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幸福

超英空间——(43)

于超英 超英空间 2016-07-25

什么是幸福


思考与感悟--11

《什么是幸福》这篇文章是我在沈阳铁道报2012年11月16日时尚生活版发表的。我当时写这篇文章是有感而发。我的好朋友得了脑出血,50周岁就去世了,我的研究生同学由于可能是工作压力大而走完了人生的道路······。我常常在想,人生几十年,活着为了什么,什么是幸福,这个问题细想起来真不好回答。我以为人生就是一个过程,幸福是意义和快乐的结合。当人们的工作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人类社会就走向了幸福的王国,这可能吗?人们的工作既是一种生存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人们还没有解决生存的压力,所以幸福只是相对的,人们还需要不断超越自我、改善心境、系统思维、共同愿景、集体学习,这样才能不断地获得幸福感,圆满地走完人生的道路。

什么是幸福

——于超英发表于2012年1月16日第4版《沈阳铁道报》

幸福是意义和快乐的结合;幸福是相对的,是因人而异的。我有一个同学,年薪好几百万,可能是长期工作的压力,心情郁闷,得了抑郁症,跳河自杀了……每当我想起他时,内心深处就陷入深深的沉思,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什么是幸福?幸福的感受是什么?


首先我想,幸福应该是由内心所感受到的。当一个生活利得有意义并快乐着,他就是幸福的;当一个人在工作中得到了快乐,有成就感,他就是幸福的;当一个人的家庭和睦,他就是幸福的;当一个人和他的家人身体状况良好,他就是幸福的;当一个人有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并有相应的报酬,衣食无忧,他就是幸福的;当一个的生活没有压力,他就是幸福的……


前两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乡村教师,年过半百,在偏远在村庄教书38年。他从17岁开始在此山村教师,整个村子50岁以下的村民都是他的学生,人们亲切地称他为老师。山村的教学条件很差,教室是木制的小屋,风一吹就有倒的可能,可是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把自己的青春,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这个山村。当记者问他:“难道你就不想到城里教书,到城里工作吗?”他说:“我走了,孩子怎么办?他们需要识字,他们需要文化,他们离不开我啊。“记者问道:”这儿条件这么艰苦,又挣不了多少钱,你不苦吗?“他说:”当我看到孩子们都成长起来,有的考上了大学,心里就很高兴,很幸福。“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幸福,也真正理了幸福就是意义和快乐的结合。有人说,人生就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把美好留在人间。


我想幸福也应是呈梯次的。老百姓幸福感的基础,就是首先要有安全感。老百姓的幸福是和衣、食、住、行相关的,即老百姓关心的是老有所养;是有病能看病,能看得起病;是有班上,有基本工资保障;是孩子能上学,能上得起学……


幸福又是多方面的,首先应从生活水平来衡量幸福。在评价生活水平时应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应着眼于收入和消费而非生产,即引入绿色GDP概念;重视从家庭角度评价,更加关注社区状况;收入、消费和财富的分配要合理;把收入标准扩大到非市场活动,即更注重老百姓的文化建设等,如图书馆建设,公共活动场所建设等。


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的根本在于藏富于民。老百姓只有衣食无忧,才能有幸福可言。所以,就业是老百姓幸福必要条件,老百姓只有充分就业,才能安定,才能和谐。老百姓充分就业的根本保证,在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只有中小企业发展了,老百姓才能充分就业。所以中小企业发展是我国最大的政治,这就要求从制度上保证中小企业发展,为中小企业纳税,创造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公平市场环境等等。


简单的说,幸福就是快乐地活着。当前,人们的工作既是一种生存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人类社会什么时候把工作仅仅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没有生存的压力,人类社会就走向了幸福的王国。

辽宁省工商联中小微企业创业商会

会长 于超英

2016年1月25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利得   幸福   王国   无忧   生活方式   衣食   山村   铁道   老百姓   意义   压力   收入   人生   快乐   财经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