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技」完全一样的人工体外器官培育成功

被称为“类器官(organoid)”的技术,就是通过在试管中培养干细胞,来体现类似人的器官结构的技术。通常也被称为“迷你脏器”或“类似脏器”。因为它能再现人体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所以被作为一种超前的技术,用于制作人工器官和开发新药。

日前,韩国的研究团队培育成功了一种新概念“集成(assembloid)”,它超越了“类器官(organoid)”技术,可以表达器官内存在的包括所有细胞的完整的人类组织。他们把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了12月16日的科学技术类的国际学术杂志‘科学(Nature)’上面。


「新科技」完全一样的人工体外器官培育成功

这个技术有望带来攻克疑难病症的革新,通过它就能开发出病患针对性的药物

浦项工科大学生命科学系申根佑(신근유)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培育的这一所谓的“集成(assembloid)”,是到目前为止从未有过的革新型的技术,它超越了现有的类器官技术,作为一种可以完全表达病患灶的体外器官,为今后的疑难病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平台。

虽然类器官也是一种类似人类器官的“迷你器官”,但它们都不能表达脏器的成熟结构,不具备组织内的周边环境。因为没有多种细胞和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不能行使人类脏器的功能,所以,最大的问题是把它当成表达癌症以及各种疑难病症的准确的模型是有局限性的。

研究小组为了克服这种局限性,再造了组织干细胞和人类器官内存在的多种细胞,开发出了由上皮细胞、周围的基质层以及外部肌肉细胞层组成的组织化结构的组合型体外人类器官集成。研究小组发现,这样形成的集成与细胞构成和单一细胞水平中的基因表达现象与成熟的成体器官相同,它能够真实再现由于器官损伤而产生组织再生反应时的生体内部组织的变化。

另外,研究团队还开发出了‘肿瘤集成’,它能够完美地表达人的正常器官发生的肿瘤病理和生理学特征,是一种针对性的人的肿瘤临摹体。他们利用这种可操作基因及组合癌细胞的‘肿瘤集成’平台,查明了从肿瘤周边环境产生的信号决定了肿瘤细胞的流动性,这一生理作用的原理。表明肿瘤细胞和基质细胞之间的信号传达反馈,对调节肿瘤的可塑性很重要。这是一个重要的研究结果,它提供了一种新的癌症治疗模式,即通过调节癌细胞的流动性来消灭癌细胞,从而为开发癌细胞变化治疗法提供了可能。


「新科技」完全一样的人工体外器官培育成功

浦项工科大学生命科学系教授研究团队 申根佑(左)

申教授说:“到目前为止,从来没有过从人体组织到病理学和生理学特征上都能够正确地表达的人体组织临摹体”,“通过这次开发的组合型人工组织,建立了超越现有医药界限的未来型新药开发的平台”。他补充说:“期待他们的研究能够带来克服各种疑难杂症,开发病患针对性药剂开发的革命,从而开启新的医药开发模式的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器官   组合   脏器   癌细胞   病患   体外   病症   针对性   疑难   肿瘤   细胞   团队   人类   结构   组织   财经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