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福建那边吃酒席一桌子人只吃一盘菜,吃完再上另一盘?

福建人吃酒席之所以一道一道菜上,吃完一道再上一道,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福建人的酒席坐位很有讲究,一道一道上目的是保证最尊贵的那一桌酒席第一桌上菜,以此类推,讲究的是尊贤尊贵,如果一哄而上,乱哄哄的尊客就会很容易产生误解,以为被主人忽略,难免因此而产生亲戚间的矛盾。

二:福建的酒席都是同时开席,不像有的地方是流水席,随时来都能吃,因此一盘一盘的上菜,既可以从换下来的盘子中看出剩菜的多少,就能照顾上食量大的那桌人吃饱的问题,同时,在食物缺乏的年代,能做到尽可能的不浪费。

三:一盘一盘上菜,也是考虑到晚到的客人也能吃到新鲜的菜品,不会让客人觉得吃的是残汤剩饭,而让客人觉得尴尬。同时,也是保证每位佳宾有充分的喝酒时间,保障客人不会因为喝酒时间不够,而喝的不尽兴,或因为胡吃海喝,到时候喝坏或喝醉。

四:福建人很少吃凉菜,在福建人的世界观里,凉菜代表的是剩菜或是冷淡客人的意思,热菜代表着热情好客,因此,保证一道道热菜上桌,客人不会因凉热同食而吃坏肚子。

五:福建人的酒席排序是从第一桌到最后一桌上菜,到了最后一道菜的时候,就会从最后一桌开始往上上菜,这种上菜的方式是提醒客人酒席上菜完毕,想离席的客人可以离席了。这里要说明的一点就是,每桌客人都有一位是领头人,领头人要主持本桌酒席的吃喝程序,在吃的过程中客人是不能离席的,一旦领头人走了,也就意味着本桌的酒席结束或是因为客人被慢待,因此生气而离席,这是很不礼貌的一件大事。如果是要到其他席敬酒,也得和全桌的人打过招呼说明原因后才能离开。

从一场酒席中就可以看出来福建人对什么事情都能考虑周全,安排的井井有条,让客人开开心心的吃饭聊天,拉近客人与客人之间的关系,给客人们充分的时间去交流,同时这种上菜方式也能有充分的时间让主人给客人去敬烟敬酒和讲道谢的语言,而不会显得紧促,有失待客之道。同时,从一桌酒席就能体现出福建人对尊老爱幼、热情好客和文化传承真的是做到淋漓尽致,难怪福建人被尊称为“在家一条虫,出门一条龙”,成功从来都是从点点滴滴集累开始……!




福建农村的酒席是我见过的酒席当中,不敢说是最好,但肯定是属于最讲究传统礼仪的其中之一。

在福建吃酒席,是不可能会出现抢菜的现象,从福建酒席桌上各个人的表现,可以看出,当地的人对传统的尊老爱幼,是做得非常不错。

福建农村酒席也是属于传统的流水席,上菜的方式就如同流水一样,是一盘菜一盘菜的上,而不是像其他地方的酒席一样,一下子就上好几道菜给宾客吃。

福建人办酒席,上菜的规矩

福建人办酒席,在没有对外包桌的情况下,基本是由本家很亲的亲戚,负责在酒席上给每桌的客人上菜。这些上菜的人,一般是不会去坐席的,他们会在厨房外单独设1~2桌,专门坐在那吃。

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个任务,就是上完一道菜之后,要出去看外面客人菜吃的什么样了,如果大部分桌上的菜都已经快见底了,就会催厨师快点把下一道菜做好,外面的客人都要吃完了,不能让别人空等太长时间。在福建酒席这些上菜员,是起到至关的作用,所以只能由本家亲戚才能胜任。

有人可能会问,如果厨师菜来不及做完下一道菜,是不是会让客人干等着很久呢?

其实在多数情况下是不会,因为在办酒席前,就会考虑到这个问题,一般来说,每道菜的制作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也会考虑进来,最多只会让客人等个十来分钟,就会有下一道菜上。

在上菜的时候,顺序也是有讲究的,一定要先从最尊贵的客人那一桌上菜,才能再给其他桌上菜,每个负责上菜人,所负责的桌是事先安排好的,是固定的,这个顺序不能乱。

最尊贵的客人,通常是亲戚当中的老人,或者是家族、朋友当中有威望、有名气的人,另外在这一桌上,必须要配一个自己人。

这个自己人,他主要负责的事情,就是每一道菜上来的时候,接菜盆、撒下上一道菜的盆子以及给上者夹菜。

比如说我坐在尊贵的客人那一桌,在接到新上的一盘菜,如果上一道菜还有剩,我要先问一下桌上的其他人,这菜还有人吃吗?大家要是不想吃,就让端菜的人,撤下来吧以免占地方?

如果桌上有人讲,留着吧,那我就不会撤了,而是把新上来的菜,放在旁边。这样一下,端菜的人他就空手回去。

新的一道菜上桌后,出于礼节一般谁都不好意思第一个动筷子,这时我又需要站起来,招呼大家一起趁热吃吧,有人开了个头之后,桌上的人也就不再矜持,纷纷伸出筷子去夹菜。

但万一没有人动筷,只顾着聊天,这时我就得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公筷、公勺,先给上者夹菜,最后才给自己夹。

有人可能会问,如果别人不喜欢吃这道菜,你给别人夹,不是让别人为难吗?

这种情况也是有的,一般来说,如果遇到自己不喜欢吃的,是不会让别人代劳的,只要把小碗往自己身前一拉,大家都会明白你想吃自己会去夹,而不是让别人代劳。福建的酒席就是这样,会给每一桌的每个人配2个小碗,这个小碗分别是用来盛菜、盛汤用的。

福建酒席为什么菜是一道一道的上,吃完再上下一道菜呢

福建的农村酒席,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流水席,福建流水席是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流水席,据相关的史记所记载,福建这种流水席的来源有两种出处。

01、流水席的出处是源于在古时,某地方的寺院。流传开来的原因,据说当时这寺院,给前来上香的人提供一顿斋饭,在最开始的时候,因为参加的人很多,寺院提供的斋饭,显得乱哄哄的,于是寺院就想出一个办法,把这些斋饭根据寺院所在的地形,修了一个平形的水渠,然后在水渠的下方,修了一排排的石桌,最后把斋饭通过水流的方法,送到每一桌的人目前。

02、另一种说法,也是和寺院有关,在隋唐时代,有寺院为了答谢那些上香的施主,也精心准备了斋饭,供前来上香的施主享用。这种斋饭也是像流水一样,每上一道菜,都在不同的时间上,只完这波的人离开,把位置让给其他没吃上的香客。

福建农村的流水席,还保持着以前流水席的做法,我认为也是有两个主要原因

一、身为福建人,经常看到有人说,福建人很传统,很封建。但是传统、封建并不代表是坏事,就说流水席吧,我个人觉得这种做法并没有什么不对的。

在福建当地吃酒席,因为是菜一道一道的上,可以从中午12点一直吃到下午3~4点,这是个很漫长的时间,在以前穷的年代,中午去吃席,晚上的晚饭都可以省下来了。

虽然现在农村生活富裕了,但传统的做法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另外,福建人虽然传统,但是传统也有好的一方面啊。

像是我从小在酒席上,看到每次菜上来的时候,是先让年龄最大的老人第一个动筷子,如果老人没有动筷子,其他人就去夹菜,会被人当成没有家教的行为,这个人不懂得尊老爱幼。

长时间的潜移默化之下,哪怕是再顽皮不懂事的年轻人,都会遵守这个不成文的规定。

福建酒席上,其实也是能体现出当地人,对于传统的尊老爱幼做得很好,他们一直是遵循着优良的中华传统——美德尊老爱幼,菜上来了,先让老人吃,其他人再动筷子

二、福建有九个地级市,其中六个城市是沿海地区,当地酒席的主打菜是以海鲜为主,这些菜都是要求当天凌晨就要去市场购买,买回来现场加工制作。在传统的福建农村酒席,不但没有凉菜,也不会有像广东、广西有可以提前制作的烧鹅、白切鸡之类。

一般来说,办酒席至少是12菜道,这些菜品又是以海鲜为主,如果要把所有的菜都做好,再一起上,有些菜放的时间长了,味道就会改变了,没那么好吃。

酒席上的菜品多,每一道菜又要求是新鲜出炉的,这菜肯定是快不了的。

像是我也曾在酒席上负责端菜,根据我所见,在我们当地办酒席,在以前事主会先提前在大门附近现砌一个灶台,这个灶台有4~5口锅,能同时烧几菜道(现在改用煤气灶),厨师根据每一菜出场的顺序控制火候,争取把最新出炉的菜,送到每一桌宾客的面前。

结论:

福建人办酒席,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收份子钱的,一般只会收直系亲戚给的份子钱,因为直系亲戚是全家老小一起去参加酒席,在福建办酒席是没有赚钱的可能。

福建农村酒席,是属于传统的流水席,又因福建所处的地理环境,当地人对老一辈人留下的传统一直遵行着,当地办酒席,主要是想增加亲戚之间的感情,而不是以赚钱为目的。

在种种风俗之下,也就形成了,福建酒席特有的风俗,办酒席不是一下把所有的菜都上完,而是一道道的菜,这种传统的流水席更具有人情味,参加的人都是等开席而聚在一起,等到最后一道菜上来,宾客吃完,闭席而散,这种流水席给亲朋好友留下更多的时候,可以相互交流的机会。




第一这样不占桌面地方,第二这样每道菜都可以保持刚出炉的热度,吃起来比较香,如果一下上齐了到后面有的菜会冷了无味的




福建人不习惯吃凉菜,而且喜欢喝汤,十六样菜中至少四份汤,二十样菜里至少六份汤,且福建人煲汤很讲究,汤菜的价值比炒菜的价值高的多,刚炒的热菜新鲜味香,所以,酒席都是上一份吃一份,遇到风味不同的汤菜还要更换汤勺,以品尝到原汁原味的风味菜。




这位友友的提问,一下就问到了闽南吃酒席与其他地方最大的不同。真是厉害了。[赞][赞][赞]

(图片来自网络)

整个福建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但福建闽南农村这边,绝对就是象友友说的这样吃酒席的。

从四川来这边二十多年了。从前总是跟着老公去给他本地的众多亲戚撒钱吃酒席。

闽南这边吃酒席的风俗,与四川吃酒席的风俗区别好大的!

完全有川菜与闽菜的区别那么大。我甚至怀疑也可能有四川话与闽南话的区别那么大?

来说下闽南农村这边正式的婚宴酒席吧。

闽南这边一个村子里的人,会按家族划分为好几拔,用他们闽南语叫“格己狼“。

“格己狼”就是“自己人“的意思。

(格己狼。图片来自网络)

闽南农村的婚宴酒席,一般都是请厨师到自己家做菜请客,“席设本宅”。

村里家族内的“自己人”有婚宴喜事,全村庄内的“自己人“全家都会逐一被主家上门邀请去参加免费的酒席。自己人全部都会被邀请到,又全部要求去白吃,可以去帮忙,但不可以送礼金。

送礼金的他就不是“格己狼”了。

作为本村庄不是“格己狼”的外族人,一般都不会被主家邀请的。但这些本村庄的外族人(其实都一个姓,五百年前也是一家人)又一般全部都会自觉自愿地去参加婚宴。但是要预先一天或在酒席开始时向主家送贺喜礼金。送礼金后,这种外族本村人的一家只能由一个成年男丁去吃酒席。

至于受到主家邀请的各种亲戚,送礼金后却是可以全家入宴席的。

但是不是亲戚而被邀请的外姓朋友,请记住不管送了多大的礼金,只能一人独自赴宴,不能让伴侣陪,也不能拖儿带女。

这就与四川很不同了。四川人是受到邀请才去赴婚宴酒席的。而且四川人去赴婚宴酒席,必定会送礼金,送礼金后,可以自由带自己的家人去吃酒席,人数都不受限的。

闽南农村酒席的不同,还在于吃席的方式。

开席时间一到(一般下午2点开席,晚上八点开席。)先上开胃小凉菜。类似用芥蓝菜、脆瓜腌制的,口味酸酸甜甜又脆生生的各种凉拌小菜。

(凉拌脆瓜。图片来自网络)

然后上切成小段撒上芫荽的五香条。

五香条是闽南农村人的最爱,一般稍正规的酒席上都会见到它的身影。

(厦门五香条,图片来自网络)

五香条吃得差不多空盘了,会来人撤走盘子,然后上各种卤肉之类凉菜拼盘。

再后面就是一样一样地上各种热气腾腾的羊肉,牛肉,以及龙虾,鲍鱼,海鳗之类各种海鲜了。



以上三种,常在闽南农村婚宴上出现。

(图片来自网络)

但是都是在一种菜吃得差不多了,撤掉盘子才再上另一种新菜的。

所以给人的景观就是,一大桌人围着一个菜吃,好象冷清了点?好象…

真的让好多外省外地人诧异。

四川的婚宴酒席,一大桌满满的,吃席的人一眼就可以一五一十地看出来,今天到底会吃到了几个菜。那个菜品相好,那个菜实惠又好吃?

而闽南这边酒席吃到散席时,人还是晕的:我今天到底吃了几个菜来着?

据久赴此种宴席的老公说,闽南农村这边的婚宴席,菜品一般至少在二十几样以上。

这倒是真的。一样吃完再上一样,并不是说闽南人抠门,吃个酒席都不给人吃不饱。这只是个风俗。

不信看席上那些五光十色鲜掉舌头的海鲜呀,种类多到内陆来的人头晕,好些连名字也没听懂。

这些闽南人,他们到底介绍的是个啥呢?

反正就是会在海里游的吧。

一直感觉闽南语比英语都难学喔?[抠鼻][抠鼻][抠鼻]

(图片来自网络)




菜要现做现吃,看到北方人经常一桌的菜都做完,摆得满满当当,然后开始吃,这时候前面的菜都凉了,哪里有食欲?




我就是福建的。我们这边酒席一般有二十余道菜,十几二十桌客人,每桌安排十二人。客人的桌次安排也有讲究,新人的舅舅阿姨一定得安排主桌落座,主桌上还会安排一位新人的兄弟辈负责斟酒,年长的辈分大的得坐上位,常常会看到两位长辈互相谦让上位的场景,年轻人常选择坐中间位置。桌上摆一大盘花生瓜子糖果,客人们可以边嗑瓜子边聊天,待客人全部落座后主家负责巡场的专人便会通知后厨开席。

刚说了,我们这边酒席一般有二十余道菜,第一道菜名“全家福”,实际就是一道卤味大拼盘,分量得有四五斤。待这道菜吃得差不多了,便可继续一道一道上了,菜品以鸡肉、鸭肉、牛肉、羊肉、猪蹄等大菜为主,辅以龙虾、螃蟹、鲍鱼、海蛏、清蒸海鱼等时令海鲜,鱼丸、八宝饭、野生菌各种时令鲜蔬瓜果点缀其间,最后以填汤和糯米糍告结。热菜为主,荤素搭配,干菜吃几道一定上份汤菜,菜一道一道上,按桌上保留三四道菜的节奏调整上菜速度。客人边吃菜边喝酒聊天,主家挨桌敬酒分烟发糖,一场宴席一般持续两个多小时。

你想,两小时的宴席,20余道菜全都一股脑摆上来,吃到最后不都凉透了?再说,20余道菜全上,还得坐满12人,办20余桌那得多大的桌子多大的场地啊?一道一道上,既能最大限度保证菜品的口感与热度;又可以放缓客人进食的节奏,让他们的胃可以容纳更多的美食;还可以让宾客们在候菜的间歇互相把酒言欢,其乐融融,为新人新婚营造浓郁的喜庆氛围。







楼下那些说吃完再上菜的,理由有说风俗、有说国家光盘行动的,我还从来没听说吃完一道再上另一道菜的(还需广大网友普及知识),厦漳泉没有,问了福莆宁的同学也说从来没听说过,龙岩连城、宁德古田去吃过酒席,也没有这种情况。也不知道你们说的是福建哪个地方的……在福建一道一道菜上有而且一般都是这样上菜。但是你们有些说的吃完一道菜才上下一道菜的是真的没听说过(可能孤陋寡闻)……(还有一群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识字,来跟我说他们那都是一道一道上的。这现在是讨论这吗??????)




是的,闽南我们镇也是,吃席一盘菜上来,换前一盘下去,桌上最多可以留③盘菜,每道菜都是现做现上的,特别干净、新鲜!




都是现做的呀,一盘一盘上。海鲜鱼什么太凉了就会有腥味。开席前一般桌上就有卤味拼盘,脆皮鸽,凉拌海蜇,血蛤和螺双拼或者拌橄榄,其它凉拌海藻等小凉菜。剩下的都是现做或者当天预制一半的菜。做好一盘上一盘。一桌十个人,海鲜菜都是按人头一人一个,人那么多,一人一筷子就没了。福建菜汤汤水水也不少,提前上,会凉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福建   酒席   流水席   斋饭   闽南   福建人   凉菜   婚宴   寺院   亲戚   桌上   桌子   客人   传统   农村   感觉   美食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