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宗赵佶被熬了灯油,后来归还的梓棺是空的吗?

中国历史上最悲催的皇帝,恐怕就是徽钦二帝。

不但被金人俘虏,当场贬为庶人,还一路戴着脚镣手铐,徒步北上,举行牵羊礼。这其中还包括他们的妻子女儿,都要赤裸上身,披张羊皮去拜谒金人祖先。他们在金人的眼里,已经完全不再是人,而只是牲口而已。

更有甚者,妻女都被发配到浣衣院做官妓,任人凌辱,北上一路很多公主嫔妃已经不堪凌辱,自杀的自杀,折磨死的折磨死。1135年,宋徽宗不堪折磨死于五国城(即今天的黑龙江依兰县)。宋徽宗死后,迎回宋徽宗灵柩和宋高宗生母韦后成为南宋对金和议的两个重要条件。

绍兴十一年除夕夜(1141年1月27日),南宋以满足金国要求的杀害岳飞父子为条件,与金国达成《绍兴和议》。随后南宋使节即出发前往五国城,夏四月丁卯,“皇太后偕梓宫发五国城,金遣完颜宗贤护送(宋徽宗;灵柩)梓宫,高居安护送皇太后”。

八月壬午,韦氏、宋徽宗、郑皇后、朱皇后的灵柩,以及柔福帝姬的尸骨也一并到达临安。 当时其实有大臣小心翼翼的提出开棺勘验,以天子之礼重新入殓安葬时,宋高宗赵构一口拒绝。宋高宗赵构已经被金人吓破了胆,他不敢面对万一宋徽宗的尸体被损坏甚至没有的后果。那个时候真的骑虎难下,他敢找金人交涉吗?不敢。他要有那个勇气也不会枉杀岳飞父子了。但如果不交涉又无法向天下人交代,所以他只好一口回绝。

  赵构立即下令直接把宋徽宗的灵柩放入椁(棺材外面套的大棺材)中,并在椁中放入礼服和陪葬器物。当年十月,宋高宗將徽宗葬于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名曰永固陵(后来改名永佑陵)。至此,似乎了了一桩心事,尽了孝道,举国上下皆赞颂不已。

高宗以为这件事情就成了历史谜案,永远尘封。谁知宋朝灭亡以后,宋徽宗所在的南宋帝陵,全部被番僧杨琏真迦盗掘,宋徽宗的遗体真相无意中大白于天下。按照陶宗仪《南村缀耕录》的记载:二陵皆空无一物,徽陵有朽木一段,而钦陵有木灯檠一枚而已。也就是说,徽钦二帝的灵柩都是空棺而已。

金人既然把徽钦二帝视为牲口,哪里还会在乎他的遗骸?恐怕早就在大漠黄沙中被焚化,挫骨扬灰了吧?有一种说法说是徽宗的尸首被金人熬了灯油,是否属实呢?

曹济平《宣和遗事》:“帝自土坑中倾视上皇,则僵踞死矣。帝呜咽,不胜其恸。阿计替勉帝,可就此埋藏。问其俗,乃云,无埋瘗之地,死者必以火焚尸,及半,以杖击之,投州石中……。随即护人已白宫中,乃引彼土五七人,径入坑中,以木共贯上皇而去。帝号泣从之,直至一石坑前,架尸于其旁,用茶肭及野蔓焚之。焦烂及半,复以水灭,以木杖贯其尸,曳弃坑中。”这段记述里只有火化,没有熬灯油之说,大约只是以讹传讹吧。

金人根本没有保留徽钦二帝的遗骸,所以宋金议和时他们随便找了两根烂木头塞在棺材里,量赵构不敢开棺,倘若真开棺也没什么大不了,大不了重新开战。经过靖康之变后,金人对宋朝的蔑视已经达到了极点,这就是实力悬殊的悲哀。宋朝经济、文化在当时举世无双,当时文臣高官厚禄,武将却受排挤、贬斥,所谓有国无防的悲哀,莫此为甚。




有些时候形式大于内容,只要形式做到了,内容就不能深究。比如宋徽宗的尸体被金人熬了灯油,送回来的棺材里面自然是没有宋徽宗遗骸的;但是名义上宋高宗尽孝了,将父亲入土为安了,也修建了气势磅礴的陵寝。大家都认为宋高宗尽到了为人子的义务,如此就可以了,谁还能去深究宋徽宗的尸体被熬了灯油,棺木中没有尸体?

宋朝灭亡后,元朝江南释教都总统杨琏真迦在元朝皇帝的默许下,大肆发掘南宋皇家陵寝,宋徽宗的墓也被发掘了,发现棺木里面并没有尸骸,是一个空梓棺。宋理宗的尸体浸泡在水银之中,尸体保存状态良好,于是杨琏真迦将理宗的头颅割下来,头骨制成饮器,然后送给元朝皇帝使用。葬在钱塘、绍兴陵中的宋朝皇室成员遗体被夹杂牛马之骨草草葬于临安故宫中,又建起一坐塔来镇压。可以说南宋朝皇帝死后均没有得到安宁,宋理宗本想不腐,结果遭到了非人的虐待。

宋徽宗无疑是一位诗、书、字、画四绝的伟大艺术家,但是他绝对算不上是一位好皇帝。在他治下的宋朝内交外困,最终被金人攻破汴梁,自己也被掳掠北上。在北上的路上,连宋徽宗本人也受尽屈辱与折磨,更不要说随行的帝姬女眷,这耻辱的事件被称为“靖康之耻”。到了金国后,宋徽宗赵佶被迫在金国太庙行了牵羊之礼,也接受了屈辱的昏德公称号,他一直认为王师北定中原可行,于是苟活了下来。

昏德公赵佶在金国还是有几名侍妾,尽管生活条件十分简陋,但是他还是在金国生下了许多子女。登记在册的宋徽宗子女共有72位,其中儿子38个,女儿34个,其中有十多个儿女是在金国生下的。在金国屈辱的生活了九年后,昏德公赵佶忧愤地死了,他死后尸体被当地人熬成了灯油,金人将其葬于河南广宁。七年后,金人加封加赵佶为天水郡王,并将赵佶父子棺木及韦太后本人送回南宋。




所谓“靖康耻,犹未雪”,穿过千年时光,仿佛还能听见岳飞的叹息。靖康二年(1127),金兵南下拿下北宋都城,掳走宋徽宗、宋钦宗二帝,从此,“迎回二帝、洗去耻辱”成了南宋有识之士的想法。最后,南宋迎回了宋徽宗灵柩,可有传言称“徽宗赵佶被熬了灯油,后来归还的梓棺是空的”,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绍兴十一年(1141),南宋与金国达成《绍兴和议》后,派遣使节前往五国城,“(韦)皇太后偕梓宫(徽宗灵柩) 发五国城,金遣完颜宗贤护送(宋徽宗)梓宫,高居安护送皇太后”。

在那严实的棺材里,到底是不是宋徽宗,这让人不禁疑惑。曾有大臣提出过开棺,并以天子之礼重新入殓安葬的请求时,却被宋高宗赵构一口拒绝。赵构下令直接把宋徽宗的灵柩放入椁(棺材外面套的大棺材)中,并下令在椁中放入礼服和陪葬器物等,将徽宗葬于会稽,命名为永固陵。这事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然而,关于宋徽宗的遗体真相无意中大白于天下。南宋灭亡后,宋徽宗所在的南宋帝陵全被番僧杨琏真迦盗掘。据陶宗仪《南村缀耕录》记载:“二陵皆空无一物,徽陵有朽木一段,而钦陵有木灯檠一枚而已。”

据此说,那么归还的梓棺很有可能是空的,宋徽宗尸体并没有被送回来,那么宋徽宗有被熬了灯油吗?

在《宣和遗事》中曾记载:“问其俗,乃云,无埋瘗之地,死者必以火焚尸,及半,以杖击之。”这描述了于金人火化尸体的习俗,有可能宋徽宗死后被金人火化了,被要求归还宋徽宗尸体时就放了一根朽木。

那么,金人何以如此大胆,在这种事上动手脚?

首先,便是这传统。宋人礼教观念深植,坚守所谓“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能毁坏的观念,而金人恰恰与之相反。金人将其火化后,没有尸体归还只能如此。

再者,便是金人有着足够的底气。在此时的力量交锋中,金人占据上风,赵构费尽心思签订下《绍兴和议》,难不成要因此撕破脸皮,让努力付之东流,让赵构心心念念的安稳舒适日子到头吗?赵构是不愿意的,才会迫不及待的直接将棺材入土。

也有人说,这不过是民间的一种自发的创作,在对靖康之耻的极度悲痛和愤怒中,民间有了这样的传言。

但无论如何,靖康之变是真实存在着的,这给一个民族带来的耻辱也是真实存在着的,因而,这更加启示我们要强大。我们都在渴望和平的环境,但和平的主导权是在强者的手里,只有强者才能指鹿为马,没有一个坚实强大的力量,任何的谈判不过只是摇尾乞和。在金与宋的力量对比的残酷实情里,宋朝不敢、也不能打开棺材一探究竟,即使知道真相,也同样不敢和金人针锋相对。




1127年4月,宋徽宗赵佶被金军俘获北上,1135年,宋徽宗死于五国城(即今天的黑龙江依兰县)。

宋徽宗死后,迎回宋徽宗灵柩和宋高宗生母韦后成为南宋对金和议中时的两个重要条件。

绍兴十一年除夕夜(1141年1月27日),南宋以杀害岳飞父子为条件,与金国达成《绍兴和议》。

不久以后,南宋使节即出发前往黑龙江五国城,夏四月丁卯,即5月1日,“(韦)皇太后偕梓宫(徽宗灵柩) 发五国城,金遣完颜宗贤护送(宋徽宗)梓宫,高居安护送皇太后”。

八月壬午(9月13日),韦氏、宋徽宗、郑皇后、朱皇后的灵柩,以及柔福帝姬的尸骨也一并到达临安。

韦后是赵构的生母,一目了然,不过,装在棺材里的宋徽宗,是他本人吗?

当时不是没有人怀疑,只不过,有大臣小心翼翼提出开棺,并以天子之礼重新入殓安葬的请求时,却被宋高宗赵构一口拒绝。

宋高宗赵构不是呆子,但他不愿意为了宋徽宗的尸体再破坏好不容易签订的《绍兴和议》,既然杀岳飞都在所不惜,何必为了一个尸体去折腾呢?

于是,赵构下令直接把宋徽宗的灵柩放入椁(棺材外面套的大棺材)中,并在椁中放入礼服和陪葬器物。

当年十月,宋高宗將徽宗葬于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名曰永固陵(后来改名永佑陵)。

至此,似乎了了一桩心事,尽了孝道,举国上下皆赞颂不已。

不过,宋朝灭亡以后,宋徽宗所在的南宋帝陵,全部被番僧杨琏真迦盗掘,宋徽宗的遗体真相居然无意中大白于天下。

按照陶宗仪《南村缀耕录》的记载:二陵皆空无一物,徽陵有朽木一段,而钦陵有木灯檠一枚而已。

作者感慨地说道,不欲逆诈亦以慰一时之人心耳,而二帝遗骸浮沉沙漠,初未尝还也。

意思就是,宋高宗不过为了安慰天下人心而已,至于徽钦二帝的遗骸,根本就没有归还。

至于宋徽宗被熬灯油,大约来自于金人火化尸体的习俗,最早见著于《宣和遗事》:问其俗,乃云,无埋瘗之地,死者必以火焚尸,及半,以杖击之。

可以想象,后来南宋方面要求归还宋徽宗梓宫的时候,金国已经找不到宋徽宗的尸体,于是随便找了一根朽木塞在里面,送回南宋。

所以,从金国角度来看,他们根本不怕南宋开棺验尸,从南宋角度来看,棺材里无论装的是什么,他们都不敢打开。

这就是实力对比下的残酷现实,无奈、惨痛。




既然都被熬成灯油了,棺材里自然是不会有徽宗遗骸。对于北宋徽、钦二帝的这一段历史,其实大家都是耳熟能详。其中宋徽宗可谓是历史上最耻辱和下场最凄惨的皇帝,没有之一。那么徽宗真的被熬成灯油了吗?

众所周知,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最后两位皇帝徽宗和钦宗被金人掠到北方,北宋就此灭亡。关于这二位皇帝被掳走后有着什么样的遭遇,我们从正史中不得而知,就连徽钦二帝是怎么死的,记载也是寥寥几笔。

正史对这一段历史讳莫如深,语焉不详。《宋史》中是这样描写徽宗之死的:“绍兴五年四月甲子,崩于五国城,年五十有四。”对钦宗的死,说的更加简单:“绍兴三十一年五月辛卯,帝崩问至。”二帝是怎么死的,死于何处,书中并无记载。

但在南宋词人辛弃疾所著的《窃愤录》中,记载了徽、钦二帝到了五国城之后的悲惨经历,也说到宋徽宗其实不是死于五国城。徽、钦二帝被金人俘虏后,连同宗室后妃及乐工、工匠等数千人,并携大量珍宝被押到金国京师会宁(黑龙江阿城)。

1128年,金太宗让二人“素服见太庙”。然后将他们封为“昏德公”和“重昏侯”。同年,又被迁到韩州(吉林四平)。1130年,迁到五国城(黑龙江依兰县)。根据《金国史》记载,宋徽宗是在1135年死的,这与《宋史》是一致的。

照此看来,宋徽宗应是死于五国城,这与学界的主流说法相符合。但据《窃愤录》中记载,徽钦二帝还曾被迁到均州,而且宋徽宗最终就死在均州。《窃愤录》中,详尽地描写了徽、钦二宗一行人迁往均州途中所遭的罪:天色已黑,路不可辨,山麓林间,凄风苦雨,狐狸悲啸。

到晚上是:“鬼火纵横,终无止宿处,皆坐于地,至天晓又行”。走在泥淖里,鞋子都掉了,然后光脚走到沙石上,“血流趾间,苦楚不能行步”。随行的三十人,等到了均州,只剩下十五人。到均州后,徽宗喉咙全都溃烂,不能进食,病得很重。

这样的状况挨了不到一年,一天,钦宗去看徽宗,只见徽宗坐在土坑里已经僵死。钦宗大哭,要求金人埋葬。可当地人说不能埋,他们这里的死人都要先烧得半焦,再用木棍敲打,最后扔到一个水坑里,这样坑里的水就可以用来点灯。

钦宗目睹徽宗被烧焦,扔到水坑里,他哭着要往里跳,最终被人拦住,说如果活人跳进了坑里,坑水就变清,不能用作灯油了。就这样,一个昏庸腐朽、毫无人格的皇帝去世了。徽宗的死法确实很凄惨,遗骸最终变成金人点灯用的油。

根据辛弃疾的《窃愤录》中的记载,宋徽宗遗骸确实是被金人用来点灯。那么金人送还的徽宗棺木是空的吗?1142年,南宋高宗赵构与金熙宗完颜亶签订了“绍兴和议”,南宋给金国白银25万两,绢25万匹,金熙宗则送还宋徽宗的灵柩。

徽宗的棺木运至南宋都城临安时,宋高宗与朝臣表示满意,并未发现什么可以之处,随后将棺木原封不动的安葬在临安郊外的永侑陵墓里。数年后,宋徽宗陵墓被盗,盗墓贼凿开棺木,发现棺中只有一段大木头,没有任何尸骨与财宝。之后,宋徽宗空棺一事才被传开。

宋徽宗死后,金人又命钦宗迁往源昌州,再从源昌州迁到鹿州、檀州(北京密云),最后到达燕京。钦宗的路线大致是从均州往西,过内蒙后再进入河北北部,最后到达燕京。完颜亮上台后,一心想消灭南宋。

1161年,完颜亮与诸亲王、大将等,检阅金国兵马。完颜亮令天祚帝和钦宗各领一队击鞠,不料有数百骑士从场外直冲进来,钦宗被吓得掉下马来,后被穿紫衣的人射死,被骑士“以马蹂之土中”。宋钦宗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宋徽宗被金人掳走,耻辱的活了8年,于公元1135年去世,享年53岁;宋钦宗被金人掳走,更是耻辱的活了29年,于公元1156年去世,享年56岁。据史料记载,金人归还的宋徽宗棺木的确是空的。




靖康之难,是一场人间悲剧,统治者的腐败和懦弱,将北宋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也令自己饱受屈辱。虽说北宋重文轻武,但导致这次悲剧的罪魁祸首,还当首推宋徽宗赵佶。

赵佶是宋神宗第十一子,虽然富有才情,善于书画,却是个著名的昏君。他在位期间,曾重用蔡京、童贯、高俅等奸臣,导致政局混乱,百姓民不聊生。宣和七年时,金军南下,结果赵佶怕背负亡国之君的骂名,竟硬是把皇位传给了宋钦宗赵桓。

宋徽宗退位后,躲到幕后当太上皇,把儿子赵桓推到前面。赵桓虽然心中不悦,却敢怒不敢言,只好硬着头皮做起了北宋的皇帝。可是,金人并没有给这对父子皇帝留什么颜面,而是很快再次南下,并于靖康二年将徽钦二宗掳走。

赵佶和赵桓被俘后,可谓是受尽了屈辱,他们眼见着妻女被金人霸占蹂躏,却敢怒而不敢言。在被押赴到会宁后,徽钦二宗还被逼着参加了献俘仪式,当时两位被俘的皇帝及其后妃、宗室、诸王、驸马、公主等,都头缠帕头、身披羊裘、袒露上体,前往金朝阿骨打庙去行“牵羊礼”。

这种奇耻大辱,可谓是常人难以忍受的。当时,朱琏皇后甚至为此当夜自尽。不过,与朱皇后比起来,徽钦二宗倒还真有苟活的勇气。为了羞辱二人,金人还封徽宗为“昏德公”、封钦宗为“重昏侯”。作为金人俘虏的北宋皇帝,后来便一直被金人关押、凌辱。

百般羞辱,饥寒交迫,也令曾经风流骄纵的宋徽宗萌生了自杀的念头。宋徽宗曾将衣服剪成条,结成绳准备悬梁自尽,但被钦宗发现后救了下来。据说,父子俩人当时抱头痛哭,凄惨无比。

年迈的宋徽宗,终究还是先宋钦宗而去。不过,这位俘虏皇帝的结局却十分凄惨。困病交加的宋徽宗,死在了土炕上,在被发现时已经浑身僵硬。关于宋徽宗尸体的下落,正史中并未名言,因为南宋与金人议和后,曾迎回了徽宗的棺椁,但在敛葬时,宋高宗却未敢开棺。

宋高宗或许是无颜面对自己的老父,也可能是担心棺中没有尸体而难堪。但不管如何,宋徽宗的棺椁倒是顺利下葬了。可正因如此,一些野史传说认为,宋徽宗的尸体其实并不在棺内,而是被金人熬成了灯油。

有传言称,宋徽宗死后,金人将他的尸体放到石坑中焚烧,在烧到半焦烂时,又用水浇灭火,将尸体扔到坑中,以熬炼灯油。不过,这种说法大抵是后人仇视金人和怨恨宋徽宗而杜撰出来的。

其实,根据曹济平的《宣和遗事》来看,宋徽宗死后,应该是按照金人的风俗进行了火葬。不过,当时的火葬并不会将尸体彻底焚烧,而是会在烧到一定程度后,再行敛葬。但这种风俗,在民间以讹传讹,慢慢就产生了“炼制灯油”的传说。

有一种说法是,宋徽宗棺内并无尸体,放的是一具用木头刻成的尸体。不过,综合前面的野史传说来看,宋徽宗死后应该是按照金人的风俗火化安葬了。也正因如此,宋高宗才没有再打开宋徽宗的棺材。




首先确定一点,徽宗皇帝并没有被熬成灯油,这只是中原文人对金人的丧葬习俗的误解而已。至于归还的棺椁是不是空的,那肯定不是,毕竟不是还有一截朽木嘛。

宋徽宗赵佶(1082-1135),是宋朝第八位皇帝,他或许是中国帝王中艺术天分最高的皇帝,他独创的瘦金体书法独步天下,在书法艺术中有着极高的地位,流传至今的楷书作品《秾芳依翠萼诗帖》堪称楷书杰作,其笔法犀利遒劲,铁画银钩,后人认为其书法水平不亚于张旭和怀素,可见其功力之深。在绘画领域,徽宗皇帝也是当之无愧的大师,其丹青造诣登峰造极,山水画作《雪江归棹图》意境清奇高远,一般画家的画作难望其项背。

就这么一位有着极强艺术天赋的人,如果不是当了皇帝,他会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可惜,他偏偏是中国宋王朝的君王,他当皇帝对国家而言,代表的是灾难与灭亡,正如王士祯的评价:宋徽宗百事皆能,独不能为君。

靖康元年十二月十五日,东京之战失利,随后次年四月金军攻破汴梁城,徽钦二宗及后妃宗室、王公大臣三千余人被掳往北地,北宋灭亡,这就是腰斩了千年繁华的“靖康之耻”。历经千辛万苦徽钦二宗终于到了金国都城会宁府,在这里金国皇帝完颜晟极尽羞辱之能事,先让其执“牵羊之礼”拜完颜阿骨打陵寝,之后又被封为昏德公,不久后把他们剩余的几百人发往五国城。

南宋绍兴五年,徽宗皇帝不堪忍受精神折磨,死于五国城,享年五十四。后人在曹纪平的《宣和遗事》中把徽宗丧葬之礼认成了熬灯油,而更后来藩僧杨琏真迦盗掘宋帝墓时发现徽宗永佑陵的棺椁中只有一截朽木,并无尸骸。自此之后便传出徽宗皇帝被熬成灯油,棺椁中只有朽木一截的说法。

那么,真相是否如此呢?

“熬灯油”之说纯属无稽之谈

  • 女真人有“火葬”传统。早在唐朝黑水靺鞨时期,女真人先祖便有了火葬习俗,这种习俗对于游牧民族来说是普遍性的,金国虽然立国,但这种丧葬习俗的到了继承,故而曹纪平《宣和遗事》中记载的应该只是火葬过程而已。
  • 另据野史记载,钦宗皇帝不忍父亲骨灰直接入地,“嘱金兵以合木为棺葬之”。徽宗葬身之地乃钦宗所选,金人则是以苦力之身份来干活的,岂敢将前朝皇帝遗体熬灯油?更何况,金国再穷也不会缺这点灯油。

  • 金国女真人从未有过将尸体熬灯油的习惯。虽然女真人有用动物脂肪熬制灯油的习惯,但并不代表他们会用人的尸体来熬制灯油,此事在《金史》与《宋史》中全无所提,不知这熬制灯油一事又从何而来?就算曹纪平的《宣和遗事》中也没有记载“灯油”一说,可见徽宗皇帝并没有被“熬制灯油”。
综上可见,“徽宗被熬灯油”一说纯粹是无稽之谈,其实这种传言正是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的理念,古人对于身体是极其爱护的,如若损伤将是大不孝,这种说法的出现首先是对金人的一种贬低,另外则是对徽宗皇帝“怒其不争”的一种愤慨吧。


徽宗棺椁之中并非空无一物,而是有朽木一截。

陶宗仪《南村缀耕录》记载:二陵皆空无一物,徽陵有朽木一段,而钦陵有木灯檠一枚而已。

以此可见徽宗皇帝棺椁中,的确无遗骸,尚存有朽木一段。藩僧杨琏真迦在后来的盗掘宋帝陵墓时也证实了这一点。那么,为何棺椁中只有“一段朽木”呢?我们作以下推测。

  1. 根据金人的的丧葬风俗,“死者穿地埋之,以身衬土,无棺敛之具”。言下之意,是死后先以火焚烧,然后不入棺椁,直接衬土埋葬。以此看来,宋高宗与其和谈时,不见得还能留下片骨,极有可能是拿一段朽木来忽悠南宋朝廷的。

  2. 依照金人丧葬习俗,死者生前的鞍马应以殉之。那么,或许金人送还南宋的这段朽木,正是徽宗皇帝下葬时所殉之马鞍。另外,野史也记载钦宗皇帝嘱金兵“以合木为棺葬之”,那么这段朽木极有可能是盛放徽宗皇帝骨灰的“合木”。
  3. 还有一种说法是此朽木乃徽宗皇帝灵位。据说徽宗皇帝死后,金人以帝王之礼葬之,铜铁大钱多有陪葬,后被盗墓贼得知,掘其墓,骨灰四散。金皇统二年三月,宋金议和,签订了“绍兴和议”,高宗求徽宗遗骸回宋,金人寻徽宗遗骨不得,只能将此腐朽不堪的灵位送回南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定,永佑陵中的徽宗棺椁内,确实只是一段朽木,至于此朽木到底是何物其实已经不重要了,毕竟它的代表意义要大于实际意义。

结语

从以上我们基本可以推断出,徽宗皇帝被“熬灯油”一事纯属无稽之谈,而棺椁中也并非空无一物,最起码有一段朽木深藏其中,可惜徽宗皇帝虽然书画无双,但终究选错了职业入错了行,诗曰“徽宗皇帝多慷慨,瘦金当年不值钱”道尽了一切……




相传“宋徽宗赵佶被金人熬了灯油,后来金人送回的梓棺里面空的”。我郑重告诉大家,根本没这回事,纯属谣言。

首先宋徽宗没有被金人熬灯油,第二金人送回的棺材里有宋徽宗的尸骸。何以见得?下面发表一下我的观点:

宋徽宗赵佶是宋朝的第八位皇帝,也是历史上最会“玩”的皇帝。这货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治理国家样样稀松,重用高俅、蔡京、童贯之流的奸臣,大家想一想国家能好到哪里?

赵佶从18岁开始(1100年)做皇帝,在位26年基本把宋朝“玩”垮了。为什么这样说呢?

赵佶对内横征暴敛,他喜欢奇花异石,地方官为了讨好他加大赋税,结果逼反了南方的方腊和杨幺。

(赵佶影视形象)

对外赵佶软弱无能,被金国打得狼狈不堪。

到了公元1126年,金国兵临城下,眼看宋朝就要亡国了。

这时抗金名将李纲建议他赶紧把皇位禅让给儿子,意思是你当太上皇去吧,让儿子赵桓收拾这烂摊子。

赵佶早就吓破胆了,于是听从李纲之言,这样一来赵桓即位,他就是历史上的宋钦宗。

讲真赵佶就是历史上“坑儿”皇帝,他把宋朝玩了个底掉,就算“秦皇汉武”再世也无力回天,况且他的儿子赵桓比老爸强不到哪里去。

果不其然,就在第二年(1127年),金兵攻破了东京汴梁,爷俩双双被俘,北宋灭亡。

这一年是靖康二年,历史称北宋灭亡为“靖康之耻”。

堂堂的大宋王朝竟然被偏居东北的小金国灭了,假如宋太祖赵匡胤还活着,你觉得他会用盘龙棍教训赵佶爷俩吗?

不用宋太祖教训这爷俩,金熙宗就为赵匡胤出气了。

到了金国,徽、钦二帝被金熙宗辱封为“昏德公,并让爷俩披上羊皮到祖庙拜祭金国诸先祖。

一个曾经的皇帝竟然受“牵羊礼”之辱,但凡有点血性的汉子早就一头撞死南墙了,但爷俩却含悲忍辱活了下来。

赵佶的信条是“好死不如赖活着”。

爷俩的人生观彻底征服了金熙宗,他想:“这两个活宝活着是北宋的屈辱,反正二人也没有复国的信心,千万不能让他俩死,就当养两条狗一样养着他俩,说不定哪一天还有用处呢。”

事实却也如此,金熙宗后来对宋徽宗相当不错,宋徽宗喜欢吟诗作赋,金熙宗就满足他的要求。据说赵佶的诗作从金国一直流传到了南宋。(北宋灭亡后,宋徽宗的第九子赵构在今杭州称帝,建立南宋)

就在宋徽宗美滋滋活着时,上天不在可怜他。公元1135年,54岁的宋徽宗病死在金国。

宋徽宗从被金国俘虏到死,一共做了九年的囚徒,九年间他在金国“造”了六个儿女,金熙宗赐给他的女人不下十个。

这说明一个问题,金国对这个没心没肺的皇帝还是不错的。

其实想想也是,假如宋徽宗像坚贞不屈的文天祥、不辱使命的苏武那样的人,反而让金熙宗不放心。

由此推论,金熙宗对宋徽宗没有防备之心,更没必要把宋徽宗熬了灯油,宋徽宗被女人掏空了身体,哪还有油水?

据史料记载,宋徽宗死后,金熙宗按王公之礼将他葬于河南广宁(今河南洛阳附近)

徽宗好歹被金国封为二品昏德公,名声不好听却有实实在在的好处。至少不愁吃穿,不愁女人。下葬的棺材有两重(梓棺),帝王一般是四重。

从这点来看金熙宗没亏待宋徽宗。

过了七年后(1142年),南宋和金国关系有了缓和,赵构想迎回老爸老妈的尸骸重新安葬。此时金熙宗也做出了高姿态,把宋徽宗的爵位提高了一个品级。

大家想一想,假如金熙宗把宋徽宗熬了灯油,他首要做的是找个尸骸代替宋徽宗的尸骸,毕竟过去也没有检测机构,谁知道是不是宋徽宗的尸骸呢?

从历史资料来看,赵构应该查看了棺椁,并没有发现异常。

1142年5月1日,高宗赵构将他父亲和母亲的棺椁重新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可惜陵墓在南宋灭亡后,被元朝妖僧杨琏真珈盗掘,据说里面有宋徽宗的尸骸,妖僧把尸骸里面的水银控走了,尸骸被烧了。

文/秉烛读春秋




重文轻武断送了北宋江山!




宋徽宗赵佶被熬成灯油只是野史中的记载,正史中并无记录,女真族毕竟当时并未完全开化,虽然长期受到汉民族文化的影响但是在很多方面还相当的不完善,比如说我们汉族讲究入土为安,何况是一国的皇帝,但是在他们那里这种礼仪是不存在的,他们从奴隶社会社会崛起才短短十几年的时间,有些地方还是人吃人的时代呢,他们没有祭祀的概念,于是并没有给赵佶准备体面的棺木也可以说根本就不想准备,只是用一块麻布包裹尸体草草的埋了,不让你曝尸荒野已经算是很大的面子了,个人觉得这个说法还是有历史依据的。至于野史中的记载就比较精彩了,说是金国人对赵佶恨之入骨,把他的尸体投入坑中焚烧,当时的赵桓心痛欲绝,一直要投身坑中与自己的父亲一同受苦,得亏被金国人拉住才幸免。至于后来绍兴和议中归还宋徽宗的棺椁,里面肯定是没有尸体的,当时已经过了好几年,金国人估计连宋徽宗埋在哪里都记不得了,更别说有棺材有尸体了。而赵构其实是一个非常懦弱的人,长期的颠沛流离让他的精神和身体都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大年初一都被金人赶到海上去过年了,还被吓的丧失了生育能力,所以议和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他极度的渴望和平,不管这种所谓的“和平”是用什么代价换来的。当金国人把宋徽宗赵佶的棺椁送过来的时候,身边的大臣要求开棺查验,却被赵构阻拦,他害怕再有什么其他的变故破坏了好不容易换来的和平,于是就匆匆的将赵佶给安葬了!再后来到了元朝,有个江南释教总统的官员挖开了宋徽宗的坟墓,发现里面除了一段朽木根本没有别的东西,或许宋徽宗的尸骨早已埋没在金国的白山黑水之间荡然无存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灯油   靖康   朽木   棺椁   尸骸   灵柩   绍兴   遗骸   棺木   宋朝   南宋   北宋   棺材   尸体   皇帝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