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出门饺子进门面。是传统文化还是地方风俗?

谢悟空邀!

出门饺子进门面,

远远流传尚古远。

黄河流域通向北,

地方风俗占半天。

小麦种植生产区,

面食花样成习惯。

贫困之时高级餐,

用来待客和过年。

好吃不如饺子说,

待亲庆节善食做。

饺子交音形圆宝,

寓意招财交运好。

其中包含亲人情,

预祝交运财恒丰。

家人只要出远门,

母爱妻情饺子奉。

不免留传古故事,

饺子面条显吉庆。

郎要经商远方行,

妻愿夫君交运通。

包饺饯行祝顺风,

归来满财夙愿中。

更显效应似神灵,

因此流传更广兴。

远途归家落脚面,

面条长长庆俗风。

其中烫面能散寒,

驱净风寒和劳顿。

长长久久条条顺,

吉言喜庆借吉音。

北方古老之风俗,

至今不改之初忠。

只是生活富裕路,

慢慢习俗有些疏。

进出盛宴客满朋,

饺子面条日常通。

盛情饺子待客道,

早已过时换宴请。






谢谢邀请!

我是东北人,从小就知道出门饺子回家面这个习俗。这应该是地方风俗,也是传统文化!


在过去出门为什么要吃饺子?特别是水煮饺,因为它代表走好运气,它又像似元宝,所以,人们都特别的喜爱它。在出门前吃一碗热乎乎的水煮饺,会让你一路顺风,没有阻碍风险,达到心想事成而归。到家以后,家里人给做好一碗热面,吃上一碗热乎乎的面条,就代表着接风洗尘,缓解一路风尘的疲劳。


饺子对东北人来说,它的用处不单纯指“出门饺子回家面”。有俗语称,"好吃不如饺子,自在不如躺着"。当家里来重要客人时,必须包饺子来招待客人,这是对客人的最高礼仪。包括过生日,早上鸡蛋面条,晚上必须是饺子。我们家孩子她爸爸,从我嫁到他家,他的生日每年都给包饺子。这个习俗也就成了传统文化了。


说它是传统文化,是因为饺子它在食品中最具有代表性吉祥如意之称,在古老的传统文化饮食里,饺子就占有一习之地,特别每年的初夕夜,全国人民老少皆宜都在吃饺子,这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在共享节日快乐时分享的统一食品,那就是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八月十五吃团圆饺子,这就是中国千百年民族传统文化的风俗!




过去人们说,送行饺子接风面,这是比较生活富裕的家庭才能有的排场。

现在的年轻人也许不知道过去岁月的艰辛,普通人家那是只有过年才能吃上饺子,窝窝头咸菜吃饱就不错了。

倒是现代物资丰富了,人们的口味越来越浓,早已不再是什么饺子和面了。大饭店里的美食应有尽有。

不过现在农村还有生活困难的人,常年累月在外打工,出门的时候吃一顿饺子也是不错的。









谢邀!

这句俗语应该是指北方地区吧!南方地区还沒听到过这样的话,我的回答不一定正确。

一个人要出门讨生活,出门的那一餐一定要吃饺子,饺子的样式形似元宝,寓意出门的人能赚很多的元宝回来,也就是出门在外,预示将吉祥如意,富贵安康的意思。进门面,即回来的时候,第一餐一定要吃面,面即面子,寓意出门在外的人回来了很有面子。人不出门身不贵,出过远门,见多识广,眼界宽了,心胸阔了,人气也高了,在乡人中是很有面子的人。回家吃一餐面条,更增添了喜气,全家人也感到高兴!:




我认为这出门吃饺子进门吃面,

并不是传统文化,而只是北方

地带的一些风俗习惯而已。

南方人就根本没有这种说法。

南方人不像北方人那样喜欢吃麺

条麺食,南方喜欢吃米饭。出门

进门都一样。

说出门吃饺子,进门吃面。可能也

有它内在的寓意。或许饺子的外

形真的有点像金元宝,或许饺子

内包的是美味佳肴,吃了经得起

饱,不像面条那样容易消化。

回家吃面条快捷方便,不像饺子

那样还得临时备馅、扞皮子等,

多麻烦。




出门饺子回家面,从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出门之前要吃热腾腾的饺子,回家的第一顿要吃面。吃出门的时候是饺子,这个习俗已经是流传了很多很久了。

为什么是出门饺子呢?这和饺子代表的寓意就分不开了。

1、饺子的外形长得就像是元宝一样,寓意是多财多福,在离家之前吃上一顿,就寓意着一个好的开端。在古时候,出门的人要么是赶考的学子,要么就是外调的官员或者是生意人,不管是仕途、官运还是财运,都从一盘热腾腾的饺子开始。

2、饺子里面的肉馅是有很多种的,煮熟了过后,原本松散的馅儿就会变成一团,这是希望离家的人儿可以早日归来和家人团圆。

3、饺子饺子,交子交子,这两个词语发音和字形都是比较像的,交子除了是货币,它还有广交朋友的意思。家人是希望远行者在外面能够光交朋友,这样遇事才会有贵人相助,一切都会顺顺利利的,步步高升。

4、饺子的制作过程和形状也是有警示寓意的。饺子在填上馅儿之后,是要把两边的饺子皮像中间捏的,这两边的皮就像是人的嘴巴一样,象征这要谨慎言行,因为祸从口出。在外做事还是要小心谨慎的,不要乱说话。

之所以是回家面,这也是和面条的形状有关,每根面条都是长长的,有长长久久的寓意,都希望一家人能够在一起不分离,所以旅人归家过后,就用一碗面留住他们,无须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

还有就是面条煮熟了过后,口感是很顺滑的,家里的人认为外面的劳作多多少少都是会很艰辛很委屈的,吃了这一碗面就能将所有的不顺心都赶走,归家过后就会一切顺利的。




地方风俗,地方文化,两者兼有。

出门吃餃,代表一帆风顺。

进门吃靣,代表常来常往,喜事连连。




是地方风俗,十里乡俗不一样,讲究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所以冬至这一天饺子了最能卖,生意兴隆!




出门饺子进门面,我认为应该是传统文化了。因为它流传的面太广了,不仅仅限于某一个地方。出门饺子进门面,已经耳熟能详,扎根于人们的生活,磨灭不掉了!




题主提出的“出门饺子进门面”是“传统文化”还是“地方习俗”,可以肯定这即是传统文化又是地方习俗。理由有三:(1)中国传统文化之含义多种元素,不仅仅是吃之饮食文化。(2)地方习俗就是极具地方特色的东西或现象,比如最早的文字皆由一种地方习俗之“结绳记事”演变而成为今天的文字模样。(3)中国文化最精彩之一就是饮食文化。

回到主题,“出门饺子进门面”之习俗,无不体现各种地方习俗为丰富中国文化添加了不少活力。

从其字面意思可想而知,出门饺子:饺子是一种需要包入馅料的一种食品,包馅即有和的意思,又有藏的寓意。即:使人联想一家人对出门之人的掂记,通过出门前的一顿饺子,也让外出者把家藏在心中。

进门面:“面”有颜面,面子,面对之音,意思是进入家门的人,与家人相见而叙,相述思念之情,而的形态大多是柔软绵长之状,又意寓长久的家人情怀及祝福。

尽管“出门饺子进门面”是极具北方人的特色习俗,随着如今中国文化在网络文化之自媒体的兴起,这个“地方习俗”也会慢慢进入南方人的生活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交运   传统文化   饺子   风俗   馅儿   地方   吉祥如意   南方人   俗语   元宝   寓意   面条   习俗   面子   家人   农村   代表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