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且读|地王频出背后的逻辑

去年以来,诸多房企高价抢地,地价飙升,地王频出。地王现象直接引发恐慌性购房,地价、房价双双飙升,在宏观经济下行周期形成巨大隐患乃至系统性金融风险。但地王现象并不是个别房企决策是否理性的问题,而是一个金融现象,背后折射出经济发展模式缺陷、金融体系市场化发育缓慢、房地产政策失误和房地产市场自身失灵等诸多问题。

地王背后的经济逻辑

地王现象首先是流动性泛滥与宏观经济下行叠加的必然后果。中国经济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货币深化程度不断加强,即大量经济活动从实物分配转向货币分配,如城镇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催发了大量货币需求。中国经济的货币深化程度在明确市场化改革方向后进一步加速,M2/GDP的比值从1990的81.6%突飞猛进到2015年末的205%。

货币深化本身是对经济发展非常有益的,通过货币与金融的经济活动比实物的经济活动在资源配置效率上要高很多。但货币深化应有两重含义,一重是“量”,如每万元的经济活动对应需求的货币数量在增加。但在1998-2003年基本完成城镇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的四大货币化改革之后,中国在量上的货币深化增长不大;另一重是“质”,即信贷资金的配给由政府计划指令越来越多转向市场机制引导,即去除“金融抑制”。然而,中国的货币深化在“质”上进展缓慢,大量信贷资源仍然受受政府指令约束,国有银行仍占金融体系的绝对主导,其信贷资金过度倾向国有企业,民企很难获得银行信贷。国有企业在信贷方面的软约束和自身产出低效率相结合,导致金融资源的产出比不断降低。为了保障低效率国有企业的存活,扣除通胀后的实际利率就必须很低,为此中国货币深化进程的出发点就只能剩下不断印钞票去控制压低实际利率。货币不断超发的结果就是流动性泛滥。然而,这种流动性泛滥并不是可以惠及经济整体的大水漫灌,而是只针对国企的特殊福利,这就是中国特色的流动性泛滥。

简而言之,利率非市场化、直接融资手段缺乏、信贷配给机制扭曲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流动性泛滥,加上经济高速增长,导致银行及整个金融体系积累了大量信贷资金却缺乏足够出口,一方面,信贷资金的配置与产出被遏制,表现为每万元信贷资金催生的GDP持续下降。如1978年每亿元信贷资金可以支撑1.96亿元的GDP产出,1994年也还可以支撑0.98亿元的GDP,到2003年就只有0.61亿元的GDP了,2015年更只有0.44亿元GDP了;另一方面,信贷资金出路缺乏,通过贷款的回报率低,贷款用途占信贷资金运用的比重不断下降,从1978年的100%,1994年下降到80%,2003年跌到70%,2015年就剩下61%了。与此同时,从2004年起外汇占款在信贷资金运用中的比重徒增,从原来12-15%跳升到20%,此外长期维持在这个高位水平上,最高还曾经到达31%(2008年)。大量信贷资金被用到了收益率很低的外汇占款上。到2015年末,中国经济体已经积蓄了154万亿元可借贷资金,如同关在笼子里的老虎被遏制了活力。然而,资金终究要寻找有合理回报的出路,随时会像火山一样会爆发。

如果中国经济处于快速增长周期,国企还能吸收和消化大量信贷资金。处于经济产业价值链上游的国企,利润率随着经济整体效益而膨胀,产出效率再差,也能让银行回报尚佳,流动性泛滥尚不构成金融体系的负担。但一旦跌入经济下行周期,国企率先面临产能过剩和高库存,无力吸收极度过剩信贷资金。高速增长时期积蓄的大量资金突然面临严重资产荒,资金无处可去。所以2015年上半年股市大牛市如干柴烈火一样一点就着。

但2015年下半年股灾之后,连股市也不能去了,那只能进入避险功能最强的楼市了。进入2016年后,资产荒形势更为加剧,实体经济投资需求的严重下滑,直接反映在贷款需求的结构上,如今房地产贷款余额已经占到银行贷款余额的近四分之一,在中长期贷款余额比重更高,达到40%多。

很多人本来并不是抱着一定要房地产资产如何暴涨的出发点,仅是出于避险和抗通胀的目的,但当大家都这么想的时候,对避险资产形成抢购,资产价格就暴涨起来了。看到这个局面,各路资金更加争先恐后涌入楼市。笔者曾经调研过的一些民营和股份制银行,纷纷表示只要房企敢借,他们就敢贷,不管什么渠道出去,贷给房地产总比给实体企业贷安全性高得多。房地产已经“绑架”了银行,“绑架”了金融。

地王背后的政治逻辑

地王频出其次是中国房地产政策系统性偏差长期累积后的必然表现。诚然,当前优质资产荒是公认的客观事实,但问题出在为什么当前房地产会被中国各个阶层一致认为是最佳的避险场所。其实中国楼市并非没有出现过危险时刻。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候,不少城市包括上海都出现房价下跌的局面,2008年10-12月国务院出台多项紧急救市政策都收效不大,但2009年因为4万亿计划的巨额流动性注入及带来的经济复苏,反而在下半年出现了暴涨。2014年下半年和2015年上半年股市最风光的时候,也是绝大部分城市楼市最低迷的时候。2014年,大多数城市的商品房销售都出现两位数的负增长,房价下跌也很普遍,连上海和北京的房价都出现了局部松动,广州更是出现全面性的房价下跌。2015年上半年,大部分热点城市在“330”楼市刺激新政下也没有太大起色,直到6月股灾发生和8月股市彻底一蹶不振后,上海和南京、合肥等部分二线城市的楼市才火爆起来。

2014-2015年上半年的经历,说明中国楼市与股市之间是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的,如果实体经济或新兴虚拟经济能够吸纳一定的流动性,楼市的压力就会小很多。其实直到2015年末,大多数城市的楼市仍然没有明显好转,这才有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房地产去库存作为头等大事之一。但是,有关部委执行政策过于火急火燎,运用政策工具不当,三四线城市库存有增无减的同时,“虹吸效应”发挥,全国资金奔向一线城市。这样,具有讽刺性的是,中央才喊出房地产去库存没有几个月,上海和北京的楼市在今年春节前后轮番飙升,抢房潮凸显,补库存压力巨大。住建部不得不在两会中紧急提出“因城施策”,上海市政府也紧急推出“325”楼市新政加强限购。但本轮全国楼市狂飙未止,反而迅速蔓延到南京、合肥、厦门、武汉等二线城市。

总结本轮楼市从全国去库存到一二线城市要补库存的大逆转,其实与2008年楼市惨淡与救市、2009年下半年就突然暴涨的周期反复十分相像,经验教训也是高度相同。2009年也是地王频出的一年。但今年也是因为有了2008-2009年楼市爆发性大反弹的“前车之鉴”,很多房企笃信历史还会重演,为此争先恐后抢做地王。

当然,房企的底气不是来自简单相信历史重演,而是自认为看穿政府在经济下行期对房地产的高度依赖症。因为房地产不仅关联的产业太多,还是地方财力的主要来源。楼市不景气,首先遭殃的就是地方政府财力,也就让地方政府拉动经济的能力失去大半。

房企认为,在经济下行期,政府对房价泡沫和地价泡沫会喜闻乐见,乃至会大加欣赏和鼓励,所以经济下行期才是楼市抄底的绝好时机。当激进派房企自认为看穿政府在经济下行周期必保房地产、一定会去托底救市的底牌之后,就不惮高风险也要大举豪赌楼市。在他们眼里,不仅楼市不景气政府就一定会来救市,而且越是大的项目,政府就会越保,以免产生连锁反应、引发系统经济危机。也只有敢在经济下行期豪赌,疯狂做大,才有机会兼并竞争对手,在行业洗牌格局中占据先机。于是这些房企就更有强劲动力去舍命做地王了。

对于房企的这些大冒险想法,各部委和地方政府并非不知道。但出于种种原因,在地王声势刚起来的时候态度暧昧,模糊淡化,没有及时出声出手和表明态度,放纵自流,让房企自觉之前对政府态度的判断得到验证,更加放肆抢做地王,并形成传染效应,一线二线城市的地王此起彼伏。等政府有所觉醒而想做一些干预的时候,房企已经成功绑架了银行和金融体系,政府一时骑虎难下,进退两难,政策空间十分局促。

地王背后的金融创新逻辑

地王频出也是中国房地产金融工具过度创新的产物。在流动性泛滥的背景下,房企的融资手段十分丰富,资金充足。房地产又本身具有可抵押的特点,很容易吸引到大量资金。当前影子银行大量存在,融资方式层出不穷,监管完全跟不上。这时候即使政府想抑制房价和地价泡沫,想办法关死银行给房企发放开发贷款的龙头,也不像以前几轮房地产调控时期收效那么大了。

1997-2012年,进入房地产开发行业的资金高速增长,但来源十分单一,除了企业自筹就主要来自银行贷款,包括间接地来自按揭贷款。在2010年国十条楼市调控之后,进入房地产的银行开发贷款受到诸多严格的配额限制。2013年之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来源面临停滞。2016年上半年,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贷款继续紧缩。但另一方面,个人按揭贷款突飞猛进,同比增长57%,占到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的16.5%;定金及预付款也同比增长34%,为房地产开发资金贡献27.8%。这个转变有重要的含义:央行总体上对房企还是紧缩审慎态度,虽然不排除银行通过信托渠道给房企输血,但房企外面融资环境总体上仍然是困难的。然而房企通过抓住楼市购房热潮缓解了自己的融资,在土地市场备足资金。

合作拿地是房企扩张的常用手段,尤其中小房企。所以激进派房企的融资压力往往并没有表面上看那么大。国内房企早就开始多元化融资方式,并还深深介入到金融业。信托融资是当前非国有房企最普遍的手段。发行公司债也是房企常用的融资手段。永续债在会计上被当做类优先股,在资产负债表中算成少数股东权益而非负债。此外,资产证券化产品也大举进入房企融资体系。据统计,目前国内以购房应收账款作为基础资产发行ABS的房企已经超过5家,涉及资金在百亿元以上。以购房款为基础资产的ABS的兴起,标志着国内房地产金融创新进入一个新阶段。

然而,融资创新是把双刃剑,给企业带来扩展业务便利、突破规模瓶颈的同时,也让企业容易陷入自大膨胀和忽略未来高风险的境地而不自知。

进一步,由于本轮房地产金融创新在股权型金融工具方面还没有大的实质突破,主要还是集中在债务型金融工具的创新。相对股权型金融工具,债务型金融工具对信息不太敏感,减少了逆向选择,有利于加快资本市场流动性和扩大企业融资。但正是由于对信息的不敏感,市场主体缺乏激励去主动收集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资本市场上信息流通不充分,市场透明度低,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会“静悄悄”地累积。房地产中的债务型金融工具因为有抵押品在手,债权人更加对信息不敏感和缺乏激励随时关注市场,系统性风险的积累会更容易被忽视。而且债权人出于对土地与房产这类抵押品抗风险的迷信,很容易出现债务资金对所谓优质地产项目的扎堆现象,加上房地产债权主体往往区域性很强,债务风险很难有效分散,债务可变现性也低,所以房地产金融体系相对其他金融体系其实更加脆弱。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预期逆转,哪怕个别项目违约,区域内的恐慌性传染不可避免,高度区域化的房地产债权主体抗风险性又很差,容易引发雪崩式的金融风险。

地王背后的市场策略逻辑

由于房地产存在异质性强、缺乏标准定价的特点,房地产市场的参与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房价趋势谁都无法看的很清楚。同时房地产已经高度金融化,价格产生机制产生严重异化,当前价格不再仅由供求基本面决定,而受入场资金的力量对比影响更大,很容易被预期操纵所影响。高价拿地、获得“地王”称号而受市场瞩目,是一种信号显示机制。房企通过权衡信号显示收益和信号显示成本,做出决策是否高价拿地。戴上“地王”帽子可享受“地王”身价带来的多重收益。“地王”产生的信号收益分为以下几类:

一、凭“地王”立威,起到广告效应,打开新入市场。某些企业,尤其母公司资金实力十分雄厚,但刚进入房地产市场或者在其所属区域不太有名,那么很有动机通过竞标获得地王吸引媒体眼球,凭地王头衔立即在当地业界名声大噪,迅速建立与当地政府以及银行、建筑商、设计商等的良好合作伙伴关系,包括有更好的筹码跟当地政府进行交涉土地规划和公建配套等事宜,便于项目的顺利开展。出于企业发展的策略性考虑,加上抓到一些地方在土地出让中可以多次分期交款甚至不交款、即使毁约成本也很低的制度漏洞,会有不少激进派房企会采用不惜代价地抢夺地王、然后根据市场行情再伺机决定开发与否的策略。甚至有些房企根本就没有认真打算开发地块,随时做好退出准备。这种策略满足了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但对市场起了很大破坏作用。

二、“地王”还会抬高公司自身价值,提升公司信用,便于融资。因为资本市场对房地产上市公司最重要的考核指标就是土地储备,企业成为地王的同时也向市场宣传了自己的实力,能更加容易地引入战略投资,更容易IPO上市圈钱。这方面的典型案例包括,碧桂园和恒大在上市之前,都大肆储备土地,并以这个为最主要卖点向资本市场兜售。已上市的公司拿下地王,就等于向公司装入等额资产,刺激股价抬高。此外,公司也可以利用“地王”概念进一步增发新股融资。可以注意到,很多时候,上市房地产公司一旦宣告要以发新股或公司债券形式筹资进行土地储备,都是饱受资本市场和股民追捧,筹资一抢而空,股价节节上升。于是,在楼市和股市之间,存在这样一副路径图:房价上涨,上市公司预期收益增加,带动了股价上涨,公司融资空间大增,就在融资后再次高价储备土地,进一步推高收益预期。上市房企在楼市、股市的如此循环往复中实现了双丰收。从这个角度看,当下的房企已经早非传统意义上、以造房为出发点的公司,更接近于一个通过拿地造房为谋利手段的金融控股平台。房地产就是金融,金融也高度依赖房地产。

外部投资者很难精确评价一个房企的真实业绩、实际经营能力和未来发展态势,只能根据其土地储备多少。这就内在地诱导房企拼命拿地。经理人的委托代理机制隐含的道德风险进一步放大房企对高风险高收益的追逐。高风险高价拿地并销售成功了,高管可以获得大笔奖金,如果失败了,也转嫁到股民那里,自己利益并没有切身损失。

三、制造“地王”以作为拉高房价的营销手段。前赴后继的地王现象对市场更直接的后果,就在于制造出房价还会继续暴涨的预期,炒作市场火爆气氛,从而实现抬价营销:

a、行业串谋炒作。对于土地市场和房产市场而言,信心决定市场走势。房地产从来不缺乏镁光灯的关注。基于此,房企们心照不宣地利用争当地王的题材炒热市场,再利用地价对房价的传导效应哄抬房价,最大化诱导消费者购房意愿,使自己和其他开发商都能在热烈的市场氛围中牟取暴利。

b、企业串谋炒作。指两个或多个企业基于一次性的秘密协议或长期的合作关系,进行串谋炒作,通过一方的地王身份,附近其他方楼盘立刻产生提价销售的溢出效益。这种联动涨价模式可以在两个或多个相关开发商间展开,相互抬轿子,可能通过秘密协议或重复博弈过程达到稳定均衡,帮助对方在售楼盘升值的同时,扩大自己可获利空间。

c、项目串谋炒作。对于炒作地王的房企而言,单个项目赚不赚钱并不重要,“地王”是个整体策略。哪怕一个地块的地王价格赌输了,但在本地其他项目的房价已经被炒起来了,乘机拉高出货,总体上还是赚钱的。

根治地王现象,要从深化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入手

综上所述,地王现象危害很大,对房地产市场健康、金融体系安全和宏观经济稳定都有很强的破坏性,需要高度重视。但本身是多方面内在缺陷问题的产物,对地王现象要取得根本性治理,要从经济发展模式、投融资模式、房地产政策、房地产市场治理等多个角度入手。但考虑到地王现象本质上还是金融现象,所以最关键的几条包括:加快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减少信贷配给中的政府干预,放松利率自由浮动程度,加速产业投融资模式创新,在金融创新中优先发展股权型金融创新。在房地产政策方面要科学制定政策出发点,提高决策的科学水平和与社会民生的和谐度,一旦确定就要坚持政策定力,稳定市场预期,绝不能给房企有政府会托底救市的错误预期。同时完善地方主体税制建设,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改革地方政府官员考核晋升机制,从根子上消除地方政府偏好高地价高房价的内在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信贷资金   流动性   中国   楼市   融资   货币   金融体系   房价   逻辑   现象   资金   政府   城市   经济   房地产   财经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