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龄满30年的农村中小学教师晋升副高级职称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农村教师教龄满30年以上的获得国家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的荣誉证书的,应自然进入晋级副高,不应受到下面地方设的条条框框,或者人员名额的限制。

据我了解一个省市各地区都不一样,在等待以后的统一文件下发。




谢邀答!个人了解有两项政策:

1.中级职称,在农村小学,只要满30年,可以直接晋副高级,不受单位编制限制!

2.今年又有一个新政策,中级在村小,连续任教满10年,仍然继续在村小任教的,可直接晋副高!

仅供参考!




教育守望,你好!我很赞同你的建议,让在乡村教了30多年以上的乡村教师自然晋升副高级,这个条件合情合理,因为在乡村教了10年都可以申报高级了,那我们老教师在乡村已经获得小学高级20年了该不该晋升副高级呢?既然照顾年轻的也要照顾一下老的,老教师在乡村干了一辈子,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确实不容易,造成今天没有评上副高是有很多原因的,当我们已经获得小学高级时,评先进校长老叫我们让给年轻的,到了我们需要评副高时,年轻的却不让给老的了,所以造成今天年轻的工资高过老教师的。希望你多发动让我们广西贵港市的乡村老教师获益,我们会多多感谢你的!




我建议在乡村中小学任教满30年以上教龄的中级教师又面临退休,应该按高级教师退休待遇进行退休工资的核算




支持年满三十年教龄的已获中级职称的教师直接无条件晋升高级职称,所有的荣誉他们(她们)都曾经有过,近两年才提出小高晋升中高职称,学校的论文课题等都让给了亟待晋级的年轻同志,且评先评优都有指标限制,不少学校领导暗箱操作,老师们根本不知道模范先进都是谁,如果再有条件限制那就是支持滋生腐败!




对于我们这里的教师来说,教龄满30年直接晋升副高级职称,真的是想得美!

自从网上传出有关满10年晋中级,满20年晋高级,满30年晋正高级之类的消息,有很多对评职称已失望的教师,特别是一些老教师,又四处打听,希望在退休之前能够解决副高级职称。

目前,我们省里并没有出台任何文件、通知,说教龄满30年可以直接晋升副高级,所以,这些老教师又一次“受伤”了。

但对于教龄满30年的教师,参加副高级职称评定,还是有一定的优惠政策的。

参评副高级职称,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教育教学、教科研、示范引领这三大块必不可少。

一、教育教学有6项要求:

1.获得县级以上优秀教师、优秀工作者、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2.被评为县级以上学科教学带头人,或市级以上骨干教师;
3.获得县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或获得市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以上奖励。
4.参加优质课比赛、教学比武、一师一优课等学科活动,获县级一等奖以上奖励;
5.市级以上名师工作室、名校长工作室核心成员或担任县级以上名师工作室、名校长工作室负责人,或被评为县级以上名师、名校长。
6.完成过县级以上试题命制任务。

二、教科研有4 项要求:

1.出版过或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过著作或论文;
2.主持完成1项或参与完成(排名前三)2项市级以上教育教学科研课题;
3.参加国家课程教材、国家课程地方教材编写。
4.受到市级以上有关部门表彰,或取得发明专利授权。

三、示范引领有2项要求:

1.开设过市级以上教学示范课、观摩研讨课或学术讲座。

2.指导青年教师在本学科教育教学类竞赛中获市级一等奖或者省级二等奖以上奖励。

对于教龄满30年的教师,满足这个条件,以上12项要求,只需要符合1项,即有资格参评副高级职称,这个条件就是在乡村学校任教30年以上,且现仍在乡村学校任教。

不过,同样也要和其他参评教师竞争,参加打分、公示、送审等环节,也受指标限制,难度仍然很大。

所以,对于在乡村任教满30年的教师,取得了教育部或省教育厅颁发的30年长期任教荣誉证书,参评高级职称时,可加大优惠力度。

一、不受指标限制,这对老师评职称是最好的优待;

二、简化化评审环节,老教师申报材料直接送审,不与年轻教师“同台竞技”;

三、符合条件,可直接晋级,不搞杂七杂八的事,让老教师心寒。

人,一辈子有几个30年,不要让老教师带着遗憾“离场”,晋升高级,让他们退得光荣,退得舒心,才是对老教师一辈子辛苦付出的最好回报。




山东省提高教师待遇,拓宽副高职称晋升渠道,政策倾斜农村老教师,成效显著。从2018年开始,在农村工作满10年的教师可以评审中级职称,不受单位中级职称指标限制。在农村工作满20年的教师可以评审副高级职称,不受单位副高级指标限制。在农村工作满30年的教师可以评审正高级职称,不受单位正高级职称限制。

山东省在农村工作满20年的教师可以评审副高级职称,不受单位副高级指标限制。这个是指具备了参与评审的资格,不确定一定能通过评审。以前这种情况下,是没有参与评审资格的。山东省自从2018年落实该政策,很多晋升副高级职称无望的教师重新看到了希望。落实该政策两年以来,很多老教师实现了职业梦想,通过了副高级职称评审。

山东省农村教师工作满30年教龄,坚持一线教学,取得本科学历满两年,中一任职满五年,继续教育合格,态度端正,立场坚定,作风正派,历年师德考核合格,历年年度考核合格,一般能通过副高级职称评审。如果有县级以上教学表彰或者综合表彰,通过副高级职称评审的概率更高。如果单位有副高级职称空缺,评审通过后可以直接聘任。如果单位没有副高级职称指标,评审通过后也可以直接聘任为副高级特设岗位。




许多农村中小学教师希望,教龄满30年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能够自然晋升副高级职称。但既然是晋升高一级职称,怎么会无条件呢?结合多地农村中小学教师晋升副高级职称的状况,其基本条件大致如下。

1、教龄满三十年,有二十年以上农村基层教学工作经历。

2、任中小学中级职称五年以上。

3、任现职以来,连续三年以上或间断五年以上班主任工作经历。

4、大学专科以上学历。

5、师德考核全部合格,年终工作考核合格且至少有一个优秀。

6、一线任课教师。

7、获得县市级以上教育教学荣誉者优先。

所以,作为农村教师不能等、靠。从参加工作开始,一方面要努力工作,为农村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另一方面,要积极为自己晋职称创造良好的条件。能早晋级就按指标晋级,不能指标晋级就等二十年农村教龄后无指标晋级。所谓无条件自然晋高级职称,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可以想象一下,你自己连个年终考核优秀也没有,让你晋上高级职称不臊得慌。




分项积分,积分高的先上职称,积分低的下次继续!首先,名额分到镇一级,再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全部入杠教师。然后将指标人数乘以2,再从入杠人数中选出绩效分前面积分的人。如某镇分得两个副高指标。初选入杠90人。将这90个人的职效积分打出来,选出前4名,即积分一二三四名的教师报送材料参评。四人将所有材料原件送中心校验证真伪,同时也是根据这些材料的积分和述职报告质量、说课或自己述职(介绍自己的任职情况,这两项只有一项,每年统一,说课就不述职,述职就不说课)质量,一般是积分高的胜出。积分低的下次再来。所送材料大致如下:1、文凭。积分是博士高于硕士高于本科高于专科高于中专(高中)。2、继续教育积分。必须完成学分才能参评,没有达到学分,无资格参评。不累计积分。3、普法考试证。缺考或成绩不合格,无资格参评。4、政治学习笔记,达到归定定数。不计入积分,缺材料不全,不参评。5、业务学习笔记和常规教学工作手册(常规教学工作手册上有业务学习笔记),不计入积分。但缺了,材料不齐,不报送。6、论文。分国家、省、市级,又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发表的算一等。就高不就低。多篇不重复记积分。上封顶。7、课题。也分国级省级,看参评人的贡献,计积分。如组长分高于成员分,有获奖证,评优秀实验员加分。但分数封顶。8、个人所得荣誉。国级、省级、市级、县级、乡镇级,优秀教师、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骨干教师,师德标兵、先进教育工作者等,级别高积分高,就高不就低,不重复计分。9、辅导学生获奖。类同于8。10、辅导新青年教师。好像只要材料,青年教师的获奖不计入参评教师的积分。11、教学质量奖。可重复计分。但上封顶。分数不多。11、教学比武。分国省市县乡镇级。计入积分,类似于8。还包括、优秀教案、微课、课件等。12、优秀岗位。好像参评近三年没有优岗为不合条件。每一个优岗都加分。最多只加到两个还是三个优岗。不继续往上加。但优岗多是好事。某同事,参评五次,八个优岗。最后还是被市改为评上了。13、教学计划。不计入积分,但必须有,否则不参加。14、年度总结,要求同13。15、教案。同13。16、听课笔记。要求同13。17、计划生育无违纪证明。不计入积分,但存在问题,不参评。18、教龄。每年加多少分,不封顶。好像大致就是上述材料。上交县市的是复印件(镇以对原件验证)。根据积分高低,县一级对二倍人员排序。前一半拟初评合格。如果积分相同或悬殊不大,专家组重议排序。县参评人员应该是非本县人员,直系亲属回避。所有材料都是任现职以来的材料。评中高是任中一以来的所有材料。县评好后,将材料和结果送市。市有权对县评结果否决。评好后送省。省一般只存档。公示。最后合格。就算评上了。要交评审费。回答供参考。




大力支持,一辈子有几个30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教龄   农村   山东省   高于   中小学教师   乡村   合格   积分   指标   条件   高级   单位   教师   年轻   材料   社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