以游牧、打猎为生,认为人死之后,应该与大树合为一体。

所谓树葬,是指先砍一段大树,在树上挖一个槽,再把尸体放入,盖上盖子,然后再挂于树上。

后来,契丹受到汉文化的影响,逐步由树葬过渡到了土葬,但过渡之中,他们又创造性地先进行树葬,再实行土葬。

当他们把尸骨从树上取下来时,要进行美化和装饰,黄金面具就是这时候戴上去的。



说了这么多,陈国公主为什么嫁给舅舅啊?不别扭吗?

原来,辽国皇室有个惯例,耶律氏为皇族,萧氏为后族,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正,耶律氏只允许与萧氏通婚,所以陈国公主嫁给舅舅就顺理成章了,这叫亲上加亲。

可是,亲是亲了,但近期结婚容易带来一个致命问题—易得血友病,一旦身体破了一点便血流不止,这也是辽国皇族寿命短的主要原因。

陈国公主年纪轻轻就死了,可能得了血友病吧!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没什么稀奇的。

在1986年,在内蒙古发现了辽代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

这是我们目前发现比较完整的契丹贵族墓葬。

之所以没有被盗掘的原因,是它位置偏移,在蒙古奈曼旗青龙山镇东北10公里一个叫斯布格图的小村里。

坟墓内发现大量陪葬品,但最珍贵的是夫妻两人佩戴的纯金面具。

根据检测,含金量高达98%。到今天已经差不多1000年了,这两个面具因为纯金打造,仍然金光闪闪。

另外,墓葬包括黄金面具一共发现金器31件,银器147件,共用金约1700克,用银1万余克。金器含金量高达95%--98%。

根据墓志铭,男人叫做萧绍矩,是皇亲国戚。

他是辽圣宗皇后萧菩萨哥的亲哥哥,当时官职是泰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师,死亡时35岁。

女子是陈国公主耶律氏,是辽景宗皇帝孙女、辽圣宗皇太弟秦晋国王耶律隆庆的女儿。

她在16岁就被封为陈国公主,嫁给萧绍矩。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个萧绍矩其实是公主的亲舅舅。

在我们汉人看来,这简直就是乱伦。

然而,在当年契丹游牧民族,这种通婚很正常,没什么值得奇怪的。

然而婚后才1年,萧绍矩就死了,死因不明。再过1年,公主也死了,年仅18岁,两人就合葬在这里。

因为家世地位高贵显赫,死后给以厚葬。

那么,为什么夫妻两人死后都要带黄金面具呢?

其实,他们不仅仅是带着黄金面具。两人头戴金冠银冠,穿着银丝网络殓衣,脚穿金花银靴,手握琥珀握手,富丽堂皇。

除此以外,首饰也很多。

公主双耳戴着珍珠、琥珀耳坠,脖子上佩戴珍珠项链,手腕戴着两对金镯,身佩金荷包、金针筒和各种玉佩。她双手十个手指上一共戴着11枚金戒指。

为什么会对死人这么精心打扮?

其实源于契丹的丧葬传统。

契丹人同其他游牧民族一样,丧葬曾经很简单,就是树葬。

所谓树葬,就是将尸体放在大树上,自然风化,最后变为僵尸或者尸骨。

普通人就是这样处理了,而贵族则会将尸骨取下来,经过一些仪式以后火葬烧毁。

然而,这里就有一个问题。

在葬礼上,尸骨非常难看。因为树葬的特点,尸骨很多都被飞鸟或者小动物、昆虫破坏过,惨不忍睹。就算没有破坏,这种僵尸也是很可怕的,根本不能看。

为了保持死者生前的形象,契丹人就开始对身体进行装扮和美化,其中金属面具和银丝网络就很重要。

尤其是金属面具,可以遮住尸体面目全非的脸,保持死者生前的威严。

随着时代的发展,契丹受到汉人和佛教影响,贵族开始放弃火葬转而土葬,但这个装扮遗体的风俗流传了下来,就有了纯金面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奈曼旗   契丹   银丝   舅舅   面具   辽代   公主   黄金   近亲   驸马   皇族   太后   皇后   尸体   皇帝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