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以前的歌手唱歌气息掌握的很好,为何现在歌手做不到?

你如果听过张敬轩就不会发此一问了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一是基本功,二是技术

先说技术,因为技术的进步让人更容易取巧,更容易走捷径。

以前的歌手想出道,想成名,完全是要靠真本事,并不是只是长得漂亮就可以。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以前歌曲传播的方式主要是靠磁带、唱片、CD这些载体,而录制这些载体的方式以前只有模拟录音,而不是象现在是数码录音,可以一句一句的录,甚至一个字一个字的录,现在的歌手即使唱功不行,但可以通过录音室一个字一个字的纠正,一句歌词唱N遍总能唱出一遍能听的,然后就录下来,最后靠这种方式把整首歌录下来,再做后期合作修音等,所以即使是五音不全的人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出来的一张还能听得过去的唱片。

但以前的模拟录音对录音者要求要严格得多,录音时要求歌手得一口气唱下来,中间不能出现半点瑕疵,也就是得一次过,所以以前歌手在录音前要反复练习,一直要唱到非常熟练几乎没有任何问题时才进录音棚录音,因此以前的歌手只要是能出唱片的都能唱现场,而现在的歌手能出唱片的未必就能唱现场,歌唱技巧和水平更是一言难尽。

第二点就是基本功了,以前的歌手能被唱片公司挖掘,首先当然是要有天赋,如音色优美,音域宽广等,其次是要有基本功,唱片公司挖掘出歌手要就是找真正的学院派出身,如果是有天赋的素人,则会安排专业的音乐老师教歌手学唱歌技巧,往往要学习很久才正式去录唱片,天赋加专业学习,自然唱歌的技巧就掌握得好,气息、音准什么的自然也就不在话下。

但现在的歌手很多是爱豆出身,光只长了张帅脸,好多都没有学过唱歌,甚至不少是五音不全的,但资本为了赚快钱,往往是通过录音师逐句逐字地录,并在后期修音调音的方式来出唱片,说白了就是收割粉丝的韭菜。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又有多少人还能坚守?又有多少歌手做到这一点?

所以唱歌掌握不好气息也就容易理解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曲不离口   气息   歌手   音准   香港   基本功   载体   天赋   出身   后期   唱片   自然   现场   方式   技巧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