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低成本买入机会,最近不少指数低估

关注低成本买入机会,最近不少指数低估

来源 | 小丫投资笔记


PART01


去年大盘一路跌到2600点以下的时期,不少基金投资者因为害怕市场“跌跌不休”,再加上市场恐慌情绪弥漫,最终选择割肉离场。

年后市场连续三个月强势上涨,上证指数重回3200点之上,那些在恐慌之中像机器人般坚持操作的人,最终迎来了收获。而去年割肉离场的那批人中,或许有“望市兴叹”者,或许亦有“掉头追涨”者。

接着形势再度急转,最近一个多月全球政经环境日益紧张,市场随之剧烈震荡,有人携收益及时离场,有人再度恐慌割肉,也有人伺机进场......

历史重演。

定投基金,真是一个很考验耐心的事儿,市场越是震荡,越需要克制住情绪,顶住压力——这些情绪和压力不但来自投出去的金钱,也来自市场其他投资者的负面声音,毕竟A股的投资者,9成是散户。

当我们终于坚持下去,穿过了低谷并迎来上升期,收益空间也随之扩大。

PART02

错过去年低成本买入指数基金的人,如果你坚定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现在又有不少指数再度进入了低估区,比如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红利等。

当然,不是所有低估的指数,都可以投资。对于入门的普通投资者来说,定投宽基指数会是更稳妥的选择。

很多人觉得基金定投就是“无脑操作”,不需要择时。我的理解,这种“无脑”其实是傻傻的坚持长期分批投入资金,无需顾虑市场的短期波动,也不需要花费太多心思去预测和分析市场。

但在一个资产价格周期内,定投基金其实并不排斥“择时”——即选择什么时候开始定投或调整定投金额。

当你在资产偏贵的时候买入,成本增加,意味着你要将投资周期拉得很长很长,越亏的时候越买,才有可能盈利。这种情况下投资者需要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整个投资过程会非常纠结、痛苦——有些熬不下去的人,就像去年高位入场的投资者一样,最终选择在市场持续下跌时割肉离场,从而错失今年的上涨盈利。

而选择在资产相对便宜的时候买入,成本降低,后续的投资过程负担相对轻,收益空间也比较大。

以这张定投曲线图为例,比起A点,B和C显然是更好的买入位置。


关注低成本买入机会,最近不少指数低估


指数基金定投至少要能跨越一个完整的价格周期,当进入包含E、F点的高估区时,我们可以考虑止盈。止盈点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收益率来确定,也可以根据资产价格来确定——当资产价格偏贵时,可以考虑卖出。

指数估值,就有助于我们在定投指数基金时判断现下的资产价格相较于历史水平究竟是贵了还是便宜了。

以估值指标之一“市盈率(股价/每股盈利)”为例,如果我们想知道沪深300指数的估值,就可以把沪深300指数的所有成分股的市值和盈利分别进行求和,然后再用总市值除以总盈利,得出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并和沪深300指数的历史市盈率进行比较,判断出沪深300指数的估值高低。

当然,实际操作中很少个人投资者会亲自计算,我们有多种渠道可以直接获得估值。

PART03

一种是直接到第三方估值工具/网站上查询,比如且慢、蛋卷、理杏仁,这三个是小丫用得比较多的工具。

且慢和蛋卷提供了常见指数的估值数据,界面简洁明了,还新增了50AH优选、500低波动、养老产业这几个发布时间较短的指数的估值数据,基本能满足我们的需求。

关注低成本买入机会,最近不少指数低估


关注低成本买入机会,最近不少指数低估

理杏仁的指数更全,估值页面也有标签帮助投资者判断机会位和危险位,点击指数名称,还可以获取与该指数相关的所有样本股和基金信息。当然,功能丰富的产品是需要付费的,费用虽然不高,但如果只需要常见指数的估值,且慢或蛋卷就足够了。

关注低成本买入机会,最近不少指数低估


关注低成本买入机会,最近不少指数低估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有些专门研究指数基金的公号和指数的官网/官方号也会提供指数估值,比如中证指数公司的官网:


关注低成本买入机会,最近不少指数低估

不足的地方在于中证公司只提供了少量指数的数据,而且也没有用颜色标签帮助投资者直观判断估值的高低。

天天基金网也提供常见指数的估值,点击指数名称同样会展示相关基金的列表,方便投资者寻找投资标的:


关注低成本买入机会,最近不少指数低估


此外,像天弘基金、蚂蚁财富也有专门的指数估值专区,只是指数的种类不够丰富。

如果想深入研究的话,Wind、Choice这些金融终端都是好工具,但售价过于昂贵,更适合机构和专业投资者使用。

PART04

通过上述估值渠道的展示,大家可能也发现了,不同的估值渠道,对某些指数的估值判断并不一样。

截止5月20日,且慢统计的上证50和沪深300的市盈率分别是9.89、12.57,均被列入了低估区;而在蛋卷上,上证50和沪深300的市盈率分别是9.38和11.44,均被列入估值适中区。

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这跟各个估值渠道采用的估值体系/方法不同有关。

一方面,不同的估值渠道所采集的历史数据周期不一样。

且慢采用的是上证50和沪深300近8年的历史数据,而蛋卷则是统计了2009年2月至今10年以上的数据,统计的周期不一样,数据自然也存在差距。一般来说,指数估值的数据采集历经一个非常完整的牛熊周期,会更有价值。

另一方面,不同的估值渠道对历史百分位的区间划分不一样。

可能有的渠道认为只要PE/PB比历史上20%的时候高就算低估,有的认为比历史上10%的时候高才算低估,更严格的渠道可能要求PE和PB同时低于某个阈值才算低估。这个可以结合个人的风险偏好来判断,谨慎的投资者会更喜欢明显低估的产品。

除此之外,ROE(净资产收益率)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数据。

那么,应该以哪个渠道的数据为准呢?

其实不存在绝对标准的答案。专业投资者或许会利用大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而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我们综合参考这些渠道的数据,再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投资理念大致判断指数的估值高低,就能避开大部分不恰当的买入时机。

今日关键句:

定投基金,真是一个很考验耐心的事儿,市场越是震荡,越需要克制情绪,顶住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指数   蛋卷   且慢   市盈率   上证   周期   投资者   情绪   渠道   去年   资产   基金   机会   数据   价格   财经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