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发展经验是进一步改革的起点

  2018年12月,由邓小平关于“实事求是”的著名讲话而发起的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中国大型经济社会实验已经过去了40年,这一实验后来被称为改革开放。在这一巨大的社会努力下,中国实现了发展的飞跃,其规模和速度是现代史上前所未有的。这些变化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它是少数几个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从低收入的农业社会到全球化的高科技社会的艰难旅程的国家之一。


汲取发展经验是进一步改革的起点

  渐进的、试验性的改革方式使中国实现飞跃

  了解中国的改革不仅对中国来说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国家迈向百年目标的过程中正确迎接所有挑战,并为未来的改革提供历史“经验”,而且对世界其他地区来说也越来越重要。中国的经济成功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中国视为学习的榜样,将中国的发展模式视为实现现代化和快速发展的灯塔。

  然而,中国改革的步伐可能会让许多试图学习或效仿中国模式的人出乎意料。改革开始40多年后,人们倾向于将中国的改革进程视为一个现成的分段模式,可以随时随地应用,并能在几十年内取得惊人的成果。改革应该是直截了当、快速和普适的,这是我所在地区各种过渡模式的准则。前东欧和苏联的改革经验与中国渐进的、试验性的改革方式形成了鲜明对比,只有中国实现了快速的发展飞跃,而前共产主义集团国家只能设法保持甚至还在扩大与西方国家的相对差距。

  这中间的秘诀是什么?简而言之,当时主流经济学家对所有转型经济体给出的处方大致相同。开放贸易和外国投资,价格自由化,强化产权,通过控制通胀来维持宏观经济稳定,推出一套刺激国内投资、城市化和生产率的金融政策——这些都是所有转型国家在一定程度上试图遵循的主要改革方式。中国和其他共产主义集团国家经常被放在一起比较,二者除了在制度上有相似之处,在经济、社会和政治条件上大不相同。前东欧和苏联国家大多是城市化、工业化的中等收入国家,而中国主要是以农为本,曾经是地球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东欧开始推行的改革曾是中国学习的主题,但很快这些改革就显露出其局限性。自由化非但没有建立稳定的投资环境,还导致了通货膨胀,并侵蚀了人们的储蓄,催化了社会差距的不断扩大,并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与中国不同的是,几乎所有欧洲后共产主义国家都从欧盟一体化进程给出的一条显著且经过验证的道路中“寻求庇护”。它们通过努力适应一个新的经济体系来避免转型混乱,这个新的经济体系承诺在一面新的欧盟旗帜下建立共同市场、推行凝聚力政策和保护不同的身份。尽管在实施上有一些困难,但由此提供了稳定性和明确规定的改革路径。最终,在这些国家加入欧盟后,这种过渡就结束了,但一些一体化遗留问题和与“核心”欧洲的顽固差距激起了一些国家要求进一步改革,选择个性化而非统一的改革道路的呼声。

  “新欧洲”需要从“历史终结”的哈欠中摆脱出来

  中国和东欧改革经验的比较往往只到这个阶段,很少再往后进行。这些国家经过漫长等待后加入欧盟,就等同于跨越了最后一个发展障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追赶全球的疲劳感。然而,如果不能与欧盟其他国家充分融合,差距继续存在,全球化带来的矛盾将产生新的挑战,一个“新欧洲”需要从“历史终结”的哈欠中摆脱出来,不能再沉溺于改革静止的自我安慰中。也许在彻底“实事求是”之前,最好不要匆忙做出假设。可以肯定的是,历史的终结尚未到来,采取大胆改革措施的责任再次落在各国的肩上。(社会科学报社融媒体“思想工坊”出品 全文见社会科学报及官方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东欧   苏联   经验   试验性   财经   欧洲   哈欠   共产主义   中国   欧盟   差距   起点   模式   社会   国家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