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电池的发展思路「上」

K-电池的发展思路「上」

SK创新在中国常州的电池隔膜工厂 (图片来自网络)

“K-电池(korea- Battery)”是韩国人对自己的电池产业界的统称,典型的代表就是所谓的“3巨头”---LG能源、三星SDI和SK创新。韩国人认为,当前已经到了事业的拐点,需要尽快开启K-电池的“2.0时代”。

市场调查公司IHS Markit认为,得益于世界各国对于电动汽车的普及政策的扩大,今年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市场预计将比前年剧增80%,达到236GWh(千兆瓦时)。 到2025年,将增长到896GWh,超过存储芯片市场的规模。


K-电池的发展思路「上」

三星SDI的壳型电池 (图片来自网络)

LG能源解决方案、三星SDI和SK创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产能已经分别达到了155GWh、50GWh和40GWh。到2025年,这3家公司的产能将扩大到约300GWh、100GWh和125GWh。

K-电池的“3巨头”与中国的宁德时代、比亚迪和日本的松下等全球电池企业一样,正在积极地进行扩建投资,但还是远远赶不上全球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市场的发展规模。


K-电池的发展思路「上」

日本松下的电池产品 (图片来自网络)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大众和特斯拉等整车企业相继宣布要‘自力更生’造电池。大众要造自己的别具一格的壳型电池;特斯拉也要生产具有特性的圆柱型电池。 另外,欧洲和美国为了建立本地区和本国的电池供应链,正在引诱电池生产企业在当地建立工厂。在它们的诱导下,宁德时代正在欧洲建设第一家电池工厂。因此,K-电池又将在欧洲与自己的老对手面临一场激烈的厮杀。


K-电池的发展思路「上」

中国的宁德时代 (图片来自网络)

韩国的电池业界人士分析认为,今后K-电池要紧跟市场的发展速度,强化电池的生产性投资。因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市场的重心,很可能会从K-电池滑向中国和日本或者欧洲,甚至是美国的企业。

一位业界相关人士表示,虽然K-电池的‘3巨头’为迎合国际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市场的变化,以极快的速度展开了设施投资和技术投资,但依靠目前的生产能力,很难提高市场占有率。


K-电池的发展思路「上」

电池生产设备 (图片来自网络)

K-电池为应对这种情况,迅速采取了措施。 LG能源决定打破常规,采取“先建后单”的投资战略。也就是说,先把工厂建起来再去争取订单;或者边建设,边拿订单。令韩国人欣喜的是,美国人为了排除中国因素,希望与K-电池建立合作关系。


K-电池的发展思路「上」

安装在电动汽车展示模型上的电池包 (图片来自网络)

SK创新作为电池业界的‘后起之秀’,正在最大限度地加快投资,迅速扩大它的包型电池的产能,以应对市场的发展。三星SDI渴望超过中国,正在加快对于各种型号的电池的投资速度。

韩国的电池业界认为,虽然要警惕过度投资,但考虑到电池市场的增长和用量的增加,有必要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为了与美国和欧洲整车企业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K-电池的计划是,对于电池的相关投资将持续进行下去。


K-电池的发展思路「上」

LG能源在美国的电池生产工厂 (图片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三星   宁德   特斯拉   电池   欧洲   日本   美国   中国   电动汽车   业界   工厂   财经   动力电池   市场   图片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