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一些老人说在生产队时,一餐吃2斤大米,信吗?

不但信,而且这是真事。当年在生产队时,莫说一个人一顿吃2斤大米,就是2斤白面包的饺子,同样不在话下。当时听队里的老人说,在解放前和六十年代自然灾害期间,一个人一顿饭能吃100个水饺,还有的人一顿能吃一挎杠子面火烧,一挎也就是一个人伸直手臂,从手掌一个个干面火烧直立的摆到脖子,一般来说要有三四十个。试想需要几斤面粉?虽然吃火烧只是听当时的老人说,可吃两斤白面包的水饺我是亲眼看到。

现在说起当年的情形,大家都不相信,也不敢相信,尤其是青少年一代,总认为是天方夜谭。现在的生活好了,两斤大米一个人够吃三、四天,甚至更多。岂不知在当年,尤其是农村生产队里的农民,吃的基本上全是红薯、薯干和野菜,玉米饼子都很少,饭菜里面还缺少油脂。那时候人人都能吃,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两斤大米或者是两斤白面,一个人一顿能吃完的太多,并没有什么奇怪的。




那时候是吃得多,一是活儿累,二是人们普遍吃不到油水,吃不到肉蛋等副食,一年到头吃粗粮,吃细粮基本忽略不计,那时候的人沒有胖的,寿命没有现在的人长,现在的人可以天天吃大肉大鱼,生产队的时候是没钱吃得。

偶尔一顿饭吃二斤米饭是有的,但不是常态




我是60后,不但想信,而且还是亲眼所见。

那时乡政府叫公社,村委会叫大队,大队下面就是生产队,村民叫社员,干活记工分,凭工分分配粮食。

生产队由社员组成,大的生产队有一百多号人,小的生产队有三四十号人。不管生产队大小,每个生产队都有生产队队长、副队长、生产队会计、粮管员、记工员,作为生产队的领导班子。生产队队长主管全面,副队长分管生产,会计负责结算,粮管员负保管粮食和分配粮食,记工员负责每天给出勤的社员记录工分。

那时,我年纪尚小,初中读毕业没能考上高中,到生产队担任记工员。白天和社员同工同劳,晚上给社员记工分,生产队一天补贴我一分工分。记工分按天记,满勤一天记10分,半天记5分。

那时生产队干活都很苦,劳动强度也大,不是改田造地兴修水利建水库,就是抢收抢种,社员们常常吃不饱穿不暖,个个瘦的都像猴子。不过也挺能干,也挺会吃。那时生产队干活都是派人送饭的,每家的饭几乎都一样,红薯饭、苞谷饭,说是饭其实都是红薯苞谷多。可是没有一个人是吃饱的,吃个半肚就会把碗放下,留下一点休息的时候充充肚饥。

生产队吃饭是社员们最开心的时候,劳累了一上午终于能吃上饱饭了。吃饭时社员常常会开玩笑,甚至打赌吃饭。生产队有一个二愣子,人老实,傻不拉叽干活挺买力,自己的饭吃光了,还总是盯着别人吃。队长看不下去就和二愣子打赌说:你如果把我的饭也能吃下,我给你加工分。二愣子二话不说,说赌就赌,端起队长的饭碗就是一阵子扒拉,队长的一筒饭就剩下个空筒子。说实话,队长的这筒饭足足有五斤,那是他一家人的口粮。

说实话,那时的社员会吃饭不是极个别的,其实人人都会吃,就是没有这么多的饭给你吃,粮食少孩子多,每家都是上顿不接下顿。哪那时的人为什么就这么会吃呢?主要是生活艰苦,劳动强度大,一年几乎吃不上猪肉,肚子里空空的没油水啊!

有人会说:那时农民不也是养猪养鸡的吗?为什么就吃不到猪肉呢?实活告诉你吧,那时农民养猪也是要卖给国家的,那是有任务的跟交公粮一样。即使母鸡能下个蛋,也要拿到大队代销店换个盐巴酱油的。如果你私自养猪养鸡卖,那会割了资本主义的尾巴,让你连盐巴都换不成。

总而言之,那时的农民是世界上最苦的人,农民会吃主要是饿得慌没油水。但农民又是最坚强的,就是自己吃不饱也要水库建起来,把生产搞上去。那像现在的年轻人,天天有白米饭吃还嫌弃菜不好,那才是真正的生在福中不知福的人!大家认同吗?




那是确实的事原因有二个,一,那时农村的青壮年干的是体力活,体力付出大所以吃得多,二,那时计划经济菜种比较单调,一个青菜,一个辣椒,又没有多少油水,猪肉只过大节,大年才有吃,平时很难见到,不象现在歺歺大鱼大肉,所以吃得多是非常正常现象,不足为奇。




信,绝对相信,那时也就是把肚子混饱,没肉,纯拿粮粮食填,特别是干了出力活。有一年夏天夜里我们加班打麦,就是把麦梱的麦穗用打麦机脱粒,那玩艺活太重了,打到半夜结速了,肚子也饿了,集体给加班的每人分1.2斤压好的面,再给你煮熟,浇上汤算是调好了,每人用洋瓷盆子盛,我记得很清楚,我用一个大洋瓷盆子盛了大半盆子,连汤带面足有二斤多,我一口气给全吃完了。哎,现在的年轻人生在福中不知福,还说集体时期好,真是“饱汉子不知饿汉饥”。




《原创》农村一些老人说在生产除时,一餐吃2斤大米,信吗?这个说法是有的,不过只是少数人而已。过去生产队时基本口粮都不高,多数生产队的平均口粮在40斤以下30斤以上,30斤以下和40斤以上的也有,但不占多数。单粮食的数量来看要想天天吃饱是很难达到要求。更主要的还是油水不足,肉食很少,所以那时候的人总感觉肚里空空。农民劳动强度大脏累,吃饭量普遍比较大,有些农民说半斤米饭吃进去还粘肠不到,这种说法虽然有点夸张,但也说明那就时候的农民真的是吃不饱。

本人在学生时代就亲身目睹过农民赌吃的。有一次,有个农民在公社食堂吃完了半斤米饭和一盘豆腐后,他和几个同伴青年说他还能吃四个月饼,几个青年说是不是?他说是!吃得完白吃,吃不完赔两筒,过去的月饼是四个一筒用油纸包装的,结果几个青年合起来买了一筒月饼给他接着吃,大家看着他大口大口的吃起来,直到吃完为止。另外一次不是赌,是生产队到边远山坑插秧,队长动员能去的老人和学生都去,平均每人一斤米落锅,生产队还礳了豆腐,算加菜的了,结果去的人很齐,饭菜全部吃完。那时的饭是用大锅做的,用萝框装着去,任意要多少装多少,有的精人怕吃亏,装饭装两次,第一次装半碟,很快吃完,紧接着第二次装满碟,这样就保证不吃亏保证能吃饱了。

现在的人由于天天吃肉,营养丰富,一餐只能吃一到二两米的饭量,不相信那个时代有人能一餐兄完2斤米饭就不足为奇了。




那个时候我只有十多岁,亲眼目睹一顿吃两斤包谷面的人多多皆是,因为沒有肉沒有油,只有筷子粗细的白萝卜煮在锅内,放点盐。死面包谷饼,就算一两捏一个,并不大,两斤面只有二十个,捞到大瓷碗或钵里,只有一碗半或一钵,量并不大。早十点钟狠狠吃一顿,出工在下午四五点回家吃第二顿,根本撑不到回家就饿了!挖地担粪打石头等强大的体力劳动,算算热量,可想而知!像《红旗渠》中抡锤打石头和下煤窑,月沒七八十斤粮是不够的,犹以力气大的壮汉!




不知,因我下乡内蒙农村十一年,当地无大米

我在知青中算能吃的,虽还有村民大肚汉也没米吃

我一顿吃七个馒头两碗土豆萝卜菜

吃面条六碗

吃过一顿十三个油饼,可比现在油条大

一顿吃过四五斤羊肉

一顿二斤五花肉小炒吃光,只三个馒头

现在七十岁一顿三个玉米饼,四两酒,四两肉,还有菜,两瓶啤酒




农村一些老人说在生产队时,一餐吃两斤大米信吗?

你这个提问,主要讲的是六七十年代,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六七十年代,国民经济是非常落后的,生活条件也是非常艰苦的,那时候的农村人,由于很少吃肉的原因,绝大部分的人,肠子几乎都生锈了,肚子里的油水很少,所以说饭量普遍很大。

再加上在那个艰难困苦年代,农村极少有什么机械化作业,绝大多数的人,都是人工作业,劳动强度都是很大的,热能和体能消耗是很高的,所以说胃口普遍都比较好,这也是在所难免的。

在那个特殊困难时期,人只要能吃饱,就已经很知足了,至于说吃好,那纯粹的就是一种奢望。

再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一个成年男人,只要敞开肚皮整,吃一把两斤装的干面条,或者是两斤米饭,很多人都能做得到,当然不是每一顿都能这样吃,也没有这个条件,只是偶尔这样吃而已。

在那个特别困难时期,农民的土地是实行的是公共耕作,是集体化行为,每年还得必须的交公粮,如果家里喂了一头猪,还得为国家贡献,半边猪肉的税收。




我信,因我经历过,不吃白不吃,吃不了倒地上,不到三个月把集体积累下的东西吃没了,把大食堂吃黄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生产队   洋瓷   大米   农村   工分   劳动强度   口粮   盆子   社员   油水   米饭   猪肉   队长   粮食   农民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